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58章 辽王的固执

作品: 青雀歌 |作者:春温一笑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0-31 21: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辽王府里的阿原和青雀知道皇长子夭折之后,面面相觑。从前皇帝还想过继小聪聪呢,如今他两个儿子全没了,会不会再打起小聪聪的主意?

“若是哥哥央求我,怎么办?”阿原颇为头疼。他和皇帝向来情份好,连丧两子的皇帝若是真开了口,他会很为难。答应吧,不是自己本意;拒绝吧,于心不忍。

“他还年轻着呢,自己生去。”青雀断然道。皇帝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实在生不出儿子,他如今正值盛年好不好,想要儿子,自己想办法,莫打小聪聪的主意。

“小聪,小明,小勇,不管哪个改口叫我婶婶,我都不能容忍。”青雀蹙眉,“我的儿子不过继,说破大天来也不过继。”

“我也是,想到儿子要改口叫我做叔父,死的心都有。”阿原面有悸色。他和青雀一样,对三个儿子爱之入骨,儿子要过继给别人,那怎么可以。即便这“别人”是自己亲哥哥,也不行。

“杀啊”外面响起男童稚嫩却很有气势的喊杀声,和纷沓的脚步声。阿原失笑,“小勇又来了。”青雀扶额,“这坏小子,他就没个消停时候!”

出生在广宁城头的小勇,打小跟两个哥哥不一样。小聪聪、小明明虽然也跟着青雀学功夫,可是两人平时都很斯文,举止端方。小勇却不是,他性子急,脾气暴,浑身上下仿佛在使不完的劲,从早到晚两只眼睛闪闪发光。自打他会走路、说话之后,辽王府中到处都能听到他的喊杀声。

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儿手持一把木剑冲了进来,小脸绯红,目光精亮,“看剑!”口中呼喝着,小木剑冲着阿原招呼过来,直刺他的小腿比小腿再要高一点的地方,他刺着费劲,够不着。

小男孩儿脾气虽暴,相貌是很好的,美丽非凡。他肤色雪白细腻,上好瓷器般莹润好看,一双眼睛漆黑灵动,透着勃勃生机。

“坏小子!”阿原笑骂。

“你这招使的不对。”青雀见小勇只用蛮力,忍不住出言指点,蹲下身子教他如何出招、如何用力。小勇听过之后,发力又刺,“爹爹,看招!”

阿原闲闲走出一步,小勇招式落了空。他不服气的追上去又刺,阿原飘然后退,身姿洒脱。父子二人一个追,一个躲,玩的不亦乐乎。

“小勇,你又淘气了!”一个大男孩儿站在门口,责备的说道。他身穿青色绣飞龙袍服,大约有九岁,一头乌羽般的长发用一枝青玉簪松松簪起,面白似玉,五官精致绝伦,神色很庄重。

“小勇你累不累,要不要歇会子?”大男孩儿身边来了个小男孩儿,一本正经的问着小勇。他大约有六七岁的样子,穿戴打扮、相貌神情都和大男孩儿很像,不过说话慢条斯理的,显然是个温吞性子。

“小聪聪,小明明,这么早下学了?”青雀见了他俩,喜笑颜开。阿原停下脚步,牵着小勇走过来,小勇脸蛋红扑扑的,殷勤的看着两位哥哥,“下学了?”

小勇不喊打喊杀的时候,蛮可爱。

小聪聪皱眉,委婉的提醒青雀,“娘,我都十岁了,您能不能换个称呼啊。”十岁了您还叫我小聪聪,多不好。

小明明也昂起胸,“我都上学了!娘,请您务必换个称呼。”小明明,我三岁的时候您叫我小明明是可爱,六七岁了还叫我小明明,便有些傻了。

“小聪,小明。”青雀从善从流。

“您要记得哦。”小聪、小明不放心的交代。您可千万不要这会儿答应的好好的,没两天就又忘了!

青雀笑咪咪,“放心,娘记性好的很,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她又吹牛了!小聪和小明对视一眼,斱觉很是无奈。她总是一有机会就大吹法螺,半分也不谦虚啊。

阿原看着得意洋洋的妻子,庄重严肃的小聪聪,慢条斯理的小明明,神现活现的小勇,心里暖洋洋的。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相知相守,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

没多久,皇帝派来的锦衣卫到了辽王府,指名要辽王带着三位哥儿听圣旨。邵太妃满怀忧虑,青雀也微微皱眉,阿原浅笑,“放心啦,无事。”带着小聪、小明、小勇去了正殿。

“圣上口谕,请辽王殿下带聪哥儿、明哥儿、勇哥儿,速速进京。”锦衣卫首领客气又强硬,“殿下请吧,圣上有旨意,不可耽搁。”

阿原缓缓问道:“我的母妃、王妃,可否一同进京?”

锦衣卫干脆的拒绝了,“不可。殿下,圣谕如此,下官也没法子,请殿下带着三位哥儿,速速起程。”

小聪聪依旧肃容站着,小明明慢吞吞的诉苦,“三弟很调皮的,只有娘能管的了他。”仿佛为了印证小明明的话是如何正确,方才还很安静的小勇忽然顿足大怒,“我要娘,我要娘!”

