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角逐

作品: 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 |作者:珊瑚与夏天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5-09 23:3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 人生经历不同,解压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十四从五台山上回来瘦了一圈, 回来之后便喜欢吃饭解压, 闲下来的时候口中不是叼着牛肉干就是猪肉脯,尤其喜好吃肉。

托四哥的福,殷陶有幸跟十四一起吃过一顿饭, 看着十四在饭桌上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样子, 殷陶觉得这位十四爷若是生在现代,倒是蛮适合做吃播的。

而太子就不必说了, 不管是在家中制香、抄经、练字还是著书都可以修身养性, 自然也是解压良品。

而康熙就不一样了, 在太子离宫诸子争储的压力下, 他直接纳了个新的婢女。

这事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这日, 殷陶进宫给万琉哈氏请, 在长春宫坐了两刻钟功夫都不见万琉哈氏回来。

万琉哈氏是知道他今天要过来请安的,这么长时间不在,想来宫中又是出了什么事情。

又过了不大一会儿功夫, 万琉哈氏回来了, 见了殷陶还有些不好意思:“方才在承乾宫里陪着几位娘娘多说了几句话, 没成想一转眼便到了这时候。”

殷陶倒是没问什么事情, 毕竟这是在古代, 皇帝的后宫的事情, 即便是皇子也不能掺和, 避嫌是很有必要的。

殷陶对着万琉哈氏笑笑:“只要额娘没事就好。”

万琉哈氏道:“我在宫里一切都好,皇上也很是眷顾,你事情多, 如今又掌了户部, 只管忙你自己的事情便好,不必时时过来宫中请安,太过记挂于我。说起来,你福晋也是个极好的,家中一切事务都理得井井有条,两个孩子也教养得很好,有她在家帮你打理着家务,倒省了你不少事情呢。”

殷陶也知道万琉哈氏在宫里想看孩子,便对着额娘善解人意道:“两个小的正月里没怎么好好学习,这几天课不少,等过两日功课学扎实了,儿臣再叫福晋带着他们过来给额娘请安。”

“这敢情好。”

万琉哈氏笑眯眯地招呼殷陶坐下,母子两人聊了会儿天后,殷陶便告辞了。

殷陶刚走后没多久,后殿的戴佳氏便来了。

如今七阿哥都是郡王了,戴佳氏却还只是庶妃,叫人看着也委实有点说不过去。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上心里没这母子两个,旁人说多少也是白搭。

戴佳氏也是听了八卦过来的:“我听说皇上新纳了一个姓赵的宫女,还是良妃宫中的,可是确有其事?”

万琉哈氏点了点头:“戴佳姐姐消息倒是灵通,我方才也是在承乾宫里听宜妃娘娘说起的。”

其实新纳宫女不是什么稀罕事,稀罕就稀罕在她是良妃身边的婢女。

刚才她回来晚了,就是去承乾宫给贵妃请安时候,宜妃提起此事来,几人一听八卦都不想走了,坐那儿聊住了,一时忘了时间。

万琉哈氏听到的版本比较常规。

据说良妃身子已经好了,并挂了绿头牌说是随时可以侍寝。

康熙大抵是许久没见着良妃了,当晚便翻了牌子去找良妃。

可良妃似乎身子没有好全,有些心慌气短,并不能伺候好康熙,便让自己身边一个生得颇有几分颜色的宫女赵氏代替伺候了康熙。

康熙似乎对这个赵氏还比较满意,当场纳了她不说,第二天就给她晋了官女子,赏了两套衣裳,且第二天又召幸了赵氏。

大家如今都在讨论这件稀罕事。

如果良妃只是普通嫔妃,大家还可能会可怜良妃一下。

被自己宫女爬床对于后宫女子来说一向是比较膈应人的所在。

但良妃是八爷的生母,八爷又是储位的有力竞争者,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太子离宫以后,八爷活动越发频繁起来。大家不由猜测,这很有可能是良妃套住康熙的一步棋。

等日后赵氏得宠生下孩子,还能帮着八爷巩固一下地位。

殷陶是又过了小半个月才听到这个说法的,还是舒怡带着两个小的进宫请安时候从宫里听来的八卦。

殷陶觉得这个猜想根本说不通。

这个猜测成立的条件是赵氏要得宠,怀上孩子并能生出阿哥,且这个阿哥还要开府办差,对八爷有所作用。

这么一来,至少要过二十年后,那时候再来帮八爷,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八爷都有九爷、十爷和十四了,干嘛还要去舍近求远,帮一个不知道会不会有孩子的宫女上位,再等一个阿哥出来收为己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太子倒了以后,三爷、四爷和八爷都成了京中的红人。

