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55章 报纸的威力

作品: 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作者:颍禾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30 17:0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随后的两天,熊廷弼和齐昊就开始了紧张筹备,费了不少力气,终于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报馆,经营规模不太大,日发行量大概有一千多份,报馆管事正在为报纸难以打开销路发愁,被齐昊一鼓动,也愿意搏上一搏。当然,银子也是不能少的。

熊廷弼觉得这家报馆太小,却被齐昊劝住,“大的报馆大多和官员有染,自身压力也不大,未必会为我们所用。”也知道自己找的报馆实力太小,可齐昊自有办法,那就是让这家报馆的管事出面租赁场地加印,“到时候就是送,也要把这些报纸送出去,彻底打响报馆的名头。”齐昊诱惑着管事,把他绑在自己的船上。

至于熊廷弼,他虽然有着不菲的才干,可在这陌生的领域也没有施展的空间,只好放手让齐昊去做。

不过他选的发动日子不错,大朝会这天,官员的注意力都在朝堂上,谁也没想到会有报纸在这时候爆料。

因为出其不意,因为猎奇心理,等大朝会结束邹元标回到官衙的时候,有关他帮张居正求情平反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连吏部衙门的大小官吏,也各持一份报纸,在那里交头接耳讨论不休。

看到邹元标回来,几个小吏立即迎了上去,一边送上茶水点心让他休憩,一边围着他大拍马屁,“大人真是大肚,张居正当初那样对你,你还能不计前嫌帮他开脱。”

邹元标起初并没有当回事,仅以为自己的奏章泄露出来了,他在上面说要“旌其昔劳”,乍一看去,还真的像是为张居正求情。小吏若是为这拍马屁,倒也说得过去。

可听着听着,邹元标却觉得事情不对劲,“等等,你们从哪里听得消息?”说我向皇帝提议,要给张居正恢复官爵,这都是哪跟哪的事啊?

邹元标心里一阵腻歪。

小吏却拿出了好几张报纸,“这报纸上已经刊发出来了,大人的嘴风怎么还这么严实?”

邹元标抢过报纸,草草翻了几份,发现这些报纸的号外,讲得都是自己得知张居正后人日子过得艰难,就如何如何不计前嫌,不但赐给张家后人银两,还主动向皇帝进言,帮张居正恢复官爵。

邹元标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脸色更是变来变去。他虽然讲究一诺千金,讲究仁义道德,可能立下偌大名声,做到二品高官,自然能审时度势,看清报纸后面的文章。

可看清了又如何,是能让报馆挨家挨户的把报纸收回去,还是能动用官场力量把舆论压下去?

邹元标心里很清楚,自己要是真的那样做了,那才是自毁名声,世人只会认为自己出尔反尔,认为自己一向的名声是在作秀,却会对张居正抱有同情,在自己名声扫地的同时,还会众口一词的帮张居正喊冤。

就在邹元标琢磨着,要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的时候,吏部的几个堂官也都转了过来,他们也都是刚下朝回来,却知道了邹元标不计前嫌举贤不避仇的雅事,晃晃悠悠过来表示敬仰。

这下本来有点生气的邹元标,却一下子熄了火气,转而为自己日后的名声发起愁了。

和那些低层官吏不同,这些堂官都是有资格阅读军机处邸报的。

这也是朱由校登基之后搞的新花样,认为原有的邸报形式太过单一,好的坏的该不该知道全往上面刊登,建虏只要收集几分邸报,就能得知大明的风吹草动。

一声令下,朱由校就对旧有的邸报制度动了大手术。新的邸报分为三级,一份由军机处负责,只准五品以上官员阅读;一份由内阁主办,只准七品以上官员阅读;最后一份是各衙门主办,可以刊发天下。

像邹元标这种重臣的奏章,只要没有皇帝特别交代,都要全文刊登在军机处邸报上。

也就是说,五品以上官员在阅读坊间报纸的同时,还能看到邹元标给皇帝上的奏章。

邹元标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这是要让他身败名裂的节奏啊。

他甚至都在想象,原本众口一词夸奖他宽厚大度的官员,在看到军机处邸报上奏章全文时候,是不是会出现惊愕的表情。

邹元标有心挽回,可民间报馆也好,军机处邸报也好,都是他很难插手或者不能插手的地方。思来想去,满腹郁闷只能化成一声叹息,“熊廷弼,你可真害人不浅。”

……

“大功告成了。”从朝堂上下来,熊廷弼顾不上回衙门视事,换了不起眼的衣服,就匆匆来见齐昊,一见面,就得到齐昊一个大笑脸,“报馆的报纸都卖疯了,全京城里面的人都在谈论邹元标宽厚为怀不计前嫌的品行。”

