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3章 对弈之举(七十三)

作品: 大西厢 |作者:汤娘子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6-02 00:23|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尾祭事宜事关重大,仪程之庞大何止复杂两字,提前三月就得备好典物,还有当日的护卫安排提前一个月就得定下,宫里宫外忙得很。

虽说是精细,但事无巨细,越是复杂的地方越有漏洞可查。禁军的张统领与高宪都是孙延芳的师兄弟,只要延芳那头顺利安排,剩下的就看登王的手段了。

从太子府出来时,已经近黄昏了。

谨之站在马车前,看着远处天际红云,笑容惬意满是轻松。

阿江站在一旁看着,有些愣愣地探头看了两回,小声发问:“爷,您看什么呢?”

谨之道:“霞云。”

“霞云有什么好看的…”

阿江小声嘀咕起来。

“每天都有的嘛~”

读书人比姑娘还要难以捉摸。

“傻子。”谨之一乐,抬手在他脑门上就是一打:“管起爷的事儿了。”

从前黄昏只是黄昏,今日过后,黄昏还有霞云;他不必再谨慎小心,不必再有顾念负担,千古骂名亦或功成身退,他都可以坦然接受。

阿江只知道个大概,并不清楚其中细节,只是觉得少爷太冒险了;这么多年小心谨慎,几次虎口脱险,几次犹豫不决都是为太子为张家,怎么就因为崔十安就有了反帝的想法。

当年崔十安被关进天牢的时候九死一生,少爷也没想着要鱼死网破啊。

说到底,少爷是读书人,名门世家于他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已,真正令人欣赏的是品行;他的孝心与道义,孝顺长辈光耀门楣,维护道义匡扶太子,这才是张谨之。

为了自己的儿女情长就不管不顾,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谨之坐稳后,阿江上马拉绳,驱马行走。

原本以为是直接回府的,这会儿都黄昏了,显然不好再披星戴月去谁府上拜见的;谁知这位爷马车内驾中,轻言一语吩咐着去登王府。

阿江驾马行车,踏着霞云红影走得缓慢。

日落时行人寥寥,车上只有主仆两人,阿江毫不忌讳地唠叨起来。

“我的爷啊,这都什么时辰了…”

哪有人一天在外跑三家儿呢。

“回头夫人还得说我们呢。”

名门最重礼,除了要事缠身实在走脱不开,每日的哺食都得一家人一块儿吃的,这要不回去,回头夫人又要问话了。

“登王又不待见咱们,看着亲近也不像真信咱们的…”

你个只知道舞刀弄剑的汉子还知道揣摩人心了,谨之闭目养神之余听着阿江的话,忍俊不禁。

“上门去也不轻易让咱们见一见小…崔老板,去个什么劲儿。”

谨之多是笑比河清,趁着路上这一点时候歇一歇精气神,原本微微浅笑之容,顿时有些啼笑皆非。

撩开蓝布车帘,谨之正好坐在阿江身后侧,抬手拧了一把这小子的厚耳朵,笑骂道:“你真是皮痒痒了,还敢说“小崔老板”。”

听听,明知道人家是一时口误。

“回头我就让崔老板把你那小河姐姐给嫁出去!”

诶!你这人怎么还小心眼儿呢!

“爷!”阿江一急,没等喊疼就想转身辩解,一转头又想顾着马车,顿时“里外不是人”。

“爷!爷您别啊,您您您怎么这样儿呢!”

“我…我这…”

“哎呦我的爷啊…”

瞧瞧,这文弱不如二斤铁的书生竟把这挑鼎无难事的汉子给吓成什么样儿了。

“您这…”阿江年纪不大,虽然看着魁梧但总归是个小郎君,听着媳妇儿就要没了,一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给急得无与伦比:“您是不是饿了啊,爷…”

这话说的,都有哭腔了:“您是不是饿坏了啊,回府吃吧,吃好您就痛快了…”

挺可乐吧~

您别笑,人这么说虽然听着有些憨傻,但回头想想也能明白,这是个老实郎,要是哪天看他不高兴了,请他吃饭就够了。

谨之不理会他,坐稳当了闭目养神,心中有数不做多言,只是逗逗阿江,吓唬一下罢了。

到了登王府前时,阿江还是有些不安,挂念着主子吓唬人的那些话,虽然心知肚明但是禁不住这样的玩笑,万一崔老板也当真了呢,天呐,这一段美好姻缘可就被这两位事不关己重重打击的主子给断了啊!

