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第一节
我们的知识构成随着不同事物各异的性质改变不断调整着,如果世界上没有兽类的存在,那么人类的许多天性和本质至今还不得而知,是兽类帮助我们认识了自身和自然界。我们难道不应该将手边的一切资源做到物尽其用,通过人类自身与其他动物诸多方面的对比来进一步了解自己吗?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着手探究动物的本质,比较和学习它们机体的构造和组织,从而总结出人体各种独特的用途,标记与动物的相似之处,调解两者的相异之处;同时,从所有的这些相似相异之处的不同组合的集成里分辨出人类生存机制的首要影响,并在探索人类及人类相关问题的知识领域中取得更深层次的进展。
我们首先从合理地缩小这个看似庞大的话题范围入手。动物和非生物的身体组织构造中所拥有的相同物质成分现在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充分地研究过了。按照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应该摈弃在植物和动物身上都能够找到的共同特性。因为动物这一类目是由许多生物组成的,它们的身体组织与人类的区别甚远,即使是低级动物与进化得最为完善的动物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将它们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我们在这一章节中所讨论的动物,应当限定在与人类有着最匹配相似度的物种身上。
不过,既然人类是高于其他动物物种的生物,所以我们应该就自身的这一优越性开展研究,探索并分辨在人类与动物的诸多相似性之中,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使得人类在芸芸物种里脱颖而出。
在我们详细研究动物身体机制的各个细微部分和它们各自不同的分工之前,我们首先来审视这种机制所能造成的大致结果;并且,我们不要急着推理成因,而是先对产生的影响和效应进行阐明和描述。
动物有着两种不同的存在模式。第一种是运动的模式,也可以称之为清醒模式;相对应地,另一种模式则是静止的,或者被称作沉睡模式。只要动物的生命仍在持续,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就会相互交替地存在。当动物处在运动的模式中的时候,整个身体都活跃而好动,所有的器官都在一刻不停地运转;而当其转换到静止的模式之中,动物身上只有一个器官仍然处于工作状态——这个器官无论是在动物清醒的时候还是沉睡的时候,都不曾停歇下来,因此,它的存在对于动物的生命维持而言是绝对必要的。这个器官是相对独立的,它能够自行运转,但其他器官则恰好相反,它们仅靠自身的能力无法正常运转。这个永动器官从不间断地持续运作,它是动物身体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重要部分;相比之下,其他器官则不具有如此关键的重大意义,因为它们的工作状态是间歇交替的。
动物身体构造的第一个划分是综合概括的,也是有着充分理由的。当动物处在睡眠状态中,相比起它们在清醒运动的状态之下,在这时,我们对其的观察和研究工作要简单许多。这个区别是至关重要的,与无生命物体中简单的状态改变不一样,因为不论如何变化,是运动还是静止,对于无生命物体来说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的这两种状态的开始和终止都必须依靠外力来完成。然而,动物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转换和改变动静两种不同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在没有抑制和约束情况下,动物就可以从休眠静止转变为精力充沛的活跃状态;反向的转换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动物而言,活动和休眠两种状态都是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这两者都能够自然地发生,不需借助任何外力的帮助。同时,动物的这两种状态都只能各自持续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切换,若是一直保持着睡眠或活跃的状态没有间断,就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因此,在动物的身体组织构成中,我们或许能够辨识出两种不同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永动而从不停歇的,另一部分则是间歇性地进行工作。心脏、肺部等相关呼吸器官,以及动物胚胎的心脏属于第一种永动器官,感官器官、运动器官则属于第二类间歇性工作的身体器官。
如果我们想象自然界中存在着某种体内组织构成全部都是永动器官的动物,即使它没有任何感官知觉,也不能完成前进运动,但是它仍然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生物,看似和其他处在睡眠状态的动物没有任何区别。牡蛎似乎不具备任何外部感知能力,也无法完成前进运动,这就是一种只能永远沉睡的生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植物也几乎算得上是休眠动物的一种。总的来说,所有缺乏感官知觉和行动能力的有机组织生物都能够与自然界中的长久休眠动物同日而语。
