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夏树重生以前,《舌尖儿》播出前真没什么声音,那个时候,纪录片压根就没人看,直到《舌尖儿》横空出世,纪录片才刷新观众们的三观,说《舌尖》带飞纪录片真没毛病。
如今,在夏树的影响力下,《舌尖儿》毫无疑问的成了当前最受观众关注的网络节目。
有的时候,观众期待值太高不见得是好事儿,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网络,赵毅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他很紧张。
宣传是到位了,他却觉得可能太过火了,夏树做事,要么就不做,一出手不轰趴所有人是不罢休的。
为了达到预期,他决定首周放出两期,《烧烤的诱惑》以及《自然的馈赠》,并且将时间稍微对调。
毕竟,《烧烤的诱惑》在选择店铺时,多少会存在“卫生问题”,先用纯天然把观众勾住再说。
时钟转到九点整,创维视频将两期节目上传,《舌尖儿》正式开播。
伴随着墨染水中的特效,金黄色的稻穗落下,充满华夏古典丝竹韵味的配乐奏起,一秒就让人鸡皮疙瘩起来了。
用华夏古韵、华夏水墨画来衬托华夏美食,一股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当片头最后定在一片肉上,瘦的红肉纹理勾勒出山川,肥的白膘组成溪流瀑布云雾江流,一首小船飘荡在江流上,美得无法直视。
弹幕飘过。
…
“嘶…”
“这配乐搭配美食组成的水墨画,好有感觉!”
“哈哈,不能说美如画了,它就是一幅画啊!
“帅炸了!!!!!”
…
进入正片,旁白简短的介绍开门见山带进本集主题——
自然的馈赠。
镜头没转入观众们预先的厨房,而是把所有人的目光,带进了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里。
“咦?”
“不是讲美食吗,怎么先出现的是人物?”
嗯,先出现的不是食物,而是人物——
“单珍卓玛和妈妈,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
“松茸!”
当谜底揭晓,镜头从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转到了现代化灯火通明的高档餐厅里,大厨正在精心的料理一份炭烤松茸。
前面镜头语言中,主角绝非松茸,而是采集松茸的人。
到了这里后,主角才是松茸,从切片,到下锅,大量的近景特写全聚焦在食物上,一整套勾人口水的镜头操作猛如虎。
再伴随着旁白撩人的声音:“松茸的香味浓烈袭人,稍经炙烤就会被热力逼出一种矿物质的酽香…”
看着松茸片在炭炉上被烤的金黄,听着炭火热力逼出的松茸中的水分与油混在一起滋滋作响发出曼妙的声音,瞬间就让人垂诞欲滴。
“拍得太美了,这镜头用得真好啊。”
显然,现在夸镜头用得好,太早了,超神的镜头语言应用才刚刚开始。
观众们口水还没擦干净,画面又转回了云南,凌晨三点,卓玛一家人就出发了。
“如果不早出来的话,别人在我前面,我就什么都找不到了。”
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话语,要如何努力才能收获,才能成功之类的,也没有吟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无需过多的感慨劳动者的不容易,因为在他们眼里,就讨生活罢了,我不快点就没了,如此简单。
自然不是总有馈赠的,努力也不一定就会获得相对应的回报,今天卓玛的收获不少很好,量少,品质也不高。
卓玛背着筐挤在收购点前的人群中,手足无措的看着四周的人在讨论今天的收获,收获丰厚的人开怀大笑。
卓玛心急、焦虑、沮丧的表情神态以及动作,被镜头完美的捕捉到了,一股莫名的心酸感就涌上了没以为观众的心头上了。
镜头还在补刀,卓玛那一天没有挖到满意的松茸,晚上在家里吃饭时,家里整个光线都是昏昏暗暗的。
火光中暗淡的面容,粗糙黝黑的手,绵软无力的猫,再加上家里的昏暗的全景。
没有欣欣向荣,也没有歌舞升平,只有愁云惨淡,让观众的心情也变得忧伤着急起来。
但这就是生活啊,沮丧完了,第二天继续打起精神,再出发!
总会有好运气的,不是吗?
雨后的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当高亢、嘹亮、悠长的山歌唱起时,观众们浑身都布满了鸡皮疙瘩,头皮发麻,鼻子一酸。
“她们今天会有好收成的,对吗?”
嗯,没错。
卓玛今天的收成很好,喜笑颜开,背景音乐都变得欢快愉悦了起来。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人们从自然获取资源,接受自然的馈赠,又保护着自然,无形中体现着一种感恩的情怀。
而感恩也正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人们为了私利,毒奶粉、地沟油等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道德沦丧的事情见多了后,卓玛小心翼翼掩盖住菌坑的动作,顷刻间就击中了人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
让人情不自禁的就鼓起了掌,心里点了一万个赞,只有这样,自然的馈赠才会源源不断啊。
观众们还感概着,画面镜头一转,
“取最新鲜的冬笋切寸断,下重油。加各种调味料,即成为江浙一带最常见的家常菜。”
油闷冬笋,很普通的一道家常菜。
这道菜,却是费劲了摄制组的心血,采挖冬笋的时间一般为霜降至次年立春之前即10月下旬至次年2月初,通常为农历九月至十二月最为合适。
《舌尖儿》立项的时候,是农历二月,也就是阳历3月,找这些冬笋,可是让夏树绞尽了脑汁。
还好,黄天不负,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井冈山笋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特写镜头贴近食物的拍摄,整个烧制过程看得人不断的咽口水,出锅装盘的那一瞬间,观众们的心情就像那弥漫开来的热气。
弹幕又一次飘过。
…
“好饿!!!”
“太过分了吧!”
“最新鲜的笋,一定很爽脆吧?”
