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26章 血雨江湖重又来(大结局)

作品: 烛九阴乱齐记 |作者:默姬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3-31 18:1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尽管尚菀跟九阴都情愿一生云淡风轻,不想再回味一次又一次的兵乱。

可是,苍天从不按照人的心意安排。

关渭一面跟魏后日益亲近,常常在魏后那里商议国事,出主意挽回皇权,因此,魏应儿跟李哲,也都以他为心腹,并非常重用。朝野里自从张谏屈死,对关氏一族的非议本来就多,现在关渭的恩宠不减反增,并且对朝政的把握比从前更紧。加上天帝之后,人心并未十分安稳,所以很快,局势就分化为两极。

一类是亲太子的,一类是追随关氏的。

而一切也似乎都顺着李哲的心意。

他就希望手下众臣能互相牵制,于他,就省心了,两边都会对他表忠心,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因此,他并不去插手这些流言蜚语。也不去判别谁是谁非。

于是,两派间慢慢从暗斗直至明争。彼此间颇有水火不容之势。

关训跟随父亲梁王关渭,他们跟魏后和安乐是一体。

只要魏后跟安乐支持他们,他们的命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是关氏是不可能那样轻易收手的。

眼看天帝失势,关家岌岌可危。他们便攀附到魏后和李哲这里。

而面对帝后的宠爱无度,关训又起了小心思。

既然安乐能在幕后操纵朝政安排,那么,现在的太子李茂,本来就不是魏后所出,将来,难道还要把江山都拱手让给他?

眼前的局势,关家跟李哲一支实力强大,跟他们相抗衡的,目前还没有。

每次想到这里,关训就很不舒服。

那个李茂,有什么德行,凭什么什么都没做,就能做太子,未来继承天下?

于是,关训话里话外,总是变现出对太子的不屑。

他将自己的不满讲给安乐听。

在他的影响下,安乐公主对太子也开始不尊敬了。本来安乐就被宠的没有边际,不知害怕,所以,常常借口他不是魏后所生,张口闭口在帝后前将其呼为茂奴。

关训给魏后的理由是,李茂当年娶妻张易的外甥女,所以,他才屡屡进谗言给张易,说李润的不是。这才引得张易对李润起了杀心。最后牵连了永泰和驸马。

这样的谗言,加上李茂本来跟魏后就不亲,终于开始起作用了。

煽动起安乐跟魏后对太子的不满后,他就数次劝安乐公主出面请求皇帝将太子废为王,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这也不是不可能。以前,太平公主,就差点被封皇太女。

魏后跟安乐都对自己冷言冷语,横眉冷对,太子不是感觉不出来。

得知安乐竟然要做皇太女,李茂大怒。

当然,他同时悲哀的发现,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

一年多之后的夏日,九阴又被人从睡梦里推醒。

来人将刚刚发生的紧急事件三言两语告知他,九阴立刻睡意全消。

一阵悲凉便掩上心里。

尽管知道,从来没有永远的安宁,但,这也太快了。才几年时光啊。

昨天深夜,太子李茂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连夜奔到安乐公主府里,将关渭、关训找到,在府里就一刀杀了。安乐公主因为昨晚住在宫里而逃过一劫。

太子的部下杀了关渭父子后,又连诛其亲党十余人,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声称要进宫去搜捕尚菀。

太子的理由是,尚菀跟关渭一直来往密切,并且一直弄权。他这是要清君侧。

九阴叹口气,回头去裴敏儿处,见她还没起床,于是磕了头,起身离开。

他要去救尚菀。

这次宫变显然太子要输。太子并没举反旗,他只是冲着关渭和尚菀而去。

当年李哲宫变,九阴是做了数年准备,联络群臣,详细部署了路线,最重要的,是举起义旗,以李家儿孙重归殿堂为目标,拉上李哲做旗帜,这才一举而功成。

如今的太子,区区三百羽林士兵,贸然就诛杀关渭,竟没有针对安乐。

或者说,他是想杀安乐,但连安乐行踪都没摸透,就下手了,实在是没有头脑之极。

他应该知道,他现在一没有名义出兵,李哲跟魏后都在,诛杀安乐就是惹翻帝后,二,没有缜密的安排。可见也没有人跟他效忠。

怎么看,都是李茂被逼无奈之下,仓促行动。

或许,他以为,只要杀了关训跟安乐,他就可以取得自己赢得的尊严。

但是,一旦他杀入宫里,他还是有成功的可能。那就是,以杀尚菀为名,同时杀掉李哲魏后和安乐公主。

尚菀,只是他的借口。

只是,这个借口,足以拿尚菀的血,打开他通往皇位之路。

九阴急匆匆赶到宫里,太子现在一个人等在玄武门外,还没有动手。

他将士兵隐藏起来,因为,他还没想明白。本来他计划,是去安乐府里杀了他们关家父子和安乐,并没有闯宫的打算。

又是一错。

宫变之时,动辄便有无数变化,因此,趁乱立即闯宫杀人,才是成功的基本。

九阴被拦住,情急之下,他让人去回复李茂,自己愿进去劝说皇帝投降。

于是,李茂让人带九阴进去。

“我有办法,让太子不费一兵,而诛杀尚菀,安乐。”

李茂本来是狐疑的。

这个李仁,历来是不管朝政的。这时出来,是为了什么。不过,听他说只身进入,再劝解李哲让位,李茂又有些心动。

他知道,李仁跟李哲交情匪浅。

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是李哲信任的人。

“你准备怎么劝解呢?陛下又为何要听你的?你又为何帮本太子?”

