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泰山石敢当

作品: 升官!发财!死皇帝! |作者:文理风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3-16 10:5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意识到皇帝跑了, 一群文臣忙围向他们的主心骨冯道。

“相爷,陛下……如今可如何是好?”

冯道此时也有些懵,他跟过庄宗打天下, 跟过明宗监国, 可唯独没遇过皇帝逃跑, 不由问身后两个宰相刘昫李愚,“两位有何意见?”

李愚曾经做过梁官, 这种事倒经过, 直接说:“陛下出逃,我等不曾参与,如今太后在宫中, 我等不如先去中书, 然后遣小黄门去太后处问懿旨,然后再各自归家。”

冯道看了李愚一眼,这是打算打着听从太后的名义行事,甩锅给太后, 这种处理确实最是妥当,只是如今皇帝出逃,太后虽不是皇帝亲母,可毕竟是自己庶子,只怕心里也不好受, 这时何必再去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冯道摇摇头, “陛下虽然失守社稷,可我等身为人臣, 却得谨守本分, 如今宫中无君, 按规矩无君外臣不得入宫,我等岂可擅入宫闱,不如大家先各自归家,我看潞王马上就要入城了,等他入城后,大家再听诏就是了。”

众人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点头。如今外面乱糟糟,刀剑无眼,还不如回家老实呆着,等安稳再出来。

于是众人拥着冯道往回走。

冯道带着众人上朝时,潞王的大军就已经到了京城城外,得知皇帝跑了,潞王也放下心来,没急着进城,而是决定把姿态做足。

当初他起兵是为了活命,可如今到了京城外,李从珂的野心也涨了,变成了他进京当皇帝!

只是李从珂也明白,这当皇帝可不是小事,尤其,这该有步骤不能少!

如何从一个勤王的藩王变成名正言顺的皇帝,本来大字不识几个的李从珂应该是不知道的,可幸好他有个藩王变皇帝的义父李嗣源,所以李从珂对此倒也算有经验。

当皇帝一定得矜持,不能自己急着当,得大臣拥戴,越矜持越显得这个皇帝名正言顺。

所以李从珂一到京城外,不先急着进城,而是派人先去京城打听,京中众臣还有谁在,当得知李从厚只顾自己逃跑,而把宰相和文官都丢了,顿时大喜,忙让刚投诚自己的安从进去给宰相传信,这才坐着车辇,摆足架势准备进城。

一众文臣拥着冯道从大殿往回走,刚走到天宫寺,安从进就带着人马匆匆迎了上来。

“相爷!”安从进翻身下马,对冯道拱手抱拳,“潞王殿下远道而来,已到京外,还请相爷率百官相迎!”

冯道此时还不知安从进为了投诚宰了两个枢密使,只是从安从进开口这句话,知道他倒向了潞王,笑着说,“本相今日带百官上朝,见不少官员缺失,又见陛下不见,正不知如何是好,打算带众人各自归家,幸而遇到将军,那将军护送我等去城外迎潞王吧!”

安从进听了顿时有些尴尬,今□□堂上缺的不少人,都是因为和他有仇被他趁乱下了黑手,不过好在冯道素来仁厚,向来不管这些事,安从进倒也不忌惮,忙让下属牵来马,亲自扶冯道上马,然后拥着一群文臣往城外走。

冯道带着百官到了城门,正遇到潞王车架,冯道带百官下马,拱手道:“如今京中无君,动乱不已,宫中先帝停灵处和太后太妃都不安稳,还请殿下进宫,以定社稷。”

冯道素来务实,事情都到这份上了,潞王得皇位如探囊取物,冯道也懒得弄那些虚的。

冯道是懒得弄虚的,可潞王却喜欢那些虚的,尤其希望能更名正言顺,于是潞王隔着帘子义正言辞的说:“本王此次进京不过是为了清君侧,等到陛下归来,京中安稳,本王就回藩镇。不过本王此次进京,却不想惊扰了先帝和母后,实在罪过,本王这就去宫中祭拜先帝和问安母后母妃。现在还没见过母后,本王就不和诸公相见了。”

说完,潞王让车辇宫中驶去。

冯道看着离去的潞王,嘴角抽了抽,怎么一个个,都想着让太后背锅。

可就算有太后背锅,这司马昭之心,都路人皆知了,还弄这些有意思么?

等潞王走后,其他百官都围了上来,刘昫和冯道关系最好,低声说:“那咱们还要不要劝进?”