那么,动物的休眠不是一种偶发性的状态,它并非是动物在清醒的情况下身体机能偶然造成的结果。相反,休眠静止状态是动物生存的一种必须且基本的模式,也是动物身体组织构造运转的基础。我们的生命在睡眠之中悄悄开始,胚胎在睡眠的状态下不断长大,新生儿入睡的时间比清醒的时候也要长得多。所以,睡眠看似是一个纯粹的被动状态,与死亡十分相似,然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是所有动物在生命形成的最初阶段所经历的第一个状态,也是生命最为重要的存在基础。
如果身体内只保留了永动器官,那么最高级、进化得最为完善的物种和许多我们几乎叫不上名字的动物几乎不再有任何区别。其外部功能和植物的层次类似,稍微略高于植物,因为不管动物和植物的内部结构组织可能有多大差异,这两者的推断结果最终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吸收养分,生长发育,体型扩大,拥有外部动作,过着单纯地机械增大生长的生活。但是它们都同样缺失了前进动作、活动能力和感官知觉,也不具备任何内部和外部的动物生命特点。但是,如果我们在它的体内放置各种感官知觉和器官,其动物的生命特征就会开始显露出来。若躯体中包含的感官知觉和器官越多,则说明这个动物越高级,进化得越完善。动物正是凭着感官知觉和身体器官的不同来区分彼此的。毫无疑问,所有的动物身体里的内部构造都差不多,大致就是血肉器官的诸多组合。然而,它们外部的面貌则差别悬殊,形态万千,它们身体的最大差别体现在手足四肢的相异不同上。
为了阐释清楚这一观点,我们现在将人类的身体和马或公牛的身体进行比较。在人、马、公牛的身体中,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构成几乎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它们身体的外部形态却相差甚远。尽管与人类十分相似,但是动物的肉体在数量、大小和姿态等方面的变量极大,因此在它们各自外貌形态上的差异,其范围是相当宽广的。此外,我们应当能够发现,动物躯体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出现在手足四肢上。如果将动物躯体大致分成三个部分:躯干、头和四肢,那么在头和手足四肢这些身体的末端部位上,人和动物的差异性是最为显著的。同理,人和动物在躯干部分的差别也出现在躯干的两个末端。人类躯干的上半部分有锁骨,动物们没有;动物躯干的末端有尾巴,尾巴里包含了一定数目的脊椎骨,人类躯体则不具备这一特点。人类和动物头部下半部分的额骨和上半部分的前额骨也存在巨大的区别。最后,将人类的四肢和动物的四肢进行比较,我们就能清楚地发现此处的差异是最为悬殊的,人类的手掌和马或公牛的足蹄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近似的地方。
我们将心脏看作是动物身体的中心,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心脏和邻近心脏的器官部位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我们从心脏这个中心向外距离延伸得越远,各个身体器官的差异就越明显。而且,若是在某种动物心脏中能够发现与人类的不同之处,这就说明了这种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差距是遥远得无法丈量的,它们不在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动物范围之内,与这些动物也没有任何共同点可言。比如说,在绝大多数的昆虫中,心脏这个承载着身体最主要功能的器官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组织构造。它们没有心脏和肺这两个身体器官,但是它们别的身体部位担负起了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功能的任务,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内脏的替代器官。但是实际上,不管是从组织构造还是从运转结果来看,这些器官和心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昆虫是一种与人类差异最大的动物。身体中心部位器官的微小差异,往往意味着体外形貌的无数巨大区别。乌龟的心脏构造十分独特,它是一种极不寻常的动物,几乎与其他任何一种生物物种都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在人类、四足动物、鸟类、鲸类动物、鱼类、爬虫类动物中,它们的身体形状和比例、手足数量和生长位置、肌肉和骨骼的构成物质等方面能够让我们找出什么显著的门类区别吗?四足动物一般都有尾巴和犄角,鲸类动物生活在水中,虽然它们的生殖模式和四足动物相似,但是这两者的外形相差甚远——鲸类动物的身体没有外部手足之类的末端,其形状呈光滑的流线型。鸟类的外貌更是不同,它们有喙、羽毛和翅膀,而且它们是通过鸟蛋的孵化进行繁殖的。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外形与人类的差别更大,爬虫类动物则没有四肢。从整体上来看,各个动物物种的外表形态千奇百怪,多种多样,但是它们内部的组织结构几乎都是一样的。所有动物都有一颗心脏、一副肝脏、一个胃,还有肠道以及生殖器官,这些应当都是动物身体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器官,因为它们的构成是最为固定,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
