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章 不吼不叫,做最优秀的父母(1)

作品: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作者:尤岭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3-17 18:52|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那么作为新时代的父母,究竟怎样才能教子成才呢?教子成才需要讲究教方法,吼叫、责骂孩子是没有用的,即使父母的动机再好,也可能事与愿违。所以,你得学会让自己冷静,控制好自己,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结果会出乎意料的好。

别把“大吼大叫”当成教育理念

刘小姐在一家公司做秘书工作,几年前生下一个女儿,女儿听话懂事,外人看来都很羡慕。但是,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刘小姐没少跟孩子喊叫,不管是学习、练小提琴,还是画画写字,孩子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妈妈跟自己嚷嚷。“我控制不了”,刘小姐说,“每次喊完我就会后悔,但是下一次还是会喊出来。她学东西不认真的时候,学得慢的时候,我都会努力控制自己,但是最终还是会喊出来。”

“我们马上就好出门了!孩子,快点把鞋穿好。”刘小姐在客厅一边收拾要带的东西,一边对在房间里的女儿说话。可是,当刘小姐已经把东西收拾好,孩子还是没有出现在客厅。刘小姐快步走到女儿的房间,推开门一看,孩子居然还在摆弄她的芭比娃娃玩偶。看到刘小姐的出现,孩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刘小姐下意识地看了下表,意识到路上稍有一点堵车,上课可能又会迟到。于是刘小姐提高了嗓门:“快点,快点!”孩子刚想要说点什么,就被刘小姐打断:“赶快穿鞋,马上!”刘小姐开始大吼了。“怎么了?”女儿惶恐地看着爸爸。“上课又要迟到了。快走吧!”刘小姐一边拿起包,一边不耐烦地说着,甚至推搡着孩子出了门。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不是同样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动不动就会提高分贝对孩子大吼大叫,特别是孩子做了错事时更是如此。冲孩子吼叫的状况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可能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显示,88%的父母曾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朝他们叫嚷或者尖叫过,甚至数据显示,在7岁孩子的父母中,这个比例会高至98%!

也许是家长们想通过提高声音的分贝以达到让孩子听话懂事甚至服从的愿望,但往往事以愿违,其结果是我们的大嗓门破坏了亲子关系。孩子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的方面,每一次对立,都使父母的神经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严重的后果是,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时(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夫妻闹别扭等),往往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轻易地被一件生活琐事彻底击破。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惹父母生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通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人父母绝不能养成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习惯,如果孩子从小生长在经常大吼大叫,吵吵闹闹,挨揍的环境,日后势必对他的成长造成很大的伤害。

英国教育协会的教授斯塔朋认为,对孩子大声吼叫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孩子需要激情去面对外面的世界,但大声吼叫(表现出的激情)并不是好的引导方式,相反,对孩子怒吼,特别是重复不断地大声斥责孩子,孩子受到的伤害很大,这甚至比打孩子还厉害。

一个小学生在报上发表了《爸爸的“雷声”》,文中写道“别以为只有春天才会听到雷声,在我家里常常会听到雷声——那就是爸爸教训我时的大嗓门。我从小就淘气,不听话,只要被爸爸知道了,他立即圆睁双眼,隆隆的雷声马上就到,震得我不敢抬头。我的眼泪就像夏日的大雨,哗哗下个不停,那时我最恨我的老爸,每天最担心的也就是他的雷声。我常常想,要是爸爸不打雷了,那该多好啊!”

