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67 章

作品: 重生之大艺术家 |作者:排骨菌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5-21 05:2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虽然评委点评不够好, 但戚茹还是进了三十强。

对此, 她波澜不惊。只有徐宁, 为自己能闯入三十强而在家中开了一个小小的庆祝会。

教她古筝的老师被奉为上宾, 徐家父母对闺女的能力心知肚明, 席间觥筹交错, 哄得老师好不开心。

反观戚茹, 有心探病,于是让徐宏教自己做养生汤,拎着保温盒往陆家走了两趟。之后便和陆景行交流即将到来的考试, 以及应对省教育局的检查。

上级视察地方是常态,每隔两三年,一中就要迎来一次上级教育局的检查。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会问些问题, 主要检查学校是否违规补课, 早晚自习设定的时间是否合理,能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

很多学校的学生早就被老师调|教过, 知道什么话该说, 什么话不该说。一中的学生却不必如此。

一中曾经连续三年被举报补课过重, 压榨学生, 引起上级注意, 还撤了校长的职位。如今这个校长是从其他学校调职来的,对时间管理很有一套, 并不以补课为荣。他觉得补课越多,越证明自己招收的学生差, 老师能力不足。

至于去年的衡中交流, 怕是一时犯了傻。

戚茹和陆景行作为高二年级的优秀学生,被老师重点要求了上课期间要踊跃答题,课后领导问话要得体,力求展示一中学子的靓丽风采。

而在这之前,新一轮的月考需要提前,这样才能在领导来之前,让公告栏上换一批更亮眼的成绩。

“你们班主任怎么说?”陆家书房里,戚茹问安静看书的男生。

“依旧是全市联考,但试卷难度不会太高。”

“不太高?哦,这样的话,同样的排名,分数会更好看是吧?”

“大概吧。他希望我上七百,最好七百一,让我最近稍微加紧做点模拟试题。”陆景行声音里带了点笑意。

高考卷一共七百五十分,陆景行身为理科学霸,视难易程度,总分在六百七十到七百一之间浮动。当然,七百一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年末,也就是老师们为了同学能过个好年主动降低试卷难度的时候。

联考中,难度比照高考,陆景行的成绩便是在六百八十左右。现在班主任让陆景行尽量上七百,又让他做模拟题,说明试卷很有可能会出现往年的原题,以考察学生的记忆力。

“那你多看看吧。我们老师倒是没说,也许文理不一样吧。”

“总之好好考。”陆景行一本书正好翻完,起身招呼师妹,“去琴房。”

戚茹忙于学习和练琴,他则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程江和他签订的并非长期合约,要想往创作人的方向走,陆景行还需要更努力。他不可能只为白咏吟提供灵感,他要谱更多曲,给合适的人唱。

一双灵敏的耳朵,钢琴和竹笛双管齐下,他起步就比别人更高,这条路也会更好走。更别说陆家有钱,做音乐是十分烧钱的行为,好的耳机,录音设备,调音设备,这些没有一样是便宜的。

“新写了这么多?”戚茹一进琴房,就被满地的手写五线谱惊到了。

陆景行毫不在意,踩着那些谱子往钢琴的方向走,“都是废稿。不全,而且难听。”

“废稿有这么多?成稿出来了?”

“快了,改两处高音部分就行。”

“那你先忙,我差不多该回去了。虽然说运动会放假,我们两没参加项目,但广播稿不能少。”戚茹被分配到了三十篇广播稿,下午要去操场交给学习委员。

对,一中正在展开春季运动会。原本的秋季运动会改成了春季,还是因为教育局视察。

校长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一时没搭对,竟然认为若是让领导看见学生在为期两天的运动会过后依旧能考出考成绩,更能证明他御下有方,老师负责,学生认真。

班长看戚茹不太顺眼,本来想暗搓搓替她报个三千米长跑和接力赛,转念一想,不能让戚茹拖累班级总体成绩,又放弃了这一想法。眼不见为净,她打算最后找戚茹,可没想到还没找上戚茹,所有的项目就已经报满了人数

见不得戚茹清闲,她把班级需要上交的所有广播稿分了三分之一让她一个人写。戚茹没有拒绝。

这是运动会第一天,上午是跳高跳远等比赛项目,她不在现场观看,但瞎编难不倒她。广播稿就那几个套路,即便不用套路,积累了十几年的其他知识也足够她发挥。

陆景行原本想留她吃饭,动了动嘴,还是没能说出口。

戚茹回去后,饭桌上三人等她。

“奶奶,姨婆,我回来了。师父,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好香啊!”因为回来有点晚,桌上的碗筷和菜全部摆好,就等她一个人,戚茹有点心虚。

“玉米排骨汤。”戚奶奶一见孙女,就给她盛了一碗,“快去洗手。”

姨婆笑眯眯看着她,等她钻进洗手间看不见人影,才忽然问,“不是说小七和那户人家关系好?怎么不留饭?”

