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57章 北城门出事

作品: 史上最强县令 |作者:一骑红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01 04:2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林宋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晋王妃的后手还没露招,四大家族也潜在水下,这都是隐患,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此时三百僧兵在手,四座城门也已经紧闭,他倒是不需太过担心。

甚至他还希望晋王妃的后手能早点露出来,这样他就可以趁倭寇还没攻城,世态还不紧急的情况下,优先解决掉问题。

这样一来,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防守县城。

这是士卒慌忙又急切地禀报:“林大人,不好了,北城门那里出事了,总旗大人让我来通知您,让您快点过去一趟。”

“北城门出事了?”

听完小卒的话,林宋明显楞了一下。

他想过县城内会出事情,但出事情的地方,在他看来应该是正在面对倭寇的南城门附近、或者是有难民避灾的西城,甚至是他现在所在的东城。

因为只有这三个地方出乱子,才是最具有威胁性的。

北城门的话,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没理由那个地方会出问题才对。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他也无暇去思索其他的,唯有尽快解决掉才行。

跟那小卒一番询问后,他才知道北城门处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有人在城里散布倭寇打进县城的消息,然后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就慌忙地涌向北城门,准备逃离太平县城。

这引起的慌乱暂且不说,最主要的问题是聚集起来的百姓,要求守城士卒打开城门。

哪怕方宁带兵过去后,强硬地想要执行林宋的命令,也是受到了阻碍,在北城门口和人僵持不下。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人,竟然是章南三人,林宋万万没想到的三个人。

章南三个人在觉得他们自己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亮出了钦差的身份,命令方宁打开城门。

好在方宁足够硬气,也有些手段,想办法拖住了章南三人,然后派遣士卒过来找林宋。

听完士卒的述说,林宋心里已经有了数,不由得感到一阵棘手。

章南三人好处理,大不了直接抓起来。但是那些闻讯赶来的百姓,就不好解决了。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这时候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那那些聚集在北城门的百姓绝对不会买账。

这些百姓不明白城外才是最危险的,不知道他们出了城,将会损失唯一的屏障。他们一伙人那么大的目标,肯定会被倭寇追上,然后惨遭屠戮。

他们只想出去逃命。

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恐怕会引起民变。

不过这里的僧兵还要处理,他怕是不能这么快就赶去北城门。

毕竟现在那些僧兵的心还未定,如果出来的时候看不到他的身影,恐怕会生出什么变异。

“在这等一下吧,待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你载本官通往北城门。”拍了拍那士卒的肩膀,林宋回身看了眼张府内的情况后,继续问道:“倭寇动向如何?现在还是在南城门吗?”

“这个,小的是从北城门来的,不是很清楚。”士卒摇了摇头。

林宋眉毛一攒,估摸了一下时间后,立即指派那个士卒骑马去南城门探查倭寇的情况。

如果倭寇这个时候去北城门,那情况就不好了。

而且也不知道城外的倭寇和城里晋王府的人有没有联系,如果有的话,那就更麻烦了。

下了千斤闸,倒不用害怕城里的人会去给倭寇偷开城门。但是如果倭寇能时刻知道城内的情况,知道防守兵力的部署的话,那破城将会很简单。

现在倭寇是缺少攻城器械,所以还没有什么威胁。

但攻城器械,说白了也不需要其他的什么,几架能够攀到城墙头的梯子就行。这对于倭寇而言,并不是难事。

南边的那些个村庄里就有梯子,找起来组装改修一下,差不多就可以用,而且不会缺。

最晚在明早,倭寇必定可以找来梯子,对县城发起进攻。

在此期间,他必须要安稳住城内的情况,并隔绝城内与城外的联系,这关乎他退倭寇的计划。

什么郑克云会率兵来支援,那不过是安慰和威胁僧兵的话而已。

他虽然确实派人去给郑克云禀报军情,但实际上从太平县到府县的距离,快马加鞭也要两天左右才能到。

再加上雨天路难行,这一来一回所需要的时间,那就要更长了。

而想要等郑克云带兵支援过来,那就需要他带人坚守那么长的时间才行,这不是很现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算那三百僧兵,他实际上就只有八十多个可用的人。而且这所谓的“可用”二字,也是未经征战的普通人。

