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章 家事

作品: 大明商歌 |作者:阿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1-06 11:2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晋南,张家北园,神珠楼上。

素萍正向张玥回禀:“王一智已经到达大同,在朔州、应州、浑源州着手开荒,如今已经圈下四百倾荒地,官面上的手续已经办好,开荒的农头也都已经到位,他王家在边地是近百年的老关系了,从农头、庄主到卫所老兵,到处都有姻亲故友,听说他家的变故后多表同情,处处为他开方便之门,他的姑表兄弟有七八个人,如今也都聚在了他身边。现在已经招到第一批游民二百余人,约莫两个月内第一轮屯田的人手应该就可以到齐,下一步就准备翻土。但第一年的生地,料来产出不会高,明年秋收怕是自给自足都难,还是得我们花钱养着。真要有余粮供应边军,总得三年以后。这次我们要收粮反正是指望不上的了。”

张玥颔首:“边地开荒,干的本来就是百年基业的事,三五年内都要亏本并不奇怪。不过……”她有些担心地问:“王一智的情状怎么样了?”

素萍道:“自余盐贷贷头苍老六自杀、几个爪牙伏法之后,他又低沉了半个多月,如今算走出来了,不过干起活来就像不要命一样,却又叫人担心了。”

“任谁经历了他那样的事情都得崩溃,如今他是要借着忙碌来忘记这些悲痛。”张玥叹道:“邀请王家加入是我们整个计划中的一环,但出了这种变故,却是我始料不及,终究是我思虑不周,这桩灭门惨案,我是有责任的。”

“姑娘不要太过自责了,您不是神仙,哪能什么都算到?”

张玥没再说话,素萍不想大小姐情绪低沉下去,跟着禀报另外一件事:“我们去年预定下来的粮食,如今已经起运。河北的粮食走保定府直接运往大同,河南的粮食已经进入山西境内,山西境内,曲沃、临汾、洪洞、孝义,几个县的粮食已经在码头备妥,随时可以装船。就是太原府那边,一颗粮食都没买到。”

去年秋收之后,张玥在汾水流域各县以及河南河北十几个产粮县,都派人暗中预定了一大批粮食,彼时收粮价格低廉,张玥便下了定金,如今手里有了款项,将尾款一付,粮食就能起运了。

张玥接过素萍递过来的账本,看了第一页的数字,说道:“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素萍道:“姑娘在去年就料到,我们第一步成功之后,多半要用到粮食,如今果然用到了,但也没能料到需要用这么多。王大司马的这个要求,实在是令人为难。”

“这是变故,是难处,但如果我们能够完成,那又变成好事了,到时候我们就能在晋北、宣大,建成我们的西北粮行,原本要五年才可能达成的目的,说不定半年内就能完成了。所以是好事还是坏事,全看我们揽不揽得起这个瓷器活了。”

素萍道:“我刚才听素心说,姑娘真决定要亲自上太原去了?”

张玥点了点头,合上账本:“你们这位大少爷,魄力机谋都是有的,但书读得太多,有时候不免……不免……”

福桔儿在旁边笑道:“不免迂腐。”几个月过去,这个小丫头又长大了些,张玥就让她与闻多一些事情。

素心扯了扯她,手指往她额头点了一下。

张玥刚才因提起王一智的事,脸上一直蒙着淡淡的凝重感,这时才笑了笑,化开了这股阴霾:“他原本就是要考科举的,读的圣贤书多了,自然不免书卷气,如果再给他历练几年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但现在嘛,我们还是上去从旁照应的好。阳曲李家,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她敲了敲账簿:“五平仓事件之后,阿大已经不得不跟我妥协。这次的事情如果能够办妥,我们在宣大粮道就会建立自己的根基,到了那时,我们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

有道堂内,坐着张四时,站着张铎、刘顺、谢贵和已经好久没在有道堂出现过的张盛。

几上放着几张字纸,张四时猛地朝几上一拍,大管事谢贵就吓得跪下了:“老爷,我错了,我错了,饶命,饶命!”

张四时厉声道:“粮行的事情,是你分管,她在三省十几个县做这么大的生意,你事前就一点风声都没收到!你的耳目是长在屁股上去了!”