为了让邹元标有苦说不出,坏心眼的熊廷弼修改了齐昊的计划,不让他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为张居正平反上,而是重点宣扬邹元标的品行,把为张居正平反作为邹元标品行的注脚。

这样做虽然有模糊重点的感觉,却能借助邹元标的声望将事情迅速扩算,即便有人不愿张居正平反,想要阻拦此事,也要盘算盘算邹元标的反应。

这是熊廷弼和人笔战得来的经验,和齐昊的商业运作一结合,立即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把邹元标打的措手不及。

“那就好,那就好。”熊廷弼松了口气,这才有暇坐下来品尝香茗,平息心情。可一抬头,却看见齐昊面带不安,就好奇的问,“你这是怎么了?后悔了?”

齐昊摇摇头,“后悔到没有,可是,我心里面总有些不踏实。”

“不踏实?”熊廷弼一怔,“怎么回事?”

齐昊摩挲着唇边的胡须,“你不觉得,今天的事情太顺利了吗?”发现熊廷弼露出疑问,就给他解释,“从报馆得到消息,撰写文章,排版印刷,到上街贩卖,一整套流程下来,其他报社至少要比咱们找的那几个要晚上半天。要是再有意无意的耽搁一下,怕是明天也见了报。可现在呢?”

齐昊苦笑,“咱们找的那个报馆刚卖出去了一轮,连印刷出来的报纸都没有全部卖出去,就有跟风的报馆开始卖报了……”

熊廷弼大吃一惊,“你的意思是,街上卖报纸的,不光是咱们的人?”

齐昊点点头,“不错。”

熊廷弼手一哆嗦,茶水顿时洒了一身,“这怎么可能?”

报馆是齐昊出面联系的,报纸也是齐昊出面印刷的,熊廷弼不了解这些做生意的门道,也没有关注街面上都是哪家的报纸在卖。

现在冷不丁听齐昊这么一说,熊廷弼当即就阴谋化了,“是谁知道了咱们的计划,他到底是什么目的?”

其实,除了多印的报纸没卖出去,报馆刷声望的计划破产外,这只意外的黑手并没有对熊廷弼和齐昊的计划造成半点影响,甚至还帮忙混淆了意图,清理了痕迹。

现如今,京城百姓全都知道有个叫邹元标的人在为前首辅张居正喊冤。随着时间延长,这种认知就会逐步扩散,并持续发酵,最后形成巨大的民意回馈给朝廷。

换而言之,那就是熊廷弼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可熊廷弼却没有半点的欢喜,满脑子都在琢磨,“到底是谁在里面推了一把儿。”

……

“是魏朝干的。”熊廷弼在这里苦思冥想的时候,朱由校也在和近侍议论着这件事,只不过,由于所处位置不同,了解信息的途径也要多的多,朱由校刚刚询问,副总管太监常安就蹦了出来,把魏朝的底细揭的干干净净,“魏朝戴罪之身,还敢操纵舆论造谣生事,真是胆大妄为。”

趁着魏朝不在,常安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攥着劲儿在皇帝面前抹黑。总管、副总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地位却有天壤之别。魏朝在的时候,常安根本没有上前伺候的机会,现在侥幸得了势,就不想让魏朝回来。

对近侍的争斗,朱由校素来都是一派风淡云轻的样子,哪怕魏朝以前很得他的信任,也不足以让他袒护魏朝,帮着打压其他内侍。

只不过,朱由校这次却真的有点恼火。

邹元标得罪了魏朝,魏朝想报复他,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可理解并不代表支持,尤其是两人一为吏部尚书,一为乾清宫总管,这样情况下,朱由校是绝对不会支持魏朝报复的。

可魏朝偏偏报复了,还动用了朱由校埋在报界的几大钉子,这不能不让朱由校怀疑,是魏朝的胆子太大,还是自己对他太过宽厚。

况且,魏朝的身份太敏感了,很多时候,他的言行都代表着皇帝的意思。虽然只是他和邹元标的私人恩怨,看在不明真相的人眼中,就会是皇帝厌恶了邹元标。

这对朱由校掌控朝政,无疑是很不利的。

冷笑一声,朱由校摆摆手,“既然他一定要和邹元标死磕,那就别在呆在朕这里了。”稍一沉吟,又道,“免去他乾清宫总管的差事,让他专职任坤宁宫总管吧。”

前任坤宁宫总管坏事的时候,魏朝就兼任了坤宁宫总管,成了帝后二人面前共同的红人。朱由校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顾念着两人多年的相处,没有把他打入凡尘,仅仅不让他在身边伺候而已。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