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97章 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作品: 盛世大唐美名扬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21 19:43|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林然快步往皇宫走去。

一个多月的时间。

多少个夜晚,他都会望向长安城的方向。

哪里有他的亲人。

有他的学生。

还有他最心爱的人。

林然的脚步越走越快!

渴望见到心上人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

“殿下,殿下,公子来了…”

翠竹欣喜的对正在大口咀嚼着,美味零食的长乐说道。

长乐一下子将薯条撒了一地。

飞速的向门口奔去。

“公子……”

一头扎进林然的怀里。

死死的抱住,再也不舍得松开。

“傻丫头,都瘦成这个样子,不知道我会心疼的吗?”

林然注视着美丽的少女,心疼不已。

长乐整整瘦了一圈,整个人更加显得弱不禁风。

“长乐思念公子,牵挂公子,饭不能食,夜不能寐,自然是瘦弱多了。”

翠竹姑娘委屈巴巴的开口说道。

“公子,长乐想你……”

“傻丫头,我也想你,很想很想你。所以我回来见你来了…”

“父皇怎么同意公子,提前返回的?”

“我给陛下说,微臣要先行一步,去见自己心爱的人。”

“陛下龙颜大悦,就同意了……”

林然的话,让长乐破涕为笑起来。

“中午陛下要为将士们痛饮庆功酒,我就不能陪长乐用膳了。”

“晚上我做一顿好吃的,叫上他们三个,来林府用晚膳。”

“好,长乐都听公子的。”

大军凯旋归来,李二陛下率文武百官班师回朝。

整个太极宫都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太上皇李渊,得知林然胜利归来的消息,也是脸上笑开了花。

特别是林然斩杀,吐谷浑王慕容伏允的事情,更是让他喜上眉梢。

“这个小家伙,还真是让人惊喜啊!”

李渊自言自语的开口低语道。

李二高举酒杯!

这个时候的他是意气风发的。

“尚书郎的很好,那原本就是大唐的土地。”

“你们为朕,将那片土地给收了回来。”

“朕,今天敬大家一杯酒,感谢大家为朕,为大唐,收回了那片土地。”

李二陛下饱含深情的演讲,感动了凯旋回归的众位将士。

“饮胜…饮胜…”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让整个长安城清晰可闻。

百姓们得知胜利的消息,纷纷奔走相告。

学院的孩子们,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

他们的院长回来了。

凯旋归来了。

原来他们的院长,不仅仅是文采斐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将领!

院长的所做所为,深深影响了学院的孩子们。

让他们以后为大唐的开拓进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晚上的林府,灯火阑珊。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汉王李恪纷纷登门拜访。

就连晋王李治都来了。

果果和厚厚,亲热的拉着稚奴的手。

这样的聚会,当然不能少了咱们的长乐公主。

林然为他们准备了,满满当当的一桌子好肉好菜。

一坛子酒被林然搬了出来。

“今天不是在学院,而且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

“大家随意喝酒,只要你们几个,不怕回去被陛下打屁股。”

林然的话,让大伙都笑了起来。

“青雀不怕被父皇打屁股,青雀敬老师一杯酒。”

“恪儿也不怕…”

“承乾被父皇打一顿也无妨…”

三位皇子都举起了酒杯。

“还有长乐,长乐也要敬公子一杯酒。”

“嗯,还有果果……”

果果端起来哥哥为她特制的果汁。

连果果都奋勇争先了,厚厚和稚奴岂能落后。

一屋子人连连举杯。

长乐等人又找到了,在学院时和林然一起用膳时的感觉。

又找到了一家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多么的让人沉醉和陶醉。

多么的温馨和幸福。

太子李承乾等人是喝的伶仃大醉回去的。

长乐和翠竹姑娘直接便回行宫去了。

她们知道,父皇和母后还在等着她们回来呢。

“翠竹,你去跟父皇和母后说一声,就说长乐有点头痛,已经睡下了。”

长乐喝的面颊绯红,可不敢让父皇母后看到如今的模样。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得到翠竹的禀报,默不作声的点点头。

“大哥,我没喝醉,你就这么看不起青雀啊?”

“青雀也长大了,也成为男子汉了。”

“青雀恨不能跟老师一起去,出征讨伐吐谷浑。”

“大哥,你作为太子竟然也不为父皇分忧解难,竟然不恳求父皇随队出征。”

李泰一席话说的太子李承乾,竟然无言以对。

青雀那里知道,太子李承乾当晚便去恳求父皇和母后去了。

只不过被父皇和母后,拒绝了自己的请求而已。

“你们三个,给老子滚过来…”

三人抬头便看到父皇和母后,站在他们身边。

“滚过去,就滚过去…”

李泰小声嘀咕一声。

三人依次进入立政殿。

“喝了多少酒?瞧瞧你们都成什么德行了?”

“真是气死父皇了…”

李二看着一个个醉醺醺的三个孩子,就恨不得一巴掌呼过去。

“父皇,承乾知道错了,我们去给老师庆贺,承乾要求青雀他们喝酒的。”

“父皇如果责罚,就责罚承乾吧。与他俩无关…”

太子李承乾,恭敬的施礼说道。

“假仁假义……老师出征的时候,怎么请求父皇随老师出征呢?”

李泰听到太子李承乾的话,借着酒劲开口说道。

“你个混账东西…”

李二陛下高高举起了巴掌。

李泰昂起头,毫不示弱。

“父皇,青雀说的不对吗?太子哥哥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长孙皇后立即将青雀拉在了身后。

让李二陛下的巴掌不得不放了下去。

“要怪就怪父皇吧,是父皇未批准承乾的请求的。”

“父皇,这么说。青雀错怪太子哥哥了……”

李泰瞬间尴尬的无以复加。

“皇兄,对不起。青雀错怪你了…青雀给你道歉。”

“皇兄为何刚刚不跟青雀解释清楚?”

“老师说过要让我们几个兄友弟恭。”

“大哥作为兄长,被青雀责怪几句也是应该的,只要青雀心里痛快便好。”

李泰闻言更是羞愧的抬不起头来。

“都是父皇和母后的好孩子,快点回去休息吧,明日还要去学院读书呢。明天谁如果起不来,看父皇和母后怎么收拾你们。”

长孙皇后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三人纷纷跟父皇和母后施礼告退。

第二日一大早,长乐学院的孩子们便早早的赶到了学院。

没有人组织。

没有人商量。

他们纷纷站在学院的门口。

等待着院长的到来。

“院长好···”

“院长威武···”

“院长是我们的大英雄。”

林然刚刚走下马车,便受到了全院学生的掌声和欢呼声。

林然看到一张张孩子激动的笑脸。

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老师相信,你们以后都是大英雄。”

“因为你们是老师的学生。”

学生们,听闻院长的话,纷纷大声欢呼起来。

“院长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向院长学习的。”

孩子们大声的回答道。

“院长,打仗害怕吗?俺害怕看到流血···”

一个学生胆怯的开口,小声的说道。

林然闻言,这是一个实诚的孩子。

这个年龄的少年,又有几个真正的不害怕流血的呢?