他骂的是谢贵,但另一个大管事刘顺也感到心惊肉跳,如果说谢贵分管的是粮和马,他刘顺分管的就是盐,五平仓的事情,张老爷到现在还没进行内部清算呢。

谢贵磕着头,话都说不出来。

张铎见他如此狼狈,在旁边开声道:“阿大,这次事情之前,家里人人都以为大姐的意思,就是阿大的意思。先前好几件秘事都是如此。有些事情,就算发现一点异状,下面的人未必敢问。”和张钜的张扬跋扈不同,张铎说起话来声音柔和而有温度,显得更有教养一些。

谢贵慌忙磕头接口:“是啊,是啊。大小姐好行奇策,这次的事情,若说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也不尽然,可是我们最多只是想着大小姐是不是又有什么帮我们张家发家的妙计在施展,实在……实在是没想到她竟然会瞒着老爷,另有图谋啊。”

五平仓事件之后,张四时和张玥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家里的大管事都猜这父女俩关系要崩,可偏偏面子上两人就没崩,管事们又猜张四时从北京回来多半要动张磊,不料结果完全相反,张四时和张磊之间比先前还更加父慈子孝。

所以尽管如今暗地里眼看着张四时与女儿剑拔弩张,但口头上谢贵还是不敢对张玥不敬。

眼看张四时的脸色并未缓和,谢贵又说:“还有这次的事情,大小姐根本就没有动用家里行里的商脉,外省那边是大小姐自己夹袋子里的人暗中联系的,隔着省我们才没有发现,至于山西省内,出面定粮的,我们刚刚查到,不是我们张家的人,甚至不是大小姐手底下的人,是大小姐通过赵大海去定的。”

刘顺也有些诧异了,赶紧帮腔:“什么!赵家和她那么早就勾结了?那五平仓的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

张四时凌厉的目光射过来,刘顺赶紧低了头,张四时的目光又落到了谢贵身上:“不用想着甩锅,就算姓赵的跟那丫头有勾结,该算在你们头上的账,一件都少不了!”

刘谢两人同时身子一震,应道:“是。”

张四时哼了一声,又道:“不过这一次,也是那丫头以有心算无心,连我也着了她的道。今年年底的薪奖,你们两个就都别领了。”

这是给了处罚了,但这点处罚却是远远低于刘谢两人的预期,因此两人闻言都面露喜色。张四时还没处罚的时候两人都心中不安,这时罚过了两人反而心中有底了。

便见张四时挥手:“下去吧,以后耳朵招子都给我放亮一点!”二人暗喜着退了出去。

张盛道:“老爷真是宽宏大量,以他们两个的过失,本来就是把他们全家都做成盐柱子沉了盐池,也不为过。”

张四时瞄了儿子一眼:“铎儿,你说呢?”

张铎想了想,说:“现在就算杀了他们也没好处,事情总要人来做。咱们家的管事里头,这两位的资历能耐都是不错的,为人也算忠心,临急临忙另外要找人来顶替他们,未必就能招到更合适的人。所以阿大刚刚才先怒后恕,这是恩威并重,叫他们既知警惕,又能继续安心办事,这是儿子的一点琢磨,不知道想的对不对?”

张四时笑道:“你长进了。”他伸手摸了摸这个嫡子的头:“钜儿如今残废了,端午那天后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整个人变得半疯不癫的,你几个弟弟还小,往后张家就要靠你来帮我撑持了。”

“那……”张铎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地问:“‘大哥’呢?”大哥这两个字,他对着张磊的时候都不大开得了口。

张四时脸色一沉,张铎见了自己父亲这般脸色,心中暗暗一喜,却也没再说话。

就听张四时道:“磊儿如今都快要能独当一面了,又有你大姐帮着他,他那边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倒是你这边,以后要警省些,不要再让人将张家的墙角挖走了。”

张铎连声应是。

张四时又道:“我知道谢贵一向跟你走得比较近,刘顺老往萱怡堂跑,跟你不免疏远些。可如今萱怡堂也破落了,刘顺没了靠山不免心慌。这时候如果你能不计前嫌把他收拢了,往后他就是你夹袋子里的人了。”

张铎大喜:“是,是,多谢大大指点。”

张四时挥了挥手,张铎便也退出去了,张四时忽然道:“那丫头的事情,你也一点都没察觉?”

这屋子只剩下两个人了,张盛一直谨言慎行,这才才接口应道:“老爷,大小姐她……她一直防着我呢,从来没信过我。”

张四时哼了一声,又道:“那块石头……”

张盛道:“大少爷的想法,未必与大小姐一样,大小姐那边,也不见得已经跟大少爷交底了。”

他顿了顿,又说:“女人有夫不由己,女人无夫身无主。这是大小姐最大的弱点,正因为有这个死穴在,所以过去老爷才会那么相信她。只是没想到她竟然还是倒打一耙了——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她一个女人,终究只能做个绕梁藤,做不了顶梁柱。这也是她为什么得找大少爷来做面子上的人物,才敢跟老爷摊牌。”

张四时道:“说下去。”

“是,”张盛继续说:“但是大少爷那边,就真的会永远跟大小姐同心吗?就算现在还没有罅隙,但从来只有一辈子的父子、一辈子的夫妻,姐弟却算个什么事?彼此一成家,马上就得分家。就算大小姐她不嫁人,大少爷总要娶亲的。只要一个大少奶奶抬进了门,那位新少奶奶就得来算清这姐弟账了。女人这根绕梁藤,只能绕在父母、丈夫、儿子身上,正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绕在弟弟身上?那怎么可能有好结果!

