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0章

作品: 挂职2 |作者:洪放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09-15 17:5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王也平部长对桐山的视察,用一句时髦的小品语言,就是“相当的成功”。林一达也很高兴。陪同王也平部长的市委书记江培,在王也平部长离开后,专门召开了桐山县的县级干部会议。会上,江培书记道:“桐山在去年遭遇大雪和矿难的不利情况下,奋起直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这是不容易的,也是桐山全体干部改革创新、努力工作的结果。”

江培书记还特别谈到杜光辉。说一个挂职干部,为桐山经济的发展,尽心尽力,而且是出智出策,在项目上,在资金上,在观念上,都为桐山的干部,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他要求桐山乃至全市的干部,都要向杜光辉同志学习。学习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勇于探求的工作理念,敢想敢为的工作态度,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和为民服务的政绩观。江培书记这一总结,立即被市报大篇幅宣传。《江南日报》也进行了转载。报纸刚出来,杜光辉就接到李强的电话。李强说这一下,光辉同学真的出名了,回来也不愁着安排了。

杜光辉说:“这跟安排有……”

李强道:“你真个?唉。关键是这次谁看重你了。是你们的部长哪!这就……”

杜光辉没有多说,只是说谢谢。李强说下次回省城的时候,可得请我们同学们好好地喝一回。

杜光辉说这当然行。李强又问到莫亚兰,说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一点声音也没?

她挺好的,只想一个人静静。杜光辉解释道。

李强笑了,说还是光辉了解她。当年要不是你们都太拘谨了,不早就……

杜光辉说尽瞎说,我有事了,不扯了。

的确有事,李长副书记正站在办公室门边上,看着杜光辉打电话。杜光辉示意他坐,李长摆摆手。等杜光辉放了电话,李长道:“搞得就像谈恋爱似的。不是有情况吧?我是不是坏了你们的……”

“哪是?大学同学,男的,开玩笑来着。”杜光辉点了支烟。

李长说:“我还以为是高玉呢。哈哈。”

杜光辉脸一热,高玉最近刚刚出去了。招商办在北京设立了一个招商中心。高玉带着两个人先去打前站。随后,李长副书记也将过去。杜光辉自己正全力以赴地在搞桐山公园的拆迁。这是一块硬骨头,现在的工作是刚刚把外围清理了。最硬的部分还在等着他们。而且,为着桐山公园拆迁的事,政府网上也已经议论纷纷。桐山老百姓现在最大的话题,就是拆迁了。

李长望了望杜光辉,“哈,最近辛苦了吧?那个拆迁……”

“辛苦也谈不上,就是……唉!现在的老百姓啊。我想来想去,还是我们政府的信用度低啊!我们承诺了的,他们不相信。你看这……”

“老百姓就是这样。其实他们也知道公园建设,对他们也是件好事。而且,这次拆迁的补偿也是很高的了。但他们还想更高。利益之争哪!”

“李长同志说到了点子上,这里面,也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里面起哄。我也正在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杜光辉将烟狠狠地吸了一口,李长说:“怎么解决?首先要慢,要耐心。光辉啊,你在桐山也呆不到几个月了吧。可不能为这事……”

“这我知道。可是既然动手了,我还是想把它做出点眉目来的。”

李长又一笑,“难哪!各地为拆迁的事,引发的群体事件不少。群体事件,不管是什么情况,总是影响不好。影响不好啊!”

杜光辉皱了下眉,李长副书记说的不无道理。按理,再有四五个月,他就要挂职期满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惹出什么群体事件来,那不是……不说回去怎么安排了,靠不住又得背个处分,真的就“一夜成名”了呢!

“市里对桐山的班子一直拖着,也不知江培同志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不利于桐山的工作啊。像岳池,立志同志,哈哈,都是站在河边,看大水罗!”李长瞥了眼杜光辉,杜光辉说:“市里不安排,说明市里有市里的考虑。总要安排的吧?不可能一直拖着的。”

“一达同志现在也……”李长站起身,“好像也没什么心思啊,听说要回市里。只是位子不太好。”

“啊!”杜光辉应道。

手机响了,杜光辉拿起来看了下,是高玉的。李长看杜光辉迟疑着没接,自然明白,就说还有事,先走了。杜光辉掩上门,高玉说:“刚才是不是有人?”