锦衣卫唬了一跳。勇哥儿长的这般秀美,比小姑娘还安静好看呢,闹起来却是这样!见小勇闹个不休,他踌躇着想过去哄,才蹲下身子凑上前,就被小勇毫不客气的扬手打上脸,生疼生疼的。

“你才几岁呀,这么大力气!”锦衣卫捂着脸,纳闷的不行。

“烦你回报圣上,恐怕我不能从命。”辽王静静看着锦衣卫,“犬子尚小,离不得亲娘。”

“我虽大了些,也离不得亲娘。”小聪聪挺身而出,郑重宣布。

“我也一样,离不开我娘。”小明明跟着向前一步,慢条斯理的说道。

“我要娘,我要娘!”小勇顿足大哭,没完没了。

“辽王殿下是要抗旨么?”锦衣卫看着眼前这父子四人,又急又怒。

“岂敢。”辽王淡淡道:“不过是有些下情,烦劳阁下转达圣上罢了,哪里谈得上抗旨。”

辽王环顾殿中的锦衣卫,“你们有五十人吧?要让我父子四人去京城,倒也不难,绑起来,当做犯人押回去便是。”

锦衣卫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没了主意。若眼前这是位寻常藩王,他们有什么不敢绑的?可是皇帝连丧两子,精神又不大好,或许很快就会……眼前这位可是亲弟弟,说不定依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祖制,他会成为新任皇帝。绑他,找死么。

“若你们不绑我,便请回罢。”辽王声调转为激昂,“烦请转告大兄皇帝陛下,臣弟辽王原,安守边城,并无他求,只愿家人团聚,终生厮守。”

锦衣卫首领犹豫再三,咬牙做了决断,“请殿下亲笔写了陈情表章,下官这便带回京城!”

若皇帝有个三长两短,或是“兄终弟及”,辽王即位;或是皇帝过继聪哥儿、明哥儿、勇哥儿中的一个立为太子,太子即位。眼前这父子四人当中总有一个要成为新皇帝的,为了自己的性命前程起见,还是莫跟他们硬碰硬,迂回婉转些罢。再说了,临行之前,皇帝陛下并没吩咐过,“若辽王拒不从命,便强行带回。”既没吩咐,做下属的小心谨慎回去请示了再行动,也是本份不逾矩的做法。若是自作主张,真把辽王殿下和三位哥儿强行带回,岂不是伤了皇帝和辽王的兄弟情份么?不妥,不妥。

辽王慷慨同意,命人拿来笔墨,当着锦衣卫的面写下陈情表章。他写完之后,小聪聪添了句“血浓于水”,小明明添了句“骨肉情深”,小勇还不会写字呢,执拗的也要添一笔,辽王微笑递给他一支小巧的狼毫,他学着父兄的样子提起笔,拧着眉头思索了半天,浓墨重彩的划了一斜道。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陈情表拿回京城,皇帝一一看了,也没想清楚小勇是在表达什么。

小勇想说什么,皇帝没弄懂。可阿原、小聪、小明是什么意思,皇帝哪能不明白。“阿原,你是一个儿子也舍不得啊。”皇帝苦笑,“哥哥不是要抢你的心肝宝贝,这不是实在没法子么。”

夭折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皇帝一点儿心气也没了。让皇帝再纳妃嫔,再生儿子,他觉得是个苦差使,不愿干。能不能生出儿子来且不说,真生下儿子,能不能站的住?皇帝没有一丝一毫的信心,“再生儿子做什么?看着那小小的人儿,一点一点枯萎、凋零么。”

如果皇帝妃嫔多,儿女多,夭折三个两个的,对他的打击一定会有,却不会这么大。只有三个儿女,全部夭折了,皇帝为此心灰意冷,也是在所难免。

皇帝下了道旨意,命辽王举家进京。

张皇后大为惶急,“陛下,让他们全部回来做什么?咱们只要一名嗣子即可。”只要辽王一个儿子就行了,全家都回来,想做什么?意欲何为?

张皇后本来对皇长子是很不上心的,可是自打皇长子一去,她却是挖心挖肺的痛。并不是皇长子去了之后,她才发觉自己疼爱这个孩子,而是自从皇长子去了之后,她才知道既使贵为皇后,若是没有一个继承人,没有一个儿子,她便没有依靠,前途堪忧。

没有儿子,将来她连皇太后都做不成。她的尊荣,张家的富贵,全成了镜中月,水中花。

皇帝面色疲惫,“阿原舍不得自己的骨肉……”咱们想要阿原的儿子,可阿原哪里舍得下。

张皇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那怎么办,那可怎么办?”张皇后心里这个恨,就别提了。他舍不得亲生骨肉又怎么了,你是皇帝啊,他只不过是个亲王,你是君,他是臣!

不过,事到如今,张皇后的心里话不敢跟皇帝提起。皇帝一天比一天没精神,张皇后很是恐惧,唯恐他有个什么。

“怎么办?”皇帝微微一笑,“依祖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张皇后差点没吓晕过去。兄终弟及?到时候自己算什么,皇嫂么。

若是过继儿子,自己还能做名义上的皇太后,极为尊荣。到时候,新皇帝虽不是亲生的,跟自己不一心,可他碍于祖宗家法,面上也不敢对嗣母不敬。不只自己,连同张家在内,新皇帝只能礼让、孝敬、顺从。

可,若是辽王即了位,自己便成了皇嫂。皇嫂跟皇太后可没法比,皇嫂在宫里,根本没有说话的份儿啊。

张皇后浑身冰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青雀歌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