“所以大小姐这次利用大少爷来背父行事,真是昏招中的昏招,她想摆脱老爷,可摆脱老爷之后能去哪里?她要自立,自立不了,她要倚靠大少爷,大少爷成家之后身边哪里能有她的位置?在老爷身边,将来她就算是个老姑娘了,也还能做个管家的姑奶奶,但在大少爷身边,她能算个什么?古往今来,从来就没听过姐姐给弟弟管一辈子家的。”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所以当日洞悉大小姐用心之后,老爷当机立断,不但没有责备大少爷,反而继续抬举他。老爷这一招既是顺水推舟,又是神来之笔!只要老爷和大少爷之间父子名分仍在、情分得存,任大小姐她怎么折腾,到最后,这份家业还是得姓张。”

张四时静静地听着,等到张盛说完他还继续沉默了许久,这才道:“我到现在还是想不通,她为什么要反我,为什么敢反我!”

张盛低着头,未敢就接口。

“哼!”张四时道:“自己跟前养大的儿子,长大了也居心难测,何况那块石头毕竟不是在家里头养大的,往后他究竟是什么想法,我不知也不想知。但五平仓这种事,能出第一回就能出第二回。一个能将家业卖给外人的儿子……哼哼……”

他冷笑了三四声:“去跟太太说一声,让她帮着物色物色。玥儿磊儿年纪都大了,也该成家了。”

张盛眉头挑了挑,躬身应是。

张四时已经站了起来,抬头望向中堂,有道堂正中的墙壁上如今多了一幅字,字不大,只是随手而写,是“君子生财当有道”七个字,甚至连落款都没有,但张四时仍然视若珍宝地装裱起来,放在了整个大厅最显耀的位置上。

这幅字可能是张居正写的!

当日张玥建议他入京,尽管身心都被包裹在极大的怒火之中,他仍然压下怒火,安抚了张磊,然后入京求见张四维。

在张四维门外跪了有小半夜,跪到汗流浃背,才得以入内见到了那位族兄,族兄弟两人说了小半夜的话,才算有了谅解,然后第二日张四维就带着张四时进了相府。

在“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的对联下,他又等了老半天,也不晓得两位阁老在里头说了什么,终于张府管家游七将他叫了进去,书房之内,他都不敢抬头看张居正的脸,只是注意到张四维满脸春风,跟着就听到了张居正的夸奖。

张四时到现在都还能记得张居正说的每一个字:“你不错,能抛开个人私益,帮着天下做了一件好事,令兄教导得好。”

“令兄”指的自然是张四维,张四时便猜到,在张四维口中,晋南事情可能是这样的:张四维去信暗示族弟张四时,要他尽力配合孟学礼的盐政改革,张四时果然得力,排除了种种阻碍,助成了朝廷在河东盐政上的改革。

于是有了张居正对自己的夸奖,夸奖了张四时,实际上也就是夸奖了张四维。

跟着张居正将桌上墨迹未干的一幅字给了他,就让他出去了。

张四维家中的跪等叫他犹如身处地狱,每一弹指都是忐忑,相府的这段经历又叫他恍若身在云端,飘然得不真实,前者是今生未有的折磨,而后者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荣耀。

看着这幅字,张四时心头就像多了一把刀、一把剑,在胸腔里刀剑相击。

张玥给他准备好的下台阶,张四维果然接受了,张居正果然也因为这件事情加深了对张四维的恩信,顺带夸奖了张四时一番。

如今的张居正那是什么样的人?

那是万国景仰的大明天子的老师,是四方称颂太岳相公!

自己一介商贾竟然能得到太岳相公的褒奖,那是不敢想的事情。

而这一切,却早在自己还在晋南的时候,就都已经注定了,她准备好了的梯子,甚至连张四维都没办法拒绝。他进京之后发生的一切,全都一如张玥的预料。

自己的这个女儿,如果还能与自己同心,天下何事不可成!

这是他不顾一切都要将张玥留在自己身边的原因。

然而现在……

这头鹰终究还是没熬熟,如今已经啄开了一半铁扣,正准备逃出牢笼。

“只可惜……”看着“君子生财当有道”,张四时唇边残酷的冷意:“九州虽大,却没有让一个女人飞的天。”

张盛听到了这句声音很低的话,他已经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了。

被罚到菜园种菜的这些年里,劳苦忧愁给他姣好的容颜上,刻上了深深的法令纹,而现在刻着法令纹的嘴角也终于漏出了一点笑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商歌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