...
比起只有特定地区才能生长的松茸,笋常见多了,在华夏各地都有。
观众们全部打出gg。
…
“不行了!真扛不住了!”
“妈,冰箱里还有啥吃的吗?”
“我要叫外卖!”
…
粉丝们总算明白夏树为什么要把这部纪录片放在这么晚播出了,好大一盘棋。
堪称“用心险恶”!
这个时间点,恰好是宵夜时间,晚饭早就消化完了,看着一道道美食,胃在不断加速蠕动,胃液无处安放,肚子咕咕作响。
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年代,什么柳州螺丝粉,油闷冬笋,老子打开外卖app三十秒就能在附近找到,二十分钟内就送到。
然而,别管现在点外卖有多方便,观众们根本无法从视频中转移视线30秒以上。
观众们才抄起手机,屏幕锁都没点开,画面上,延时拍摄的春笋破土而出。
随后配乐《daretodream》响起,天籁女声史诗梦幻般的哼唱!
磅礴大气?
圣洁光辉?
来不及细想,第三道美食,诺邓火腿闪亮登场。
…
“我大诺邓上镜了!”
“大理的给我顶起来!”
“火腿你选诺邓的?我大金华表示不服!”
“树爸爸偏心,为什么不选金华火腿?”
...
别说点开外卖app叫外卖了,观众们刷微博和朋友圈都忙不过来了。
镜头的微距的运用,将诺邓血肠的晶莹剔透展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油而不腻,好似入口即化的感觉。
乡间柴锅上冒起的腾腾的热气,莴笋炒火腿,火腿炒饭!
每次放做菜的全过程,从一开始的切菜,到下锅,这就是一整套勾人口水的过程。
尤其是最后一个镜头,总是把做好的菜放到盘子里这一步骤,在前面做了大量铺垫,最后这一放,犹如点睛之笔。
看得人垂诞直下三千尺,让吃货们按捺不住那可蠢蠢欲动的心,恨不得一头扎进电视里,敞开肚皮,大快朵颐。
食物为载体,情感为依托。
除了美食的诱惑之外,片子里还不断的穿插着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完全摆脱了传统纪录片说教的套路。
并且以往美食类节目里常见的烹饪大师、美食名家,精湛厨艺和繁复过程,在这片子里通通被淡化,镜头对准的几乎全是平常人的平常蔬饭,就连享用美食的时候常见的夸张的“食后感”都没有。
而是选择在人们最朴素情感的把握上下功夫,无论是质朴纯粹的人情味儿,还是浓郁的乡愁别绪,亦或是普通人劳碌的艰辛,片子里细腻的刻画总能在一瞬间击中观众们内心的柔软,击中观众们的泪点。
藕夹的制作过程很动人,而职业挖藕人聚在昏暗简陋的小棚子里一起吃晚饭的场景更动人。
都不需要拍他们吃的饭菜多可口,昏暗的灯光下,饭碗里蒸腾而起的热气缭绕。
看看那一张张狼吞虎咽的脸,听那扒饭时和筷子和碗碰撞的声音,观众们脑海里就一句话——
吃得好香啊。
挖藕人接受采访:“就是一个腰疼,一个胳膊疼,一个腿呀有点酸,还有个胃,不好受。我家老婆他也说了,他说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因为长期受湿遇寒,这些挖藕人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关节病,但他们却还都喜欢冬天,不是天冷挖藕容易,而是天气冷了,吃藕汤的人多,藕的价格就会涨。
“我们肯定希望藕的价格高啊,都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泥泞的荷塘里,挖藕人一张张笑脸,举着自己挖上来的藕,淳朴地笑着。
观众们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我们在市场看到那个藕啊,我们心里就有一种感觉...”
这话就有点儿套路了。
说几乎冠冕堂皇的话表达一下自豪感。
但是神奇的细节又来了,被采访的小哥还没说完,旁边生啃着藕的工友们就抢答了:
…
“这个藕是我们挖出来的,这是不是出自我们的手。”
“那肯定有这种感觉。”
“有一种亲密感噻。”
…
一切都是这么的自然,清新,质朴,看不到一点点的矫揉造作,真实得让人的心里抑制不住的感动。
而这种感动还在继续,镜头转场到吉林省的查干湖上,凌晨,骡子拉着车在冰面上奔跑的画面,让人看得肾上腺素飙升。
“十五岁开始干,一直干到现在都77了,你说多少年?始终没离了这个‘鱼界’,没离水没离鱼。”石把头拿着酒杯,对着镜头。
他脸上的自豪之色藏不住,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石把头是有资格自豪的,在他的指挥下,拉起网来的一瞬间,震撼人心的一幕来了。
满屏的鱼!
配乐《daretodream》再次燃起,旁白再告诉观众没有发现的细节,拉上来的鱼没有小的,全都是重量两公斤以上的大鱼。
“只有老把头知道,这正是查干湖上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冬捕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五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的漏掉了,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吕氏春秋·义赏》有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传统保留了下来,有的却快要被淘汰了。
吉林的结束,便是广西海边的高跷捕鱼业曾经无比兴旺,如今只剩下了最后五个会的人了,让人感概不断。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起用这个东西捕鱼,开渔船入海,运用高科技装备寻找鱼群,显然收益更高。
节目来到最后: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傍晚,圣武撑着船回到岸边,他要把今天采到的莲藕用笘布盖起来。”
“来年春节,石把头又会独自上冰,春天五十万斤鱼苗将会重新投放到湖里,老人仍然期待冰湖里的馈赠...”
在旁白的结语中,出现过的人物,那一张张质朴的笑脸开始闪回,温馨、鼓舞、感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星启华娱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