但是我们经过细致的研究后发现,即使是在动物身体表面的结构组织中,有的器官的构成也是十分固定的,不能轻易改变。所有的这些动物都具有完整的感官知觉,前文已经阐释过他们的知觉和感觉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并不知晓它们嗅觉和味觉的性质究竟如何,但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这些动物都很享受视觉给它们带来的愉悦和种种便利,或许听觉也是如此。由此可见,感官知觉似乎也能作为动物身体结构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部分来考虑,就像大脑一样——大脑本身恰恰就是所有知觉产生的根源所在,甚至是与动物身体基本构造有着天差地别的昆虫,其体内也具有一个类似于大脑的器官,这个部位的运作方式和动物的大脑十分类似。再比如说,从身体构造上看来,牡蛎是一种不具备大脑的生物,它们应当被归类为半生物物种,类属于动物和植物两个物种之间的过渡阶段的一种生物。
就像心脏是动物躯体内部器官的中心一样,整个外部组织结构的中心是大脑。大脑与身体表层的外部组织沟通的方式,和心脏与所有内部器官的沟通方式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大脑通过血管与心脏产生交流和联系,至于身体的其他器官,大脑是通过神经网络的连接与它们进行沟通的。大脑和心脏的结合很显然是十分亲密而深入的,并且具有互惠互利的性质,虽然它们各自的分工截然不同,但是它们只有在生物体宣告死亡的情况下才能被分开,否则,这两者的紧密结合无法以任何方式分离开来。
在动物身体中,心脏和整个内部器官组织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它们的工作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但是感官知觉和身体外部的器官只能在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下做出反应,并且它们的工作是间歇交替的。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知觉,感官知觉调整行为动作,同时将改良之后的印象带入大脑,从而使大脑形成一个最终的定论,我们称之为感觉。大脑凭借对这个印象的记忆来指挥神经,并传达和交流所有接收到的神经感应,神经感应制造产生前进动作等一切身体的外部活动。不论外界因素在何时对身体施加影响,我们都能够肯定身体与此同时也做出了回应。由此可见,外界事物通过感官知觉作用于动物的身体,动物通过诸多身体动作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概括说来,行动是产因,而反应是作用效果。
有的观点认为,在严格遵守机械定律的固定身体中,反应和行动的产生几率应当是平等的。然而,在动物身上,反应往往多于行动,而且身体的其他动作也不应当被单纯地看作是外界物体在身体感官中所形成印象的简单效应。对于这种反对的意见,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效应的产生的确与其成因互成比例,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不计其数的例子能够证明,许多效应的形成无法找到其确切的成因。一星火种就可能会让一个弹药库的火药剧烈燃烧起来,从而炸飞整座堡垒。电流中一次微弱的摩擦就能够形成凶猛的冲击,使得电流实现远距离输送。如果有一千个身体相互接触的人都同时身处在电流之中,那么他们每个人所受到的电击几乎与独自面对电流所接受的强度相差无几。因此,轻微细小的感官影响也能在动物身体上造成强烈的回应,同时还能通过动物身体外部的活动对自身进行展现,这并不稀奇。
那些我们有能力探明的成因,以及我们能够确切估算的效应,从数量上来看,仍属于少数。相比而言,那些我们不了解运作模式的动作,以及与产生效应呈比例关系,但是我们却对其一无所知的动作仍然占据多数,自然界大多数效应都是依附于一定数量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成因所存在的,它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动作,看似不受任何既定法则的束缚和影响,最后,我们只能通过努力探究各种可能变量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向事实靠拢,从而形成一种推测性的估算结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自然史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