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十七章

作品: 温柔在前,拔刀在后 |作者:大茶娓娓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9-21 15:1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云汲殿内一片寒凉, 鬓影摇晃,冷香攒动。沈氏低头站着, 姜玘背对着她站在阶上, 面朝案几,低头挥毫作画, 嗓音清冷,“这些年兵部人事调动,唯有尚书苏学南屹立不倒,得陛下倚重,是以孤母族文氏女嫁入苏家, 结为姻亲。苏家长女苏袅如今已过了出阁的年纪, 中宫这些年却常召她入宫,白白耽误她嫁人时机。”

沈氏一咬下唇, 蓦地跪下低泣。

姜玘沾了朱墨,在卷轴上落下最后一笔,鹤顶朱血,霞光其间, 白云尽数敛去,意境清逸旷远。

他转头, 语气冷淡, “懂了?”

沈氏哽咽道:“殿下意在制衡朝中势力,收纳良臣为己用, 是妾行事鲁莽, 不循礼法。”

姜玘放下画笔, 侍从上前接过卷轴,缓缓退下。姜玘慢慢走到沈氏跟前,道:“孤无正妃,中宫属意苏氏,但是孤的后宫,不需要一个统领后妃的太子妃。”

沈氏抬头,眼泪簌簌而下,不禁抬手攀住姜玘的衣摆,道:“还请殿下再给妾一个机会,妾不会再擅自……擅自对付昭训,殿下,这些年,妾在您身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是看在妾兄长的面子上……”

姜玘低头看她,道:“孤不喜欢养一个蠢货,凡事都需要孤亲自提点。”

沈氏花容失色,喃喃道:“殿下……”

姜玘拂开她的手,道:“孤素来不过问你行事,你若能做得滴水不漏,也算对得起你宫中的五年。你的敌人不是昭训,也非奉仪,这世上的女人于孤,没有差别。你要盯准的,是孤身边的位置。”

沈氏忍不住道:“那殿下为何不纳了长夷,待她怀孕后,便抬她做侧妃,岂不是更能为殿下所用……”

她心里是不愿的。

但是这个疑惑,始终如跗骨之蛆,明明长夷只是一个宫婢,却不能容忍她的与众不同。

姜玘道:“你以为区区一个太子侧妃,能容得下她?长夷志不在此,这是她与你们最大的区别。”

沈氏咬唇不语,面色颓败。

姜玘继续道:“不信的话,就再多活十年,孤要你看到,她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

沈氏微微一震,久久说不出话来。她其实是看得出来的,长夷喜欢太子,却无心妃位,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人,以殿下这样的身份,喜欢他不就是应该做他身边的妃嫔吗?

沈氏想到此,又渐渐安下心来。不管长夷在太子心中是什么身份,这世上能伴在储君和帝王身边的,只有像她这样的人,任长夷如何,也不过是无名无分,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沈氏再次俯首跪拜,继而起身,缓缓告退。

和素待沈氏离开后,才入殿禀报道:“殿下,宁遇已经找出了一处暗桩,京城西坊的当铺老板,每到初四皆会上山进香,宁遇跟踪发现,他常常暗中与一尼姑碰面,那尼姑正是太后身边的人。”

上头传来冷淡的声音:“杀。”

和素迟疑道:“属下建议,殿下可将此人收押,审问出其他同党的下落,或可将公孙残党一并拔除。”

姜玘偏了偏头,侧脸俊美而冷冽,说道:“当年公孙在时,天下名将云集,以玉爪海东青为首,苍鹰出,天下集。除却主帅之外,各分舵形散神聚,如今玉爪不出,新主未现,他们不过一盘散沙,何谈同党?”

公孙一族的人擅于隐忍,从来不会做以卵击石之事,当年的漏网之鱼蛰伏不动,是在等一个人,将他们全部唤醒。

当年选择赴死的公孙直系忍了,冀北古族忍了,可还有那么多意难平的英雄不能忍。

他们与朝廷,与姜家,有一笔不得不算的账。

和素终于会意过来,出去吩咐下去接下来的事。姜玘在殿中站了片刻,终于看见外间匆匆而来的御前太监,这才起驾入御书房。

父子之间争吵过一次,这次却是硝烟过后的平静。姜玘进门时,皇帝正翻着一本字帖,见他来了笑道:“你舅舅前几日翻到了你儿时练过的字,同朕感叹,这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你这长进也委实惊人。”

姜玘走上前去,并不看一眼,只道:“有舅舅亲自督促,臣这些年不敢懈怠,旧时笔力不足,眼界狭隘,字难免丑陋不堪,不过是稚子涂鸦。”

皇帝却笑,“你幼时,满朝文儒谁不是把你挂在嘴上夸的?说到文儒,吏部侍郎郭孝林的文采朕也是颇为赏识的,那是朕即位后第一个钦点的状元。”

