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城中恶女

作品: 三生畔源起 |作者:请君莫笑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3-06 05:14|

九桃小说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救命啊,救命……”

“勇柱!勇柱哥!”

“我,我去叫我爹来!”

池塘边,一群小少年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池塘里挣扎着一位看起来七八岁的孩童,原本清澈的池塘已经被那孩童给扑腾浑了,岸上聚集着六七个同龄,般大的孩子,或惶恐,或呼救,或奔走去寻救兵,或捡了树枝试图去拉池塘中那位被唤做“勇柱”的小少年。

可惜这一切对勇柱的帮助并不大,眼看着他挣扎的动作越来越弱,有了下沉的趋势。

突然,从这群小少年的身后飞来一抹白影,掠过他们的头顶,飞到池塘上空,轻轻一抄便将勇柱从池塘里提了出来,而后那白影以翩然的身姿扭转了方向,拎着勇柱放到了那群小少年的身后。

勇柱瘫坐在地上咳嗽了几声,随后放声大哭起来,那白影翩翩站定,原是一位仙子般风姿绰约的女子,只是她的表情沉寂如寒潭清泓,深邃的眼眸里也看不到一丝人间烟火。

勇柱那又惊又恐的哭声全然没有引起这白衣少女半点注意和怜惜,她反而将目光扫向别处,定格在人群最外围的一位孩童身上。

这孩子的穿着是一群人里面最光鲜的,一袭紫色绸缎制成的小褂子,剪裁得体,做工考究。

模样也是一群孩子里面最出挑的,肤白胜雪,明眸皓齿,一攒胎发被精细地编成小辫子,盘在头顶,脖子上戴着一块明晃晃,巴掌大的金锁,锁面上有四个烫金大字“长命百岁”。

这样的孩子合该让人一见欢喜才是,只可惜她的眼里却流露着这个年纪不应有的“污浊气”,那是一抹带着算计,兴奋,不甘又愤怒的目光,虽是稍纵即逝却被白衣女子看了个透彻。

那瓷娃娃般的孩童没想到自己举动竟被人察觉了,火速收回目光,转身欲走……

却不想她发现自己竟无论如何也迈不动步子,任凭她如何努力,双足犹自生根般,一动不动,“瓷娃娃”瞪圆了眼睛想要喊,却惊恐地发现自己连声音都发不出了。

白衣女子垂下眼眸,挥了挥衣袖,勇柱便抽泣着从地上爬起,在其余几位伙伴的搀扶下离开了,而那个被定在原地的人,好像被大家彻底“遗忘”了。

直到池塘边恢复平静,白衣女子才来到那孩子面前,开口道:“你为何要推那少年入水?”女子的声音和她的容颜一样清冷,虽如百灵鸟般悦耳,却没有一丝感情。

白衣女子问完这个问题,“瓷娃娃”便神奇般地恢复了言语的能力,不过……她却对白衣少女的问题充耳不闻,只扯着嗓子叫嚷道:“救命啊,妖怪害人了,救命啊!”

白衣女子挑了挑眉稍,动了动手指,然后说道:“我在此地设了结界,结界之内旁人既看不到,也听不到。”

那孩子自是不信,继续扯着嗓子喊,“求救”的说辞也越来越离奇,连什么“女土匪”“老妖婆”都喊出来了。

不过这些离谱的形容并没有引起那白衣女子半点波澜。

直到她眼睁睁地看到自家家丁从不远处经过,却全然没看到自己径直走开后,求救声才戛然而止,犹如什么东西哽在了喉咙里……

白衣女子继续道:“今日若非我路经此地,那少年此时已命归黄泉了。”

“我没有推他,你诬陷我!”

“此事乃我亲眼所见,你趁他人不备,用膝盖将那少年顶到了池塘里……小小年纪为何如此顽劣?”

那“瓷娃娃”见白衣女子连自己的手段都说得一清二楚,自知不必再辩解,索性缄默起来,只是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直直地瞪着白衣女子,时而眯起眼睛,似在盘算着什么,与她看起来的年纪极为不符。

白衣女子见状自是在心中轻叹一声,暗道:‘贪嗔痴慢疑’……这孩子小小年纪,五毒之中竟占其三,哎……

“看来我只能将此间发生的一切告知你的父母,请他们好生教导你了。”

女子说完随手勾起瓷娃娃的后颈衣服,后者就这样轻飘飘地被带了起来,被女子这一提,身体倒是也能动了。

“放开我!”那孩子的脸上突然涌出一抹凶戾之色,丝毫不顾双方实力上的悬殊差距,手脚并用对白衣女子连踢带打,可惜白衣女子对此并不为所动,坚定地提着女孩往她家的方向走去。

眼见着离坊市越来越近,而且白衣女子选的正是自家方向,那孩子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些她这么大孩子犯错后该有的表情,又因适才情绪又大起大落,一惊一怒之间,令她原本粉白的脸颊逐渐变成了猪肝色,她被女子拎着后颈,卡着脖子呼吸本就困难,她不再挣扎,改为按住胸口,大口倒气,胸腔里传出老风箱似的声音……

待白衣女子察觉异样,那孩子已昏厥过去了。

……

白衣女子忖度须臾,还是将那孩童揽在怀中,白皙玉指迅如疾风在那孩童的胸口几个穴位处依次点过,那孩子猛地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惊恐和无措,一只尚带着些小儿肥的手抓住了女子的衣襟,哀求道:“救命。”

