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2章 册封 慈善

作品: 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作者:颍禾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30 17:0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天启二年六月,京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庆祝朝廷平灭建虏。

和此前的战争不同,这次平灭建虏如同一次盛筵,整个北直隶的百姓都在战争中或多或少获得了好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出人出钱,最后的胜利果实却和他们无关。

正因为如此,阅兵式的消息一出来,整个京城就陷入了狂热的喜庆当中,那些在战争中获利极大的商家更是夸张,整箱整箱的烟火不停的燃放,几乎将整个天空染成了白昼。

京师的气氛在阅兵式举行的时候到达了极点,眼看着建虏一面面军旗、一柄柄武器被扔在承天门前的空地上,围观的百姓轰然发出了叫好声。

而在这狂热的气氛中,朱由校对东征有关人员的嘉奖就显的不是那么引人注意。至于册封章嘉喇嘛为呼图克图,掌管山海关以北黄教事务的诏书,更是被人们忽视的干干净净。

不过,这反而更切合朱由校的心理,悄悄的渗透草原,尽量不引起蒙古人的反对。

可是,朱由校虽然刻意淡化对章嘉喇嘛的册封,但它对于蒙古人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的,尤其那些消息灵通而又对东蒙古局势有着敏锐嗅觉的北直隶商团,更是闻风而动,想方设法打听朝廷对蒙古人的下一步计划。

太液池北岸嘉乐殿,这是乾德阁被拆毁后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也是朱由校登基以来唯一修建的一处宫苑建筑。

乾德阁被拆毁的原因是因为建的太高,超过了禁城内的三殿两宫,于风水不利。而新修建的嘉乐殿,高度降了,原本的景致却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还是个很好的避暑胜地。

自从班师回来之后,朱由校就带着张嫣住在这里避暑。而张嫣所出的长子,也随着父母住在这里。至于其他的嫔妃,要么回到狭窄闷热的宫中居住,要么在西苑挑选一出比较规整的暂居。

可今天却不同,皇帝去外面阅兵,张嫣就把宫中的嫔妃都叫了过来,吃个饭,聊聊天,也算是沾点朝廷的喜气。以至于朱由校回来的时候,屋子里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朱由校摆摆手,让妻妾全都起来,自己却自顾自的去看宝贝儿子。出于此时的风俗,皇子并没有取大名,而是取了个“保儿”的乳名。近前伺候的宫人不分老少贵贱,全部以乳名称呼。

保儿此时刚刚吃饱,正躺在摇床上美美的睡觉,朱由校瞧了两眼,不敢惊动了他,又不舍的离开,就找了本书坐在摇床边翻阅。

张嫣静静的走了过来,挨着朱由校坐下,美丽的面孔上满是疲惫。

“怎么了?”朱由校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髻,把张嫣的头发弄得一团糟,才在她的怒视下收回来。

张嫣十分无奈,丈夫很好,可就是在私下相处时候喜欢动手动脚,她不知道其他的夫妻是怎样相处的,却很开心丈夫和自己这样相处。只不过,该嗔怪的时候还要嗔怪,免得丈夫得寸进尺。

其实从张嫣的衣着也可以知道她如今生活轨迹,一袭华丽的宫装,发髻高贵明丽,帝国皇后、后宫之主,或许这是这时代女人生活的最高境界,但朱由校心下叹口气,若自己不幸早逝,张嫣的以后生活将没有一点亮色。

看看妻子,再看看儿子,朱由校突然犹豫起来,自己立朱由检为储君到底对不对?哪怕她们母子避到朝鲜,可儿子还是这个帝国最名言正顺的继承者,朱由检会不会对她们母子痛下杀手?

朱由校心中一片茫然,种种情绪纷沓而来,不经意抓痛了张嫣的手,也一无所觉。

直到张嫣忍痛不住惊呼出声,朱由校才从混乱中清醒过来,“你没事吧,我刚才突然想起一件事,一时间忘了还抓着你的手。”

张嫣摇摇头,“没事,已经不痛了。”可在活动手指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嘶’了一声,“陛下想什么事情这么出神?”

