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16章 后记(大结局二)

作品: 挽宋从靖康开始 |作者:森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11-14 14:2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六十年后。

扬州府的廋西湖(原名叫保障湖,后来被大宋绍熙皇帝改名为瘦西湖。)一直是扬州府内最美丽的地方。虽然在绍熙五年,扬州府就被当时的皇帝赵君提升为直辖府和行省平级。扬州城从此发展迅速,寸土寸金。但是瘦西湖的面积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历届扬州府尹治理下扩大,湖光山色,比美杭州府的西湖。

而廋西湖的周围也是达官贵人安置宅院的好地方,就在廋西湖最美丽的地方——吹台中央的大片梅树和桃树林里里有一个小院,幽静雅致,这里居住两个老人,虽然衣着普通但是一个鹤发童颜,器宇不凡,另一个老妇人则白发婆娑、典雅端庄,虽然满脸皱纹但是依稀能看出年轻时候的美丽。

周围的住家都不知道这两位老人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搬来,但是从跟随着他们那些干练的随从身上就看出,这两个老人不是普通之人。

他们就是赵君和柔福公主,在廋西湖隐居已经十余年了。从坐上皇位到退位整整三十八年里,赵君就做了两件事——打仗和建设。

金国、西夏、蒙古、西辽、高丽、日本、大理、大越国(越南)……这些在宋人耳边所熟悉的国家,陆续成了大宋帝国的一个个行省,帝国的疆域变得无比庞大。

而在打仗的同时,赵君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宋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如蒸汽机、火车、轮船等稀奇古怪的东西被研究出来,天堑变通途,保证了整个帝国的稳定。

绍熙三十三年,赵君攻下了最后一个国家——居住在被称为人类禁区青藏高原的吐蕃部落之后,宣布由太子监国,总理朝政,自己进入了半退休状态。五年之后,将皇位交给了三十八岁的太子赵旭,自己成了太上皇,这一年赵君刚好七十岁。

第二年,赵君带着自己的皇妃们离开了汴京城,从此再也没有踏入汴京城一步。

从退位之后,赵君用了十年时间,走遍了大宋帝国的山山水水。曾经坐着火车沿着大宋修的第一条铁路——汴京到北京府(原来的燕京府,赵君改名为北京)出游。到了北京之后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出了居庸关直奔东北,在被称为鬼城的原金国上京的遗址上,呆了整整一天之后,然后又继续北上,到达一个叫海参威的军港,由大宋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原大宋海军总管韩世忠之孙——韩覆六中将陪同之下,登上了军舰,默默的环游了整个军港之后,悄然离去。

后来有人又在南方广东行省冈州府的崖山见到了这位先皇,他当时站在崖山之巅,看着汹涌的海潮,没人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

南面的天涯海角、西面的阳关古道,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许多人都说见过这位先皇,他似乎用自己的脚步在丈量着大宋每一寸土地。

十年之后,赵君老了,走不动了,于是隐居在扬州府的廋西湖畔,除了如赖布衣、高培、王瑞等曾经和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们知道他就隐居在那里,偶尔去拜访,就没人再去打扰他。

而以后的岁月里,赵君除了偶尔散步、会客。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一个件事——写书。

他没有写什么回忆录,更对自己辉煌的过去只字不提,而是在一个系列——书的名字很简单叫《畅想录》

每本书的开头都是同一句话:”这是我所想,无论谁都可以质疑。”

《畅想录》是一个系列——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数学、哲学、经济学、军事学……..里面的观点有的很普通,有的匪夷所思,有的让人目瞪口呆:比如:什么光速不变原理、什么随着速度增加,时间会变短…….什么化学元素周期表,什么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什么叫微积分,什么辩证唯物主义……什么叫海权论、总体战、信息战……总之,林林种种数十本,有的写的详细,有的写的简单,有的更是模棱两可。这些书稿都被柔福小心收藏,因为按照赵君的意愿,必须等自己死后才能公布于世。

最后赵君写不动了,也没啥可写的了,老兄弟们也慢慢死去,看望他的人越来越少。

这一年赵君已经九十四岁,在廋西湖畔整整住了十四年,自己的那些红颜知己也一个个去世,先是李师师、然后是洪小娥、陈珍珍、李明月,种彦燕,最后只有柔福陪伴在他身边。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赵君自从登基之后再也没有纳过妃。曾经柔福她们劝赵君再纳妃子,但是赵君笑着拒绝了,说自己已经是个老头子就不去祸害那些水灵灵的小娘子了,逗得柔福她们咯咯直笑。可惜发笑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柔福。

现在是冬天,也是扬州城最阴冷的季节,但是今天难得一个好天气,阳光灿烂。柔福照例亲手打扫了赵君卧室隔壁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几乎没有摆设,只有墙上挂着一套被赵君成为迷彩服的服装,墙边放着一双靴子,桌子上还放着一把匕首——这是当年赵君送给种彦燕的,种彦燕一直珍藏在自己身上直到去世才又交给了赵君,从此就和这衣服鞋子放在了一块。

