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79章 祸从天降

作品: 盛世大唐美名扬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21 19:43|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母亲,长乐这就去请太医。”

长乐听闻孙氏的话,立即微笑着起身而去。

对于笑笑,长乐也是一直非常疼爱的。

自己膝下无女。

长乐也一直把笑笑当做亲生女儿对待。

这一点笑笑也是深有感触的。

远征的五年多的时间里。

笑笑和长乐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在哪几年里,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段感情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陪伴着二人一起走过余生的日子。

长乐快步走到了太极宫。

正是午膳的时间,稚奴和果果也正在陪父皇和母后用膳。

场面和气氛都非常的融洽。

倒是林浩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似的。

他的小脑袋抬起来,往门口望去。

“母亲……”

小家伙的嘴中,糯糯的喊出母亲二字。

然后就摇摇晃晃的往门口而去。

因为刚刚说会走路才不久,所以走路的模样也是极其可爱。

所有人都惊讶了。

一起跟随浩浩的身影往门口看去。

才发现是长乐来了。

“母亲,抱抱……”

林浩摇摆着走到长乐的面前,伸开了细嫩的胳膊。

长乐一脸微笑的蹲在地上,一把就将林浩抱了起来。

“父皇,母后。浩浩竟然会喊母亲了,儿臣今日真是太高兴了。”

听到长乐的话,李二和观音婢心里苦啊!

可是他们还不能说!

这个孩子也真是的,竟然第一句话,就是会喊母亲。

完全辜负了,他们二人日夜照顾的扶养之情啊!

不应该先喊上一句,外公或者外婆的吗!

真是太让李二和观音婢郁闷了?

“看来,还是你们母子同心啊!”

“长乐这么晚过来,不会是只是想看看浩浩吧!”

“母后若是不说,儿臣差点把正事给忘记了。”

“笑笑今日突然出现呕吐的现象,府里众人都以为是笑笑有了身孕。”

“所以长乐来宫请太医院的太医,去把把脉。”

稚奴和果果闻言都很开心。

特别是果果尤为显得高兴。

见稚奴还没反应,果果赶紧在桌子底下,用脚尖碰了一下稚奴。

稚奴当即便心领神会。

“来人,速速派太医去天下王的府邸,为郡主把脉。”

“务必要好好诊断一番,若是真是喜脉,一定要开好安胎药材。不得有误。”

内侍不敢怠慢,立即恭敬的领命而去。

长乐抱着浩浩,陪父皇和母后,说过一会儿话后。

便告辞而去。

走的时候,又去看了看皇兄李承乾。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皇兄的身体并无任何进展。

用太医院太医的话来说,如今也是靠天下王的药方来续命了。

不过即便如此,父皇和母后,仍然没有放弃哪怕是一丝丝的希望。

毕竟承乾如今还是活着的。

长乐回到林府的时候,太医院的太医,正在认真的给笑笑诊脉。

林府一家人都围在一起,静候佳音。

果然,没有多长时间。

太医开口了。

“恭喜,恭喜。郡主有喜了。”

“而且从脉相上来看,恐怕还是双喜……”

好家伙,这下子林府算是乐成一团。

就连孙氏都感叹,这林家生双棒的传统,果然没有丢失。

如今这良好的传统,被笑笑给完美的继承了过去。

此事被刚刚回府的林然听到。

林然爽朗的笑声,在林府大院里响起。

“赏,重赏…刘鹏,去给太医准备赏钱!”