郭孝林此人性情孤高,上的折子言辞激烈,得罪过一些人,又被贬到了穷乡僻壤磨了几年性子,好不容易回到京中,又被人轮番排挤。

直到他投入了薛党。

上次攻讦四皇子之死,郭孝林言辞激烈,被太子手下的御史逮着把柄狠狠参了一本,继而被勒令在家思过。

郭孝林此人,虽生了一张喷毒汁的嘴,为官却极有魄力,自宁王招揽他后,便活跃在党争的最前列。

姜玘好似没听懂皇帝的话外之音,笑道:“岂止郭孝林,文承礼将军如今虽是一方守将,当初却是十四岁便进士及第,被先帝直接破格提拔。”

皇帝转头看了他一眼,“你文家的那些舅舅,文臣武将,皆为肱股之臣。”

姜玘微微一笑。

皇帝看他面色如常,仿佛是笃定了要继续装傻下去,沉思了一会儿,终于道:“近日外面闹得满城风雨,想必你已经耳闻了。”

姜玘笑道:“谣言止于智者,陛下想必不信罢?”

这是在主动让步了,皇帝缓和了神色,看着自己的嫡子微笑道:“这一点你同你母亲一样,心思通透,不为人所动摇。那日朕让他们杖毙那宫女,就是想肃清这宫中风气。”皇帝微微一叹,“总有人居心叵测,唯恐天下不乱,你既是储副,便要做出表率出来。”

姜玘后退一步,抬手一礼道:“这是臣的责任,臣时时不敢忘。”

姜玘垂眼,眸内尽是冷意。

那宫女受贿之事若顺着查下去,必然会牵扯到某些人,皇帝要保谁,其实他们都心知肚明。

郭孝林如今处境岌岌可危,无论是否是薛贵妃求过情,皇帝也表露得很清楚,他希望点到即止。

此事闹大时,太子处于风口浪尖,错一步便不可回头,可此刻局势反转,居然又要姜玘亲自松口,将此事随随便便掀过去。

同样都是亲生的儿子,凭什么差别这么大?

同样都是枕边人,凭什么皇后自出嫁后便备受冷落,偏偏让薛贵妃恩宠盖过中宫?

姜玘方才刻意提到文承礼,意在提醒皇帝,外戚文家兼涉军政二权,手上十万兵马仍镇守在关外。

皇帝大可以不求和,他大可以再次不顾太子的颜面。

可是若将士寒心,又当如何?

皇帝收回目光,合上手中的字帖,闭目疲倦道:“此事之后,你便歇歇吧,不必日日来御书房了。储君以德为重,晋王妃刚刚诞下嫡子,你去帮朕看看。此外,太后千秋将至,她素来喜欢你,你带上清和,去佛堂陪她礼佛诵经几日。”

“是。”

皇帝睁开眼,语气严肃起来,“还有,你身为太子,至今仍无正妃,也无嫡子,实在于理不合。”

姜玘垂下眼,面上看不出想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臣之过。”

皇帝道:“你是想要朕给你赐婚,还是听你母亲的,好好想想这件事?”

姜玘抬眼,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道:“臣自有主张,父亲不必费心。”

之后,太子入御书房和皇帝密探之事,暗中传了出来。

谁也不知道这对父子之间究竟说了什么,之后皇后下令,严惩宫中传播谣言者,太子亲自请命赦免郭孝林,继而压制朝臣,将此事风轻云淡地掀了过去。

聪明的人看出了苗头,及时闭上了嘴。

彼时长夷坐在云汲殿里陪姜玘用膳,殿门紧闭,一干宫人全部遣散,用太子殿下的话说,于理不合。

长夷不管于礼和不和,一个劲地给姜玘夹菜,一边道:“这个好,补身子。”

姜玘从未见过如此市井的吃法,看着堆积如山的菜直皱眉,道:“你放下,孤自己来。”

长夷道:“我是宫女,我应该伺候殿下。”

姜玘:“……”

姜玘无奈道:“长夷,你是成心在为难我。”

长夷挑了挑眉,忽然没忍住,扑哧一笑,坐到他身边道:“那我听你的,不夹了。”

她很有诚意地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姜玘。

边看边觉得,他真好看。

从鬓角到喉结,好看得充满着锋芒,却又不显女气,衬得出他的身份与气场。

姜玘被她盯得偏了偏头,轻叱道:“孤今日成了你取乐的对象?”

长夷忽然起身,弯腰欺身向前。

她伸出手,掌心压上他的眼睛,他的睫毛挠得她有些痒。

姜玘下意识抬手,抓住她的手腕。

长夷心跳得有些快。

她低眸,视线下移,亲上了他的唇。

浅尝辄止,男人的手微微放松,任凭她蒙住眼睛。

额头相抵,长夷轻声道:“上次你问我,你待我好不好。”

“你待我当然好,所以我爱你,用你爱我的方式。”

“我此生也许会有很多遗憾,但是有一件事,不能成为遗憾。”

“我在这里,你要不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温柔在前,拔刀在后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