有一位女学生,她的父亲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脾气非常暴躁,以为把钱赚回来,能养活家人就算尽了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他只想着把钱挣回来,从来不曾关心孩子的成长。父亲每天回到家里,看见她的第一句话总是指责,从来没有给过笑脸,却总是挑剔孩子的毛病。她越来越不喜欢她的父亲,甚至于怕她的父亲,躲避她的父亲。后来,她变得自卑、多疑,老是感觉人家在背后议论她,学习也静不下心来,无法做到专心听老师讲课。从初一到初三,她从来没有和任何同学说过心里话,常常有非常烦闷的感觉,做事情也没有热情,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思,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如死了好。

一个孩子因学习、做事经常不符合爸妈苛刻的标准而受到父母的大声斥骂、埋怨,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憋不住了,提笔跟父母写了如下的信:“憋了很久,泪水终于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你们问我生什么气,不,我没有生气,你们这么疼我,我还有资格生气吗?我是伤心,为什么每次都要弄到两败俱伤的地步,你们才肯罢休。妈妈好多次了,仅仅是因为我考试成绩不好,或是家务做得不标准,竟会招来你一顿骂,或是一阵阵怨天怨地。但我心里最渴望的是你们的肯定与鼓励,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在试着做得更好吗?”

可见,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听到父母冲他大声喊叫,容易产生一些不愉快的情绪,而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美国杜克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在一岁时听到喊叫,会使他们的智力发展放慢,并使他们在长大以后具有好斗的行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影响。据调查研究,如果父母每天对孩子又吼又叫,孩子很少有不受到伤害的,如果一个月或一个星期只有一次对孩子发脾气,伤害就会减少许多,所以,父母对孩子发脾气的频率不能太密集,否则就会有后遗症。

杰克·卡菲尔德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一次在谈孩子教育问题时,他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故事:有一次,他和家人一起出去吃饭,席间,7岁的女儿碰翻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她把桌子擦干净之后,说:“爸爸妈妈,因为你们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大喊大叫,批评我做事如何不小心,所以我要谢谢你们。”

无独有偶。一位外国妈妈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孩准备坐下来喝东西,她为他们每人买了一杯热巧克力。三人坐定后,其中的一个小孩“啪”一松手,杯子掉在了桌上,洒了满桌的热巧克力,这位妈妈赶快起身用纸巾擦干孩子身上的脏渍和惨不忍睹的桌子。谁知,刚刚擦好,另一个孩子就模仿性地做了同样的动作,妈妈又是一阵忙乱。在这之后,这位外国妈妈居然带着她的两位儿女又买了两杯热巧克力,而同样的事情又像倒影带一样再次发生。这位妈妈一直耐心地收拾着孩子们制造的残局,没有责备,更没有大叫大嚷。

我们不得不佩服两个故事中的父母对待儿女的宽容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孩子淘气、不听话,还能这样不着急的父母虽然已经很少见了,但这种“不吼不叫”教育孩子的理念却是十分值得赞许的。

大吼大叫,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们千万别图一时之快,对孩子大吼大叫。要知道,大吼大叫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当然,做父母的难免会偶尔有一次情绪失控,不过一定要注意,等气消了,要找孩子好好地聊聊,语调尽量温和些,既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又有利于消除孩子心里的恐惧感。所以说,别把“大吼大叫”当成一种教育理念,这是毫无作用的。唯有不吼不叫教孩子,才是一种教育智慧,一种教育艺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不吼不叫,孩子同样会听话

在现实生活中,你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吗?这样教育孩子的效果是否真的如想的那样有效?

李先生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他中年得子,爱如掌上明珠。他知道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对儿子品格的培养。

儿子五岁了,喜欢自顾自地玩耍,大人和他说话,他充耳不闻。李先生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所以不能放任孩子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每当这时候,李先生很心急,他摆出平时在公司那种“九五之尊的威严”,怒不可遏地告诉孩子,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孩子对他的话毫不在意,反而哭闹一番,事后还是“故伎重演”。

李先生不死心,一次次地把儿子从玩耍中拉出来,对儿子大呼小叫地进行教育批评。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看来,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对孩子总是大吼大叫、大吵大闹,这是最没用的方法。这种态度只能证明父母的无能。父母这样做,虽然暂时镇压了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吼叫或者发怒时的声调,那么他将来就很难再接受心平气和的命令,父母的话自然而然就成了耳旁风。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所以说,不是你的声音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