听到老爷的话,刘鹏立即高兴的答应而去。

一家人见家主回归,更是越发的高兴起来。

笑笑见父亲,一脸的喜悦之情,自然内心也是欢喜不已。

对于,父亲不让自己去缝纫厂的事情,内心的怨气去了一大半。

这件事情,是自从笑笑记事以来,父亲第一次婉拒了自己。

理由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夫婿裴行俭,已经是科技学院的院长兼工厂的厂长。

若是笑笑再出任针织厂的厂长一职的话。

以后若是有了孩子,将会出现父母都疏于照顾的状态。

笑笑如今身怀喜脉,才突然觉得,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是为了自己和孩子着想的。

林然当即下了几道命令。

都是命令林府的丫环和杂役,好好服侍笑笑的命令。

瞬间将笑笑肚子里的孩子的安危,当成了林府头等大事来对待。

这样的待遇,就连平安的夫人遗玉都未曾享受到过。

林然对笑笑的偏爱,由此可见一斑。

太医院的太医,带着林府的赏钱,美滋滋的回宫而去。

按照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交代,自然要前去汇报一句的。

雉奴和果果闻言,笑笑是喜脉。

而且还是双棒的时候。

那叫一个欢喜啊。

高兴之下,又赐给了太医一些赏赐。

二人不顾天色已晚,径直往林府而去。

在一干侄子和侄女之中。

众所众知,皇后娘娘是最疼爱笑笑郡主的。

这一点和天下王最疼爱笑笑郡主是一般无二。

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到来,让林府的下人们瞬间便忙碌了起来。

端茶的端茶,倒水的倒水。

“如今笑笑有了身孕,可要仔细了身子。”

“姑母再给你派四位仔细体贴的宫女,来照顾你的饮食起居。”

“有了身孕的人了,自然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

“切不可再像以前一样,抱着肉块就啃了。”

果果拉住笑笑的手,微笑着叮嘱道。

“多谢姑母关心,笑笑如今就算是想吃肉肉,嘴里也咽不下去了。”

“姑母,您不知道,刚刚笑笑呕吐的好难受呢。”

笑笑的回答让一家人都抿嘴直笑。

“傻丫头,你以为做母亲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

“以后这两孩子,折腾你的时候还早着呢。”

“孩子,等你做了母亲以后,才算是真正的长大了。”

雉奴和果果在林府驻足良久后,方才离开。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府一家都把笑笑当成了宝贝一样看待。

尽管果果从宫里派来了四位宫女服侍笑笑。

武曌作为母亲,仍然是每日监管笑笑的饮食起居。

那副仔细的模样,和照顾小时候的笑笑一般无二。

就在长安城因为有了自行车和摩托车,甚至还有了汽车。

再加上新式内衣的出售,民居的改建而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

数只信鸽,却突然齐刷刷的,往长安城的方向飞奔而来。

永徽二年的六月二十八日。

此时李治已经登基三年之久了。

显德殿刚刚开始议政。

门口便接二连三的响起内侍的声音。

“陛下,河东道,发来急报···”

“陛下,江南道,发来急报···”

“陛下,剑南道,发来急报···”

“······”

李治将飞鸽传书的奏报,一一仔细看来。

越看越紧张,越看神色越不安。

所有的奏折无一列外,都是直指水患的。

灾情最严重的江南道,重灾区已经连降半月大雨了。

而且看迹象,大雨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可是千百年来未曾出现的情况。

很多灾民家里都进了水。

田地里的粮食几乎可以断定,今年要颗粒无收了。

而且还发生了民居倒塌,百姓伤亡的事件。

······

李治的心,跟随着一封封奏折而心跳加快。

这都是大唐的子民啊。

这都是大唐的百姓啊。

百姓受苦,帝王岂能视若无睹。

于是,显德殿立即开始着手安排善后事宜。

“众位爱卿,除了给灾区调拨粮食和钱款,减免赋税···”

“众位爱卿,还有什么好的计策···”

李治站起身来,环顾朝堂上下文武百官,沉重的开口说道。

群臣面面相觑,除此之外,莫非还有其它良策不成。

这每逢旱灾和水患,不都是这样救济的吗。

只不过今年这水患,实在是有些厉害而已。

江南道竟然能连降半个月的大雨。

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可见受灾情况也是非常严重。

李治见百官们,再无其它良策。

就在他准备御笔亲书。

让各地按照以往的方法,抚慰灾民的时候。

宰相房玄龄站了出来。

“陛下,今年这水患异于往年,不如将天下王诏来。”

“听听王爷的意见。”

宰相房玄龄的话,让李治瞬间放下了手中的笔。

是啊,关键时候,自己怎么把姐夫给忘记了。

这样的国家大事,还是要与姐夫商量为好。

“传朕口谕,速传天下王进谏。”

