阅读历史

第297章 抄家 下

作品: 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作者:颍禾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30 17:0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里通番邦,勾结邪教,两个沉甸甸的罪名,一下子就打掉了王兆铭的侥幸,在自己昔日好友的嘲笑下,眼睁睁看着辉煌的王家坠入深渊。

可是,王兆铭没有想到的是,王家的这次劫难,并不像以前那样轻飘飘的过个十几年就可以含糊过去。朱由校已经下了狠心,为了变法能够顺利实施,这次一定要把士子串联闹事办成铁案,虽说不能大肆株连,可王兆铭这些拿来儆猴的鸡子,却一定要打的万世不得翻身。

这倒不是朱由校心狠手辣不懂得宽容,而是王兆铭之辈这次使用的政争工具太过骇人。“天人感应”看似简单四个字,却是皇帝立身的根本,执政的根基。若是大明风调雨顺,若是朱由校没有想着变法,一切都无所谓。可现在朱由校想有所作为,偏偏又知道大明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会出于自然灾害多发期,各种各样的灾害层出不穷,为了能够顺利的执政,废掉或者说暂时废掉“天人感应”这个大杀器,就成了朱由校的必然选择。

要不然,日蚀、月蚀、地震,这三种自然灾害只要再来一次,朱由校就会被骂为无道昏君。即便是此前做了多少利国利民的好事,也会被当做上天不满意,需要立即改正的乱政。

除此之外,洪水、暴雨、暴雪、大旱、大风、大雾、冰雹、蝗灾、瘟疫、泥石流、沙尘暴、雾霾,这些自然灾害虽然不能直接冲击朱由校的地位,也能将朱由校亲信的大臣轻松的搞下台。

说不定,谁家生了个奇形怪状的连体婴儿,也会被心怀叵测者恶意利用,当做朱由校不行正道,以至于天下乌烟瘴气的旁证。

所以,朱由校在派出宋御史查抄王兆铭家的同时,又派出了好几只队伍,同时对郑国泰抄家,并将黄尊素、佘懋衡、曹于汴、刘宗周、冯从吾等人收监。

除此之外,警察厅还在刑部和顺天府的联合指挥下大肆出动,对已经探知的白莲教据点进行严厉打击。

一时间,白雪皑皑的大街上满是出来警备的新军将士,警察厅的巡捕却用绳子拉着一串串神情沮丧的嫌犯,把他们塞到大牢当中。由于抓捕的人太多,刑部和顺天府的大牢不够用,一些身份不是太重要的犯人就被安置在临时的看守点里。

临街的一处店铺里,叶朝轩神情复杂的看着面前一队队巡逻的士兵,间或的还有犯人哭着喊着被驱赶着过去。他的病情刚刚好转,由于不想参与客栈内的争论,就独自一人出来散心,却遇上京城戒严大街上不许有任何人行走,他就随着大伙儿一起到街边的店铺里面暂时躲避。

同样和他一起到这个店铺里面躲避的还有十多个人,除了一个身穿儒袍正在对着外面发呆的儒生外,其他都是短打打扮,一看就是卖力气的苦哈哈。

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缺乏教养,每当有犯人从街上通过时,特别是穿着绫罗绸缎的犯人通过时,这些苦哈哈就会发出哄堂大笑,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而且,这些苦哈哈不但对着外面的犯人指指点点,还用不怀好意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叶朝轩,好像叶朝轩也应当在外面犯人的队伍当中,而不是躲在这里看热闹似的。

被这些人看的浑身发毛,叶朝轩忍不住往那位儒生身边靠了靠,想和对方抱团取暖给自己壮胆。

“在下广州叶朝轩,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叶朝轩小心翼翼的问道。

“太仓张溥。”儒生淡淡的吐出了两个字,却连头都没有回,还是目视店外,一副不愿深谈的样子。

“太仓张溥?!”叶朝轩只觉得耳熟,“这个名字好像在那里听说过。”

“刚才。”

“什么?”

“刚才,你旁边这些人提过我的名字。”张溥语气平淡,好像是在说今天吃了什么饭读了什么书似的,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叶朝轩却不同,“你,你就是那个被福王府刺杀的张溥?”