他走到少年身边。

“院长开始也害怕,院长也害怕流血。”

“可是院长想想还有你们在学院等着老师,还有亲人在家里等着老师。”

“院长,想啊想啊,就不害怕了。”

“如果院长害怕了,坏人就会踏过院长的身躯,一旦踏过院长的身躯。”

“他们便会来学院欺负我的学生们,他们便会欺负院长的亲人们。”

“同学们,你们告诉院长,院长还能害怕吗?”

“不能,不能,不能···”

孩子们纷纷握紧了拳头,大声的回答道。

“告诉院长,你现在还害怕吗?”

孩子看着林然微笑的面孔,看着林然坚定和鼓励的眼神。

大声的开口回答道。

“院长,我不害怕,就是死也要保护学院,保护家里的亲人们···”

少年握紧了拳头,高高举起。

“保护学院,保护亲人们···”

“保护学院,保护大唐···”

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声在学院上空回荡。

让永乐学院的孩子们惊讶不已。

不久永乐学院也响起了高亢的呐喊声。

“保护学院,保护大唐···”

两所学院的呐喊,气震山河,此起彼伏。

震动了整个终南山。

借着孩子们高涨的气势和热情。

林然将学院的孩子们,全部聚集在大操场上。

他拿出了给陛下看过的建议地球仪。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林然一开场,就惊呆了所有的孩子们。

“这里就是我们的大唐,在这个地球上还有许多,许多未被开垦的土地。”

“等着你们长大后去开采。”

“在我们的四周,还有许多虎视眈眈的敌人,等着你们长大后去歼灭。”

孩子们越听越入迷,越听越激动。

原来这个世界竟然这么大?

竟然可以大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

院长说想要横渡过去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那是多大的大海啊?

“这里,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土地上长满了美味可口的食物和香料。”

“很多种都是我们大唐没有的,很多种都是能让人疯狂的。”

“这里,有一种神奇的物种。”

“有了它我们冬天就可以穿棉衣,盖棉被。”

“有了它我们大唐的老百姓,冬天便不会再感到那么寒冷···”

“这是一片滴水成冰的地方,即便在那样寒冷的土地上,仍然有一群一群的企鹅在冰面上跳舞。”

“这里同样也是一片冰原山川,北极熊出没的地方。”

“这是一个炙热无比的地方,鸡蛋放在地面上都可以烤熟···”

林然的这场课。

让孩子们的嘴巴张的大大的,足可以塞进去一个鸡蛋。

院长的话彻底打破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彻底颠覆了他们原本以为很伟大的理想和梦想。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他们不曾知道的地方,不曾知道的物种。

甚至还有可爱的企鹅在冰雪山跳舞······

孩子们的眼神,火热了起来。

一张张略显稚嫩的脸庞上,挂着一双双热切的眼睛。

“世界这么大,你们不想出去看看吗?”

“想,想,想······”

林然的问话。

彻底引爆了学生们的狂热。

整整一个上午,孩子们都沉浸在院长描绘的美好画卷里。

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午饭的时间到了。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汉王李恪,不请自来。

李泰乖巧的给林然端茶倒水。

服务态度怎一个好字了得。

“老师,横渡那片茫茫大海,真的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吗?”

“青雀啊,一个月老师还是保守的,一年之中也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横渡。”

林然自然知道李泰的心思,所以耐心的解释道。

“为什么一年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横渡?”

李泰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眨巴着眼睛听林然讲解。

老师说的果然没错。

自己对这个世界还是了解的太少了。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越无知。

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也是洗耳恭听。

三个人听得入神,竟然忘记了吃饭。

“你们三个赶紧扒拉几口,马上到上课时间了。”

三位沉浸在林然讲解中的好奇宝宝。

才知道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快一个时辰的时间了。

三人赶紧,狼吐虎咽的吃了几口饭。

“老师,青雀再来讨教。”

临走时李泰意犹未尽的开口说道。

“父皇,母后。出大事了···”

放学后,三位皇子直奔立政殿。

李泰的声音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都站起身来。

“青雀出什么大事了?”

两个人几乎同时开口询问道。

“大件事啊,父皇,母后。原来这世界这么大啊···”

李泰伸出胳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净胡说,世界像你比划的那么多。”

“咱们一家人都无容身之处了···”

长孙皇后笑骂道。

“父皇,母后。世界真的好大啊···”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海。”

“穿过那片大海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长满了美味可口的食物,和珍贵的香料···”

“还有一片土地那里被冰雪覆盖,可是在那冰雪上面,一群企鹅翩翩起舞。”

“在那边土地的对面有一群北极熊在一起唱歌···”

李泰的描述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惊愕的张大了嘴巴。

那片长满美味可口食物和香料的地方,李二是听林然提及过的。

而且也是他做梦都想拿下的地方。

正是他励精图治的动力源泉。

可是竟然还有企鹅跳舞,北极熊唱歌的地方。

李二陛下不淡定了。

长孙皇后更是淡定不下来。

“青雀,母后怎么觉得你在讲神话故事呢?”

“母后,青雀说的是真的,这些可是老师告诉我们的。”

“还有一片土地,把鸡蛋放在地上都能烤熟···”

“还有一片土地竟然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老师说有了那种植物,大唐的百姓冬天就可以穿棉袄,盖棉被了。”

“再寒冷的冬天,百姓们也不会感到寒冷了···”

李泰激动的手舞足蹈的在那里讲解。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再一次成为了三好学生。

随着李泰的讲解而心情激荡,神采飞扬。

“父皇,母后。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李泰结束了演讲。

眨巴着眼睛开口说道。

立政殿里陷入了片刻的沉静之中。

“承乾,恪儿,青雀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听到母后的询问,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

纷纷郑重的点点头。

“母后,青雀说的都是真的,和老师说的一般无二。”

“二郎,你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吗?”

“这世界真的有这么大吗?”

李二陛下闻言笑了起来。

“观音婢,难道你还不相信那个小子吗?”