“太子莫疑心。我是深知陛下之心。他如今没有其他儿子,怎么可能会伤害太子呢?都是因为安乐公主这几年任性胡为。再者,将来,天下怎么都是太子的,他并没有心思做皇帝。他常常对我说,如果能不做这个皇位,他一天也不想做。”

这也是真的。

李哲对皇位没有丝毫眷恋。

李茂听他讲的有理,可是,却不敢轻信。

“太子,如今没有时间了,要么信我,要么就冲进宫闱,否则,时间稍纵即逝。等到天亮,消息传开,太子就来不及了啊!”

李多在一旁听着,十分着急。

他现在已经后悔了。从冲进府里没有找到安乐公主,他就隐隐觉得事情不妙。

太子,实在是太优柔寡断了。

再等下去,此事一定不成。之前他劝了好几次,但太子都说,冲进玄武门,就是反了。他再考虑考虑。

还有什么好考虑的。事到如今,他们,都没有退路了。

包括眼前的这个李仁。

他这个时候来见太子,已经是铁定投靠了。因为,事件过后,他无论如何也洗刷不清他为何在此时见李茂,都说了什么。

况且,他刚才说的,不进攻,就没有希望赢了。

不管他有什么打算,反正不会对他们不利。

既然太子不信,就让他进去。说不定,刚进去就被斩成肉泥了。

李茂最终同意让李仁一个人入宫了。

九阴站在城门外,等着城墙上的人拉他上去。他跟上面的人说,自己有紧急事面见陛下。同时,他拿出一枚玉佩。

那是李哲登基后赐他的。李哲许他,若有紧急事务,可凭此叩门入宫。

宫墙不高。

他一上去,就被捆住。这是宫里的规矩。

九阴被带往帝后所在的长生殿。因为现在还没到早晨,宫里人并不多。半路上,带着他的侍卫就被小灵神击倒,晕在地上了。

尚菀被小灵神吵醒了。

小灵神现在已经可以幻形,只是还是不能持续很久。

小灵神现在是一只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她起床。

跟九阴之前每日喝茶,她也是见过小灵神的。

尚菀立刻让人打开宫门,九阴在门外等着。

片刻之后,尚菀直奔李哲和皇后殿里,对李哲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尚菀,然后再依次捉拿和弑杀皇后和陛下。”

因太子犹豫,所带士兵都悄悄藏在宫外,守宫的人没见几个人,也没见到太子冲击宫门,也许只是太子早朝来的早了。所以也不敢随便就报称太子谋逆。

因此,还只是按常规,等着帝后起床再禀告。

李哲跟魏应儿已经嗅到了杀戮的血腥味道。

这种味道,曾几何时,是他们非常熟悉的。

李哲跟魏后大怒,带着尚菀和安乐公主登上宫里最结实的玄武门,关上左右通道,躲避兵锋,同时急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

天刚亮时,护卫的军队杀声震天。玄武门下,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

。。。。。。。。

李茂在这个早晨,兵败被杀。

李仁烛九阴也在这个早晨被捉拿,尚菀百般解释,李哲跟魏应儿都不相信。因为他跟太子宫禁密谋,在路上击倒士兵,都无法解释。数日后,在牢狱里被杀。因尚菀竭力保证,不株连其家室。

安乐公主,一年后,再嫁关家子弟关秀。据称他们之前便有私情。

数年后,李哲暴死,魏后密不发丧,将一个远支侄子李福召回京城,仿效天帝垂帘。后被宰相唆使预备仿效天帝称帝。

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反对,安乐公主跟宰相联手准备除掉二人。

李旦跟太平得知后,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在李玄带兵配合下,诛杀魏后跟安乐公主。

尚菀,也在此次政变里,被李玄所杀。九阴还是没能保住她。

李旦最终登上皇位,成为继他哥哥李哲之后,第二个被废后又重新做了皇帝的人。

李旦在长子跟三子李玄之间犹豫,皇位继承人,成为下一轮争夺的目标。。。。

。。。。。

。。。。。

。。。。。

昆仑山,九阴看着那道桥,心里忽然悲喜交加。。。。

远处,一只大鸟飞来,嘴里发出难听的声音,

“回来啦,烛九阴回来啦!”

陆压此刻在府里诡异的一笑。

他发现,自己还有一个棋子没有动用呢。

。。。。。。

春天的大明宫,一棵梨树下,一个初长成的小女孩看着李玄叫道,“三哥,三哥,你看这里,有一个紫玉棋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烛九阴乱齐记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