“冒名张溥有好处吗?”张溥毫不客气的把话顶了回去。

现如今,张溥正是心烦的时候,闭门家中做灾难从天降,这就是张溥对自己遇到刺客的感觉。

除此之外,他也真正感觉到遇刺这件事中的不寻常之处。

当然,张溥指的不是福王府为什么回来行刺,这点在听到罗管事的声音之后,他就恍然大怒。

张溥感到伤心的是,侍卫处的救援来的太快,准备的太充分,甚至对自己的居处房屋构造了如指掌,这要么是侍卫处拿自己做了不知不觉中的诱饵,要么是对自己怀有疑心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缉拿归案。

而据张溥自己判断,侍卫处对自己怀有疑心,特意派了侍卫过来监视自己才是背后的真相。而且,和侍卫处一样对自己怀有疑心的还不止一个,就连自己视为恩师的徐光启,也对自己突然进京的目的感到怀疑。要不然,他不会劝自己外放不要留在军机处。

叶朝轩却不知道张溥的想法,他对张溥更多的是好奇。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此时离张溥遇刺不过两个多时辰,张溥的名字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这里面有天气寒冷闲人太多的缘故,却也少不了情报组织的功劳。以至于刚才苦哈哈议论今天为什么抓人的时候,还把原因归结到张溥身上。

而且,在苦哈哈的言语当中,还有京城各报社纷纷改稿,准备将张溥遇刺的事情写入明天的报纸上的推测。

叶朝轩可以想象,明天的舆论会是什么样的一幅景象。

“明天报纸的头条,肯定不会有我的消息。”对于叶朝轩的试探,张溥苦笑,突然有了将自己的委屈一吐为快的冲动,“刺杀我的人姓罗,的确是福王府的管事,可福王身在洛阳,和京城有着千里之遥,刺杀我的命令肯定不是福王亲自下的。即便是福王亲自下的,朝廷也会为了维护体面,将所有的罪名推到罗管事身上,而不是直接将福王治罪。”

“那不是便宜他了?”叶朝轩瞠目结舌。

张溥叹息,“这段时间坊间一直有种传闻,说福王策划了对圣上的刺杀,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又有谁出来证实了?”

顿了顿,张溥又道,“亲亲相隐,福王是圣上的亲叔叔,即便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圣上也要宽宥一二。要不然,就是圣上不敬尊长,不爱护宗藩。”

“可是,福王犯的是谋逆大罪。”叶朝轩有些急了,他实在难以想象,一个犯了谋逆大罪的人,即便身份特殊是当今的亲叔叔,又怎么能逃脱国法的严惩。

“没有证据,”张溥苦笑,“又不是提刀弄枪,带了一帮子人攻打紫禁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太监给皇帝下毒,这样的罪名最好捏造,也最好抵赖,根本治不了福王的罪。”

“那就这样便宜他了?”叶朝轩还是难以接受。

张溥轻笑,“怎么会呢,圣上若是轻易放过了他,以后又怎么压制群臣。”看叶朝轩不理解,又道,“圣上自然不能直接责问并降罪,却不知没有办法收拾他。别的不说,这几天的舆论,不就是把福王说成了卑鄙小人嘛。”

叶朝轩一怔,“你说,福王行刺的事情是宫中特意放出来的?”

张溥点头,“宫禁森严,若不是圣上恩准,又有谁敢泄露宫中消息。”顿了顿,又道,“这样做看似打草惊蛇,无形中却捆住了福王的手脚,日后圣上想要收拾福王的羽翼,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当然,福王的名声还是需要维护的,他毕竟还是皇家的一员,被证实了谋逆,圣上脸上也没有光。”

叶朝轩这才恍然大悟,“这么说,张大人说你遇刺的事情不会被登在报纸上,也是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

张溥点头,没有说话。

叶朝轩摇头叹息,“就是便宜他了。”

张溥轻笑,“怎么会呢?刚才过去的那一堆人,就是郑国泰家的人。”说到这里,张溥突然有些感叹,“郑家显赫了几十年,最开始是靠着郑贵妃,凭借着福王和先帝争夺皇位。随后,又把女儿嫁给了圣上,做了现在的宁妃娘娘,大家都想着郑家是抛弃了福王,可从现在看来,宁妃娘娘只是个弃子,福王才是郑家真正的主子。”

叶朝轩不解,“宁妃是郑家的人?朝廷选妃不是要求从民间选吗?郑家怎么可能再有人进宫?”

“宁妃娘娘是圣上潜邸旧人,那时候郑贵妃圣眷正隆,福王却和先帝争位失败被逼就藩洛阳。万历爷担心自己大行后骨肉相残,想要缓和先帝与福王的关系,就把宁妃娘娘许配给了圣上。”张溥淡淡的做出解释,可在他内心里,却终觉得里面另有文章。

万历帝担心骨肉相残不假,想要缓和先帝与福王关系也不假,可圣上那时候已经是皇太孙,他的嫔妃必须要经过选秀,根本不能私相授受。但让人意外的是,宁妃嫁给圣上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太多波澜。

这让熟知万历朝文官做事风格的张溥感到不可思议。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