朱由校愧疚的看了她一眼,伸手帮她揉着淤青,“朕在想蒙古人的事情,这次册封了章嘉喇嘛,还不知道蒙古人会有什么反应。”

张嫣一听是政务,就笑了笑,转了话题,“这事臣妾可帮不了你。对了,宫中最近又有喜事了。”

“什么喜事?”朱由校随口应了一声,专心致志的帮张嫣揉手。

张嫣微微一笑,“宁妃妹妹和顺妃妹妹都有喜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张嫣还是酸了一下,“陛下龙马精神,臣妾佩服,佩服。”

自从张嫣产下长子,朱由校就不再有意的避孕。而在此前,为了得个嫡长子,朱由校一直在小心翼翼的避着诸女的受孕期。

只不过,朱由校也没想过郑窈娘和佟颖儿怀孕的速度这么快,几乎是张嫣一出月子,两女就同时怀上了。

但不管怎么说,两女同时怀孕,在朱由校心中的天平上又重重的加了一个砝码。

“也许,朕可以立自己的子嗣做皇帝。”朱由校怦然心动。

可这样一来,数年后大明很有可能会出现幼君,这对国家的稳定是极其不利的。

正琢磨着,张嫣突然笑道,“臣妾还有件事情要和陛下谈谈。”

“什么事?”朱由校一怔,宫中的事情张嫣完全可以自己决断,能让她正正经经的给自己说的,也只能是牵涉到宫外、牵涉到自己的事情了,“难道你也有喜了?”朱由校忍不住打趣道。

张嫣脸一红,“陛下说的什么话?臣妾怀不怀孕,难道陛下不清楚吗?!”保儿此时刚刚两个多月,张嫣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帝后虽然住在一起,却一直是分房而住。

朱由校也想起此事,不由的尴尬起来,“朕只是给你开玩笑的,你别生气。”

张嫣娇嗔了几句,便见好就收,道,“去年年初的时候,陛下曾给过我东昇粮行的股份,我原本也没有太在意,可今天粮行送来股息,却吓了我一跳。”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东昇粮行已经成了北方最大的粮商,在各州各县都设置了店铺,虽说扩张很快,大量利润都被转向投资,可李小村还是按照当初的计划,拿出一笔银子分红。

朱由校最近比较忙,没有关注粮行的分红,当下就好奇的问,“给你的股息有多少?”

“三万两。”张嫣伸出了三个手指头,作为皇后,张嫣也有着固定的皇庄收入供她开销,可皇庄一年收入不过一两千两,和粮行的收入有着天壤之别。

“分了三万两,看来李小村做的还不错。”朱由校点点头,“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张嫣却有些为难,“可是,这银子也太多了。”作为帝国的皇后,张嫣的吃穿住行都有专人打理,多大数目的银子对她来说都是个数字,她原本无须为这些银子发愁。可这笔银子却不同,是粮行的股息,按照送账册人所说的,今年的银子还算少的,以后还会逐渐增多。

张嫣如果无儿无女孤零零的一个人也就罢了,谁都不会对这笔银子说些什么。可她现在有了儿子,就不得不防着有人借此生事,坏了她的名声,影响了儿子的前程。

朱由校一挑眉,“怎么?还怕钱多了烧手不成?”让张嫣接手粮行股份,其实是让她积攒些私房,日后多一份保障,可这种话不能明讲,朱由校只能用话激她,拐弯抹角让她收下银子。

张嫣笑,“不是怕钱多了烧手,却怕银子多了,碍了陛下的眼。”

朱由校一愣,“怎么碍了我的眼?”

张嫣嗔道,“似乎有人给我说过,那些攒着银子不用的人最傻,说银子是最不保值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发乌发黑,还不如拿去周转,既能保值,也能让朝廷多点赋税。”说话的时候,张嫣故意粗着嗓子,模仿着朱由校说话,惟妙惟肖的,倒让朱由校尴尬起来。

朱由校摸了摸鼻子,“当时我只不过随口一说,你怎么还记得这么清楚。”

张嫣叹了口气,“陛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臣妾的心里。”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正中朱由校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不由得放缓了语气,“你说吧,这三万两银子你想怎么用?”话一出口,朱由校就反悔了,又急急劝阻道,“这银子是朕的心意,你不能把它还回来,更不能交到国库。”

张嫣白了他一眼,“难道臣妾都那么傻,明知道陛下分割国库和内库,还要做冤大头惹你生气?!”

顿了顿,张嫣又道,“此前宫中嫔妃有了银子,不是赏给家人,就是捐给寺庙。妾身母家有陛下照顾,无须臣妾操心;可捐给寺庙的话,又于国无益。所以,臣妾想换个法子,直接布施给贫困百姓,让他们共沐陛下恩德。”

说完这番话,张嫣的心就提了起来,生怕皇帝看穿自己的用心,把自己看做心怀叵测的女人。

可张嫣没想到的是,朱由校却笑了。

“你这个办法好,既然都是行善,为什么还要经过僧尼的手呢?!不过,你光想着把自己手中的银子捐出去,却没想过发动大家一起行善,这可不好。”朱由校把后世慈善组织的理念择要讲了一些,“这样行善,才是大善。”

张嫣又惊又喜,“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妾也组织一个慈善会,发动官眷一起行善?”

朱由校点点头,“不仅仅是官眷,其他的人也行。只要有心,乞丐也可以用乞讨来的钱行善。不过你要记住,慈善会的账目一定要公开透明,才能得到善长仁翁的大力支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