“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大太大了,青雀有理想有志气。”

“父皇答应你,等你长大以后,等你老师允许以后,父皇让你出去看一看。”

“不过,你要为父皇将那些美味可口的食物带回来,还有珍贵的香料。”

听到父皇的话,李泰高兴的雀跃起来。

“父皇,儿臣想出去看一看,就是想为父皇送上食物,为母后送上香料的。”

“老师为大唐带来这么多食物,将来儿臣也要为大唐的百姓再添新食物。”

一句话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红了眼眶。

“父皇,母后。儿臣愿意为父皇和母后,带来冬天可以取暖的神奇植物。”

“让父皇和母后,冬天不在感到寒冷,让大唐的百姓都穿上棉衣。”

李恪的话,也让两个人欣喜不已。

太子李承乾见状也急于开口。

“承乾不要再说了。你莫不是要为父皇和母后,带来唱歌的北极熊和跳舞的企鹅吧?”

“安心做你的太子,大唐的未来,离不开你们兄弟一起守护和开拓。”

“你们三个都是父皇和母后的好孩子啊···”

李二陛下欣慰的开口说道。

得到父皇和母后的赞扬和鼓励。

三位皇子美滋滋的各自回宫了。

第二日的早朝,继续研究对凯旋大军的奖赏一事。

因为第一日奖赏的都是普通士兵和一般将领。

今天的奖赏才是重头戏。

怀玉,见虎,宝林,遗爱等四人,因为留在了土谷浑,管理土谷浑一切事务。

所以直接按照程处默和长孙冲的待遇,提升到都护府的级别。

让秦琼,老牛,尉迟敬德,心里那是一个美滋滋。

就连宰相房玄龄也是有点始料不及。

杜荷和高履行因为切断了敌军后路,未让一个土谷浑的敌军逃出。

也分别被晋升为振威将军和振武将军。

也让杜如晦和高士廉的脸上乐开了花。

他俩可是听自己的儿子说了,这一趟两个土谷浑军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全程都是一位吃瓜观众的角色。

能用这么大的军功。

那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而且还是超级大的那种。

到了林然和苏定方的功劳的时候。

不但是群臣为难了,李二陛下都为难了。

苏定方再封就要和一干开国元勋看齐了。

这帮老家伙肯定不乐意。

可是不封也说不过去啊。

还有一个林然。

好家伙。

十三岁就是尚书郎了。

而且他还是手刃土谷浑王慕容伏允的最大功臣。

更是不封不行。

更何况这小子还是未来的驸马爷啊。

接下来怎么办?

群臣是大眼瞪小眼。

很明显这锅他们都背不动。

陛下您自己看着整吧。

李二陛下也为难啊,你们都当吃瓜观众,这样不太好吧?

就在众人左右摇摆。

李二陛下左右为难的时候。

苏定方出班了。

“陛下,末将有个请求。”

“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李二陛下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毕竟是刚刚凯旋回归的主帅。

“陛下,回长安前林然嘱托末将一件事。”

“哦,什么事?”

李二眼睛亮了起来。

苏定方在这个时候出来,肯定和军功的事情有关。

如果那小子有什么好办法,朕就不用犯愁了。

群臣也是纷纷竖起来耳朵倾听,生怕错过了最重要的信息。

他们现在可是深知。

尚书郎出品,必是精品啊。

“陛下,林然末将转告陛下,我俩的军功不要了。”

此言一出,举朝哗然。

李靖更是气得不轻。

“烈儿休得胡言乱语,大好的军功岂有不要之理?”

这可是他最心爱的徒弟啊。

军功多了,自己这张老脸也有光。

“老师,徒儿是认真和小十弟考虑过的。”

“徒儿,心意已决。”

李靖闻言,仰天长叹。

改天一定要将那臭小子,胖揍一顿解恨。

“爱卿是不是还有什么条件?”

聪明的李二,果然是聪明啊。

一下子就想到了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陛下圣明,将末将和林然的军功折抵给杜荷和高履行即可。”

“考虑到朝廷暂无折抵军功的先例,就对半折现吧。”

群臣闻言再一次满朝哗然。

眼睛和嘴巴都张的大大的。

杜如晦和高士廉,也是一副极度不敢相信的模样。

“这主意都是尚书郎的主意吧?”

“末将不敢欺瞒陛下,却是是他的主意。”

苏定方恭敬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

李二仰头大笑,整个显德殿都是他爽朗的笑声。

“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群臣心里一万头什么马呼啸而过啊。

你都笑成那般模样了,还问我们意下如何?

这不是摆明了挖坑给我们跳吗?

不跳,坚决不跳。

于是群臣纷纷高呼。

“请陛下做主。”

君臣祥和可见一斑啊。

“好···宣朕旨意,封杜荷为辅国将军,高履行为虎牙将军。”

两位正三品的将军新鲜出炉了。

虽然只是杂牌将军。

可是也是实打实的正三品啊。

好家伙,群臣这才转过弯来。

感情那小子的结拜兄弟都是正三品的职务了。

这家伙,以后还了得。

这几天林府可是热闹的很啊。

不但宰相房玄龄亲自登门拜访致谢。

秦琼,牛进达,尉迟敬德三位大将军也登门来访。

礼物堆满了一间屋子。

让果果和厚厚,洋溢在幸福的礼盒里不能自拔。

“以后林府但凡有什么事,交给尉迟伯伯。”

“尉迟伯伯要是眨巴下眼睛,就把脑袋割下来当球踢。”

好不容易送走几尊大神。

林然原本以为,今晚会肃静一些。

不曾想兵部尚书带着杜荷一起来了。

你来就来呗,还带来了一马车的礼物。

林然刚想拒绝这些礼物。

聪明的果果和厚厚已经开始卸货了。

林然哑然失笑,家里什么都不缺。

为啥这俩孩子都这么财迷呢?

“哥哥,哥哥,那个屋子里已经堆不下了。”

“果果房间大的很,先放果果房间去了啊。”

果果眨巴眨巴眼睛抱起来就跑。

“姐姐,姐姐,厚厚的房间也大···”

厚厚抱着礼盒跟在果果身后。

“没大没小的,姐姐房间装满了,就到厚厚了。”

“谁让你是小弟弟呢?”

果果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让厚厚陷入了沉思。

姐姐好像说的很有道理的样子。

“姐姐,那下一车,该到厚厚了吧?”

两个人将果果的房间,摆放的满满当当的。

“嗯,姐姐说话算数,哥哥说过了,说话不算数不是好孩子。”

“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来送礼物了。”

于是两个孩子在兵部尚书杜如晦和杜荷走后。

便搬着小板凳坐到了门口,翘首以盼。

厚厚期盼的眼神尤为热烈。

在杜如晦和杜荷走的时候。

两个孩子还很热情的打招呼。

“杜伯伯,杜荷哥哥,一路慢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让杜如晦忍不住感叹。

这简直是两个人精啊。

长大后和他哥哥都有得一拼。

俩孩子,望呀望,盼啊盼。

功夫不负有心人。

高士廉带着高履行来了。

“高伯伯,履行哥哥,你们可算是来了。”

“果果和厚厚等你们好久了。”

果果扒拉看车窗一看。

心里立即就后悔了,这才礼物明显还要多上几分。

不过,没办法。

谁让自己是姐姐呢?