她这纯粹就是打趣了。戚茹舍不得留戚奶奶和两位老人吃饭,一日三餐一家人在一块吃才有滋有味。

戚奶奶果然笑起来,“她舍不得我呢。”

“不过那小伙子是不是对小七有点什么意思?”秦素衣是个新潮的老太太,对于仍在校园的男女生之间的感情看得很开。

比如秦明月,初中就有男生追求,她除了交代秦明月要保护自己之外,并未过多干涉。高中时期秦明月的追求者能塞满一间屋子,秦素衣的态度是,只要人品好,交往无所谓。见多了那些男生对孙女的炽热眼神,她多少能感受到陆景行对戚茹的想法。

戚奶奶一愣,看了看徐宏,又看看了仍在洗手间的孙女,茫然摇头,“不知道,他们……他们只是师兄妹吧。”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毕竟她和戚爷爷,也是从师兄妹的情分开始的。

戚茹甩着水珠出来,正好听见最后四个字,问道:“什么师兄妹?你们在说我吗?”

秦素衣摇头,往她碗里夹了一筷子火腿,转移话题道:“没什么。尝尝这个,让人寄来的金华火腿,闻着可香。”

戚茹没在意,戚奶奶倒是把这话放进了心里,准备等下一回陆景行来戚家时好好观察观察。

她在这方面的思想比较保守,戚茹年纪还小,等她上大学再说不迟。

慢慢的,三十进二十的晋级赛到来。

《战马奔腾》是戚茹曾经苦练过半年的考级曲目,几乎闭着眼都能拉出来。时隔一年,她的心境又有了变化,拉起这首歌来,多了几分意气风发。

“瞧,她天生就是这块料子。”徐宏对戚奶奶如此感叹。

“你和那位林老教的好。”

“可不是我们的功劳。给她启蒙的是老七,努力的是她自己。你看她爹,一点音乐细菌都没有。”徐宏给名角挠了挠下巴,又说,“不像小七,全身都是艺术细菌。”

戚茹不知道两位老人对她的评价,她正在擦弓。手里的弓是当初林启光送她二胡时配的弓,用了也有近三年,也许用完这次比赛,就应该换了。

“师父,奶奶,妙妙他们在等我,我走了。”

陆外公的身体痊愈,每晚陆家兄妹都花了更多的时间陪他下棋闲聊,心情一好,病气去得快。这一回,两兄妹又陪着她一块去锦川。

说起来,在其他人眼中这样的陪伴似乎没有必要。钥匙可以直接给戚茹,应援牌可以交给涂森魄帮着一块举,他们两不过是观众而已。

可他们两不这么认为。朋友就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能提供帮忙的人。哪怕只是坐在台下,也能给予台上的选手力量。陆妙能耐提供化妆,而陆景行只是坐在那,就能给戚茹信心。

师兄在看着我,我可不能给师门丢脸呐。

戚茹也会这么想的。

经过上一回评委的点评,戚茹这一次没有穿特殊的演出服,她拿出重生回来那一年的老旧衣服,洗得发白,但干干净净。

那个年代的上战场的士兵,也许就和她一样,除了军装和迷彩,便服再普通不过 。当兵,进军营,保家卫国,朴素的服装下是不普通的理想。

戚茹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对待这首军营狂想曲,不断有马嘶声从她手下溢出,人们仿佛见到了群马飞奔,望天长啸的场景。马背上的儿郎们嘴里不断喊着,催促胯下的马匹,身躯一颠一颠,只为快速向前进。

有人手里拿着马鞭,有人手中握着长枪,有人号令万军,有人拍马追敌。

在场的人屏住呼吸,随着一段快速的勒马声坤长了脖子,等戚茹的右手放松下来,进入一段稍慢的节奏,拉长的脖子才像一根弹性尚好的面条一般缩了回去。

结局又是渐渐变弱的马嘶声,一阵抖弓过后,满场皆静。

戚茹起身,深深鞠了一躬。

观众们才恍然从这首歌的余韵中走出,热烈地鼓起掌来。

“你这次的表现让我惊喜,没想到你会选择这首歌。稍微懂点二胡的人都知道这首名曲,它被列入考级曲目,但很多人即便是过了业余十级,也不见得能拉好这首歌。不是拉得快就好,不是马嘶声越多越好,你能有自己的理解,我很开心。”

