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57章 求同存异(求订阅)

作品: 学霸的崛起 |作者:无聊的魔方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06-09 22:1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年过完了,陈家涛收拾好行李回到学校,期待博雅的校园氛围能给他带来一些灵感。

可问题是,陈家涛回归校园,还是没灵感呀。

开学第一天,陈家涛要履行班长的职责,开班会点名,全班30人,来了28人。

没到校的有两个人,陈家涛逐一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来?迟到什么原因?

“家太远,没买到票。”这是陈家涛被告知的理由,他也很无奈,只能上报导员。

大一下学期开学后的这段日子,陈家涛迟迟进入不了状态,系统提供的方向陈家涛没有任何进展。

陈家涛只能做点前期准备工作,看看相关论文,研究研究拓扑学,陈家涛有种预感圆法筛法这条路是最适合自己的。

陈家涛不在状态,但是顾嘉开始发力了,这天下午,顾嘉跑来找陈家涛:

“看看,我写的论文,怎么样,给我提个意见。”顾嘉递给陈家涛一份论文。

《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

基于广义互补问题构成的半光滑方程组的广义雅可比矩阵,求出一个带椭球约束的线性化二次模型,这是顾嘉这篇的核心论述逻辑。

围绕这个核心逻辑,顾嘉完成了15页的论文。

十五页论文陈家涛看的很快,看完后陈家涛说道:

“我要是这篇论文的学术编辑,一定会让你大修的,你的核心逻辑有问题。”

“逻辑怎么可能有问题。”顾嘉一听就跳脚了,这篇文章他搞了大半年了,结果陈家涛给他说逻辑出错了,顾嘉当然要反对。

一篇学术论文特别是数学论文,不怕细节上的错误和局部计算偏差,就怕被人指摘核心逻辑错误。

作者的核心逻辑一旦被推翻,就等于是他的论文被全盘否定,也就算是白写了。

这是顾嘉琢磨大半个学期写出来的第一篇论文,顾嘉当然接受不了陈家涛这样的评价。

陈家涛理解顾嘉这种心情,也没在意他的态度,指着论文解释道:

“你看这里,F,G:Χ⊂R^n→R^n连续可微,Χ包含n维不等式约束集,利用逼近牛顿法和广义拟牛顿法不涉及整体收敛性。”

顾嘉不服气,从陈家涛桌上抽了张白纸给顾嘉演算道:

▽Φ(x)=V^TH(x)=▽F(x)(A(x)-I)H(x)+▽G(x)(B(x)-I)H(x)

此处A(x)和B(x)满足式(7)的对角阵。

考虑向量(A(x)-I)H(x),由其构造可知,它的第i个分量非零等价于Hi(x)≠0.

即下面的情况中有一条满足:

(1)Fi(x)≠0且Gi(x)≠0

(2)Fi(x)=0且Gi(x)<0

(3)Fi(x)<0且Gi(x)=0

……

可证,若▽G(x)^-1▽F(x)是一个线性代数中定义的P-矩阵。

那么▽G(x)^-1▽F(x)(A(x)-I)+(B(x)-I)是非奇异的。

故……

顾嘉和陈家涛谁也不让谁,尤其是顾嘉,越说言辞越犀利具备很强攻击性。

两个人为了证明自己的逻辑没有错,就这篇论文的逻辑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一开始两个人还只是在专业问题上辩论:“什么?V∈δH(x)是非奇异的!”

“重新定义仿射局矩阵Dk和对角阵Ck?”

“海森阵不能直接获得?”

陈家涛和顾嘉说着说着楼就歪了,嗓门也越来越大,顾嘉开口嘲讽道:

“我看你博雅数学系是白读了?”

“你还好意思说我,你初春营才是白上了呢!”陈家涛毫不犹豫的怼了回去。

“陈家涛,你简直就是胡说八道!”顾嘉快要被陈家涛气疯了,继续在纸上写写画画。

“谁给你这么强大的自信心?自己看你的观点是不是错的。”

二十分钟后顾嘉把写满了的三张的白纸拍到陈家涛眼前说道。

“你说这要是像你说的一样,引用了丹尼斯-莫雷型条件假设及正则性,以分析此算法的收敛速度,很明显,这逻辑是不严谨的,有漏洞。”

陈家涛拿过白纸来仔细看了一遍说道:“你居然去计算{△k}不趋于0的可能性?你有这闲工夫,都可以写篇新论文了!”

“那有怎么样,我乐意,反正能证明你的观点是错误的就行。”

“至于吗?顾嘉,既然如此我就要和你好好说道说道了。”

陈家涛又拿一张A4纸开始一条一条反驳顾嘉的几条核心逻辑。

......

两个小时后。

“ok,关于BD-正则条件在H的零点成立的证明,你说的有道理,听你的。

但是根据严格互补性条件,我得到拉格朗日乘子满足μi>0,有错吗?

陈家涛你为何咄咄逼人,非要我改为F和G在R^n上的连续可微?”

“不改也行,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我饿了,走,去吃饭。”

两人就一篇论文讨论了一下午,从争吵到辩论,最后求同存异,弄得和外交谈判一样。

“走,今天请你吃饭,你帮我大忙了,等我回去改改就能发了,我把你名字加上,我俩当共一吧!”顾嘉说道。

“不用,我也不缺这一篇论文,你署自己名就行,对你以后保研之类的也有好处,想好发哪个期刊了么?”

顾嘉摇头说道:“我不是很了解这些东西,你觉得我发哪合适。”

“国外期刊不用想,国内可以选的挺多,要不你发《数学导报》吧,咱们博雅创办的数学期刊。

嘿嘿,说不定通过率会高一些,另外你修改完了可以拿去给百里老师看看,我给你提的意见也不一定对。”

陈家涛有点想当然了,就算《数学导报》是博雅主办的刊物,顾嘉是博雅在读本科生。

也不可能说是提高顾嘉发表论文的概率,反而会迎来更为严格的审核。

这是规矩,不然别的学校又该说博雅数学系独霸一方,博雅也是要避嫌的,这点职业道德,博雅的编辑还是能恪守的。

所以说顾嘉的文章不会让博雅的数学教授来审稿,至少同行评审环节不方便安排博雅的专家作为审稿人的。

肯定是要接受外面专家的审核,什么内部投稿就是压根不存在的事情,谣言。

一般情况下,博雅本校学生投稿,审稿人都是来自华夏数学会的人,就是管小初高数学奥赛,评选陈省身数学奖的机构。

它和博雅也算是平起平坐的高级数学机构,安排他们是最为最合适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学霸的崛起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