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决断

作品: 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 |作者:珊瑚与夏天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5-09 23:3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九爷接旨后喜滋滋地回到家中, 正逢上九福晋走娘家回来。

九爷人逢喜事精神爽,对着九福晋也比平日里更是热情关怀, 甚至还破天荒地亲自给九福晋沏了一盏她素日爱喝的花茶。

九福晋喝着茶水对九爷疑惑道:“爷今儿可是遇上这么好事了?看着这般高兴。”

“自然是有好事的。”九爷对着九福晋神秘地笑了笑:“再过几日我就要跟慧真大师一起去敦煌了, 皇阿玛还说等我回京之后会有大恩赏呢。”

跟着前太子去敦煌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九福晋狐疑地看了九爷一眼,觉得丈夫近来实在奇怪得紧。

前几日就总问自己家里有没有亲戚病重,最好还是里京城远一点的长辈。

九福晋表示自己家人目前都很健康, 就连远在盛京的二祖父都依然老当益壮满面红光。

九爷当时表情十分失望, 没过几日就开始往前太子的信园送东西,即便没得着什么好脸色也依然风雨无阻, 这的确也不像是九爷的性格。

而如今九爷却连陪慧真大师去敦煌之事都能痛快应下来, 还美滋滋地准备即刻收拾行李远走他乡……九福晋甚至怀疑九爷精神出了点问题, 壳子里面换了个人什么的。

在一片和谐的气氛当中, 九爷早早便收拾好了行囊, 十分配合地跟着太子和十三启程去了敦煌, 甚至比十爷溜得还快。

太子三人离开没多久后,殷陶就收到了来自他们兄弟三个的来信。

这三人的信件是通过驿站寄回来的,是一批发到殷陶手中的, 时间相仿, 但是侧重点很是不同。

太子的信写得龙飞凤舞, 字里行间都是对于未知领域探索的兴奋和对敦煌文化的叹为观止, 风餐露宿都不觉苦, 看来这一路上过得十分舒心。

而十三则是写了不少西行路上美好的人和事, 并告诉殷陶, 这一路目不暇接的美景让他好生触动,产生了许多的创作灵感,很快即将有新的曲子问世, 到时他会寄来曲谱给十二哥鉴赏。

而相比于太子和十三的惬意和“有所得”, 九爷的信可以用五个字形容——“痛苦的旅行”。

大太阳把皮肤晒得一碰就疼,风餐露宿有时几天都见不到一处村落,走路起来脚底进沙,喝口凉水都塞牙……

殷陶看了九爷的信忍不住笑了起来。

九爷这些年养尊处优,把膘给养肥了,嘴也养刁了。

太子和十三此去敦煌都为着寻求心灵的寄托,条件艰苦些也不觉得苦,而九爷本心里头就是空的,再加上这一路上受累不少,情绪不高也是在所难免。

也真是难为他了。

= =

自从康熙三十五年准噶尔噶尔丹战败以后,边疆地区相对安定,清廷已经有小二十年的功夫没有同边境发生大规模战争。

而就在康熙康熙五十四年三月,新的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出兵哈密。康熙前后派了肃州总兵路振声、将军席柱、吏部尚书富宁安等带兵驰援。

策妄阿拉布坦战败后并没有死心,而是转年十一月集结兵力进攻西藏。

康熙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腿脚时常肿胀不能自如行走不说,就连右手也不能像往常一样批示奏折,想要御驾亲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策妄阿拉布坦实在嚣张,即便是不能御驾亲征,康熙也想找一个皇子代自己出征,振作兵士们的士气,给策妄阿拉布坦迎头一击,不能任由他来犯大清领土。