“李长同志过来了。”杜光辉问:“北京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一切进展都很顺利。房子也找好了,主要是靠几个老乡帮忙。你也好吧?”

“还行。”

“桐山公园拆迁的事,一定很烦神。这事一定要注意点,我真的不希望你在这上面,有什么闪失。”高玉道:“这林书记也是的,怎么能让你来主管这事呢?你一个挂职的,唉,其它那么多人都不管。真是……”

杜光辉笑道:“都是工作嘛!也不能说是挂职的,我毕竟是副书记。何况这事开头也挺好的,有一半以上的拆迁户同建设局签订了拆迁协议。”

“这进度是很快。但是,我总是担心。啊,不说了。我给凡凡和你各买了件衣服,也不知合身不合身?”

“行,一定行。先谢了。”杜光辉问:“什么时候回来?”

“还有三四天吧。”

“那你多保重。”杜光辉道。

杜光辉和高玉的关系,按照杜光辉自己的理解,应该还只是十分能谈得来的朋友关系。可是,一男一女,又都是领导,而且又都在一座大楼里上班,十分能谈得来的朋友关系,其实很快就被别人议论成了另外一种关系——说明白点,就是男女关系。甚至连刚才李长副书记也这么说了。林一达书记上周,同杜光辉一道到省城办事,在车子上就问到这事。杜光辉解释了下,林一达笑着说:“也没事嘛,你离了,她未婚,不很正常吗?只是你们自己,不要把事情搞得不正常。要真的成了,你就干脆留在桐山吧,啊!”

黄丽走后,杜光辉不是没有想过将来。自己也才四十多岁,人生的路也还很长。难道就真的一个人往下走?可是,一想到孩子,想到莫亚兰,他马上动摇了。凡凡虽然不太说话,但杜光辉知道他内心里的痛苦。一个孩子,目睹着父母亲离婚,这是一件多么无奈又心痛的事情啊!他只把伤痛留在心里,表面上,他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但从他对待莫亚兰的态度和偶尔的语言中,杜光辉明显地感到,凡凡是不希望另外有人来代替妈妈的位置的。只要没有人来,妈妈无非是出了趟远门。也许哪一天还会回头的。可是一旦有人代替了,妈妈就是回来了,她能回到哪里呢?杜光辉明白孩子的心,所以他一直坚定地犹豫着。在与高玉的关系上,他也是把握着最后的分寸。好在高玉也是十分理解他,两个人总是守着一堵玻璃,彼此相望。

四月底的桐山,街上到处是清淡的香樟气息。天空明亮,远处的群山,绿黛苍翠,就连窗子后面的那些低矮的植物,也一点点长高了。江南省真正的春天就是从四月开始的,在大平原上,此时应该正是花如海,草如茵的热烈了。

杜光辉带着建设局长朱龙,还有其它一班人,到了桐山公园拆迁现场。这次拆迁,杜光辉之前专门带领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回来后,他首先建议政府提出了桐山公园建设规划,然后由人大讨论通过,从法律层面上,确保了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四月中旬,拆迁办专门组织人员,逐家逐户地上门宣传政策和补偿方案,在取得大部分住户的谅解后,从周一开始,正式进入拆迁协议签订。“五、一”后,将全面开始拆迁。

朱龙指着前面的两幢三层小楼,说:“这两户目前态度还是……看来工作不太好做。我也上门了,政策该宣传的全部宣传了。他们就三个字‘不同意’。问他们不同意的原因,他们也说。再问,他们就搬出《物权法》,说我们这是侵犯公民的物权。”

“都是些什么人哪?”杜光辉问。

“一个是原来组织部退休的老干部。儿子现在是华店镇的副书记,姓汪;另一个就是上次带头在林山矿闹事的孙氏兄弟中的老二孙福的。这两个人都……”朱龙说:“这次他们完全摆出了跟政府耗着的态度。反正他们也不急。目的就是要政府先急,他们好从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杜光辉点点头,往前走了一段路,就到了小楼前面。门是关着的,从外面看,小楼修得颇有些气派。站在门前,就能闻到楼内各种花草的清香。一株杏花,正从两米多高的院墙上爬出来,向外张望着。

