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22章 订约 下

作品: 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作者:颍禾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30 17:0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一番波折后,求告无门又牵挂国内局势的郑仁弘终于屈服,和陆成签订了条约,史称《中朝安保条约》,条约以文字形式正式确定了大明和朝鲜的关系以及朝鲜的藩属国地位。

条约中规定,朝鲜大王必须经过大明皇帝批准册封,才具有统治朝鲜的合法性。两国自由通商,互设使馆,并取消朝贡贸易,互相批准港口做为两国之通商口岸。

同时,朝鲜受大明庇护,一旦遭受侵略,侵略国即等同向大明宣战。为此,朝鲜割让济州岛给大明驻军,以防备外敌的袭扰。

大明驻扎济州岛之军队,可在朝鲜大王之请求下帮助朝鲜王室除逆、平叛。

朝鲜之对外交往自主,但应同大明保持一致同进同退等等。

在附加条款里,又有港口城市土地租给大明作为行商之地等等,租界的年限定为九十九年,到期后若双方没异议,则会自动续约。

签订和约后,郑仁弘就像得了大病似的,摇摇欲坠体力不支瘫坐在椅子上,瞪大了双眼看着陆成,“陆大人现在满意了吧?”虽然和约还要经过两国国君批准才能生效,可以目前的局势,朝鲜是万万不敢说出“不”字,群情激昂的朝鲜士子唯一能发泄的,就是把郑仁弘打入另册,骂的身败名裂。

陆成仔细看了看手中的和约,突然有种莫名的兴奋,“也许这是我青史留名的第一步。”心里畅快,对郑仁弘的热潮冷讽就不太在意。

笑了笑,不经意间却将郑仁弘当初劝他的话还了回去,“郑大人若想在大明置办产业,陆某不才,一定会全力帮忙。”大明与朝鲜人文风情相近,陆成又何尝不知道和约签订后郑仁弘将受到的诘难,这句话虽然是奉了皇帝的意思,又和郑仁弘当初的话意思相近,可也带着几分真心。

郑仁弘颇为心动,但还是摇摇头,“陆大人的好意心领了,可我还是要回汉城的。”先不说郑仁弘的家族在汉城,就说这和约的事情还没有完结,若是郑仁弘一意孤行非要留在大明,来自陆成的震怒都会让他生不如死。

只有在和约成功换约之后,郑仁弘再想到大明居住,才会得到陆成的真心欢迎。

看郑仁弘不愿意,陆成笑了笑,反正他是帮皇帝带话,只要话带到了,也成功的在郑仁弘心中生根发芽了,他就管不着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其他人接手。

收好条约文本,陆成站起身来,“救兵如救火,等圣上用过印玺,水师就会出发,郑大人可以随水师一起回汉城。”虽然在朝鲜布下了许多哨探,可隔着茫茫大海消息传递怎么也快不了,陆成所知道的最新消息,还是七天前朝鲜和建虏开始谈判的消息。

害怕两者达成协议让建虏退兵,大明必须要尽快出兵,赶在建虏未曾退兵之前出现在汉城附近,击溃建虏后逼迫光海君换约。

对于郑仁弘来说,大明越早出兵越好,可陆成把时间撵的这么紧,还是出乎他的预料,犹豫了一下,道,“贞和翁主怎么办?”贞和翁主是朝鲜献给皇帝的,这在汉城已经家喻户晓,郑仁弘也通过陆成给大明禀告过这件事,可大明皇帝却一直没有回应。现在朝鲜使团准备回去,贞和翁主的去留就成了难题。

陆成顿时乐了,“贞和翁主的事情你别管,她的福份大着呢。”作为天津的半个地主,很多事都瞒不过陆成的耳目,可碍于身份,他却不能直接说出来,只能给郑仁弘一点暗示。

郑仁弘愣了愣,才急迫的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陆成却笑而不语,只让郑仁弘在店里等消息。

贞和翁主嘴里含着一根糖葫芦,手里捏着个草蚱蜢,又蹦又跳的向前跑,急的随从不停的喊“等等,等等”,可身上的杂碎太多,怎么也撵不上翁主的脚步。

贞和翁主像只快乐的小鹿,在人群中肆意的奔跑,样子虽然不太雅观,可张扬的活力却让看到的人无不羡慕万分。

贞和翁主虽然鲁莽,可她心里却很清楚,这是自己最后的快乐时光了。一旦入了大明的皇宫,伴随自己的将是比朝鲜王宫严苛百倍的礼制,她不能让朝鲜丢脸,让父亲丢脸,只能比明人出身的妃嫔做的更好。

回过头,张扬的脸上满是青春的笑容,“你们快点,前面还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回应贞和翁主的,是随从疲惫不堪的步伐,和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你这个笨蛋,没看到他们都走不动了吗?”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贞和翁主耳边响起,朱由检满脸不屑的看着这个异国的小女孩,“你们朝鲜的人是不是都这样,不把手下人当人看。”