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是因为:第一,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第二,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的大人一肚子气,孩子也不服气;第三,低声调可以赶走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看来,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批评,声音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语调一定要镇静,态度认真、低沉而有力,让孩子既听清楚自己错误之所在,又能感觉到父母态度的严厉与不可抗拒。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父母在大声吼叫的时候,往往展示的是一种尊严、威严,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没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更没有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心的交流。所以,当孩子犯错误时,为人父母者不防坐下来,以促膝谈心的方式,心平气和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有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跑进厨房,告诉妈妈一个故事。他非常激动,大声地叙述故事里的金字塔、骆驼及蛇。妈妈想要更了解这个故事,要求小男孩把故事里的主角画出来。妈妈走出厨房去拿纸。当她回来的时候,发现小男孩的手里早已拿着一枝蜡笔,故事里的主角们正装饰着橱柜,还有一只恐龙在洗碗机的门上张牙舞爪。

当下妈妈有点震惊。但她犹疑了一下──该不该开骂呢?她知道厨房是一定要清理的了,责骂也无济于事。于是她放下纸,拿起一张小椅子,坐在儿子身旁,耐心地对儿子说:“孩子,画画一定要画在纸上,不要往屋子里的任何地方乱花,否则的话,妈妈还要清理,多辛苦啊……”这个小男孩点了点头,显然,他觉得妈妈说的话是对的,他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当你轻声细语地批评、嘱咐的时候,更多的是把孩子的利益放在了受尊重的位置上,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心与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孩子当然容易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随之而产生的,是对父母由衷的爱。

用赞扬替代训斥

有这样两位孩子,他们做作业时总是不专心,但是,他们的妈妈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效果自然大相径庭。

第一位妈妈发现孩子做作业一点也不用心,作业做得错误百出,一气之下,把孩子的作业本撕掉,让孩子重新做,并且大声训斥孩子说“跟你说多少次了,你怎么不长记性,让你专心做作业,可你看看你错了几道题,你给我重写!”

孩子拿着作业本,看着被妈妈撕掉的作业很是生气,嘴里嘀咕道:“我就是不给你好好写,看你能撕多少。”

生气归生气,可是作业还得交给老师,孩子只好重写。但是,孩子心里憋着一口气,心思更无法集中在作业上,还不如上次。妈妈见了又要撕,可一看表,都10点多了,没办法,只好这样了事。

而另一位妈妈看见孩于做作业三心二意,虽然也很生气,但她控制住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她知道,越是训斥孩于,孩子会越逆反,反而会更不认真。于是,她对孩子说:“这次作业写的很不错,虽然做错了几道题,但都是由于马虎造成的,我相信,只要你再认真一点,一定会避免这些错误的。”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再重新做一遍,这次我肯定用心地去写,保证不出现错误。”

孩子写完作业让妈妈检查,妈妈认真看过后,说:“我家孩子的作业做得真整齐,明天老师也会感到满意的。”

后来,这个孩子做作业一直都很认真,因为有妈妈的表扬,他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同样是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前一位妈妈用训斥、强制的办法,让孩子感到的只是压力和反感;而后一位妈妈却给孩子信任和鼓励,让孩子有了动力,其结果当然是不同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先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然后循序渐进,深入到症结所在。孩子在受到了肯定之后,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也就比较容易进一步地接受意见了。

打不是“亲”,骂不是“爱”

中国的传统教养观念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这对许多为人父母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被很多家长奉为教育子女的教条。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坏习惯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对着孩子大喊大叫,以示问题的严重性,更严重的会对孩子大打出手,想以此来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但无数事例证明,没有一个孩子是在父母的打骂中成才的。棍棒威吓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的。

6岁的小悦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小悦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小悦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所以当孩子由于种种因素,某些方面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打骂仅是一种感情发泄,对改变孩子的现状无济于事。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