冯道心想不劝进能行么,国不可一日无君,总不能让皇宫没皇帝吧,只能小声说,“不过看样子得等殿下见了太后娘娘,由太后娘娘下了懿旨再说了。”

刘昫点点头,从刚才的架势,可以看出潞王是个好名声的,那后面的登基,看样子还有的折腾。

果然,如冯道等人所料,潞王进宫后,先去祭拜了李嗣源,大哭了一场,然后就去曹太后宫里,不知和曹太后说了什么,没一会曹太后就让人拟了懿旨,废当今圣上为鄂王,以潞王知军国事,权以书诏印施行。

众人对此并不意外,皇帝李从厚本就不是曹太后亲子,而潞王又是先帝养子,对于到底是庶子当皇帝,还是养子当皇帝,对曹太后其实并无差别,况且潞王生母早逝,对曹太后素来孝顺,就算潞王登基,曹太后也是潞王名正言顺的母亲。

太后都下旨了,潞王这个皇位也算名正言顺了,在冯道再次和百官一起劝进时,潞王也只以德行不足谦逊了一下,在凑足三次劝进后,潞王就在文武百官拥戴下,正式登基为帝。

*

潞王这边是风光无限,逃出京的新帝可就凄惨多了。

因为慕容迁的临行前背叛,新帝不但只带了不到五十个侍卫,连提前收拾好金银珠宝和盘缠都没带上,所以还没到魏博,一行人就已经盘缠用尽。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一行人穷困潦倒走投无路时,一队骑兵迎面而来,而领头的人一见到侍卫中的新帝,顿时大惊,忙骑马过来。

“陛下,您怎么在这?”

新帝一看来人,顿时悲从中来,“姐夫!”

来人正是永宁公主驸马、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石敬瑭忙下马,又扶新帝下马。

新帝下马后,就把京中刚刚发生的事都告诉石敬瑭,并哭着说:“潞王意图篡位,康义诚以下都背叛了朕,朕如今无以庇,只能去投奔长公主,幸好如今在路上遇到姐夫,还望姐夫助朕。”

石敬瑭听到李从厚说的,心中大惊,他半个月前从河东出发时,凤翔战事还好好的,想不到区区几日,竟然变了天,甚至连李从厚都被逼逃出来。

身为亲姐夫,石敬瑭自然不能对这事不管,只是他这次来是因为之前收到先帝陵墓修好将要下葬的消息,身为女婿的他是来送葬的,所以只带了随身护卫,并未带兵马,谁想还没到京就遇到这么大的变故。

不过好在石敬瑭跟着李嗣源征战多年,比李从厚这傻白皇帝能力强多了,略微思忖一下,就说:“如今潞王既然占了京城,又手握重兵,陛下必须得有军队保护才安全,可惜敬瑭这次是奉旨进京送葬,并未带兵,而河东又远在北方,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就近求援,旁边就是卫州,卫州刺史王宏贽以前也是名将,手下兵马不少,姐夫这就为你去找他来护驾!”

石敬瑭说完,就带着手下护卫先把李从厚护送到最近的驿馆,安顿好,然后亲自去卫州,找卫州刺史。

卫州刺史王宏贽是李嗣源手下一名老将,这几年年纪大了,就求了李嗣源外放,到了卫州这个富饶的州做了土皇帝。

对于老熟人石敬瑭来,王宏贽很是高兴,可等石敬瑭说完来意,王宏贽禀退左右,叹了口气,“天子避狄,古亦有之,然于奔迫之中,亦有将相、国宝、法物,所以军长瞻奉,不觉其亡也。

今宰职近臣从乎?

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今以五十骑奔窜,无将相一人拥从,安能兴复大计!所谓蛟龙失云雨者也。今六军将士总在潞邸矣,公纵以戚藩念旧,无奈之何!”①

石敬瑭听了默然,他知道王宏贽说得是实话,昔日唐朝皇帝虽然也屡次逃跑,可都带着文武百官,这样跑到哪,哪就是朝廷,可如今皇帝却自己跑了,没带朝廷,那没了朝廷的皇帝,还能是皇帝么?

石敬瑭知道王宏贽不可能助李从厚的,只好起身告辞,回去驿馆。

回到驿馆,石敬瑭就把王宏贽的话转述给李从厚。

李从厚听了又羞又恼,既恼怒之前自己识人不明丢了钱财,又懊悔自己逃跑时没带着宰相百官。

而跟从李从厚跑出来的那些侍卫,好多都是李从厚昔日王府的旧人,这些人跟着李从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平时嚣张跋扈的要命,乍听李从厚要完,比李从厚反应更大,更不能接受,在这种强烈的落差下甚至怨恨起石敬瑭。

其中弓箭库使沙守荣、奔洪进更是忍不住站起来谴责石敬瑭:“陛下是先帝爱子,石公是先帝女婿,既然昔日有福同享,那如今就该有难同当,现在陛下有求于公,公却以将相、国宝为借口推脱,这是打算要不管陛下吗?”