朱龙说:“这户姓汪。那边是孙的。”

杜光辉没有做声,只是又看了下两幢小楼。这两幢楼显然盖起来的时间不算太长。严格点说,可能是在以前桐山县政府确定修建桐山公园之后。他又绕着房子走了一圈,楼内仍然没有人声。或许是有人,但是有意识沉默着。在走到楼后面时,杜光辉他们遇到了几个正在门前打小牌的老头子们。杜光辉上前问:“你们都是这次的公园拆迁户吧?”

老头们抬起头,手上的牌却并没停。其中一个望了杜光辉一眼,道:“这不是县委杜书记吗?我们都是拆迁户。不过,协议已经签了。在这里打牌也是按天数计了。”

“那得谢谢你们哪!支持政府的工作。”杜光辉笑道。

“也不能说是支持。但修建一个公园,也是我们希望的大好事。快点修吧,也许我们还能在里面玩上几年。”

“只要拆迁顺利,明年这个时候,公园就可以初步建成了。到时,我请大家来公园好好玩玩。”杜光辉说的是实话,要是真建成了公园,第一批请来的客人就应该是这些拆迁者。他们有的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短的,可能也有十几二十年了。一辈子呆着的地方,总有割舍不了的眷恋,就像自己对大平原的眷恋一样。他理解!而且,打心眼里,他对这些默默地支持着政府工作的居民们,充满了崇敬。

老头子们打完了一局,放下牌,问:“杜书记,听说大部分人都签了协议了。怎么那两户?我们可也是看着的。他们到这里来,也才四五年。那户姓孙的,才来三年吧?他们凭什么要比我们多的补偿?政府要是答应了他们,那可就是欺骗了我们。”

“不会的。我可以在这里郑重地给你们一个承诺。一视同仁。桐山公园的建设是纯粹公益性的,经过了人大的批准,搞了听证会,也出台了规划。这是依法行政,不会出现你们担忧的结果。”杜光辉望着两幢小楼,对朱龙道:“不管什么人,都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拆迁。当然,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物权,协商,补偿,定协议。”

“杜书记这话说得我们愿意听。”老头子当中的一个站了起来,伸出手,杜光辉也伸出手,然后又同其它几位都握了握。杜光辉说:“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努力解决的。”

回到建设局,杜光辉主持召开了一个小会。朱龙以前是政府办的副主任,调到建设局也才几个月,对这拆迁的事,他也是第一次接触。杜光辉问:“朱局长对这两户有什么想法啊?说说看。”

朱龙犹豫了下,说:“这事的确很麻烦。当然拆迁是必须的。我也注意了外地的一些做法,似乎都……现在大家一开口,讲的都是物权。他们要真的不愿意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有些地方的钉子户,一钉就是好几年。难哪!”

“光谈难有什么用?关键是要解决问题。现在的问题明摆着,绝大部分老百姓都签订了协议,只有这两户不签。首先应该肯定,这个比例是很小的。说明了老百姓对政府行为的理解,也说明了你们前期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但这两户,决不能让他成为‘一钉就好几年’的‘钉子户’。要想办法,多渠道,多种方式,多管齐下,来解决。老百姓都在看着我们,能不解决?”

杜光辉说完,朱龙道:“可是……”

“我刚才考虑了一下,有些事情还得搞点迂回。比如那户姓汪的,可以做他儿子的工作嘛。一个党的干部,镇的副书记,这点觉悟也没有?先做这一户,孤立孙福。等姓汪的签了,再来主攻孙福。”

“这方法不错。不过,那个汪书记,我们可……是不是请杜书记……”

“这事你们别插手了,我直接找他谈。”杜光辉道。

“那就谢谢杜书记了。”朱龙接着问:“那个孙威,上次的事情后,现在该不会……林山矿那边已经平静了吧?”

