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7章 买房买房!

作品: 重生之我要当学霸 |作者:吉多多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7-27 03:12|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此为防盗章  自从接到了肖燕的录取通知书, 肖爸肖妈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肖燕再去摆摊贴膜的时候,肖爸肖妈是全程陪同, 没几天肖燕就受不了。

她想撕手机膜, 肖妈撕好了给她,刚想去找钱, 肖爸已经帮她找好了, 就这种的, 一边看她贴膜一边和旁边摊上的人说话。

这下可好了,没一会,边上所有摆摊的都知道肖燕考上f大了,肖燕不得不停下了手里的贴膜工作, 把肖爸肖妈劝回家,肖爸肖妈虽然不愿意, 可是看肖燕很坚决的样子, 只好一步三回头的回家了。

送走了肖爸肖妈, 肖燕继续贴膜, 可她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回头一看, 原来肖爸肖妈根本没走, 就站在红豆内衣里的货架后面,正笑咪咪的看着她呢。

这真是甜蜜的负担啊!现在家里人把她当宝贝一样, 这让她压力很大, 于是她不得不终止摆摊和爸妈一起回家。

后来肖燕一想。老是这样不行啊, 每次自己还没出去多久,肖爸肖妈就像看宝宝一样的跟着过来了。

肖爸肖妈舍不得让肖燕出去,她只能想办法把自己的摊位转出去,肖燕的生意一直很好,有人看肖燕的生意好也开始贴膜了,这个生意也不是长久的有技术含量的。

要想在地摊上赚钱,必须量能起的来,要不就是价格够便宜,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当然质量如果能保证,这才会有回头客。

所以她把手上的东西都转让给了隔壁后起来的贴膜小哥,把手里的钱算了算,这次贴膜去掉杂七杂八的成本,赚了有小4千块钱。

肖燕打算去义乌一趟,去看看手机膜是怎么批发的,如果能拿到第一手货源,以比小商品市场更低的批发价格批发给这些贴膜的,那样就更好了。

肖燕和爸妈说了她的打算,他们俩倒是支持肖燕这个决定,靠脑子赚钱,才是成大事的。手机贴膜能赚钱,可是它占用了时间,即使能赚再多的钱,也只是重复的撕膜,贴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像这种工作是最容易被替代的,市场最先淘汰的就是这一批人了。不论是替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都要有不可替代性。

而这种不可替代性,最需要的就是技术,是知识,怎么才能有技术有知识呢,那就得好好学习。

肖爸肖妈对肖燕的期待远远不止贴膜,他们对他的期望更大,希望她能把注意力能放在学习上,他们认为她在这摆摊就是浪费时间。

可是对于肖燕要去义乌的想法,他们还是很支持的,能够跳出摆摊的观念,去寻找更进一层的赚钱方法,他们是举双手赞成的。

可是他们不放心肖燕一个人去,肖爸肖妈两个人都要陪着,如果肖燕不让他们跟着的话,他们就不同意肖燕去义乌。

肖燕:我本来也没打算自己去啊!

于是肖燕就和肖爸肖妈一起坐上了去义乌的火车

火车上的人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去进货的,因为他们的标配就是小手拉车,上面再缠上一圈弹力绳。