说话得算数不是。

不然以后怎么跟厚厚愉快的玩耍呢?

“高伯伯,履行哥哥,里面请。”

“车里的东西,交给我和厚厚就行了。”

果果开心的露出了两颗奶牙。

当高士廉和高履行进入林府之后。

两个孩子开始忙活起来。

正是炎热的季节。

两孩子,累得是满头大汗。

不过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苦和累。

管家刘鹏帮忙搬运,俩孩子也不同意。

美名其曰,要自食其力。

让刘鹏哭笑不得。

厚厚看着满屋子的礼盒,那叫一个开心啊。

俩孩子在屋子里放声高歌。

“咱们老百姓今儿真高兴···”

“高兴,高兴,真高兴啊···”

以后的李泰比跟屁虫还跟屁虫。

在林然身边,不停的问东问西。

直到有一天,李泰颇有感叹的说。

“老师,父皇每日早朝,而且起的这么早。”

“会不会对身体不好?”

林然摸摸李泰的头。

“长此以往,确实对身体无益,不过陛下也是为了朝政着想。”

“老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让父皇不耽误朝政,还能休息好身子呢?”

李泰的话,让林然思索起来。

很快,他便有了主意。

“如果青雀想让父皇不辛苦,青雀自己就要辛苦一些。”

“真的吗?老师,青雀不怕辛苦,只要父皇能长命百岁就好。”

李泰坚定的保证道。

“那你,等老师的消息。”

“老师,去问问陛下的意思。”

在李泰热切眼神的注视下。

林然离开了学院,往皇宫赶去。

立政殿里,李二正在和长孙皇后,谈起林然让出军功的事情。

“陛下,皇后娘娘。尚书郎来了。”

“快请朕的尚书郎进来。”

李二听到内侍的奏报,开心的说道。

林然缓步进入立政殿,恭敬的给陛下和皇后施礼。

“你小子不要军功,让朕委实没有想到啊。”

“实话告诉你,朕原本打算封你为国公的。”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臣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臣可不想这么早背个国公的封号。”

“朝堂上那些国公,那一个不是白发苍苍之辈。臣还多活些年月呢······”

听了林然的话,李二哈哈大笑。

“这话给朕和皇后说说无妨,被他们知道了,你就惨了。”

“你这岂不是说他们没多少年月可活了···”

突然间,李二也有些感伤。

“就连朕都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每日都是逼迫自己起床····唉,朕也累啊···”

“陛下,臣今日就是为此事来的。”

“青雀今日感叹陛下太过辛苦,问臣有没有办法,既能让父皇不耽误朝政,还能保养好身子。”

林然的话音,刚刚落地。

长孙皇后便迫切的开口说道。

“尚书郎,可有办法?”

“办法倒是有一个,不过要辛苦青雀一下。”

“青雀说,只要父皇能长命百岁,自己再苦都不怕。”

李二闻言眼睛不由的红肿了起来。

这就是自己好几次伸出巴掌要打的儿子。

可是,他是多么的关心着自己啊。

“臣觉得不仅仅是陛下一个人辛苦,文武百官也是够辛苦的。”

“六十岁的卫国公让臣看了都有些心疼啊。”

“既然青雀有心,爱卿也有意,不妨说说你的主意。”

于是林然将自己的想法,逐一说了出来。

李二和长孙皇后的眼睛是越来越亮。

到了最后,那简直是闪闪发光···

“爱卿所言,甚合朕心啊···”

“这事情即刻实验一下,明日看看群臣的反应如何?”

李二开心的立即写下了,几件明日早朝的议案。

林然拿在手中,告退而去。

正在课堂上课的李泰被林然叫了出来。

李泰雀跃而出。

从老师的表情里,便知道事情成功了。

“青雀,立即将这些排版拓印出来。”

“多印一些,最好朝堂百官人手一份。”

“明日陛下就要看看群臣的反应了。”

“老师,放心吧,这点东西,对青雀而言,简直就是小把戏。”

李泰臭屁的保证道。

“对了,陛下和皇后还夸奖了你,说青雀有孝心,懂事···”

李泰闻言,欣喜的去做事了。

李泰放学回宫后,立即将拓印好的一沓宣纸,交到父皇的手里。

“青雀也知道,为父皇着想了,青雀也知道心疼父皇了。”

“父皇真是高兴啊···”

李二开心的接过李泰递过来的一沓宣纸。

瞬间脸上的表情,便精彩了起来。

“青雀,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是啊,父皇。都是青雀一个人完成的。”

李泰据实回答道。

“青雀,做这些耗时多少时间?”

“父皇,这些简单的很,耽误不了青雀课业的,最多半个时辰的时间。”

“如果排好版,直接拓印的话,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听到李泰的话,李二更加的不淡定了。

这么厚厚的一沓子,青雀竟然不到半个时辰便完成了。

这样的效率,简直是太惊人了。

难怪,学院能够自己拓印书籍。

第二日的显德殿。

文武百官看到李二陛下入朝的时候,是手持一沓宣纸而来的。

群臣见礼之后。

李二陛下端坐在龙椅上。

“将这些,每人一份给众位爱卿分发下去。”

李二将手中的宣纸交给了身边的内侍总管。

内侍总管将宣纸依次分发下去。

然后,群臣的眼睛亮了起来。

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

李二陛下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

脸上不苟言笑,心里却是开心的紧。

他一言不发,在等待群臣的反应。

想想以后可以美滋滋的睡个好觉。

李二浑身都觉得舒坦。

李二好像睡到自然醒啊。

可是,这个愿望,一年也没有几天能实现。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身为陛下竟然满足不了。

真是做帝王的悲哀啊。

“陛下,这是今日早朝的议案?”

“这···这···怎么给拓印出来了?”

“陛下难道是让臣等将自己的意见写在宣纸上,署上自己的名讳?”

御史大夫魏征出班,激动的开口启奏道。

而且一开口就是三个大大的问号。

同样震惊的群臣也是坐等陛下的答案。

魏征的三个问号,同样代表了他们心里的疑问。

“魏爱卿问的极好,这份宣纸上拓印的的确是,今日早朝的议案。”

“至于为什么拓印出来?当然是更加有效的提高朝政的议事速度。”

“朕,正是让众位爱卿,将各自的意见写在宣纸上,而且还要署上名讳。”

李二陛下一口气,回答了魏征的三个问题。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高呼称赞。

“如此说来,众位爱卿,对此事皆无异议了?”