“他们不会就此罢休的。但是县委的态度明朗,破坏招商引资,就是破坏经济发展。坚决打击,决不手软。不过,我还是担心哪。马上宏大集团就要过来搞林山矿的复工典礼了,唉!他们哪!”杜光辉叹道。

朱龙笑着,递了支烟,说:“杜书记可是我们桐山现在最忙的人了。最艰难的事,都是杜书记在分管。可能全省也是独一无二的。”

朱龙这话的潜台词很明显,一个挂职的县委副书记,问这么多事,而且都是麻烦事,别的地方是没有的。只有桐山有。他又道:“杜书记不如干脆就在桐山了吧,这些事情都做过了,还有什么事不好搞?”

“哈哈,不是这么回事啊!难说,难说!”杜光辉敷衍着。

林一达书记打电话来了,问杜光辉在哪?杜光辉说正在建设局商量拆迁的事。林一达说如果事情办完了,就回县委一趟吧。有点事,想跟你谈谈。

杜光辉说好的,我这边已经结束了,我就回去。

回到县委,林一达正在办公室等着杜光辉。杜光辉问:“是不是宏大集团的事?还是桐山公园?”

林一达笑笑,递过支烟,让杜光辉坐下来,说:“都不是。”

“都不是?”杜光辉急了。

“是这样。光辉同志啊,刚才省纪委黄潮同志打了个电话过来,说桐山这边有人反映,你和蓝天木业那边,有一点……”

“有一点什么了?”

“也没大的什么。说蓝天木业出钱,让你儿子和女朋友一道出外旅游。还有就是收受了一些……”林一达动了动抽屉,但没有打开,又道:“省纪委明天可能要派一个同志下来,主要是了解一下。黄潮同志说了,既然有举报,肯定要查。至于结果……”

“查查也好。这事情属实。元旦期间,蓝天木业组织管理层人员到海南。孙林邀请我参加。我没去,后来他坚持请我的孩子和我一个大学同学去了。他们俩人都在患病,我觉得到海南走走,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因此就同意了。至于收受别的什么,请组织上查查,就明白了。”

“好,既然这样,我就更放心了。我总想,光辉同志是有原则的。是吧?好,就这事。中午一道吧,市里郭市长过来了。”

“不了,我这两天胃不太舒服。中午就在招待所吃点小菜,也让胃休息休息了。”杜光辉笑着,林一达说那也好,就这样吧。接着又问桐山公园拆迁的事怎么样了。杜光辉简单地说了下,提到那两户没签协议的人家。林一达说:“有什么好办法了吗?”

杜光辉说准备先做姓汪的工作,他儿子正是华店镇的副书记。我准备亲自找他谈谈。另一户,是孙福。上次我们敲了他哥哥孙威一下,这回我估计他不会轻易罢休的。因此,留在后头,再想办法。“

“这很好,各个击破。但一定要稳妥,千万不能出群体性事件。把桐山公园拆迁交给光辉书记,也是看重了光辉书记稳妥的这一点。群体事件担当不起啊!你看”林一达拿起报纸,“今天报纸上还登了,强拆钉子户时,钉子户抱着汽油要****。唉!我记得有一个有争议的市委书记曾说过:在现在的情况下,有时候就要用不民主的方法来推进民主。拆迁也是。光辉啊,这事不要急,慢慢来。至于明天省纪委的调查,也就是个形式,不要有什么顾虑。也平部长对你也是十分看重的嘛!”

杜光辉点着头,回到办公室后,小王送来文件和报纸。杜光辉问:“矿产局的徐局长,那个复工典礼的方案出来了没有?”