一般不怎么说话,就在那坐着闭目养神。

一节车厢看下来有一大半是去进货的。

等到了义乌,出站的时候,乍一看还以为来到了什么国际大都市,不是说义乌的硬件设施多么多么的好。

而是义乌这里有好多外国人,抬眼一看,十个里有两三个就是外国的,有带头巾的阿拉伯人,也有金发碧眼的欧美人。

和他们比起来,肖燕她们三个,一看就是外行。别人都是步履匆匆的在走路,只有他们仨,还在左顾右看。

出站口就有直达商贸城的公交车,站台那里还有专门换零钱的地方。上面还很贴心的用了不同的语言标注。

虽然看起来不是很高大尚,但是细节部分还是值得好评的。

801/802都可以直达国际商贸城,三个人投币上车,车上也都是去商贸城进货的人,他们坐上了801,车开了有一个多小时,路上的风景也很一般,就是普通小县城的感觉。

因为他们坐的是夜车,到义乌的时候还是早上,之前肖爸肖妈和肖燕在一起做过功课,专门研究过。

一般的批发都是在早上,而且批发的时候要说拿货,这样会显得专业一点,还有拿货的时候是按‘件’拿,一件就是一套颜色或者指定数量。

他们还专门研究了下这几区的分类,一区,一楼经营花类、玩具;二楼经营饰品;三楼经营工艺礼品;四楼开办了中小生产企业直销中心、台商馆,东铺房为外贸企业采购服务中心。

二区一楼经营箱包、伞具、雨披·袋;二楼经营五金工具·配件、电工产品、锁具、车类;三楼经营五金厨卫、小家电、电讯器材、电子仪器仪表、钟表等;四楼设生产企业直销中心及香港馆、韩商馆、四川馆、安徽馆、江西九江馆、新疆和田馆等精品交易区;五楼设外贸采购服务中心;市场中央大厅二、三楼设旅游购物中心、中国小商品城发展历史陈列馆

三区为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化妆品、眼镜、拉链·钮扣·服装辅料等行业。

四区一楼经营袜类;二楼经营日用百货、手套、帽类、针棉;三楼经营鞋类、线带、花边、领带、毛线、毛巾;四楼经营文胸内衣、皮带、围巾。

五区主营进口商品、床上用品、纺织品、针织原材料、汽车用品及配件等行业

肖爸爸还给肖燕普及了一下义乌商贸城的历史

义乌小商品市场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廿三里。

1974年春节前后,县城稠城镇县前街也兴起了小商品市场。

在特殊年代,在上级明令禁止、取缔,而半合法的\"敲糖换鸡毛\"又需要市场存在的矛盾冲突之中,两个提篮叫卖、批零兼营的季节性市场悄然孕育。

1982年3月26日上午,就稠城市场整顿问题,县政府再次召开由一名副职主持的县长办公会。

当时工商局副局长叶荣贵、城阳区工商所所长王廷腊,也列席了这次会议。这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前夕着名的\"第二次县长办公会议\"。

根据一位副县长的提议,会议首先解决了与稠城集市整顿有关的猪市、牛市摆布问题。紧接着对小百货市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由于当时政策滞后,问题敏感且涉及方方面面,敞开观点的讨论持续了一整个上午。

农民经商、农民进城、批发购销、自由市场等敏感问题,在你一言、我一句的提起后作了再一次研究。

其他需要研究的六项议题不得不放在下午进行。对市场整顿,会议形成初步意见:作为对小百货市场的全面管理,一是全面登记;二是(颁发)临时执照;三是建立组织;四是自己建帐,税收按营业额征收;五是成立由工商局、工商所、财税所、镇爱卫会、派出所组成的市场整顿具体实施临时机构。

这次会议甚至对市场全面整顿动员都作出了具体安排。

1984年,这个市场的成交额达2321万元,商品主要销往义乌周边县市。

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象春风吹开了这个小百货市场个体商贩人员的张张笑脸,城阳工商所干部通过学习认为,有党中央撑腰,湖清门市场应该让它存在和发展……

十二大期间,他们在县工商局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发出了关于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的第一号通告,装起高音喇叭大力反复宣传,小百货市场的经营范围是国家规定的三类小商品和家庭工副业产品。

同时,对符合条件经商的人员均发给营业许可证。按经营商品的范围分别编制了十五个小组……整顿后的湖清门小百货市场,秩序井然,面貌一新\"。

市场被正式认可之后,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意料。于是又有了第二代市场的建设。

1986年,义乌市场的成交额突破1亿元,辐射范围从周边县市延伸到省内外。

市场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计。刚开业不久的第二代市场马上又显得太小了。

1985年初,工商部门不得不动用预备用地架起300个临时摊来缓解摊位供求矛盾,接着又在部分地块两排棚架间加摊。

1985年底,二代市场摊位总数达到了2847个,税收分别为前三年的81倍、34倍、20倍……

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又在1895年和1990年完成了第三次和第四次扩建。

刚开始肖爸爸说话的时候只有一两个人在听,慢慢的变成五六个,后来整个公交车上的人都在伸着耳朵听,肖爸爸一看有这么多的人在听,他讲的更起劲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我要当学霸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