李二按压住内心的小幸福,环顾众位大臣。

“臣等,绝无异议。”

“此乃开天辟地之举,当名传千古。”

一阵阵彩虹屁响起,让李二陛下愈发的愉悦起来。

谁不喜欢听好话啊?

谁不喜欢被人赞美啊?

李二陛下自然不能免俗。

“如此甚好,既然众位爱卿都同意了,那今日便散朝吧。”

“明日早朝时间推迟一个时辰,来显德殿议事时将宣纸上交,然后领取新的宣纸,以后皆是如此。”

“有重大事情,另行决议。”

这下群臣都傻眼了。

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他们竟然可以多睡一个时辰的觉觉了。

“陛下圣明,千古一帝。”

群臣在震惊了片刻之后。

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李二陛下恍然大悟。

原来这帮大臣,也是一样的想睡个安稳觉啊。

不过既能让大家都睡个安稳觉。

又能顺利的完成朝政,何乐而不为呢?

林然这小子真是朕的福星啊。

李二欢喜的回到立政殿,长孙皇后还未起床。

天才刚刚亮,本来这个季节就是天长夜短的时候。

李二陛下欢喜的爬到了床榻上。

“二郎,今日怎么这么早?”

“嘘···先让朕运动一番再说···”

一番激烈的运动过后。

心情舒坦,身体同样舒坦的李二,继续美美的补个觉。

文武百官,同样也是美滋滋的拿着宣纸回府。

想想以后的好日子就这样开始。

都纷纷和自己的夫人同喜。

可是程大将军不能啊。

谁让他上次真的射出了十环。

一发中的。

如今的宿国夫人,还有几个月便到了临盆的时候了。

还好有小妾可以安抚他那颗躁动的心。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陇右境内紧靠吐谷浑边陲的县尊,并没有得到惩罚。

他和兰州太守皆因护国有功,受到表彰。

兰州太守派去的三千将士,同样也得到了赏赐。

事情是吐谷浑挑起的,他们能最快的速度内,采取最果断的措施,保证了国土和百姓的安全。

这样的官员和将士如果不被表彰,岂不是寒了天下官员和将士的心。

怀玉,见虎,宝林和遗爱。

带领留下来的官兵,重新塑造了一个新的吐谷浑。

人口稀少,土地广袤的吐谷浑,让四位兄弟不得不感叹万分。

无奈之下,一份奏折从遥远的地方被送到了长安城。

李二陛下对这份奏折非常重视。

立即在实施新的早朝制度后,首次召开了紧急议事。

尚书郎林然,当然被紧急召集而来。

这种事情,也只有他的鬼点子最多。

而且他出的每一个点子,都是非常成功,和让人心悦诚服的。

林然得到口谕立即便拍马而来。

显德殿里李二陛下和文武百官,已经独自在等待他一人了。

林然如今的地位可见一斑。

“尚书郎来了,咱们今天的议事便开始吧。”

李二陛下示意林然入座后,便将手里的奏折交给了内侍总管。

内侍总管一口气将怀玉,遗爱,见虎,宝林四人连名上书的奏折,宣读了一遍。

群臣听完都沉默了。

不是他们不想发言,实在是无话可说啊!

地广人稀,事实摆在那里!

难道还让他们去那里生孩子去不成?

就算是让他们生,也没有那个本事啊!

李二陛下环顾众位大臣,从他们的表情里李二陛下便看到了答案。

没办法,自己不能责怪群臣,因为他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

宰相房玄龄闭目苦思。

自己的儿子,就在那里!

无论如何也得想个好办法,帮帮遗爱。

可是,接连几个想法,还没等他自己启奏,便被自己否决了。

见群臣都沉默不语。

李二陛下只得将目光看向自己未来的乘龙快婿!

给了林然一个你懂得眼神之后,便坐等林然的策论。

林然当然懂得李二陛下的眼神。

如果连这都不懂,那他还混个屁啊!

“陛下,臣有些想法。”

林然出班启奏道。

文武百官统统都松了一口气。

有困难,找林然。

这就是错不了的。

群臣都恨不得替李二陛下说一句,爱卿但说无妨。

宰相房玄龄,也向林然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不愧是遗爱的结拜兄弟,果然够意思。

尉迟大傻,老牛和秦琼也纷纷拭目以待!

坐等林然的神策出台。

“爱卿但说无妨。”

李二看了一遍群臣,在林然出班后的表情。

表情之丰富多彩,足够演一出戏了。

对于这个乘龙快婿也是越看越满意。

“陛下,微臣有三条建议。”

“每条建议只有四个字。”

“第一,人口迁徙。”

“第二,鼓励生育。”

“第三,资金扶持。”

林然脱口而出,简单明了。

显德殿一时鸦雀无声。

不仅仅是李二陛下震惊了,是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小子不但能出口成章,满腹经纶。

而且还能上阵杀敌,率军打仗。

难死人的策论,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可是,你每一条只说四个字!

剩下的让我们自己脑补吗?

真是个急死人的小子。

群臣一阵抓耳挠腮,苦苦思索这十二个字的意思。

李二陛下,也是心里着急啊!

可是他不能再接着问下去了,继续追问下去!

岂不是显得自己这个做陛下的很没水平。

不懂装懂,也得装,这就是领导的艺术。

于是假装眯缝着眼睛,一副沉思状!

李二陛下沉得住气,有些人可就沉不住气啊。

就像咱们的尉迟大将军,那是听得连一知半解也没有。

宰相房玄龄是个非常聪明之人,经过仔细的斟酌之后。

宰相房玄龄开口了,也算是替李二陛下开口了。

“尚书郎所言的人口迁徙,是不是指在我们大唐境内,人口密集的地方老百姓,迁徙一部分到吐谷浑去?”

林然闻言点头称赞。

“宰相所言甚是。”

“哈哈,哈哈…朕也是这样想的。”

“宰相对其它八个字的理解,是不是也和朕想的一样啊?”

意思很明显,老房你倒是快点说啊!

李二陛下微笑着继续眯缝着眼睛。

“鼓励生育应该是和资金扶持,相辅相成的。”

“不然这鼓励谈何而来?资金扶持定是朝廷利用国库资金,来对那些迁徙的老百姓,和多生育的老百姓进行适当的补助。”

“因为他们对大唐的稳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贡献,这样的适当扶持实在是一件上好的事情。”

“尚书郎的十二字方针,真是让人心悦诚服啊!”