“还没有。我等会儿再催一下。”小王道。

“这效率……”杜光辉有些无奈。小王轻轻问道:“杜书记,我早晨听说有人向省纪委举报你。我也很气愤。是谁啊?真是……”

“啊,没事。这事组织上会处理的。”杜光辉虽然嘴上说着,心里头毕竟还是压着一块石头。当初,答应孙林带凡凡和莫亚兰到海南,也是出于两个人的身体原因,他真的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什么运用企业的钱外出旅游这么一回事。现在想起来,这事他做得确实有些草率了。两个人跑一趟海南,花销是上万的。何况孙林在他们回来的时候,还买了些礼品。都怪自己!这样的事,没人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真的一举报,也不是什么小事。官场上,大事与小事之间,就是很微妙。一个官员,收了条把烟瓶把酒,不出事,就叫礼尚往来;一旦出事,就叫受贿。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保护的就是一层薄薄的纸,你不捅破这层纸,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你一旦捅破,就“赤条条”了。“赤条条”就是一种危险,就得在制度层面上,受到追究。

小王叹了口气,说:“现在像杜书记这样的干部,一千个当中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如果杜书记都……那桐山一半的干部都得……唉!”

杜光辉抬起头笑笑,“这么年轻,叹什么气?有事忙去吧。”

小王出门后,杜光辉心里却难以平静了。他起身掩了门,站在窗前,看着被城市建筑遮掩了的一小块天空,心里蓦地升起一缕悲凉与感慨……

下午,杜光辉打电话请华店镇的汪流副书记过来。汪流自然知道杜光辉找他的原因,磨磨蹭蹭,一直到快下班时才赶到。一进门,杜光辉就让小王给泡了茶,然后问:“汪书记,知道我请你来的原因吧?”

“不知道。”汪流笑着。

“真的不知道?”

“这……”

“那好,我就先说说。桐山公园拆迁涉及到你父亲的房子,是吧?按理,这事我不应该找你。但是,你是一个党员,又是一个领导干部,有义务有责任配合政府来做好公园拆迁工作。至于拆迁的有关程序,相信你也清楚,我就不重复了。”杜光辉说着,望了望汪流。

汪流喝着茶,道:“我是清楚。这事……”

“我知道你父亲不签订协议,一定有他的理由。每个人都有理由的,是不是?本来,上午我到现场看了看,准备亲自找汪老交流一下。但是想想还是作罢。一是不太熟悉,怕引起误会。二是我跟老先生谈,有先入为主的嫌疑。所以呢”杜光辉停了下,汪流抬着头,杜光辉继续道:“所以,我就请你过来了。想把这个工作交给你来做。当然,这也不是硬性的,主要是做工作。有什么要求,只要是跟其它拆迁户同等的,正当的,我们坚持同意。但是,如果过分过高甚至不合法地提出要求,那可能就……”

“这工作我可能做不了。杜书记,我父亲这人……”

“我不是要你今天晚上就做好。给你三天时间,在‘五、一’前,行吧?”

“这……”

“汪书记啊,现在拆迁是个敏感的问题。有些地方因为拆迁,也出了一些事。但那很多是在前提不合法或者商业开发为主的情况下发生的。桐山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是人大通过的,是一项彻头彻尾的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的决心是很坚定的,这种情况下,汪书记应该明白……”

“杜书记,你就别说了。我知道了。我回去尽量做工作吧。”汪流说着,杜光辉笑道:“这事,也就算我拜托你了。”

“哪里哪里。我一定尽力……”汪流边说边出去了。

第二天,省纪委派了三个人到了桐山。杜光辉特意在办公室等着,但是,一整天也没有人找他谈话。直到下午快下班时,林一达书记打电话给他,告诉他纪委的调查基本上结束了。蓝天木业的孙林孙总,证明你的孩子和同学都是因为生病,跟在公司团队旅游后面,短暂疗养的。至于礼物,孙林一概否决了,说从来没有过。林一达说:“光辉啊,看来你在桐山,真的是……好啊!我也放心了。你也就别再多想了。”

杜光辉说:“我本来就没多想。谢谢一达书记。”

李长副书记也从外地打电话回来,问了下杜光辉省纪委调查的事。他说他昨天下午就知道了,而且,他就这件事专门向孙林进行了沟通。杜光辉听着李长的话,总是觉得李长这话里还套着更深的意思。但他也没问。李长跟孙林的关系不错,蓝天木业最初跟杜光辉搭上线,就是李长介绍的。这一想,杜光辉突然觉得有些奇怪了。凡凡和莫亚兰跟着蓝天木业到海南,知道的人按理说不多。可是这事怎么就……

