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49章 齐唐决战

作品: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作者:凤溪凰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3-08 14:26|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随着齐唐联军平定河南地区,相隔已有一年。

一年后,李唐天子李世民在次与高麒达成共识,分别进军河北,攻击赵匡胤。

只说,齐帅岳飞领军三十万从齐郡进军,直取渤海等东部之地。

至于李靖则领军二十万,从济北郡渡过黄河,直取河北中部,清河,赵郡等地。

当然,李世民也以河南总督徐世绩率领二十万从河内东进,进军夏朝西部。

不仅如此,天子李世民还下旨令李牧为帅,领军十万出壶关,寇赵郡。

一时,齐唐联军军威更甚,约莫八十万兵马在河北互相逐鹿着。

虽然赵匡胤能力不俗,各自领军抵挡,以廉颇防守东线,抵御岳飞。

以关羽为帅,领军在清河抵挡李靖所部大军。

至于赵匡胤则亲自领大军迎战即将出关而来的唐军。

只是,如此庞大的军团,赵匡胤独木难支,在加上幽燕之地的金军看准时机。

完颜阿骨打领金军铁骑大肆进犯涿郡,上谷,其兵锋更甚。

负责防守北线的李继隆连连告急,发告文书!

一时,河北大地上,百万余军在其激战,其各地可谓民不聊生,惨烈如常!

激战数月,夏军中线率先突破,苏烈领军直插关羽军后,与李靖组织合围。

在一番拼死抵挡下,关羽死在尉迟恭、秦琼,罗成的围攻之下。

由此,夏军中路防线就此告破!

这仿佛犹如温室效应一般,紧接着东线岳飞也突破廉颇的防线,夺取了渤海,平原等地。

由于廉颇性刚强,不愿作齐军战俘,不由拨剑自刎。

岳飞敬佩其骨气,也命军士厚葬廉颇的遗体。

紧随其后,岳飞与李靖商议合军,横扫了赵郡、信都等地。

此时,上谷战局越发危急起来,岳飞为华夏考虑,果断遣徐达领军十万,以岳云为先锋,北上支援。

随着齐军的大肆北上,协同李继隆,挡住了金军的攻势。

此时,随着齐军的突破,李牧与徐世绩也进军迅速,几乎在短时间之内便推进至夏朝腹地。

随后,唐军合军,数次击败赵匡胤。

无奈之下,赵匡胤只得献上降表,纳降!

公元628年,冬,雄踞河北的反王终于在齐唐联军的攻势下灭亡。

紧随其后,唐军也趁势北上,夺取了代城、恒山等边关地区。

随着赵匡胤纳降,李继隆也感念齐军抗胡的恩威,便主动向齐军归顺,表示愿一同抗胡。

瞬息之间,齐军在河北战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十万。

同时,在江陵收到大捷的高麒,令李继隆为都督,继续固守涿郡,防备胡寇。

至于岳飞,徐达则坐镇河北之地,经营其地,抵御李唐。

随后,命李靖,苏烈领军重镇中原地区,暗暗组织军力,积蓄粮草。

等待时机,兴兵西进,一举灭掉李唐,一统天下!

······

此时此刻,李唐与齐国也正式划地而治,以东之地隶属齐,以西之地隶属于唐。

接下来,华夏两大帝国也开始了常年的明争暗斗。

由于数战下来,双方的消耗都市无比巨大的。

故而,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高麒,都选择了罢兵休战,积蓄实力。

春风拂过,阳春三月间而过,三年时间就此散去。

三年间,齐国已经在贤君名臣的治理下,民满粮丰,军力强大,国家富足。

一时,齐国的军力可谓更加强大!

此时此刻,高麒终于将灭唐的战略提上了日程。

随即,召集各地镇守大将返回江陵,商议灭唐的部署。

得知灭唐的计划开始后,众文武皆纷纷欢喜答应,此时齐军各大将更是欣喜异常。

因为,齐国统一天下的日子已经不远矣,只要一旦天下归一时,必将是高麒君临天下之日。

届时,他们这些跟随高麒出生入死的从龙功臣,必将是大齐的开国元勋。

如此光照后人之事,众文武又岂会不兴奋?

