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5章 为国取贤

作品: 盛唐大柱国 |作者:不可不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10-09 21:5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李淳风已经习惯了躺枪,也习惯了被李崇道推出来挡枪,所谓师祖有事,徒孙服其劳,李淳风还是懂的。

“陛下,小郎君虽未离开长安,但博闻强记,该是听过往客商说起过的……”

袁天罡没有在李世民面前承认李崇道是师父,李淳风自然也不能称李崇道为师祖,毕竟在皇帝面前,一旦开了这个口,可就麻烦了。

这理由倒也勉强说得过去,李世民又问:“《咏鹅》又是什么佳作?竟是七岁所作,李崇道,你且念来听听。”

那边厢的骆宾王早已对李崇道生出好奇之心,他可不信李崇道是道听途说来的,因为他与父亲住在青州博昌小县城,哪里能传到长安来。

然而李崇道却一字不差,将《咏鹅》给背了出来。

当时的律诗还没有形成固定格式,李世民听得鹅鹅鹅的拟声开头,充满了童趣,生动之极,也是感慨道。

“若果真是七岁所作,已是难能可贵了……”

众人也纷纷赞叹,李世民环视一圈,也有些意兴阑珊,心说本想让李崇道来挣回面子,谁想到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硬生生又把骆宾王吹捧了一波。

骆宾王却神色激动,朝李崇道行礼道:“难得李先生听过,此乃晚辈三生之幸,以后还请先生多指教!”

虽然并不知道李崇道为何会知道自己,但在他眼里,李崇道充满了神秘和睿智,他这个年龄段,有桀骜不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强大得过分的人,同样也容易产生崇拜。

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纥干承基只知道一味压榨他的诗才,对他的人生并不感兴趣。

李崇道故作深沉地笑道:“指教不敢,不过呢,人生在世嘛,不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骆宾王心头剧震,呆立在原地,神游万里,顿时热泪盈眶。

非但是他,那些个被酒色蒙了初心的文人墨客,此时也羞愧难当地放下了酒杯。

李崇道抄来的现代流行语,却如一道雷电,击中了他们内心深处如何都不愿去面对的隐秘和辛酸。

他们在达官贵人的府上充当门客,为了生计和前途而奔忙,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写出天真纯粹的诗文。

骆宾王毕竟是个充满了热血的少年郎,听了李崇道的“教诲”,只觉得这些时日给纥干承基做“枪手”简直就是折堕。

“李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恳请先生收留,骆宾王愿随侍左右!”

“来了来了,纳头便拜的主角光环终于是开启了!”李崇道也是欣喜,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是个技术型人才,李崇道会毫不犹豫收留他,像褚遂良府上那些匠人,李崇道就很想挖墙脚,但诗人嘛,得花钱培养包装,像后世的娱乐明星一样,虽然能产生商业价值,但目前的环境并不允许,除非等到李崇道把广告的商业模式搬到大唐来。

目前他还在拼命搞钱的积累阶段,可养不起骆宾王。

“小骆啊,你是蒙尘璞玉,遗世明珠,我只是个市侩奸商,我可收不了你,再说了,我也得罪不起纥干承基不是?”

李崇道这么一说,纥干承基脸色极其难看,毕竟骆宾王当众要良禽择木,贤臣择主,这可是打了他的脸,这意味着他并不是个好主公。

骆宾王毕竟沉迷于诗文,为人处世尚且稚嫩,摇头坚持道:“除了李先生,这世上哪里还有人值得骆某追随?”

李崇道顿时怒叱道:“骆宾王你糊涂啊!吾皇英明神武,文韬武略,你该追随的是当今的皇帝陛下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褚遂良心头大喊一句:“妙啊李崇道!”

只要李世民收了骆宾王,无论桌面上盖着的是什么绝世佳作,那都不再丢面子,因为骆宾王已经是李世民的学生,青出于蓝,学生做的诗文越好,老师就会被抬得越高。

李世民原本有些意兴阑珊,听得李崇道这么一说,身子都坐直了一些。

他本以为李崇道不知好歹,吹捧了骆宾王,扫了众人面子,岂知他布了个大局,绕了一圈,竟绕回到他李世民的头上。

李世民爱惜人才,也确实一直在塑造求贤若渴的形象,千金买马骨的事情也没少做。

李崇道无异于推了一把,如果能收下骆宾王,李世民的名声会更上一层楼。

奈何骆宾王是纥干承基的门客,而纥干承基是个突厥人,这才是最打脸的地方。

可如今李崇道三言两语,绕了个大弯,又丢下了不敢得罪纥干承基之类含沙射影的阴阳怪气话来。

经过了这些,骆宾王便能名正言顺,而且理所当然地纳入到李世民的麾下了!

长孙皇后是何等人也,由此便看得出李崇道是个心思极其细腻的人,可以说简在帝心了。

“二郎,崇道这孩子说的不错,我看骆宾王这孩儿不错的,让他去国子监读书,往后为国所用,未尝不是一桩佳话。”

长孙皇后果然是李世民肚里的蛔虫,若是李世民收了骆宾王,说不得还有人议论他,说他堂堂皇帝,抢了纥干承基这么一个突厥人的门客。

但收入到国子监,那是为国聚贤,为国储才,光明正大且无可厚非啊!

李世民心里虽然欣喜,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呵了一声:“诗文毕竟只是小道,需是学以致用才好的,且先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吧。”

李世民这么一说,褚遂良便走到前头来,揭开了骆宾王扣在桌面上的诗文。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这……这说的可不正是李世民么,这是在歌颂李世民南征北战,心怀天下的雄才伟略啊!

赴宴之前,纥干承基就已经交代过,让骆宾王一定要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文,骆宾王虽然不太乐意,但到底还是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

这首诗简单直白,但却豪气冲天,又写出了忧国忧民,和天下太平,令得李世民读完之后,整个人心驰神往。

他回想起自己的创业多艰,想起了自己每个夜里处理政务之时的焦灼,想起了自己微服私访之时,见得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想起自己高坐龙椅,睥睨天下的豪迈。

“好!很好啊!”李世民抚掌大笑,心中欢喜也是可想而知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大柱国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