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28章 战朝鲜 二

作品: 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作者:颍禾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30 17:0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其效率总是和他的组织、训练相关的,明军下船布防的过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岸边没有建虏哨探,水师干脆把几条小船搁浅,组成了临时的船坞,新军的士兵们就以哨队为单位,从船舷上一路小跑着冲上了岸。一哨接着一哨,一队接着一队,整个过程流畅无比,好像不是在行军打仗,而是在做一次简单的练习。

半个时辰左右,四个团两万多的兵力,就干脆利索的上了岸,并完成了阵地选择、防御布置等战前准备。这时候,明军才发射炮弹,将建虏给吸引过来。

莽古尔泰赶来的时候,面对的就是明军严阵以待的局面,看着明军阵中飘扬的“新编陆军第五师”旗号,莽古尔泰莫名有些心慌,不知不觉间就勒住了马缰。

“吁”,莽古尔泰的动作引起了一阵混乱,跟在他身后疾驰的建虏骑兵,有的冲出一段距离后就收住了脚步,有的却一头撞在前面人身上,那怕后面的骑兵马技娴熟能绕过前面这团混乱,原本势不可挡的进攻势头也为之一挫,有心思灵活且又参加过偷袭朱由校一战的,已经在猜测莽古尔泰的想法。

趁着建虏这阵混乱,战舰上一些比较小的火炮也开始发威,这些火炮射程不够不能参与刚才的炮击,却也做好了战斗准备,并根据岸边地形调整好了射击单元。莽古尔泰一时不妨正好踏进了火炮射程,顿时被炸的人仰马翻,不得不后退疏散重整旗鼓。

船上岸边的明军一阵欢呼,“太神了,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建虏往哪里跑,他就往哪里炸。”陆军兄弟的评价让水师官兵挺直了胸膛,运送炮弹的步伐又轻快了许多。

就连王国泰,也偷偷的趴在魏忠贤耳边问,“老魏,这炮是怎么造出来的?怎么这么神?”

魏忠贤也不太清楚,只知道百工院那些人没少捣鼓火炮的改进,为了铸造火炮,朝廷更是停止了铜钱的铸造。

站在两人身边的水师参军听见了,就自豪的解释,“这是工部新铸造的神威将军炮,和神威大将军炮一样,都是水师专用的。”怕魏忠贤、王国泰小瞧了,还特意拿陆军的火炮比,“就是这种神威将军,也和守城用的镇远大将军炮差不多,像新军随身携带的那种火炮,更是没法比。”

其实,明军所用火器并不像后人想象那样差,不但和西方保持着同样水准,有些地方还要超出西方,就连生产方式也和西方一样处于手工作坊阶段,最让人讳病的,是工匠待遇太低,尤其是熟练工匠的待遇太低,这严重影响大明火器的质量和生产速度。

但在朱由校大力改革和大量订单的双重压力下,工部不得不提高熟练工匠地位,提高工匠薪酬,并将一部分工作量分包以提高效率。为了保证工程分包不出纰漏,工部又在朱由校的大力支持下修改生产标准,以标准化、通用化约束公私作坊生产,顺带的也统一了军中火器的标准,废弃原本以重量大小划分火炮的标准,重新制定以火炮射程和威力来区分的标准,并生产制式火炮来装备军队。

由于百工院和西洋传教士交流频繁,新制定的火炮标准少不了受到些影响,可在火炮命名上,连朱由校也无法改变军中习以为常的命名方式,只能以大将军、将军来命名,也算是对外的一种掩护。

王国泰听的晕头转向,只记住了一群大将军、将军,还是不知道火炮是怎么造出来的,为什么这么神,只能顺着参军的意思猜测,“刚才开火的,就是神威大将军炮吗?”

参军点点头,又拉着王国泰开始吹嘘,“你听我说,别看刚才神威大将军没有瞄准就开始射击,其实这里面是有道理的……”

魏忠贤往边上走了几步,避开参军这个话唠,举着千里眼查看前方的局势。看了一会儿,却有些唏嘘,“孙传庭毕竟年轻不能当断则断,刚才若是能趁机掩杀,说不定能全歼这股建虏。”眼看着建虏大队赶来,已经没了全歼敌军前锋的机会,魏忠贤只能摇头惋惜。

前方阵地上,孙传庭也在摇头惋惜,刚才他确实有挥兵追击的冲动,可看到身边或紧张、或兴奋的士兵,他只能打消那样的念头,然后安慰自己,“打完这一仗就好了。”打完这一仗,新兵就会变成老兵,以后就能如臂使指,不用坐失良机了。