随着一番商议下,高麒决定,此次灭唐主要以四路大军同时进行。

其中,以中原李靖所部为主力,领大军直取洛阳之地,与唐军进行决战。

然后,辅以南阳薛仁贵领军向武关方向进发,牵制关陇方面的唐军,阻止唐军增援洛阳。

在以河北之地的岳飞领军攻击并州太原方向,牵制唐军。

最后以蜀州诸葛亮,凉州白起,各自尽起军队,进军唐军后方,袭扰李唐。

一时间,齐军兵威浩荡,大军气势汹汹,四路大军将近百万军民,向李唐发起战役。

只说,就在高麒商议灭唐之时,此时由周瑜,戚继光,陆逊所领导的海军。

在向请求带领倭奴作为向导,乘海船向倭岛进发。

在当年大破来袭的倭寇后,高麒便将倭人贬为奴隶,让其日夜开采矿石,丝毫不当人看。

不仅如此,高麒还训化了倭人身上的野性,让倭寇心甘情愿成为了大齐的奴隶。

随后,高麒又组织治下军民向倭寇学习倭语。

时隔数年,时机成熟,在加上宝船在郑和的改进下,其性能又好上数筹。

故此,此次周瑜与戚继光,领十万海军,向倭岛进发。

当然,随着大齐国力的发展,齐军的海军舰队也扩充至二十万的规模。

至于剩下的海军,则由郑成功、陆逊分别统领,固守江东沿海,巡视华夏海疆。

不仅如此,高麒以傅友德为主,施琅为辅,负责在山东东莱郡组建第二海军。

用于日后平定辽东以及半岛之地。

只说,就在齐国灭唐之战役商洽得如火如荼之时。

此时,李世民同样在长安召集各大文武,商议着灭齐的战略。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齐唐最终的决战就此来临,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一战,也就此展开。

······

公元632年,春三月,岁月刚过,齐唐各地兵力调动频繁,物资在向前线输送着。

这是正是大战前的前兆,正是决战前的准备所在。

随后,高麒领固守在江陵的王军二十万气势汹汹北上。

此次高麒决议,亲征李唐,不破唐军,誓不返回!

这是如今高麒的气魄,正是一种无畏的气魄。

王宫府门前,年近三巡的高麒,已经脱开了稚嫩的脸庞,变得成熟稳重。

其颚下也长出了若有若无的青涩胡须。

此时此刻,高麒身披戎装,正与送行的长孙无垢缠绵在一起。

许久,高麒柔声道:“无垢,你放心吧,我向你保证。”

“不出数月,大齐雄狮必定将灭唐,结束乱世,天下一统!”

“届时,孤将与无垢您一道周游天下,过二人生活,等着我。”

由于此时的高麒长子高平已经年过十余岁。

高麒不仅让李存孝为导师,亲自教导其武艺,还让刘伯温,房玄龄为其导师,学习兵法韬略。

不仅如此,还让其加入国子监,与众多才子学习文化。

随后更让张居正,狄仁杰教授其治国之道。

当然,高麒有时还会亲自为其讲解驭人之术,如何驾驭人才,管理国家的方略。

看这架势,高麒是直接将高平作为了继承人来培养。

不过,高平却是继承了高麒的优点,如此之多,沉重的任务,不仅没有压垮这位年仅十余岁少年。

反而让其更加刻苦的勤奋上进。

闻言,长孙无垢柔情脉脉,坚定着:“夫君,您放心前去吧,无垢定会等你凯旋而归的那日。”

“同样也会治理好后宫,辅助平儿打理好内部事务,不让夫君担忧。”

随着此战高麒亲征,其也决定让高平临时坐镇朝堂,培养其君主之风。

当然,由于其年纪的缘故,高麒也命狄仁杰,刘伯温,张居正作为顾命大臣,进行辅助。

对于高麒来说,其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君王,其一个上马能安邦,下马能定国的顶尖君主。

所以,这也是高麒要全方面培养高平的原因。

因为,高麒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开创的大齐帝国在二世便衰弱下去。

原史上,大唐帝国在李世民驾崩时,以李治继承人,主宰大唐。

可惜,却是由于李治的软弱,逐渐让大唐听命于一届妇人,最后更是被武媚娘夺取了皇权。

所以,高麒才坚决的让高平习武,因为只有习武,性子才会刚强。

只有如此,才能在面对内忧外患时,有强硬的应对手段。

要想国家富足强盛,永世不受外患的袭扰,作为君王,必须要刚强。

与长孙无垢缠绵完毕之后,高麒转而向一旁的少年高平告诫着。

“平儿,此次为父亲征李唐,这大齐国运皆压在如今淳弱的你身间。”

“为父也于心不忍,可这却是上天的安排,你为孤之子,就必须要担负着这一切。”

“这是您所需的责任,未来你所需的道路。”

随着语重心长的一番教导,高平郑重点头,缓缓道:“父王,放心吧!”

“儿臣必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必定与各位大臣治理好大齐。”

“不让征战的父王有丝毫的后顾之忧!”

眼见其子此时还不过弱冠之龄,却以稚嫩的话语向高麒郑重其事的保证着。

高麒感动之余,也不由对其刮目相看,随后一把将其抱在怀里,依偎着。

告别结束后,高麒转身,领大军离江陵,径直北上!

眼望着高麒渐渐模糊的背影,长孙无垢一直目不转动的紧盯着。

许久,喃喃道;“夫君,无垢祝愿你早日平定天下,还黎庶天下太平。”

“可惜···无垢却是···不能在···”

思绪上涌,长孙无垢竟然在不注意间,喷出一口污血。

随即,长孙无垢立即用手帕接住,遮掩起来。

······

天地之间,如今烈日炎炎,官道之上旌旗招展,齐唐军士正全力以赴奔赴前线。

持续十几年的乱世,终于要在此刻结束了。

ps:又是一万字的目标完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