宰相房玄龄由衷的赞叹道。

说道最后,他已经完全分析对了林然的意思。

“好,甚好。玄龄所言果然和朕想的一般无二。”

“不愧是朕的宰相啊。”

李二看到林然那脸上笑开花的模样,便知道宰相所言完全分析的合情合理。

于是,不忘记展示自己的智慧。

“陛下圣明,臣等自愧不如。”

群臣的喝彩,更是让李二开心不已。

“陛下此事已尽决议,剩下的具体怎么个迁徙和奖励的事情,微臣就不必参与了吧?”

“学院里今天还有微臣的课程。”

林然恭敬的施礼说道。

“好,爱卿尽管去吧。学院里的孩子对于朕来说,对于大唐来说,也非常重要。”

“辛苦爱卿了。”

这番话是李二陛下的肺腑之言。

林然告退离去不久。

显德殿里已经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

群臣们围绕着这十二个字,在李二陛下的带领下,进行了深入认真的学习和讨论。

结果很好猜。

君臣皆大欢喜。

李二陛下决定,将河南道和河东道人口众多的省道,往吐谷浑迁徙百姓。

凡是迁徙的居民,皆给予金钱和物质上的扶持和帮助。

而且朝廷派大军护送,帮忙运送粮食和物质。

全国各地开展鼓励生育工作,但凡新出生一名婴儿,可去地方府县申请补助金。

这一补助直到孩子八岁为止。

如今大唐虽然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

人口比初建国时增加了不少。

可是,李二一想起来,林然描绘的那很大很大的世界。

就感觉到人还是太少了。

如今就连大唐附近的吐谷浑被拿下来,都面临人口稀少的尴尬局面。

让他不得不为将来开始做更多的打算。

朝堂上决定的事情,让群臣都很兴奋。

这样的决策是前所未有的。

他们很高兴参与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

李二临散朝时,殷切的注视着群臣开口说道。

“众位爱卿,身为朝廷命官。”

“更应该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众位爱卿也要再加把力啊!谁生的孩子多,朕就奖励谁…”

群臣下朝的时候,都是美滋滋的回府的。

他们要紧跟陛下的决策啊。

为大唐的人口振兴,做出自己一份应有的贡献。

就算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果然第二日朝堂再相聚,一个个都是浑身腰疼腿抽筋的模样。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心知肚明。

这有啥好丢人的,都是为了国家吗。

如今这样的事情,已经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实在是一举多得之事啊!

朝堂之上的决议,很快便被下发到各地方。

百姓们得知此事,纷纷磨拳擦掌的响应起来。

生孩子还有补助金可领,而且一领就是八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相当于朝廷帮自己养活了一个孩子。

于是乎,每日晚上。

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

不管是老夫老妻。

还是新婚燕尔。

都在共同的努力着。

他们都有一个必胜的信念。

那就是为了国家做贡献!

经过一番紧密锣鼓的安排。迁徙的百姓们,开始在军队的护送下,前往吐谷浑。

路过长安的时候。

李二陛下亲自在长安城为百姓们送行。

“乡亲们,你们是大唐最好,最优秀的百姓。”

“朕,知道你们也舍不得离开,舍不得这片土地。”

“可是,你们即将到达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大唐的土地。那里需要乡亲们去建设,去开拓。”

“无论什么时候,朕都不会忘记你们的,不会忘记你们为大唐所做的一切。”

“朕,一定会去看你们的。”

“朕答应乡亲们,十年以内。吐谷浑地区,不收取任何赋税,而且朝廷还有大力资金扶持。”

李二陛下的一番话,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百姓们纷纷表示,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殷切希望。

到达吐谷浑地区,多生孩子多种地。

把大唐的土地建设的更美好。

君民挥手告别,让远行的乡亲们,浑身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连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来为他们送行了。

足够他们骄傲一辈子了。

等到自己老的的时候,也可以跟儿孙们吹吹牛皮。

“老子可是受到过陛下和皇后娘娘接见的人……”

最主要的是,朝廷确实给了巨大的惠民措施。

十年免赋税啊!

生娃还有奖励。

这样的好事,放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对于陛下和群臣一系列的积极举动,林然也是深感欣慰。

所有的人和事,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片土地上,正在逐渐绽放它最灿烂,最美丽的光芒。

让迁徙的老百姓,更加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在后面。

秦怀玉,牛见虎,房遗爱,尉迟宝林。

四位吐谷浑地区的大员,全部出城迎接新来的乡亲们。

他们在得到朝廷的消息后,便立即行动了起来。

手下的将士们,磊起来一座座的新居房。

这些将士们,拿起武器就是战士。

放下武器就是劳工。

“乡亲们,这里的条件很恶劣,这里的土地也不肥沃。”

“可是,他是我们自己的土地。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国土啊。”

“希望乡亲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起来。让我们吐谷浑地区也变得富裕起来。”

“我们吐谷浑地区也会建设学院,几年以后长乐和永乐学院,学成的孩子们,将会派人来吐谷浑地区任教。”

“等孩子们长大了,学有所成了,这里的大小官员,都将会属于乡亲们的子女的……”

“将来这里必定是一片人间天堂,必定是一个让人无比留恋和珍惜的地方……”

房遗爱的话,让百姓们纷纷鼓起掌来。

孩子都是他们的心头肉啊!

原本以为离开中原,孩子以后的学业就无望了。

可是如今土谷浑地区的长官们又给了他们新的希望。

而且以后的这里官员,都是从这些孩子们直接选出提拔的。

这样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就可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为土谷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亲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怀玉,见虎,遗爱,宝林他们命令士兵们杀猪宰羊。

欢迎众位乡亲们的到来。

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在土谷浑地区,轰轰烈烈的展开。

就是在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

将士们和乡亲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们战胜严寒,战胜了冰冻。

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

乡亲们的新房全部砌好了火墙。

这是林然临走时告诉他们的取暖方法。

至于煤炭林然更是告诉了他们一个地方。

结果回来的将领说,一镐头下去就能挖出来煤炭。

让四位土谷浑的长官欣喜异常。

他们这个小十弟,真是算无遗策。

于是,又一封奏折从土谷浑地区飞往了长安。

奏折中四人感念陛下圣恩。

高高拍起了彩虹屁。

让李二陛下看完看着便龙颜大悦起来。

最后话锋一转,重点来了。

‘陛下啊,土谷浑地区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有些地方就算是夏天,都会飘雪,更何况冬天啊,臣近日下乡巡查,看到了老乡大量的牛养被冻死,老乡在自己的房屋了瑟瑟发抖,臣于心不忍啊,想到长安城里的火炉,想到尚书郎屋里的火墙,臣觉得也应该让我们的老百姓,在冬天感到温暖,于是臣派士兵们四处寻找煤炭资源,托陛下的鸿福,臣等找到矿源了,而且很丰富···’