朱由检心里十分恼火,他本想着皇兄会用什么高妙的方法送自己入朝,没想到却是让自己卖身去娶一个番邦女子。哪怕贞和翁主长得确实不错,性子也挺讨人喜欢,可朱由检心中还是不爽。可让朱由检更恼火的,是皇嫂也站在了皇兄一边,笑着劝自己去讨贞和翁主的欢心。

“呸,本王是大明皇室,身份贵重,又怎么能做那样丢脸的事情?那小丫头讨好我还差不多。”抱着这样的想法,朱由检一见到贞和翁主,就热潮冷风没个好脸。可每天不欢而散后,还要在皇兄的逼迫下继续来找贞和翁主。

“是你啊,”贞和翁主一声欢呼,两人三天前在大街上认识的,从一开始这个小男孩就十分别扭,不断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可贞和翁主毫不在意只当他是小孩子不懂事。看朱由检的脸蛋红扑扑气鼓鼓的,忍不住就用手指戳,“小弟弟,和姐姐说话要客气些。”

这时候,贞和翁主十四岁,朱由检十一岁。

不远处,拿着千里眼往这边打探的朱由校顿时笑弯了腰,张嫣更是笑得肚子疼,吓得随行的宫人太医一阵慌乱,发现张嫣没事才松了口气。

朱由校笑着在张嫣脸上戳了戳,“滋味怎么样?”

张嫣顿时羞红了脸,“别闹了,你还想让我笑吗?”

朱由校顿时投降,“不闹了,不闹了。”张嫣的月份已经很大了,随时都有生产的可能,朱由校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出生在大街上,只好忍着笑意继续偷窥朱由检和贞和翁主互动。

朱由检和贞和翁主的相处模式又发生了变化,也不知道贞和翁主怎么说的,朱由检竟然跟着她扫荡起街边的美食,完全没有一开始那种不情愿的样子。

“这小子。”朱由校啐了一口,不再理会两人相处,反而护着张嫣,“咱们回去吧,后面的事情,让这小子亲口给咱们说。”

张嫣温顺的点点头。

若不是朱由校好奇,张嫣也不会跟着出来,现在好戏没了,两人只能回宫。

至于带其他嫔妃过来看朱由检的洋相,朱由校还没有昏庸到妻妾不分的地步。

边走,朱由校边反思着自己的做法。

对于朝鲜来说,朱由检的入主是入侵是篡夺,只要稍稍有点野心的人,都可以借助民族大义驱逐大明的势力。为了不让局势发展到这种程度,朱由检入主朝鲜应当采用一种缓和的方式,一种朝鲜人容易接受的方式。

贞和翁主适逢其会,成了这一政治阴谋中关键的一环。

至于后世学者如何看待这件事,是考据出其中的大国权谋宫廷阴谋,还是热情讴歌这桩浪漫的异国爱情,全都是文人的文字游戏。

可在朱由校看来,若中华国势衰退朝鲜被异国影响,自是大国权谋,若中华国势昌盛自己得后世敬仰,只怕这桩大国王子为了爱情甘愿到边陲小国终老的故事会搬上电视电影,凄美委婉。

有时候,历史就像女孩的妆容,可以任意打扮。

傍晚的时候,郑仁弘终于见到了贞和翁主,知道她和一个明国少年厮混了大半天,而且连续三天都在一起,郑仁弘心中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了,“翁主可知道自己的使命?”

贞和翁主点点头,也觉得自己的行为太过,可还是辩解道,“他只是个孩子。”比自己还小的孩子,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又有什么大碍?

郑仁弘苦笑,“七岁不同席,和你一起出游的男子,可是有十多岁了。”想起陆成当时的微笑,郑仁弘的心里就直发毛。

很显然,陆成是知道些内幕的,可他死活不说,郑仁弘也没有办法。

唯一能肯定的是,贞和翁主是不能再入宫了,明国的大臣不会让一个有污点的女子入宫。可跟着使团回去也不行,贞和翁主是献给大明皇帝的,在大明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下无人敢决定她的去留。更严重的是,这件事情在汉城已经是众所皆知,一旦无功而返,就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这可怎么办?”郑仁弘苦恼的抓着自己的头发,完全没了左议政大人的风度。

“那我就找个寺庙修行好了。”贞和翁主也渐渐的明白过来,心中凄苦,眼泪忍不住往下掉,朝鲜虽然讲究儒家礼仪,根子上却还是个番邦异国,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并不太过计较,哪知道大明的规矩会这样严苛。

郑仁弘摇头叹息,“不是大明的规矩太严,而是他们对咱们太严苛,欺负咱们是外人。”可这样的话,却不能对贞和翁主说。

屋子里顿时静了下来,只有贞和翁主小声抽泣的声音。

这时,却有个随从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大喜,大喜,大明皇帝的圣旨来了,是给翁主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