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姻,你们俩真是缺了大德了。

急了越想,越想越慌,慌起来就气,这好好的七尺男儿竟是嘴巴都瘪了起来。

马车停下了,这下马车踩脚用的木墩也放好了,阿江光顾着生气,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家爷压根儿就没动。

诶,奇了怪了。

要是去晚辈府上自然是要通报后,来人迎客,登王是皇亲贵胄按年纪也是上一辈的长者,这都得是谨之领着阿江上门的。

总不能阿江一个护卫小厮上前去,显得无礼。

阿江正要张口问,登王府门处的小厮走近;您想啊,自家门前停了驾马车,半天也不见有人下来,您不得问问。

人来了也算恭敬,询问道:“斗胆请问是哪位贵客,到府有何贵干。”

登王府人多,今儿这马车朴素不像高门显贵的,但看着这驾车的车夫穿着和身手也不像外头寻常的车夫,摸不定身份。

阿江拱手还礼,道:“有劳小哥通禀,太子试读请见。”

正走门就得报身份,办正事要紧的是客气。

本来也没什么私交,索性就当公事一般,报官位。

正七品在盛京也是数不上号的,但这七品不同于别的芝麻小官。这可是太师之子,太子伴读,御前的红人,由圣上亲自培养出来与太子一起长大的谨之少爷。

小厮顿时了然,赶紧拱手向车驾行礼,道:“奴才见过太师府谨之少爷。”

再道:“王爷午后出门,未归。”

“您可有要紧事,不如进府等候,或是命奴才转达。”

“不必了。”谨之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开口:“我明日再来。”

阿江与小厮两人行礼后各自告辞。

马车往张家方向回了,天边的霞红已经有些淡了,灰云渐重。

这么晚了,少爷非要去登王府一趟,阿江原以为是有要紧事非说不可的,怎么也不等等王爷,没有丝毫考虑就吩咐回府了。

阿江觉得不对劲儿可不是心眼通了,那是他了解自家的少爷,他可不是虎头蛇尾的人,快到家时,阿江侧过脑袋布帘儿低身问他。

“爷,您为什么不进去等等那登王爷啊。”

谨之太累,闭目养神间有些困倦,即便这般劳累也丝毫不减玩笑之心,道:“遂了你的意还不好,说我娘念叨,你比她还念叨。”

去了,怕夫人问责,不去了,他反倒还一堆话了。

这话说的好像是为了他才不等登王爷的,阿江不理爷这点儿“偷梁换柱”,兴致盎然地追问。

“您是不是早就知道登王爷不在啊?”

阿江觉得自己可越来越聪明了。

“你不怕挨骂了?”

你自己觉得自己聪明就好。

“那我是猜对了啊!”阿江高兴了,在车驾上兴奋地挪动了两下屁股:“我就说吧,一般人还猜不着呢!”

换一个人,谨之也没兴致逗弄,看着这傻小子为这么点事乐呵起来,他自己看着看着也挺羡慕。

阿江这人情绪像春天的雨一般,来的快去得也快,总之想法奇跳,不一会儿又嘟囔了起来。

问道:“那怎么还要跑一趟呢,他又不在,也没人盯着咱们。做给谁看呢…”

“装傻。”谨之一语,意味深长。

阿江听了以为爷让他装傻别猜了呢,得意地笑起来:“那可不行,跟着您学我也聪明了,装傻多没劲儿啊,您告诉我呗,我保密成不成。”

哪里不告诉你了,谨之一天得被他的憨傻逗乐好几回;人家告诉你了,为了“装傻”,他倒好,还挺自以为聪明的。

谨之笑着摇了摇头,不知感叹阿江憨傻可爱还是苦笑自己谋划太深。

以呢喃之语道之:“他当然不在王府。”

阿江听得有些模糊,问道:“您说的什么?他去哪儿了…”

谨之仰头直腰动了动身子,应该是坐得累了:“我与太子说得那些话,太子一定会与登王商谈,他如果不在,要么是刚去太子府,要么是一直在暗处听我们说。”

阿江皱起眉头又是想不通的样子,觉得少爷这推算也不是十分顺理:“那他一定去找太子吗,保不齐去别的地方了。”

“局势胶着,皇帝和登王撕破了脸,如今盛京城有几个敢明着和登王走近的,那些握有兵权的就更是如此,即便心里有先帝嘱托,但性命攸关也不能明着和皇帝对着来,否则难免大事未成身先死。”

“哦~对啊!”阿江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登王一心为太子,早有剑指宫城的想法,老话来回说也差不多,如今唯有太子殿下犹豫不决,他一定想早早说服。

今日太子府一谈,太子不同于往常,问出口的话都一针见血,句句扎心,但围绕的都是一件事“为何做此想”,只有登王才会这么注意太子身边近臣的忠诚,毕竟事关重大,一步不敢错。

但太子看重谨之,视为兄弟手足,犹胜皇室血亲,平日里是不会问这些话的,问的反复,想来就是为了让谨之说些能让登王安心的话。

太子的左膀右臂,怎么能互相猜忌呢。

谨之说出崔十安没死这件事,最为明智,除了显示对太子的忠诚毫无保留,最大的作为就是真诚。

坦坦荡荡把自己的弱点和贪心说出来,更容易让人信任;他的弱点就是崔十安,他的贪心便是家族名利与儿女情长,两头都要。

谨之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逼不过,不想再这么点灯熬油地耗着了,才会孤注一掷。

他们都在比谁狠,谨之不同的是看谁装得像。

————————————

落子无悔,且看输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西厢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