李二陛下,放下手里的奏折来回的踱步。

土谷浑地区的冬天寒冷他是知道的。

夏天哪里也会飘雪,他也是听林然说起过的。

可是连百姓的牛养都被冻死了。

可想而知是多么严寒的气候。

这样的天气,竟然无煤炭取暖实在是让人招架不住的。

只靠材火取暖无疑是饮鸠止渴啊。

李二陛下为自己的老百姓心疼了起来。

那些可都是自己派去支援土谷浑的老百姓啊。

他们受苦,自己作为陛下于心何忍。

于是,一场紧急朝会再次召开。

要说起来,土谷浑地区还真是不让人省心。

接连三次紧急议会都是由它引起的。

第一次是因为战事。

第二次是因为迁徙百姓和发展土谷浑地区地方经济。

这第三次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取暖和资源调配问题。

这样的议会当然少不了林然的参与。

当林然得知,他们已经找到了煤炭资源的时候,林然开心的露出了笑容。

“众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当内侍总管将奏折宣读完毕后,李二环顾群臣略显沉重的开口说道。

大臣们心里也跟着沉重了起来。

没想到土谷浑地区,竟然艰苦到这种程度。

宰相房玄龄都开始为房遗爱心疼了。

“陛下,臣以为既然他们已经找到了煤炭资源,而且还是在我大唐境内。”

“不如,就让他们沿路运送过去吧。”

“毕竟都是陛下的子民啊,他们在那里受苦,臣看到陛下也很心疼,臣也很难过···”

御史大夫魏征出班启奏道。

李二陛下欣慰的看了魏征一眼。

如今他看魏征是越来越顺眼了。

自从那一次隔阂化解以后,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友好。

“陛下,臣附议。”

“臣等附议,都是陛下的子民啊···”

李二仰头大笑。

“众位爱卿能如此为朕着想,为百姓着想,朕心甚慰啊···”

“传朕旨意,土谷浑地区可自行调配煤炭资源,各地方不得阻拦。”

“如有违抗者,当场革职查办···”

李二陛下的旨意很快传达到了,他们运输煤炭时要经过的各省道府县。

得到消息的怀玉等四人高兴不已。

立即安排大军和百姓前往。

经过月余的长途跋涉。

他们终于为自己,为土谷浑,带来了一片温暖的世界。

煤炭的运输在源源不断的进行。

士兵和百姓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这个冬天对于他们来说。

有了这些黑乎乎的东西,就好过多了。

大唐第二届蹴鞠联赛如期拉开帷幕。

这届比首届可热闹多了。

和首届的五只队伍相比。

这次整整增加了三倍有余。

不但永乐学院组队参赛。

距离长安城附近的各省道,都组织了各自的队伍前来。

万年县作为尚书郎的故乡,不甘人后。

他们自己专门组建了一支蹴鞠队,来参加比赛。

长安城再一次万人空巷。

蹴鞠场周围被围的时水泄不通。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宫,着盛装出席。

文武百官无一例外的尾随而至。

今年他们的蹴鞠队,目标很明确。

那就是实现零的突破。

说起来尴尬啊。

首届比赛竟然是一分未得。

与开赛前的信心十足相比,现实将他们击打的清醒起来。

于是经过李二陛下和群臣的仔细分析研究。

这届比赛增去零的突破是首要目标。

也是是说,现在队伍增加了。

你们十几场比赛下来,只要破一次门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群臣闻言,纷纷大喜过望啊。

这样的目标简直是轻松,愉快加简单啊。

可是,现实再次给他们浇了一盆凉水。

让他们从头到脚彻底的凉凉。

一首凉凉送给了自己。

各队伍经过一年的努力训练,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

就连长安城的百姓蹴鞠队,都大发神威。

他们让这支皇家蹴鞠队吃尽了苦头。

净吞六蛋。

李二陛下气的差点拍桌子骂娘。

恨不得自己脱下龙袍上场比赛啊。

作为领队的御史大夫魏征也是脸上铁青。

二十五个蹴鞠队员,牛皮吹得震天响。

可是,破个门。

咋就这么难呢?

看看别的队伍一个个踢得风声水起。

百官们脸上也挂不住。

在看看陛下那能滴出水来的脸。

他们就知道,好日子快到头了。

都是这二十五个老家伙惹得祸啊······

还好有军队蹴鞠队,抚慰一下李二陛下受伤的心灵。

首届的失败让他们下定决心刻苦训练。

技艺突飞猛进的同时,他们也不再使用横冲直撞战术了。

毕竟去年悲惨的一幕还历历在目。

他们可不想今年也全部趴在蹴鞠场上。

想想去年的比赛,丢人啊,实在是太丢人了。

长乐学院蹴鞠队和永乐学院蹴鞠队的比赛。

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

这可是真正的龙虎斗啊。

也可以称之为兄弟之间的较量。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场比赛上。

因为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先前的表现太过惊艳。

每一次接触蹴鞠,都能引发全场热烈的喝彩和欢呼。

长乐雀跃的为学院的队员们加油。

果果和厚厚以及雉奴搬着小板凳,坐在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前面。

普天之下,也只有这三个小家伙,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三个小家伙眨巴着眼睛观看比赛。

那认真的模样,好像是自己真看得懂似的。

两队的比赛异常精彩。

最终还是经验更加丰富的长乐学院技高一筹。

有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这两个破门机器。

胜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两人每一次破门成功。

坐在陛下和皇后娘娘面前的,三个小家伙就会振臂欢呼。

让李二和长孙皇后脸上的喜悦,也越发的精彩起来。

各地方蹴鞠队,虽然很努力很进取。

无奈实力差距过大。

最终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严格意义上来说,因该是陪太子踢球的角色。

最终的决赛终于到来了。

和去年的剧本一样。

决赛双方依然是长乐学院和军队蹴鞠队的较量。

永乐学院惜败军队蹴鞠队,获得了本届比赛的第三名。

决赛当天,整个蹴鞠场周边都被围满了。

长安城附近府县的百姓也慕名前来。

远处的百姓看不到比赛。

只能爬完高出。

附近的大树上爬满了观看的百姓们。

四周的百姓房屋的屋顶也站满了人。

还好,这里早就翻盖了红砖碧瓦的新房。

如果是以前的茅草屋,非得都漏下去不可。

百姓们如此的热情,也让李二陛下决心明年把蹴鞠场一定要扩大。

一定要重新扩建。

看着树干上和屋顶上观战的百姓们。

李二陛下感慨万分啊。

这项运动,现在算是真的深入人心了。

长乐学院和永乐学院的孩子们,纷纷为长乐学院蹴鞠队加油呐喊。

军队蹴鞠队,吸取了去年没有啦啦队的教训。

这次派来了近千名的将士为他们加油呐喊。

决赛那叫一个精彩刺激啊。

依然是太子李承乾接到汉王李恪的妙传,精彩的破门成功。

不过很快军队蹴鞠队便还以颜色。

双方是你来我往,一个个精彩的破门,让观众大呼过瘾。

魏征狠狠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蹴鞠队员。

这么简单的破门,对于你们来说,怎么就这么难?