晚上,杜光辉散步回来后,正好碰上林一达也回房间。两个人打了招呼,杜光辉问:“一达书记晚上没事吧?没事的话,我想过去坐坐。”

“没事,过来吧。”林一达最近心情一直很好,王也平部长的视察和江培书记的肯定,让他从忧郁中走了出来。而且,杜光辉听说,市里正在考虑调林一达到市里工作,暂时任市委的秘书长,以后再进常委。

进了房间,林一达喊服务员过来泡了茶,两个人坐下。杜光辉说:“一达书记啊,你是班长,有些事我还是得跟你汇报汇报的。”

“怎么了?搞得这么严肃?”林一达甩过支烟,杜光辉自已点了火。

“省纪委的调查无论是什么结果,我觉得我都得面对。最近,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孩子病了以后,我确实收受过个别企业的卡和现金。当然数额不大,而且也是在……还有就是凡凡去海南的事,我也考虑欠缺,没有想到更多。因此,这事……”

“啊!”林一达一笑,“光辉啊,就这事?”

“就这些,我……”

“你啊,你啊!这事情我知道了。”林一达转动了一下腕上的手表,杜光辉正要开口。林一达的手机响了。

林一达拿起看看,却没接。杜光辉马上笑道:“那一达书记忙吧,我也就不打扰了。”

“好,好,放心吧,光辉!”林一达在后面说道。杜光辉折过院墙,再回头,林一达的房门已经关上了。

回到房间,杜光辉洗了个澡。泡在热水里,他感到了自己身子的沉重。说真话,他从来没有将自己同举报联系起来过。去年,王化成副部长的事情发生后,杜光辉也是一点边也没沾上。三人建房小组,两个关起来了,却有一个一分钱也没得,这令办案的省纪委开劲开“铁面”也很无趣。想到开劲,杜光辉又替简又然担心了。开劲到了湖东,按级别是非正常调动。而内在里,很多人都知道,开劲过去,是要挖罗望宝的案子的。简又然会不会?前一阶段,传着湖东的副县长外逃了。最近,湖东所在的市的常委、宣传部长也被“双规”了。前两天,杜光辉还听林一达提到,似乎省纪委对湖东整个的班子,都作了特殊处理。两个一把手暂不外出,其余同志外出,要向市委汇报。这说明了事情的严重,也侧面说明了开劲工作的成效。这个人,杜光辉是接触过的。虽然不太说话,可是有一股子执着的钻劲。湖东摊上了他,唉!

洗完澡起来,杜光辉就给简又然打电话,问湖东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外面传得风风雨雨的。简又然说是有些情况,都是吴大海案件和罗望宝案件牵连出来的。现在,人心比较乱。“不过”,简又然说:“你放心,这些事跟我都是不相关的。我们挂职的,能相关什么?”

“这就好。你也得注意点。”杜光辉放了电话。简又然这个人,以前在机关时,应该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部里领导都喜欢他,可是一般干部却不太热乎。杜光辉跟他的关系,也只是一般而已。可是,两个人都下来挂职后,特别是凡凡生病以来,他们却走得近了。杜光辉分析,这里面一是因为都是挂职干部,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二是简又然原本把杜光辉当作他的竞争对手,但是去年矿难以后,杜光辉背了个处分,已经完全失去了跟他竞争的能力。所以,从同情弱者这个角度,简又然倒是关心起杜光辉了。去年年底,欧阳部长到湖东进行了视察,本来也准备到桐山的,临时却没来成。那次视察后,省报不久就刊登了优秀挂职干部简又然的事迹。元旦部里联欢时,有些同志就直接跟杜光辉提到,简又然回来肯定是副部长了,而杜光辉呢?大家都笑笑。杜光辉明白,这笑笑之中,其实就是明确地告诉他:你是没什么指望的,能顺顺当当地回来就不错了。