“我赞同乌老师说的以上所有。戚茹,你在这个年纪能用自己的理解演奏出万马奔腾的感觉,能让人感受到恢弘大气的场面,真的很难得。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选择一些最能展现你自己的曲子。”

潜台词就是,之前的流行乐曲虽然好,但不太受他们的认可。

戚茹听出了这层意思,心下虽感无奈,但面上不动声色。

一旁老神在在的渠义忽然挪了挪屁股,双手交叠垫着下巴,“其实我倒不认为你用流行曲就不能展现自己,只是相比而言,这些经典曲目更好。但并不是说流行乐曲会有问题。其实我挺期待你用民乐的方式去演绎流行,也许你走的远了,就能反过来对民乐的发展有所帮助。”

这番话似曾相识,似乎在某档节目上听过。戚茹想了想,同样是评委,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也向渠义笑了笑。

戚茹走下台,下一个是六十岁的老人,他很有阿炳的感觉,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但因为演绎其他曲目太次,也许只能止步三十强。

果然,他落败了。

台上有人挥洒泪水,有人欢畅大笑,人间的喜悲如此相似。

中场休息时,渠义没和评委一块吃饭,他一个人领了盒饭坐在一边,看起来有点孤单。节目组一直乐于看见评委们之间有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引发话题讨论。某些情况下,导演安排他们说一些引人遐想的话,但这次,是渠义自发的行为。

他一直不太赞同这两位评委死板的观念,明明有些选手的技术还不错,选择流行乐曲是因为要扬长避短,但在他们眼里就成了不务正业。要不是戚茹的技术太过惊艳,之前选择周杰伦的乐曲又过于有名,要不然他敢打赌,这两位评委一定不会这么好说话。

他是流行歌手,本来不应该参加这种传统民乐选秀节目,但既然节目组邀请了他,就应该是知道他们会有思想上的碰撞。他喜欢创新,也喜欢会创新的人。

比如一直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进行巧妙融合的李玉刚,独具匠心,专辑中的歌曲曲风多样,既有传统的中国音乐元素,又融合了R&B等时尚曲风。《新贵妃醉酒》、《清明上河图》都是李玉刚的创新尝试。

在他之前,没有人像他一般,将京剧和流行结合,歌曲里出现戏腔,双声变换,这些即丰富了流行,也改变了京剧。

下午场是徐宁,观众席没有位置,陆妙对徐宁不感兴趣,直接拉着她离场。但她们没走成。

“等等。”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大哥叫住了戚茹,“戚茹是吧?我是来采访的,采访很短,不会耽误太久。”

戚茹忽然想起来,她答应过了班主任,要在采访期间‘不着痕迹’替一中宣传。如今正值省教育局的视察,说不定校长还特意和他们说了这件事。

“好的。稍等一下。”戚茹身上穿的衣服不太适合,她从背包中找出校服,穿好之后才点头,“好了,你们想问什么?”

“简单的小问题,可以先说一下你的日常生活吗?据我们了解,你应该还是学生。每周都需要演奏不同的曲目,应该很辛苦吧。你是怎么协调练琴和学习的?”

这问题正中下怀,戚茹摸了摸校服的袖子,笑眯眯道:“我是临安一中的学生,首要任务当然是学习。但一中的学习时间很宽松,周末双休,平日里的午休时间也挺长,我中午或是傍晚都能空出一点时间练琴。”

说完之后,笑容也没收回去。要是摆出一张不近人情的脸,恐怕就不是宣传,而是拒人于门外了。

摄像大哥一时间忘了言语。

酒窝的杀伤力有多大,看网络上戚茹的粉丝后援会就知道,迷得青春期少男少女七荤八素。

“呃……这个,哦,下一个问题。”摄像大哥擦了擦汗,不太敢看她的脸了。

“那你家里人都支持你来参赛吗?毕竟高考的压力很大,国内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子女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

戚茹收敛了笑容,缓慢道:“我家,只有我和奶奶。老人家对我的决定都很支持,并不认为学二胡是不务正业。我还有个师父,他对我很好也很严格,常教育我走入民间街头感受那些老人不一样的演奏风格。学校又有校庆之类的活动,给我们提供舞台,基本上身边的家人,老师,朋友,都是支持我的。”

“真是很幸福呢,能自由选择爱好并得到家人支持,想必有很多人羡慕你。”

“其实还好。有类似情况的不止我一个……”

采访继续,陆妙看着戚茹和摄像大哥一来一往,觉得好无聊。

他问的问题在网上都能找到答案,陆妙全能答出来。不止是因为她属于戚茹朋友的范围,也因为贴吧里写的太详细了!