如今的杀入决赛的皇位候选人有两个——老三诚亲王胤祉和老四雍亲王胤禛。

康熙经过多番考察和思考过后,最终还是认定了老四胤禛。

老三一心扑在修书和风花雪月上,也惯会讨好那些文人相公,若是真的一朝上位,想来会是个礼贤下士的“仁君”,甚至在历史上的名声可能比自己更好一些。

但老三的性格实在不适合掌管一国政事,且重文轻武的习惯很可能会影响朝廷布局,甚至可能出现两宋时候被辽人和蒙古追着打的局面,这与当初先祖建国的意愿是背道而驰的。

老四既务实又能干且不喜铺张浪费,更重要的是跟太子好,真心对太子上心,却不似太子一般会对自己手下人过于纵容,一切还是以朝廷和百姓的利益为上,在康熙眼里的确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皇位继承人。

如此一来,这次要代他出征的皇子便有以下几个要求:第一,首先是个带脑子懂变通的机灵人;第二,最好年纪小一些,如今在军中奠定基础后,可以在新皇上位后继续为朝廷出力;第三,跟老四没矛盾或者比较亲近为上佳。

如此筛选之下,便有十二、十三和十四三人符合要求。

十三虽然同老四关系不错,但过往很是复杂。尤其因着之前一废太子的事情,康熙对于十三本人有些忌惮,并不想在这方面重新启用于他,让他掺和军中的事情。

康熙本人并没有同母的亲兄弟,更没有被亲兄弟差点气死的经历,对于四爷和十四的关系也有些想当然。

康熙觉得,十四虽然看着跟老四关系一般,但毕竟是同胞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种,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隔阂。

故而康熙觉得亲兄弟俩没什么过不去的隔夜仇,老九从前跟老五关系那般冷淡,如今也都好了,相信十四和老四日后一定会十分亲近,故而十四作为这次出征的皇子也十分合适。

这三个儿子当中,康熙觉得十二才是最像他的那个,且弓马骑射在兄弟们当中一直都是佼佼者,而自己当皇帝的这些年里,南征北战无一败绩,想来十二也能继承自己的能耐,把策妄阿拉布坦打个措手不及。

且十二跟老四的关系要比十三和十四更为亲近,那次他和老四说起老十二来,老四眼睛当中都是止不住的笑意,想来也从心底里就十分欣赏十二弟。

康熙纠结了许久,说是偏爱也好,私心也罢,康熙最终还是选了最像自己的十二。

第二日清晨,殷陶刚刚睡醒便被康熙拎到了乾清宫中。

康熙今日态度十分热情,眼神里带着希冀,神情里带着期许,对着殷陶说出了自己最新的人事安排——叫他卸了户部差事,领兵出征西藏和青海一带,痛击策妄阿拉布坦。

殷陶再三努力才稳住了心神,没有在康熙面前跌破手上滚烫的茶盏。

这任务对于他已经不是“艰巨”二字可以形容。

他对于军事的了解也大多在Up主剪辑的科普视频和央视四套节目里,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真正踏入过这方面领域。

他一个从未过从事过这方面工作的人,要作为第一指挥官带军,背负着万千将士的性命出征准噶尔……他做不到,也承担不起。

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历史上康熙五十六年的朝廷对上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有很大的胜算,殷陶若是能够完成这一单买卖,甚至还可以给安安求一个好的前程,不必嫁到蒙古去。

但是殷陶依然选择了拒绝。

自己女儿的命是命,万千将士们的命也是命,他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拿万千将士的性命开玩笑,他们的背后也有疼惜着儿子的爹娘和盼着他们归乡的姑娘。

康熙也没想到老十二会拒绝得这般干脆。

这是代替皇上出征对于任何一个皇子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是当年直郡王梦里都想得到的差事,可十二就这么明确地提出了拒绝。

不是以退为进,也没有想作为砝码求一些什么,只是觉得自己能力还不足,不给自己任何犯错的机会。

这份遇事决断的果敢,倒也有几分他年轻时候的影子。

殷陶离开后,康熙一个人在乾清宫里静坐了很久。

半晌之后,康熙转头吩咐梁九功:“你找人去给老十四传旨,叫他速速过来乾清宫见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