这套迷彩服是当年在东京城为了筹措军费当给了一个当铺,当十年之后赵君率军收复东京之后,竟然在那件当铺里找到了这套衣服就立即赎回来,小心珍藏。

每天,赵君都要来这个房间坐了一会,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出神,而最近柔福感到他来这个房间的时间更长,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

小心收拾好这个房间,柔福就扶着赵君慢慢走出房子,来到院子外的梅林,现在正是梅花怒放的时候,很好看。柔福知道赵君喜欢看梅花和桃花,就让随从拿了两把躺椅,扶着赵君坐在躺椅上,自己如往常一样,依偎在他的身边。

赵君轻轻的抚摸着柔福那只枯瘦的手,这双手抚摸快七十年,原本光嫩的皮肤逐渐变得皱褶,但是赵君依旧喜欢抚摸,这样他能感到一种安心。

“嬛嬛。”赵君眯着眼睛,轻轻叫了一声。

“嗯……”柔福答应了一下。

“嬛嬛,我感觉我要走了。”赵君说出了这句话。

柔福怔住了,慢慢地,眼睛里又露出往日的温柔,轻声说道:“嗯,你走,我就会跟着你。”

赵君笑了,又轻轻地说:“我给你讲些故事好不好,这些故事,一辈子我从来没有给人说过。”

“好的,你说,我听。”

“还记得六十八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你情形吗?其实,那是我是第一次来到东京城…….来到这个世界……”

赵君说出了他在这个世界上隐藏最深的秘密。

“我呆的那个世界啊,有比这个世界好的地方,比如出行都很方便,从最北边到最南边,坐飞机只要几个小时。还有啊,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上的事情,因为我有网络这个东西…….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啊,我们生活的环境很差,空气很不好,污染很严重……”

赵君说着,柔福静静听着,仿佛在听一个长长的故事,听着听着,赵君已经没有了声音,原本握着自己的手垂了下去,头也歪在一边。

柔福依旧痴痴的看着他,泪水慢慢流了出来。

大宋绍熙六十五年冬,先皇赵君无疾而终,享年九十四岁。

赵君的国葬在两个月后举行,分布在欧洲、美洲、澳洲、等大宋皇室子弟纷纷赶了回来,文武百官在皇帝赵旭的带领下一同参加了葬礼。

葬礼很隆重,但是陵墓却不大,陪葬的东西更是少的可怜,只有那套神秘的迷彩衣裤、靴子、匕首,别的一无所有。这是赵君在生前所一再要求的。他去世后,全国上下一致要求要进行厚葬,重新修建陵园,陪葬名贵物品,但是都被柔福拒绝了,她最听赵君的话,到现在还是。

葬礼结束后,柔福又回到了曾经和赵君一起生活的廋西湖畔的那个小院,而她按照赵君生前的遗愿,将珍藏的赵君手稿全部交给了大宋皇家学会,顿时引起了学术研究的狂潮。

大宋的学者们无不被赵君的渊博学识所震惊,在赵君登基这数十年里,他几乎是大宋科学的引路人,受人敬仰,但是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学术。

据说一位和皇室交往很亲密的大宋日报的记者曾经采访过柔福一次,问先皇为何有如此渊博的学识,柔福用枯瘦的手指指了指天上,然后笑而不语。这个记着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从此以后再也没踏进过廋西湖一次。

学者们对赵君的书稿进行讨论和研究,当然也少不了八卦之人,因为他们发现在赵君的最后一份书稿的后面,写着十几个人的名字:杨涛、郭世鹏、史洪斌、贺成………名字非常普通,里面还有一个唯一女性名字:肖云云。

于是有人费精力去寻找这些被赵君记载在书中的名字,最后却失望的发现,这些名字竟然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

先皇为什么会在自己书中记录这些本来不存在人的名字?还有这个唯一的女性又和先皇是什么关系?于是有人翻阅资料,发现在绍熙一年的冬天,先皇曾在大宋日报上一口气发表了十首诗词,其中有一首不符合任何格律的诗中有一句:“那个打着油伞如丁香花般的姑娘”是不是就是指肖云云?

不得而知。

赵君去世后的第三年柔福才去世,在这三年时间内,皇子皇孙们怕这位老祖宗一个人寂寞,就把玄孙辈的小孩子送了过来,柔福也很喜欢。

小孩子喜欢听故事,柔福就很耐心的给他们讲。

“老祖宗,什么叫网红啊。”一个六岁的天真的小丫头问道。

“这个嘛,是你去世的老祖宗说的,就是说呀,网民喜欢看,在网络上很有名的人哦。”柔福笑眯眯解释。

“老祖宗,什么叫网络啊?”

“老祖宗,我也要做网红……”

全书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挽宋从靖康开始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