从池塘到坊市不过百余步的路程,这孩子情绪几经转变,出人意料。

白衣女子摊开手掌轻抚过她的胸口,催动气力护住那孩子的心脉,后者只感觉犹如置身于母亲的怀抱,安心又温暖,一阵困倦袭来……再度闭上了眼睛。

白衣女子单手抱着那孩子,端起另一只手掐算起来,拇指点在食指指尖,她的眼眸里划过一丝愕然,又用同样的指法掐算了一遍,还是一样的结果。

白衣女子收回了手,端详起怀中的小女孩。

……

此地名曰:承溪城,是西蜀国的一座边陲小镇。

听城中老祖辈儿的人说:承溪城从前不叫这个名字,皆因数百年前城外的一座山上降下天泉,那泉水从天而降,只有一股,无人知其源头,从那之后城外那座不知名的荒山变的仙气缭绕,渐渐有僧道慕名而来,在山上结庐建庙并收纳有缘人进山修行。

而天泉之水从承溪山的山顶流下,蜿蜒汇集、流经承溪城,城中人皆饮此水,常年累月高寿者常有,城中年事最高者,据他本人说言:已有双度古稀之龄。

承溪城的百姓感怀天泉,将承溪山尊奉为仙山,每逢初一十五,诸大节日,仙佛圣诞或得道之日,城中百姓便成群结队带着瓜果,饮食,挑担背筐,登上山去,见庙观即入,于神佛相前奉上供养,濯水献花,稽首跪拜而退。

据说有人在仙山上曾见过口吐人言的鹿,能知天象的鸟,翩然起舞的仙鹤,和看起来三百多斤的兔子……消息一传开,承溪城内的百姓愈发尊奉仙山。

得益于天泉水的福泽,承溪城内的百姓大都长寿且健康,只有一人例外……

那就是白衣女子此刻怀中抱着的,沉睡不醒的“瓷娃娃”。

她的名字叫梁涛,是承溪城中的一家富庶大户的长女,出生时便与一般皱巴巴的婴孩不同,梁涛生的粉雕玉琢,不哭不闹,就像那贴在墙上的年画娃娃。

梁氏夫妇年逾四十方得一女自是珍视的不得了,专程请了高人为孩子取名,因其五行不全,便取了这个“涛”字,意为:绵绵不绝,层层相补之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梁涛也逐渐展现出她的不同来,且不论“行卧坐立”皆比一般孩子要早,刚会说话就能连成句子,长到三四岁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教什么一两遍就会,还能举一反三。

只是伴随着超高天赋的是惊人的破坏力,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梁涛婴孩时期所展现出的乖巧竟也逐渐消失了,自从能下地走路之后,家里头几乎天天被她弄得鸡飞狗跳。

在梁涛三岁那年,梁夫人又有了身孕,一年后诞下次女,取名:梁冰。梁夫人见长女大了便将更多的心力倾注在次女身上,少了母亲的督导管教,梁涛平日里更加肆无忌惮,捉弄人的心思手段仿佛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样,无师自通。

好在梁家是大户,多派几个丫鬟家丁看着,也没出过什么大篓子。

转眼到了梁涛五岁那年。

一天夜里梁涛突然毫无征兆地发病,难以呼吸,大口粗喘,面皮赤红再到酱紫,最后昏厥过去。

梁氏夫妇吓坏了,承溪城内的百姓世代饮用天泉水,一生无病无灾,常有高寿者,城中连个医馆都没有……

梁氏夫妇吓坏了,命人取了天泉水给梁涛灌下,虽然有所缓解但从这之后……梁涛这一病症也算是坐下了,每隔一段时日就会发作。

为此,梁老爷专程到外地去请了大夫过来,大夫给开了方子,每日子午各服用一碗,又一年过去……病症才算是勉强控制,不再频繁发作。

且说,这白衣女子姓白,名月影。

数年前来到承溪山打坐入定,一定数年,今日出关遥望承溪城内的烟火气,便动念下来走走,她之前听说:承溪城内民风淳朴善良,可刚一到城里就看到梁涛用膝盖把勇柱推下池塘,当即大失所望。

她本不欲管此凡尘俗世,救下勇柱也是举手之劳。打算将梁涛交给其父母严加管教自己便抽身离去,却不想这孩子竟然昏厥到了她的怀里,还拉着她的衣襟求救。

白月影本想推算一番怀中孩子的病情,可算过之后却沉默了。

※※※※※※※※※※※※※※※※※※※※

感谢大家的阅读,请君莫笑的新书三生畔源起开始连载了,希望大家踊跃收藏留言,主角是梁涛和宗宜哦,月影姐姐有自己的手帕交,嘿嘿~。

这本书是《我的茶楼老板》的前传,但是单本不影响阅读,请大家放心。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少年梁涛的成长还有她和宗宜的小时候的故事,一起长大,当然大纲还在逐步的完善中,就不多说了,我已经完成了400多万字,六本书,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

另外推荐一下我的完结旧书,等更的时候不妨去看看:《女将军和长公主》《丑侠》《我的死神室友》《泾渭情殇》《我的幽魂小姐》《入赘》,我觉得都还行,嘿嘿。

感谢,点个收藏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生畔源起 九桃小说(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