就算算上那三百僧兵,那也是三百多没有兵器铁甲的僧兵,防守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所以想了很多条方法后,他决定“唬”走倭寇。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只要在一开始就展现出倭寇自认为打不破的防守实力的话,那倭寇大概率会知难而退。

毕竟这些倭寇虽然是平江王找来的,但不见的他们就对平江王唯命是从。况且平江王似乎是被蒙蔽了,现在是晋王妃间接指使这些倭寇,能有多少影响力,怕是个问题。

因此这些倭寇如果觉得破城无望的话,那基本上不会选择死磕,退去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而执行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绝对不能让倭寇知道城内的虚实。

否则就是白费功夫。

想到这,他难免有些心急,要处理、要解决的事情和人都太多了。

而他只有一个,分身乏术!

不过还好,在他沉静地完善脑海中的计划的时候,十来个僧首陆续地带着僧兵从张府中走了出来,在街上排列站好。

三百多个人,把张府门前那开阔的街道给站的满满当当的,在瓢泼大雨下,颇有些悲壮的景象。

林宋怔怔地看了几眼,最后一摆手,领头带着那三百僧兵直奔南城门而去。

现在有三百多人,也不知再回来的时候,还能剩几个人。

路上走了一半,林宋之前派去打探倭寇消息的小卒骑着马迎面而来,带来了倭寇的消息。

倭寇大部队依旧停留在南城门下,正在撞击南城门,想要破门而入。另外倭寇也分出了一百多个人,分两拨绕向西城门和东城门而去,应该是想要打探各个城门的情况。

城门下了千斤闸,倭寇也没有冲车之类的攻城器械,所以倭寇在南城门处虽然声势浩荡,但实际上带来的威胁性并不大。

相反那些要探查各城门防守力量的人,才是更具威胁性的。

每个城门墙上面就站着十来个人,这种防守强度,会加剧倭寇想要攻下太平县城的决心。

这与他的计划相悖。

踌躇了片刻后,他让僧首将那僧兵分成三波,在衙役和士卒的带领下,分别奔向东、西、南三个城门。

计划有些仓促,本来他还想请百姓去伪装士卒的,但来不及了,只能先让这三百僧兵去充充门面,壮壮气势。

而他则让那个骑马的士卒带着他,前往北城门,去解决聚集在北城门处的百姓,安抚躁动的人心。

一路上果然看到了不少百姓都在往北城门处而去,身上背着包袱,一副逃难的样子。

暗处依旧有人在散播消息,鼓动百姓拖家带口逃难,想要扰乱城内秩序,掀起一场民变。

其心可诛!

“快逃吧,倭寇打进来了,会屠城的!”

林宋让士卒把马停住,下马和几个逃跑的百姓询问,得到如此答复。

有百姓认出了他是本县知县,脸上雨水混杂着泪水,想要上前求助他的帮助,不过有心怀叵测的人站了出来,指了指旁边的那匹马。

“县太爷骑马逃跑了,咱们也快点跑吧,别被人当成殿后的了。”

县太爷骑马逃跑的消息不胫而走,仓惶的气氛在城内弥漫,加剧了百姓逃亡的速度。

林宋没再骑马,大街小巷的走,想要找出一点传播消息的人的蛛丝马迹,但一路并无所得。

等到他到达北城门时,百姓们“夹道欢迎”,面色复杂地看着他。

县太爷要弃城而逃、要抛弃全城的百姓逃跑、要拿全城百姓殿后的消息已经先林宋一步传到了这里。百姓们既想让他过来下令开城门,好让他们能够出城逃亡。但又对于他的行径颇为不满,想要声讨一番。

林宋并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直到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出声后,才知道有人在传播不实的消息,想要毁掉他在百姓中的名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史上最强县令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