但最近……

王也平部长到桐山视察刚走,简又然就打电话过来了,问王部长怎么突然想到要到桐山了?杜光辉说我也不知道,是赵妮临时通知我的。简又然说按理……后面他没说了,只是在电话里叹了口气。杜光辉听得出来,简又然的语气是沉重的。比起杜光辉来,简又然也许更需要王也平部长的一次视察。

早晨,招待所里,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清脆优美。这招待所占地大,除了房子,后面还有一片小树林。再后面,有一座叫月亮湖的小池塘。虽然面积不大,可是水很清。在这县城之中,也算是一景了。杜光辉刚来的那一阵子,有时也到后面去转转。可是不久,他发现他成了不速之客。那里是年轻人的天堂,是爱情的最后栖息地。他还去掺和什么呢?他只好退回来,从此不再到那里去了。但是,偶尔,早晨他也转到边上去看看。空气中还似乎散发着爱情的馨香。昨夜的呢喃低语,似乎还在湖水上荡漾。

杜光辉只是站在树林边上,看着湖,这大地的绿色的眸子,此刻静静的。所有的一切都过去了。东方,新一天的太阳正在升起……

上午,杜光辉到办公室后,时立志过来了。

时立志看着杜光辉,“哈哈,真是……我说现在,也真是……怎么弄到了光辉书记的头上?哈,哈哈!”

杜光辉斜了时立志一眼,说:“管他呢。不就是……是吧?”

时立志把手上的杯子放到茶几上,拿出烟,一人一支,点上了火,说:“光辉啊,我就说桐山虽小,情况复杂。可不?连光辉这样的同志,也摊上了。没办法啊!就这素质,没办法啊!”

杜光辉摇摇头,将烟灰弹了弹。时立志走到门口,又退回来,问:“光辉书记啊,最近一达书记好像……情绪不错啊。听说要到市里了。”

“是吗?也好啊!”杜光辉道。

时立志慢慢地将话抹了过来,“不知道谁到桐山来啊?桐山不至于搞得两个一把手都空着吧?啊!”

杜光辉说:“上面的事,谁知道?市里应该有所考虑的。”

时立志点点头,端起杯子,转身往门外走,边走边道:“晦明莫辩,洞若观火……”

杜光辉听着,觉得这话也很有意思。正想着,朱龙兴冲冲地跑进来,“杜书记啊,你的方法凑效了。姓汪的一家同意签订协议。我已经让人去了。”

“啊,是吗?很好啊!办快点。”杜光辉也很高兴,站起来,问:“另一户呢?”

“还没动静。”朱龙侧着脸,问杜光辉:“杜书记啊,你怎么……一下子就把这姓汪的工作做通了?”

“不是我做通的,是他自己想通的。”杜光辉笑着说:“我只是找了他儿子谈了十分钟话。”

“杜书记就是有方法!”朱龙道:“难怪上次那么多干部都投了杜书记的票呢。”

杜光辉没有回答,朱龙说:“现在就孙福一家了。杜书记您看……”

“这样,你们请电视台去一下现场,报道一下姓汪的一家协议签订的过程。晚上就在新闻里播出。明天,不是协议签订的最后期限嘛,你们再派人到孙福那里去,告诉他:如果签,我们欢迎。如果不签,他的房子可以永久地保留在现在这个位置。我们不拆了。”

朱龙惊讶道:“这……不行吧?不拆?那以后……”

“不只是说给他听的嘛!目的是拆,手段是不拆。如果他同意签,立即签。如果不同意,一个月内,不再上门做工作。而且,公园其它拆迁工作正式开始。”杜光辉道:“一定不能手软。像孙福兄弟,得做点特殊工作。”

朱龙点点头,说:“这方法虽然有点……但我想应该管用。就按杜书记的意见办。”

朱龙走后,杜光辉坐下来,又对刚才的方案仔细地想了想,觉得应该是行得通的。其实这方案,他已想了好几天了。外地介绍的拆迁经验中也有这一条,他只不过是稍稍借用了一下而已。

事情果真如杜光辉所料,孙福没有理踩朱龙他们,协议没签。朱龙向杜光辉汇报,杜光辉说不要再理他了。从现在起,口径一致:孙福这一家,不拆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挂职2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