就在孙传庭摇头惋惜的时候,豪格和代善一前一后赶了过来,看到正蓝旗的惨样,还有面前绵延数里的明军防线,两人也吃了一惊。

“莽古尔泰,这是怎么回事?”代善已经恢复了镇定,不再像刚知道明军到来时那样惶惶不安,反正最坏的打算也都做了,倒不如放手一搏。

莽古尔泰指了指前方,那里坑坑洼洼的,还横七竖八的躺着几十具尸体,全都是正蓝旗兵丁,“不小心进了明军火炮射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代善倒吸口冷气,“明军火炮这么厉害?”刚才虽然在坞堡下受到明军炮击,可那是明军在盲射,不管有多大的战果都做不了准。现在却不同,从炮击效果看,炮弹是直奔目标来的,根本没有半点浪费。

莽古尔泰点点头,“不但打得准,还打得远。此前我们在辽东和熊廷弼交手,火炮只能打三百步距离,再远就是在瞎蒙,可你现在看看,足足里战船有五百步。”

代善一愣,“是战船上的火炮?”

莽古尔泰又点点头,黑着脸不再言语。

代善却脸色大变,立即传令让军队疏散,“不要站的太密集,那样是给明军做活靶子。”又问莽古尔泰,“岸上的明军可有火炮?”

莽古尔泰摇摇头,懒洋洋的回道,“不清楚,你派人试试就知道了。”

代善无法,只能点了一个牛录,让他们试探着进攻,看看明军是如何应对的。

这个牛录的额真是个三十多岁的精瘦汉子,也是跟随代善多年的悍将,听到主子吩咐,二话没说就带着手下气势汹汹的杀奔过去。

他选择的目标是明军一个突出部,延缓敌军攻势给己方争取时间用的,有三十多个人防守,以三百人的兵力去打三十多人防守的地盘,即便不是轻而易举,也称得上十拿九稳。

还没冲到近前,就发现这些明军都端着火枪,好整以暇的等着他们。这些建虏全都是老兵,几乎都在辽东和新军打过交道,知道明军火铳的厉害,远远就部分兵丁停下射箭,希图籍此干明军士兵。其他的人却加快脚步,以散兵线形式向前包抄。

一百步、九十步、七十步,这队新军的队官是个老手,有心在众人面前卖弄一下,消除己方士兵的畏惧心理,一直等到建虏到了鼻子底下,才沉声下令,“第一队齐射,第二队准备。”

几乎是在同一个爆音中,前冲的建虏横七竖八的倒在了地上,但新军火枪手们却顾不得查看自己的战果,只是按照教训的大纲快速的装填着,仅仅十步,建虏才冲到了六十步之内,这时新军已经完成三轮射击,原本第一队的兵丁又重新装填完毕。

“第一队射击,第二队准备。”队官沉着应对,就好像面前狞笑的建虏不存在似的,心里却悄悄的叹了口气,到底是新兵,很多动作都变形了,如果按照训练水平,这三轮射击最少能打死近百的敌军,而不是这二三十个。

不过,队官并不害怕,旁边就是乙方的阵地,阵地选择前就考虑了相互支援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帮着减轻些压力。

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左边的阵地帮忙进行了齐射,打死打伤了一二十个敌人,右边阵地却毫无声息,队官的心顿时沉了下去,“怎么回事?”

却顾不得质问,队官迅速发布命令,让士兵继续保持连绵不断的射击,可建虏扑来的速度很快,眼看已经抵达栅栏面前,匆忙间设置的栅栏只能稍稍延缓,却是挡不住建虏前进的,队官只好变幻口令,“第三队射击,第一队轰天雷准备,第二队上刺刀。”

远远的看着前方局势,发现手下已经攻到明军阵前,代善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明军只有一个人受了箭伤却还能战斗,自己手下已经死了近百个,哪怕全歼了这队明军,这个亏也大发了。

可让代善吃惊的还在后面,眼看已经攻到阵前,明军却突然变阵,扔出了十几个黑乎乎的东西,“轰”,一声巨响后,足足有二十多个建虏倒在血泊里。虽说是因为自己手下站的太过密集,可明军轰天雷的威力却可见一斑。

这还不算完,趁着建虏震得头晕脑胀的机会,明军又结成枪阵,连连刺杀了数位靠前的士兵,然后扭头向后,跑了。

“该死的蠢货。”代善额头上青筋直冒,死了一百多人,换来的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阵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明军却相反,看到己方无一伤亡,却杀死了那么多建虏,顿时欢声如雷。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