仅仅是上半场双方就战成了五比五。

十个破门啊。

三个小家伙的巴掌都拍红了。

每次破门三个小家伙都会起立鼓掌。

由于过于频繁的破门,导致三个小家伙频繁的起立,坐下。

最后果果干脆把小板凳一脚踢飞了。

“雉奴,咱们站着看吧,这样坐下起来的太累了。”

“好,雉奴陪果果站着看比赛。”

中场休息的时候,林然为孩子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记住一句话,我们是冠军。”

孩子们将手放在了一起。

“加油,我们是冠军···”

重新上场后,双方依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破门一个接着一个。

让所有的观众,彻底感受到了蹴鞠运动的快乐。

临近终场前,场上比分还是九比九。

这在蹴鞠比赛中,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高比分。

最后时刻无论是那方破门,都几乎会锁定这次联赛的桂冠了。

全场的观众都紧张了起来。

学院和军队的啦啦队,也忘记了加油呐喊。

军队蹴鞠队获得了进攻的机会。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如果他们能破门成功冠军将属于他们。

就连李二陛下都站了起来。

不管是双方谁最终获得冠军,他都是高兴的。

这届比赛足够精彩绝伦,让百姓们畅谈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了。

就在军队蹴鞠队,进攻队员准备传中的时候。

一个身影横空出世。

这个人就是汉王李恪。

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后场一路追赶而来。

高高跃起后一个头部摆渡。

蹴鞠在空中改变方向。

被学院蹴鞠队员得到。

李恪阻断成功,落地后再也起不来了。

他的体力已经耗尽。

只能趴在地上观看队友的表演。

接到蹴鞠后的队员继续向前推进。

军队蹴鞠队阵脚大乱。

这个时候如果被破门,无疑与整场比赛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让他们急于稳固阵型防守,而没有及时去上前抢断。

机会来了,学院队员起脚传中。

蹴鞠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

那一刻,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随着空中旋转的蹴鞠而转动。

这个时候,一个身影高高跃起,迎着旋转的蹴鞠,一个漂亮的狮子甩头。

蹴鞠直奔球门而去。

全场沸腾了。

树上观看的老百姓,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伸出双手准备使劲鼓掌欢呼。

结果紧抓树枝的双手一松开,整个人都从树枝上掉了下里。

结果蹴鞠比赛没有队员受伤的情况下,咱们的观众率先受伤了。

好在伤势不重。

好家伙,一瘸一拐的爬起来,还使劲的拍打着巴掌。

屋顶上的观众更离谱。

你们鼓鼓掌也就算了吧。

竟然还使劲的跺脚。

把老乡的屋顶都给踩破了······

随着太子李承乾的破门成功。

全场比赛也随之结束。

孩子们兴奋的将李承乾高高抛起。

“冠军,冠军,冠军···”

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就连军队蹴鞠队也献上了自己的掌声。

上一次他们是输球又输人。

这一次他们虽败犹荣。

三个小家伙又蹦又跳的拍打着巴掌。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也激动的起身鼓掌。

为孩子们奋勇拼搏的精神鼓掌。

为两个皇子鼓掌。

更是为这精彩的蹴鞠联赛鼓掌。

太子李承乾再一次作为队长,接受了父皇赐予的冠军奖杯。

耀眼的冠军奖杯被李承乾高高举起。

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全场再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亚军同样也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军队蹴鞠队举起亚军奖杯的时候。

同样受到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样一场精彩绝伦的蹴鞠比赛。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一场让他们难以忘怀的盛宴。

树枝上掉下里个人,算什么?

老乡的屋顶被踩破算什么?

能有这样的比赛观看,所有的一切都值得了。

颁奖结束以后。

李二陛下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消息。

明年的蹴鞠比赛,将会增加奖金的设置。

奖金由礼部尚书林然来一手掌控。

具体奖金的数额,届时会公告出来。

不过绝对会带给大家一个惊喜。

此话一出,满场欢呼啊。

踢比赛还有钱可拿。

那简直是太让人幸福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决定才更让老百姓感到感动。

“朕,刚刚看到有百姓高兴的从树枝上掉下来了。”

“还有附近百姓的屋顶,朕觉得也应该被欢喜的踩破了吧。”

“受伤的百姓,免费医治,踩破的屋顶,朕给你们修复。”

“明年的这个时候,朕不想再看到百姓们从树枝上掉下来。”

“明年的这个时候,朕更不想看到百姓们的屋顶被踩破。”

“那么怎么办?”

“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修建蹴鞠场。”

“修建一个足够容纳长安城百姓观看比赛的蹴鞠场。”

“朕的百姓子民们,你们愿意吗?”

李二高亢的声音在蹴鞠场上空响起。

让林然都肃然起敬。

这个建议未等林然提议,陛下便想到了。

让林然心里都觉得暖暖的。

“愿意,我们愿意。”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全场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李二陛下看着全场热情的百姓们。

高兴的笑了起来。

如今他有足够的钱财和人力,来修建一座更好的蹴鞠场。

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始终牢记着林然告诉他的这句话。

全场百姓的掌声和欢呼声,就是最好的答案和肯定。

文武百官对陛下的决议也是大力支持和称赞。

于是在秋收以后,一场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蹴鞠场修建工程开始了。

百姓们纷纷表示,坚决不要国家的一个铜板的工钱。

陛下这是在为百姓造福。

他们岂能再收取陛下的钱财。

就连午饭他们都是自带而来的。

当李二陛下得知此事后,不由的感慨万分。

也越发的坚定了继续造福国家,造福百姓的决心和信心。

有了长安城百姓的参与,再加上军队的将士们。

军民协力同心。

由工部统一分配,按照林然设计的图纸。

施工建设。

一座宏伟壮观的大型蹴鞠场,不到三个月就完工了。

从此一座长安城新的地标建筑落成。

让所有百姓振臂欢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世大唐美名扬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