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古来荣华谁知之11

作品: 无憾纪 |作者:猗兰霓裳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1-03 06: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门外,沈齐光端了一碗煮的烂稠的稀饭和一小碟酱菜。

“我怕你心情不好喝闷酒,下半夜不舒服,这一碗是我自己借厨房做的,你喝下,好好睡一觉,明日就好了。”

他的笑容清朗如霁月:“还记得我们初遇时说的吗?‘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咱们一定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

钟离信接过那碗米粥,心中一股暖流直冲入顶,令他鼻头酸酸的。

“多谢垂文兄。”他回身进屋,慢慢吃下那碗粥,果然浑身从里到外都熨帖许多。

他想起沈齐光的身世,同样出身世家,可因母亲是个婢女,生下他也不过抬了个最末等的侍婢。家族兄弟众多,他从小受尽白眼,吃的连下人都不如。之后又被主母诬陷其母偷盗,被赶出家门。母亲知道他读书厉害,日夜辛劳供他学习,他随了母姓,暗自发愿,一定要考取功名,让母亲过上受人尊敬的好日子。

钟离信吃着粥,想到自己在家乡的妻子女儿,他们不也是一样为了自己付出了所有。

他搁下筷子,咬咬牙,去敲了沈齐光的门。

沈文光打开门,看到钟离信,十分惊讶。

“钟离兄,这么晚了,可是有什么不舒服?还是?”

钟离信朝屋里看去,床榻上整整齐齐,书桌前一盏明灯,照着桌上一叠文稿书卷。看得出,沈文光深夜仍在备考,抓紧一分一秒。

钟离信瞬间涌起一种同情,说是同情沈文光,不如说是同情那个与他太像的自己。

他没有说话,小心锁上门,走到桌前,在沈文光诧异的目光中,拉着他走到桌前

他终究还是留了一手。

素来科举最后一轮的殿试,会在一个月前出来试题,但并非一道,却有三道,在殿试当日清晨,由皇帝钦点其中一道,再送至考场。

钟离信的伯父,表面上谁都不亲近,一心向着皇帝,然而私下里其实与太子走得极近,能拿到的,自然是全部三题。

“沈兄,我说,你写。”他小声道,生怕隔墙有耳一般。

沈文光疑惑地看着他,然而他目光炯炯,并不像酒醉之人,便依着他的意思做了。

钟离信内心其实还是纠结,于是,他只将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那一题,告诉了沈文光。

“这是?”沈文光写完,盯着那纸,似反应过来一般,惊诧地看着钟离信。

“今日我听到的,很可靠,你别多问,好好准备就是。”钟离信觉得自己很仗义。

不想,沈文光却变了脸色。

只见他将那写了一半的纸揉成一团,狠狠丢在一旁,脸色铁青道:“钟离兄,感谢你的好意,然而我要考,也要凭真才实学,而不用这等舞弊之事。”

他神色冷凝:“我劝你还是踏实备考,别想着这些歪门邪道。”

钟离信以为他不信这消息的来源,正要再走进一步解释,然而看到沈文光颇嫌恶的眼神,知道他其实清楚实情,只是他的骄傲,让他不能接受这份“作弊”。

钟离信一腔热情仿被冬日冰雪浇灭,他叹了口气,朝沈文光拱拱手:“沈兄接受也罢,不要也罢,只当是我答谢你那一碗热粥了。”

沈文光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会亵渎了自己一般。

“从此以后,我与钟离兄各走各的路。”

他背过身去,紧闭双眼。

钟离信定定看了他一眼,转身走了。

“我不会跟任何人说,也请你不要再告诉其他人了。”沈文光低声道。

钟离信“呵呵”一笑:“难道沈兄觉得,这个东西是能拿来做人情的么?”

他内心愈发苦涩,回到自己房中便打包行李,次日清晨别搬去了钟离府邸,专心准备。

殿试当日,钟离信看到考题,心中一颤,竟是自己当日告诉沈文光的那一道。

他心中隐隐有些期盼,沈文光毕竟是自己写下的,就一定有印象,准备时,也许会着重这个方向,那么他与自己同期高中,也就极有可能了。

无论如何,他还是希望能与沈文光同殿为臣,辅佐君王,开辟盛世。

世事永远不会如人所料。

殿试后的两日是阅卷日,第三日放榜,举子们或聚在国子监外等候金榜张贴而出,或在所居客栈中等候消息。

然而,国子监的大门迟迟未开,倒是京畿司防全体出动,到各个客栈中搜捕,举子们在懵懂之中皆都被抓捕入狱。

有消息说,这一届的考题被提前泄露,尤其太子近臣的族人、亲眷、学生,这是太子为自己结党营私的手段,甚至传说是太子想要夺权的准备。

元康帝素来严酷,他重视学子,也相信科举是寒门与高门间最公平的机会,太子竟在这上面做手脚,简直就是对他皇权的挑衅。

之后,举子们多数受到了拷问,泄题的源头指向多处,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在青楼听闻,有的说是在大家议论的茶馆听说,也有的不承认自己是看了考题才做出那般漂亮的文章……

钟离信一直住在伯父府中,在大牢里走了个过场,便被送回了钟离府中。

他在伯父书房外跪了三天三夜,终于还是得到了原谅。

而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

在广运楼中搜出的字条,分明写着殿试题目, 笔迹自然是沈文光的。而那青楼的倌人也说,有位客人酒醉之后无意吐露自己知道考题,客人要她称呼自己为“垂文”。

垂文,恰是沈文光的字。

这一切,都将源头指向了他。可他无论遭受多少酷刑,都没有说出钟离信的名字,只说自己是听说。

钟离信听闻沈文光在牢中受苦,内心忧愤愧疚不已。他不愿有损自己清名,也知沈文光不会去青楼,每次便都是借用了他的名字,不想……

于是他苦求伯父搭救,却被伯父一口拒绝。

“有人顶罪还不好?”伯父怒气冲冲:“你还想惹出多大祸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无憾纪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