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0章 俗套的诗词会

作品: 武装明末 |作者:潜水攻城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21 23:13|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朝廷在山东设有十九个盐场,基本维持着元代以来盐场建置的基本格局,其中就有七个盐场设在胶州和莱州地区,这些都是官盐。

除了官盐,山东地区的私盐产量丝毫不逊色于官盐,老朱家从朱元璋开始就实行了海禁的政策,这让“靠海吃海”的老百姓一下子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而朝廷的海防建设所带来的负担却是越来越严重,老百姓不仅要免费为官府搞建设,该交的税和不该交税一样都不能少。

而且靠海的土地,不是盐碱地,就是沙碛地,根本无法种粮食,就算勉强种下,那产量也能把人愁死。

巨大的生活压力逼迫着在海边生活的老百姓不得不铤而走险,不是枉顾禁令下海捕鱼,就是偷偷的晒盐,然后卖给私盐贩子。

虽然同样是高危职业,但是相对下海捕鱼这个危险性极高的行业,卖私盐的安全性相对还是要高一些,所以在山东沿海地区,私盐贩子的数量数不胜数。

盐贩子从灶夫手中购买食盐的价格也就是三四文一斤,但是卖给商人的价格可以达到七八文,转手之间就可以赚到一倍的利润,刨除运输费,每斤盐他们至少能挣四文钱。

如果能够把食盐运到西南地区或者是北方地区,那一斤食盐至少能卖二十文钱,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暴利。

不过想要把山东的盐运到其他省份可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实行海禁,如果从陆路运盐,光是运输成本足以人普通的商人望而却步,在加上路上又不太平,即便是大商人也很少有把山东的盐贩到外省去卖的。

方云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将目光瞄准这一块,至于运输问题,他根本就担心。

乱世即将到来,崇祯皇帝已经被建奴和流民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心思关注海禁这点小事。

而且就算想管,现在海禁也不是他能管的了了,如今大明最大的海商本身就是大明的官员,大名鼎鼎的福建总兵郑芝龙。

朝廷的水师遇上他的舰队,那就像是小孩遇上大人一样,根本不堪一击。

崇祯皇帝虽然不甘心,但是却有只能干看着,好在他对大海并不怎么关心,顶多也就是气不顺而已。

真正让方云担心是运输过程的安全,海上的安全不用担心了,郑芝龙虽然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南洋的海上运输线。

不过他控制的主要是国际线路,比如大明到日本,大明到台湾,大明到吕宋,日本到吕宋等运输线,对于大明境内的海洋他并没有设卡收税,毕竟他现在也是大明的正式武官了,多少还是要给朝廷留点脸面。

所以方云要应对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陆地,这就是为什么方云急着要成立护卫队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三百装备了火枪的护卫队,方云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除此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让方云头疼的问题就是船从哪里来,既然打算走海运,那么运输船就是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了。

可是眼下除了登州水师之外,其他的商船都是小平船,大船也多是内河船,根本无法在大海中航行。如果勉强使用,不但安全无法保证,运输成本也会直线上升,这不符合方云的计划。

“大队长放心,护卫队保证能够完成押送任务!”

方大山略显失望,他还以为方云准备把护卫队拉出去见见血呢。

他见过不少流民和土匪的武装,和他的护卫队根本没法比,甚至连朝廷的军队在行军队列方面也大多数不如护卫队。

方大山心里估计,能压过护卫队的也就只有大明的边军了,不过方云又没有造反,边军也不可能跑到山东来攻打护卫队。

如果真的要打仗,方大山不惧怕任何流匪,用护卫队来对付小毛贼,他都觉得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

不过方云并不赞同方大山的看法,护卫队虽然看上去训练有素,但是毕竟训练的时间太短,根本做不到令行禁止,还只是样子货罢了。

平时训练还看不出来,但是一旦上了战场,对手只要稍微强硬一点,护卫队立刻就会崩溃掉,不过只是用来护卫商队南下应该是没问题了。

方云打算走海运出货,山东海域这边因为登莱水师的原因,基本上没有什么海盗,护卫队的人物是在上岸之后,震慑当地的黑社会势力。

哪怕是当地的官府,在没有摸清方云的底细之前,只要看到护卫队的阵仗,也不敢随意敲诈。

“大山,训练护卫队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一定要严格执行我交给你的训练计划,争取让护卫队迅速形成战斗力,山东太平的日子不多了。”

“报告大队长,老夫人派人请您过去!”正在这时,一个卫兵跑到方云面前报告道。

“我娘找我?”方云心中忍不住的思量,他出来之前,已经向王氏告知了自己要去哪里。

一般情况下,王氏是不会打扰方云视察护卫队的训练,因为她知道护卫队就是方云对付方安梁的办法。

既然王氏派人来了,肯定是有急事,方云不敢耽误,嘱咐方大山几句之后,就带着方福回了家。

“娘,你让人急着叫我回来,是发生了什么事吗?”方云回到家,母亲王氏已经在大堂等他了。

“嗯,适才县衙来人了,说明天知县公子要在青云楼设宴举办诗词大会,邀请所有在县学的学子前去赴宴,云儿,娘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自从方云上次受伤之后,基本上就不怎么在家里读书了,而且方安栋今年新丧,按照朝廷的规矩和习俗,方云三年之内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张进是知县的儿子,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还是邀请了方云去参加,王氏不得不怀疑张进的用心。

“正好我也有事要去县城一趟,既然张进摆酒请客,我就顺便去看看。”

方云毕竟刚刚穿越没多久,这个细节他倒是没有想到,这张进既然是知县的儿子,自己不去,恐怕他会觉得自己不给他面子,稍微思索了片刻,方云便答应了。

文登县知县名叫张崇德,举人出身,张进是张崇德的大儿子。

方云以前一直以为诗词大会这样场景只会出现在电视里面,没行到还真会有人举办这样无聊的聚会。一群初出茅庐,没有见过世面的少年聚在一起,能作出什么佳句,充其量只是在卖弄风骚,无病呻吟罢了。

不得不说方云小瞧了诗词大会的作用,明朝不是现代社会,每天五花八门的新闻漫天飞,大家坐在家里也不愁没有新闻看,甚至还因为新闻太多,而眼花缭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下眼。

可在明朝就不一样了,这个是一个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社会,舆论都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特别是明朝,这一点从明末时期东林党的影响力就可以看的出了。

从万历后期开始,凡是和东林党作对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最后都会被归类到奸臣贼子的行列去。

甚至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都不能幸免,皇帝要是不接受东林党的政治主张,都会被冠上无道昏君的名头,然后用各种理由抹黑皇帝。

张进选择在县试之后举办诗词大会,的确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而且与会又都是读书人,如果能够在诗词大会夺得名次。

虽然不能和如东林党一样可以操控朝政相比,但是却能够得到东林党人的好感。

因为东林党书院的学子喜欢卖弄诗词歌赋,在江南地区,不知道流传了多少东林才子和秦淮河的佳人的传说,如果能够在诗词歌赋上取得一定的名望,对他们今后踏入仕途肯定是有不小的帮助。

名望这东西看不见也不摸着,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甚至直接能够和官职挂上关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武装明末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