内侍领命急急而去。

林然在设计院驱车直接赶到了显德殿。

他知道,若非是事情紧急。

雉奴不会如此着急的召见自己的。

不等林然施礼,雉奴便将手中所有飞鸽传书的奏折,交到了林然的手中。

林然越看越紧张,越看越后怕。

在他所读的史书里,好像并没有今年的这一场洪涝灾害。

可是,如今却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陛下,速速命令各地,立即派人严查长江和淮河两岸的情况。”

“半个月的大雨不曾停息,这样的雨势足够让河面的水位急剧上涨。”

“若是长江和淮河,一旦决堤。”

“那样的后果,将会是人间惨剧啊。”

“奏折上目前的损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防汛固堤。”

“这可是关乎两岸数百万百姓,身家性命的头等大事。”

“······”

天下王的话,让显德殿瞬间寂静无声。

没人怀疑天下王的话是故弄玄虚,夸大其词。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所有他主张的事情,经过反复验证以后,都是切实可行的。

林然的话,让李治瞬间便冷静了下来。

于是一道道圣旨被绑在了信鸽的腿上。

为了避免被大雨淋湿,特意用油纸包裹起来。

“陛下,如今看来汛情非常紧急,责令各地务必要每日奏报一次各地的灾情。”

“但凡有隐瞒不报者,或者是巡防不得力者。”

“非常时期,必须非常对待,查实一桩,查办一桩。”

“轻则就地免职,重则打入牢狱。”

“各地驻兵必须立即赶往驻防的河堤两岸,和百姓们一起守护好长江和淮河两岸。”

“即日起,我们的工厂和针织厂,连夜生产编织袋。”

“这是一种用来装填沙土的袋子,为的就是巩固河堤,加固堤防。”

“三日以后,臣会率领十万大军奔赴江南。”

“洪水和汛情一日不退,臣和十万将士们,一日便不返回长安。”

“臣,恳请陛下恩准···”

“······”

林然的话在显德殿上空响起。

让李治和文武百官们看他的身影,都显得无比高大。

每当大唐有难的时候。

这个男人,总会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站出来。

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肩膀,扛起最沉重的责任。

李治的眼眶湿润了,文武百官们也是唏嘘不已。

“陛下,末将愿意随兵马大元帅一同前往···”

“陛下,末将也愿意随大帅一起奔赴救灾现场···”

武将们的热血被点燃。

他们的兵马大元帅都主动请求出征了。

作为将军的他们,立即嗷嗷直叫的往前冲。

林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是李二执政时封赏的。

雉奴登基以后,自然还为姐夫保留了这一至高的权利和位置。

就连身为王爷的长孙冲和高履行以及房遗爱等人,也纷纷要求随大军一起增援灾区。

深受林然大恩的程处煤和程处碳,也强烈要求随队前往。

最终武将们的热情,感染了文官。

他们也纷纷反应过来,嗷嗷直叫的抢着报名。

显德殿一片热血沸腾,激动人心的场面。

此情此景,让李治甚感欣慰啊。

在显德殿里,李治当场就拍板决定了随林然出征救灾的几支军队。

其实不用李治拍板决定,林然也可以随意调遣大军。

不过在这种时候,陛下的圣旨和口谕,终究是还是要下的。

林然回到林府以后,立即开始安排家中事宜。

府中众人一听说江南水患,一个个也是非常揪心和不安。

长乐等五朵金花自然知道,一旦家主下了决心,是任何人也劝不回来的。

林然的脾气和秉性,这么多年,她们几个早就摸得透透的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长乐和林然最小的儿子平健,执意要随父亲前往。

“父亲,如今三位兄长都有所建树,您就让孩儿跟随您去救灾一线吧。”

“让孩儿也体验体验随父出征的感觉。”

“让孩儿也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听到平健的恳求,林然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主要是儿子那一脸坚毅的表情,感动了林然。

孩子长大了,知道为国为民了。

这让林然很是欣慰。

自己作为父亲,岂能浇灭儿子那一颗火热的心。

李治下朝以后,将此事也立即奏报给了父皇和母后。

李二和观音婢也是非常揪心啊。

“雉奴,既然有驸马前去灾区救灾。”

“父皇相信一切灾难都可以过去的。”

“好在如今大唐粮食储备足够,多给灾区调拨一些。”

“切莫让受灾的百姓,在忍受饥饿的痛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世大唐美名扬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