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26章 特殊人物

作品: 盛唐大柱国 |作者:不可不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10-09 21:5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放眼整个都水监,即便是最高长官都水使者都有两位,各级官职之中,唯独一个官阶只有一人,那就是都水监录事。

当初席君买并没有太多提及,只是说这个录事是个表面官职,不需要太多理会。

但李崇道把张景招来问了问,才知道都水监案牍库正是都水监录事在主持差事。

想要调查赵德言,只能寄希望于都水监案牍库中还留有他的档案,便不得不与都水监录事打交道。

照着张景的说法,这个录事名唤裴洗玉,据说还是出身河东裴氏,放弃了仕途才进入的都水监。

稍微打听了一番之后,李崇道还是来到了案牍库。

裴洗玉约莫二十七八岁,面白无须,一脸病态,黑眼圈很重,但笑容却很讨喜,看起来是个很温柔的男子。

“裴录事,李某人不请自来,实在唐突,还请见谅……”

李崇道本想着主动出示长上渔师的牌子,没想到裴洗玉对他李崇道是出乎意料的熟悉。

“李朝散太客气了,衙门里都传说尊驾乃少有的少年英雄,今日一看,果是如此,不知李朝散今日登门,所为何事?”

李崇道也不啰嗦:“我想来案牍库调取一个人的卷宗。”

“没问题,朝散少坐片刻,某去去就来。”

裴洗玉爽快得让李崇道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很快就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也不出一刻钟,裴洗玉便抱着一个大箱子回来,打开一看,里头确实是卷宗,分门别类,也确实是名册。

但李崇道只是翻阅了一下,便看出端倪来了。

这不是什么机密档案,而是都水监明面衙门的人事记录,甚至于连长上渔师之类的信息都没有,根本就是在糊弄李崇道,也难怪他连李崇道要查找什么人都不问一句,这是在敷衍了事!

“裴录事,我想你有所误会,我要找的不是这些。”李崇道到底还是将长上渔师的牙牌亮了出来。

裴洗玉双眸微眯,只是扫了一眼,笑容也不见了。

“我知道李朝散想要什么,只是凭这牌子,李朝散还是不够格的。”

他的话很直白,李崇道反倒放心了些,如果他拐弯抹角,反倒麻烦。

收了牙牌,李崇道又从蹀躞里取出了杨续送给他的那只铁扳指,亮了亮,朝他说:“牙牌不够格,这东西够不够格?”

裴洗玉有些难以置信,伸手道:“我可以看看么?”

“当然没问题。”

他将铁扳指翻来覆去地仔细端详,是真的在辨别真伪,过得许久才重重地叹了口气。

“李朝散想要找甚么人?”将铁扳指双手奉还之后,裴洗玉到底是妥协了。

“贝州刺史赵德言。”

“赵德言?”裴洗玉下意识抬头看着房梁,寻思了半天,眉头渐渐紧拧起来。

“这可是个大麻烦,李朝散果真要看?”

虽说都水监是李世民的秘密情报机构,但李崇道也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如今看来,还真来对了!

“裴录事尽管拿出来,我只是看一眼,能有什么麻烦。”

裴洗玉有些欲言又止,踟蹰了好一会,到底是摇了摇头,进屋去取了一份案牍出来。

“谢谢。”

李崇道也无二话,叉手道谢,便坐下来阅览案牍。

记录并不长,叙事平实简短,赵德言的生平也与早先了解的并无二致,只是最后一句,让李崇道感到诧异。

“德言固媚,多奉承,为圣上不喜,尚不自知,帝怒,罢黜为民,逐之北地。”

李世民可以说是对待臣子最宽厚的一位帝皇,是历史上少有开国之后不杀功臣的皇帝,当然了,功臣里面他只杀了俩,一个是侯君集,一个是张亮,皆是因为谋反。

大唐朝的官员太多太多,有魏征之类的诤臣,同样也有喜欢溜须拍马的,如果说赵德言只是喜欢阿谀奉承,就被李世民贬为庶民,驱逐到北方,这是极其不合情理的。

“裴录事,这赵德言究竟是因为什么事被驱逐?”

裴洗玉对赵德言的认知,显然要超过这案牍所记载,否则李崇道刚刚提起这个名字,他不可能大皱眉头,更不会还没取案牍之前就开始警告李崇道,这说明裴洗玉必然知道更多的内情。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详细也不甚清楚,只是听朝臣们说他乱言宫禁之事。”

说了不该说的话?

宫闱之事可大可小,毕竟是皇家私密,若只是因为这个,赵德言一个戴罪之身,为何裴洗玉如此忌惮?

“我想听的不是朝堂上那些稀松平常的传闻,裴录事可不要再糊弄我了。”

李崇道摩挲着铁扳指,目光如刀,裴洗玉便心虚了起来。

“赵德言被驱逐之后,引了突厥奴的大军南下,兵临长安,逼迫圣上订下了便桥之盟,彼时大帐之中唯有四人,圣人带了贴身侍卫安元寿,而颉利可汗带着的便是赵德言……”

“圣人差点没把赵德言斩杀当场,此事过后,赵德言便成了谁都不敢再提的名字……”

李崇道没想到赵德言竟能得颉利可汗如此重视,这两年,李靖等大将率领着大军征讨突厥,赵德言却潜伏到长安城中,甚至躲在东宫里?

这个事情怎么看都不对劲,甚至有些诡异。

“赵德言现在身处何地,裴录事可知道?”

裴洗玉眼神闪烁,李崇道便知道了答案:“杨公一直知道赵德言躲在东宫里?”

“所以本官才给李朝散一个忠告,千万别碰赵德言……”

杨续知道,那么李世民必然知道,曾经对赵德言喊打喊杀的李世民,为何要任由赵德言出入东宫?

铁匠武大郎帮着突厥人买卖违禁之物,赵德言是他们的上线,再加上颉利可汗对赵德言的倚重,说不得突厥细作在长安的头子就是赵德言。

如果李世民知道赵德言躲在东宫里,会不会连这些事情也都一清二楚?

身为皇帝,没可能眼看着赵德言这只老鼠在天子脚下潜伏刺探,甚至妖言蛊惑太子而无动于衷。

杨续对此一清二楚,为何还要自己去调查?

李崇道如何都想不通,只觉得自己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倒也不是因为案情如何扑朔迷离,而是搞不懂这些人的政治谋划。

一旦涉及到政治考量,李崇道就抓瞎,到底要不要继续下去,下一步又该怎么做,李崇道也犯难了。

如果李世民有着更大更深的谋划,自己却从中作梗,惹怒李世民倒是小事,若破坏了他的军机大事,对整个大唐都不利,这才是千古罪人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大柱国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