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7章 李家三宝

作品: 大唐好驸马 |作者:兰陵醉公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5-12 21:23|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俩人翻身下马,柳玉娘三下无除二将身上凤冠霞帔脱将下来,看得都不看一眼,随手丢弃在地上。

月光下,萧三郎的眼睛闪闪发亮,脱了凤冠霞帔的柳家小娘子,只穿这一袭素色小衣,娉婷的身子愈发曼妙动人,犹如一株摇曳多姿的花树。

“阿切——”

冷风一吹,那小娘子禁不住打了个喷嚏,双手捂住肩膀,有些难为情地立在萧三郎的对面。

“别伤风了,快,快穿上我的衣服。”

萧三郎赶紧脱下了身上的青绢袍衫,帮柳玉娘穿上了。这对有情人年纪相仿,萧清只比柳玉娘大了七八月。

他的青绢袍衫穿在玉娘身上,除了略显得长,倒也还合身,毕竟萧三郎的身形也是偏清瘦的。

“三郎,你不冷吧?”柳玉娘定睛看着自己的心上人,只见他一袭素纱中单,头上的素白帛带随风飘扬,犹如玉树临风。

月光下,那张清俊的面庞,那双修眉星目,看得小娘子心如鹿撞。

“呃,是有那么一点冷……”萧清满脑子的鬼点子,抬手扫搔前额,一脸讪笑,“玉娘,我听闻两个人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不如……”

“哎呀,羞死了!”

小娘子不敢再去看萧清炯炯的目光,纤腰陡然拧到一边,低下头,一阵耳热心跳。

“哈哈哈……”

看着他的羞态,萧三郎却肆意大笑起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萧三郎起了恶作剧的心理,故意拉下脸,轻哼一声道:“唉!我好可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心爱之人从婚礼上抢了回来,谁知却是我一厢情愿,人家根本正眼都不看我一眼,看来是人家心里没我……”

小娘子连忙拧过身子来,急声道:“不是的!三郎,不是我的……”

“不是什么?”萧三郎双手环胸,故意把头扭到一边。

小娘子急了,上前拉住他的衣袖轻轻摇晃着,勾着脸,声若蚊呐,“别不理奴家,奴家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便是三郎……”

这句话说完,柳玉娘早已羞得满面绯红,可相对于难为情,她显然更在乎三郎的感受。

“当真?”萧三郎回头看着她,“月老可在天上看着呢。小娘子切莫骗我……”

未等他话音落下,小娘子素手探出,捂住了他的嘴巴,指月为誓道:“三郎,奴家愿生生世世侍奉三郎,山无棱,天地盒,亦不敢与君相离!”

萧三郎心中一动,一把握住那只素手,满怀爱恋地看着小娘子那双柔美而坚定的杏眸,表情认真地说道:“玉娘对我一片痴心,此情岂容我辜负?”

说着把小娘子另一只玉手也紧紧握在手中,温柔而坚定地说道,“死生契约,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萧清定不辜负小娘子厚意!”

小娘子泪眼迷蒙,身子一软,扑入他怀中。萧三郎将她抱紧了,就像得到全世界一般心满意足。

“玉娘,你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后面两句是什么吗?”萧清一脸坏笑。

柳玉娘依然伏在他的怀中没动,只是出声问道:“是什么?”

“子若不走,打晕拖走!”萧清哈哈笑道。

柳玉娘仰起脸微微一愣,旋即噗嗤一声笑了,抬手在他胸膛上一捶,似嗔似喜地道:“哼!就你嘴贫,书上岂会有这种……唔……”

小娘子来不及把话说完,就见一物紧贴上来,堵住了她的诱人樱唇。

“唔唔……”

小娘本能地逃离,却被围追堵截,无处可逃,终于缴械投降了。

“坏人,会被人看到的……”

“除了月老在上,没别人……”

后世考古发现确认大唐皇宫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不过在仪凤三年的大唐帝国,只有西内和东内,南内兴庆宫则是唐明皇李隆基时代才兴建的。

过午时分,东内大明宫的后宫太液池边上的蹴鞠场上,不断传出欢笑声,此时三男一女四个年轻正在鞠场上玩“度球”的游戏。

三个青年男子皆是相貌堂堂、锦衣玉袍,即便如此,当中那个戴玉冠的青年男子明显更为突出。

只见他容貌俊秀,身姿挺拔,器宇轩昂,犹如鹤立鸡群,如果被有文化的士大夫看在眼里,一准会联想到“芝兰玉树”的形容词。

这位芝兰玉树的青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太子李贤。另外两个青年则分别是英王李贤,相王李旦。

李贤时年二十三岁,这已是他当上太子后的第三个年头,在他当上太子后的这三年内,他在各方面表现都堪称完美。

尤其是他对《后汉书》作注这一项工作,更为他赢得了满朝上下的赞誉之声。

那是李贤立为太子后不久的上元二年,也就是三年前的夏季,他便召集当时包括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在内的一批学者开始了这项工作。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这项工作才得以完成,当时李贤将此书献给唐高宗时,唐高宗十分高兴并手赐褒奖。

敕文说:“皇太子贤自顷监国,留心政要,抚字之道,既尽于哀矜;刑网所施,务存于审察。加以所览余暇,专精坟典……”

坟典就是三坟五典,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长安两市上的坟典肆,其实就是书肆。

从李治的手赐上,不难看出皇帝对这个儿子可谓是称赞有加。史书上也记载,在唐高宗四个儿子当中,李贤最得唐太宗遗风。

他能文能武,上马能弯弓射大雕,下马能作锦绣文章。对政务处理也是有理有据,宽猛得法。

相对于李贤,他的两个弟弟则是逊色不少,对于李显,后世的评价可以归纳为八个字。

“生性轻浮,行为荒唐。”

至于李旦,后世史书的评价他父亲李治都不如。后世人送给他一个称号,叫做“六位帝皇丸”。

这李旦似乎一点野心都没有,对皇位也无太多兴趣。谁也想不通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竟然是这样一位懦弱无为的皇帝。

“两个轮庄皇帝,一对窝囊兄弟”,说的便是这李显和李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好驸马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