太子离宫之后,三爷一改前些日子清心寡欲的宅家状态,抢在八爷之前跳了出来。

殷陶觉得三爷有些没定性,夺嫡这事跟一般事情不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可以的。

三爷一开始是起了夺嫡的心思的,在康熙四十六年前后尤其强烈。

后来看太子被废,十三被关,直郡王和八爷倒霉了,三爷便开始往后缩了。

后来仅仅过了半年功夫,太子复立,再一次占了储君位置,三爷便彻底歇了这份心思。

可不想太子这次只做了两年的太子便出家去了,三爷便又开始盘算上位的事情。

毕竟如今年长的亲王里,只有他和四爷是可能上位的,老八只是个贝勒,在三爷眼中且还差得远呢。

如今直郡王和太子都不行了,三爷算算排行,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康熙的“长子”,不争一把都对不起自己。

殷陶本人不大看好三爷。

以前他上学时候,想通过数学奥赛上个好大学还要刷个十几年的题呢,三爷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带着一堆文人相公瞎闹腾能成什么事呢?

但周围很多人不这么认为,自从太子离宫修行之后,三爷的支持率大大升高,很多原来支持太子的读书人现在都转而去支持三爷了。

毕竟大家都认为,三爷爱文,也爱读书人,三爷上位以后,一定会对他们有所优待,比起其他几个皇子更好一些。

三爷这次很显然是有备而来,也不似之前争储时候藏着掖着,也开始像当初的直郡王一样招揽人马了。

而同样决定了争储的四爷则超脱多了,说是争储,却反其道而行之,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

康熙五十年后,康熙又调整了一把朝中的布局,把理藩院的担子从四爷肩膀上歇了下来。

没了差事的四爷更是清闲起来,日日以“天下第一闲人”自居,每天不是种地就是读经。

太子一心向佛,四爷则开始研究道经。

后来四爷去太子的宅子频繁了些,朝中便又传了不少说法出来,四爷时时去找慧真大师交流心得,也准备远遁红尘。

也只有殷陶知道,两个学霸的确是在时时交流心得,不过不是如何远遁红尘的心得,而是如何上位执政的心得。

殷陶原本给自己的定位是两个大佬麾下的小弟,负责日常联络和把守望风。

可那两位兄长显然不是这么定义的。

两人交流就交流吧,还总把他一起带着。

作为一个咸鱼学渣,被两个大佬赶着上进,还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殷陶感觉心灵都有些疲惫。

而同几个兄长相比,八爷就比较标新立异了,他不光笼络了朝中大臣,还在家和郊外的庄子里好吃好喝地养了很多江湖术士。

似乎在借助人力的同时也打算借助一下玄学。

这年头江湖术士的住家价格也不低,不是一般人能养得起的。

这日清晨,九爷起得早,出门去自己商行里面转了一圈,回家后厨房刚好新出了两锅点心。

九爷方才在外头吃了两大碗羊蝎子,此时实在吃不下,便打包了点心和几张银票给八爷送去。

八爷这日尚未出门,一见九爷过来便热情接待了他。

九爷将食盒打开,指着里面排排坐的点心道:“这点心名叫‘舒服雷’,年初我在十二弟家中吃过一次便觉得甚好,上个月遣了家中厨子去十二弟家中好生学了一番,如今也能做得□□分相像了,八哥且尝尝可否适口?”

八爷咬了一口点心,果然味道不错,奶味儿也浓。

听说十二弟喜欢牛乳制品,当初他生大格格之时,五哥甚至送了想头奶牛过去,这点心的确像是十二弟喜欢吃的东西,只是这名字起得实在有些奇怪。

看九爷甩着手似乎很闲的样子,八爷对着九爷邀请道:“今儿打算在家中设个小宴,佟家和纳兰家都会来人,九弟可要留下来一同用膳?”

九爷愣了一下,几乎是本能拒绝道:“今儿原是约了五哥去给舅舅贺寿的……”

九爷生怕八爷不高兴,不等八爷再说什么,自己先叫贴身太监将自己带来的一小匣银票拿了出来:“知道八哥府上使钱的地方多,这些都是弟弟的心意,只是今儿实在不得闲,改日再来尝尝八哥府上好酒罢。”

八爷还是一脸微笑,看不出任何不悦的意思:“都是我的疏忽,没有提前通知九弟,既如此,咱们兄弟两个改日再聚。”

九爷点头应了下来。

跟八哥喝酒还好,但是争权夺位的那些事,他是暂时不想去掺和了。

九爷近来跟五哥、十二弟处得时间长了,越发感受到不上进的好处了。

五哥和十二打生出来就没上进过,结果一个成了亲王,一个成了郡王,八哥成日里忙忙碌碌,混了这么多年,还跟开府时候一样,依然是个贝勒。

所以说,上进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安分守己在家窝着。

日后多沾一沾十二的运气,说不定就这么苟上一段时间,他也能混个贝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