民乐之星的贴吧里,戚茹的帖子楼盖的最高,时不时有人发布有关戚茹的信息。这些所谓的粉丝不会在意公布戚茹的隐私信息是否会给她带来麻烦,只是觉得讨论她能带来满足感。

陆妙原本有些担心,好在网络上都没什么负面影响,真正有关于隐私的信息没人透露,戚茹的成绩单也成为了许多人教育子女的说头。

“你看看,还说想学人家当明星。你有这小姑娘成绩好吗?每天能坚持一两个小时的练习吗?”

“当歌手?行啊,不要你保持一年的年级前三,哪怕只有一次,我都答应。”

诸如此类的。网民们都相信,若是这姑娘进入娱乐圈,成为明星,将会是一股清流,走的是学霸路线。

然而陆妙刚放下心来,戚茹进入十强之后,忽然有人爆料说民乐之星这个选秀节目有内定的冠军,而被内定的人选,就是戚茹。

这位匿名的爆料君给出的证据很有意思。

“最近这个戚茹似乎很火,但卖人设是不是卖的有点过。

学霸我同意,说她努力也好,但比她水平的不是没有。不知道各位是否注意到,我截图给你们看看。[第一期.jpg][第二期.jpg]……[第八期.jpg],发现了吗,每一期都有她,从海选就开始了!

要想出名,首先就要有足够的镜头,才能让人认识。可海选是什么情况不用我说吧,不说是人山人海,也该是成千上百。可海选期间一共才剪出了两期视频,后面的市区赛期数也不够所有人装进去。比如那个弹古筝的XX,弹古琴的XX,吹笛子的XX,都是俊男美女,却没有在海选和市区赛亮相。戚茹在六十强和三十强的视频里,都是完完整整的一首歌,而其他人或多或少被剪了镜头,要么干脆就消失了。

比她出色的人少吗?不少。

再回到她的家境。之前贴吧里有人说她家有两套房,我姑且相信她家除了两套房之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拆迁款,但绝对不会太多。而且我询问过老街的一些拆迁户,选择房子的人就不会有钱,选择钱的人没房子。那么请问,之前还家徒四壁靠奶奶养活的这位穷学生,是如何穿得起这几件衣服,能围上这条围巾!

[图片.jpg]……

这些照片绝对不是PS,你们可以拿去鉴定。如果你们要说她们家也许有一笔存款只是不拿出来用,那我又要问了,这些衣服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限量款是什么意思知道吗,奢侈品大牌的会员是什么意思知道吗?

种种这些,你们难道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然后说一点我的疑惑吧。

她的成绩单长这样[图片],竞赛全是英语,然而国内口语出色者无一不是良好的语言环境造就的。她一个在校学习的学生,口语演讲不输外国人,似乎连一中的某位老师都曾公开表示戚茹的口语不像是中国人,像是生长在国外的。然而她之前的初中同学我也碰巧认识,都说戚茹在初一初二就像个隐形人,学英语都不愿意开口,英语成绩并不好。

现在这像是坐火箭一样蹿天的速度,怕不是有人为她请了个外国人家教藏在家里?据我所知,她家除了一个奶奶,没有任何亲戚,海外关系也没有。还是说,教她二胡的那位未曾露面的师父是个外国人?

似乎临安没有这么一个人啊,会民乐的外国友人,想想就觉得不靠谱。

最后,给你们一个好玩的帖子,也许你们会发现那帖子的内容,和我说的太像了。

http:// ……”

有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更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本来嘛,哪有这么完美的人呢!

于是爆料君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越来越多人觉得戚茹能有今天是因为背后有人。

而顺着他给出的链接寻摸过去 ,陆妙发现,那是一个天涯扒皮贴。

主题内容便是#水果台今年选秀节目冠军内定,背后金主竟是他!有图有真相#

一场针对戚茹的风波,就要到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生之大艺术家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