石敬瑭听得脸一沉,自从遇到李从厚,他为了李从厚忙前忙后,又是安顿他,又是帮他找卫州刺史,可谓掏心掏肺,却不想不但没被感激,反倒落得埋怨。

他是跟着岳父步步高升,可他的高升都是他跟着李嗣源打天下时用命换回来了,多少次李嗣源陷入敌阵时,都是他和李从珂不顾生死,才把李嗣源救出来。李从珂身上一身旧伤,他身上何尝不是一身旧伤。

而他和李从珂跟着李嗣源南征北战时,李从荣李从厚两个亲儿子可是在后方由大儒教着享福呢!

想到之前李从厚不念旧情,硬生生逼反李从珂,再看现在李从厚身后侍卫眼中的怨恨,石敬瑭突然觉得自己一腔热血喂了狗,他现在终于明白李从珂为什么反了,明白为什么没有一个将相跟随李从厚。

李从厚他妈的就是一个白眼狼,而他周围的人,更是一群白眼狼!

石敬瑭豁然起身,对李从厚抱拳,“陛下既然觉得敬瑭无用,那敬瑭就回去了,陛下保重。”

石敬瑭说完,就朝外走去。

李从厚一见石敬瑭要走,顿时慌了,而比李从厚更慌的,是他身后的侍卫,石敬瑭一走,他们就真没一点助力,在惊慌中沙守荣、奔洪进为了阻止石敬瑭走,竟然拿佩刀刺向了石敬瑭。

石敬瑭正心灰意冷,丝毫没有防备,而石敬瑭身后的两个亲卫也没想过李从厚的侍卫居然会动手,只有离石敬瑭最近的亲卫陈晖在千钧一发之际,用自己身体挡在石敬瑭身前。

“噗——呲”

刀穿入身体的声音如此清晰,石敬瑭震惊的看着一直跟自己出生入死陈晖倒在自己身上,石敬瑭猛然转头看向李从厚。

李从厚也被这一幕吓到了,“这……朕……”

而沙守荣、奔洪进两人一见陈晖身死,知道今日无法事了,石敬瑭肯定要取他们性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着侍卫一拥而上,打算先下手为强。

石敬瑭又惊又怒,当即拔出佩刀和亲卫石敢一起对上李从厚的侍卫。

可很快,二对五十,石敬瑭和石敢两人就落了下风。

石敬瑭其实还有一支骑兵,可之前为了保护李从厚,石敬瑭把骑兵都安排到驿站外,用于防御潞王来袭了,而这所驿站又比较大,里面的声音很难传到外面,所以此时在驿站内,石敬瑭和石敢两人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眼看两人就要死在这,石敬瑭的亲卫,石敢,突然一把拉过石敬瑭,把塞到旁边一间狭小的耳房,然后用自己身体顶上……

驿站外,石敬瑭偏将刘知远突然觉得眼皮狂跳,直接拽来一个亲兵,“使君进去多久了?”

还没等亲兵回答,刘知远就一把拔出佩刀,“不对,使君进去这么长时间还没出来,肯定出事了,走,跟我进去看看。”

刘知远带着一队亲卫匆匆进了驿站。

穿过回廊,一进正院,刘知远就看到毕生难忘的一幕:

低矮的耳房门外,血肉模糊的石敢死死挡在门前,一群侍卫正拼命的用刀砍他。

刘知远顿时眼睛通红,一把拔出佩刀,“弟兄们,上!”

刘知远和一群亲兵直接扑上去,把一群侍卫杀了个七零八落。

等把所有侍卫拿下,刘知远和亲兵上前小心掰开血肉模糊的石敢,打开门,放出里面的石敬瑭。

石敬瑭一出来,就望向地上的石敢,看着几乎被砍成烂泥的石敢,石敬瑭眼睛顿时红了。

“使君,刚刚石敢一直用身子卡着门,才被这群畜生……”刘知远恨恨的说。

石敬瑭闭上眼,“去屋里找到陈晖,把他和石敢一起送回老家,好好安葬!”

刘知远抱拳,“使君放心!”又转头看向那些被制服的侍卫,“使君,这些侍卫?”

石敬瑭睁眼,眼中一片冰冷,“一个不留!”

是日,敬瑭尽诛帝之从骑五十余辈,独留帝于驿,乃驰骑趋洛。②

※※※※※※※※※※※※※※※※※※※※

注:①②出自《五代史》

泰山石敢当:

陈晖和石敢被送回老家安葬,后石敬瑭登基,特追封两人,其中石敢为泰安人,家泰山脚下,后人为了纪念石敢,就有了“泰山石敢当”说法。(泰山石敢当传说之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升官!发财!死皇帝!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