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五章,天才(下)

作品: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作者:最后的卫道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1-10 11:1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这个是准备普及的单兵作战系统。目前已经通过实战检验,正在报批。”看到丁周思维,中校打了个立正后,熟练的报告道。

看了看身边一脸兴奋的张曙光,周思维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随后在对方的带领下来到来会议室。会议室里,众人已经等待良久,在周思维刚刚坐定后,房间随即一暗,大屏幕上,一副丛林的场景立刻逼真的显现在眼前。

一名军官大步走到屏幕前,直接了当的开始解说起来:“战术的改变,让前线指挥官的角色变得异常重要起来,随着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尤其前线不断传来的实时的战场信息,更是考量指挥官们作战能力的关键。如何在激烈的战况下做出判断,如何在少瞬即逝的战场条件下抓住机遇,是每个前敌指挥官所要具备的必须条件。

在这场军事革命中,武器装备信息化、军事理论创新、军队教育训练改革和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将成为主要的革命对象,相比于武器装备信息化以及军队教育改革等步骤,军事理论的创新,则是驱动整个军事革命的重中之重。

如何让军事指挥官在全新的武器装备和人员配备上拥有全新的作战理论,是考量整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元素。这不仅仅是会操作电脑,打几个字那么简单,相比于已经被数字化模块化的部队来说,指挥官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自己的指挥艺术也随之模块化。所以,指挥官的智慧,和单兵的作战能力将成为军事革命后期所要追求的重点,简单来说,我们需要指挥上的天才。”——

——“联络,A,B,C,D四个小队,让他们按照任务指示前往预定地点,联络,F,G小队,从侧翼阻击敌人对E小队发动的进攻,命令无人机起飞,对E小队正面对敌位置进行火力压制,弹药投射量限定在10吨。”斯塔克就是这样一位适应新作战环境的指挥官,或者说,对于他来说,眼前的战争环境就是为了他的存在而诞生的。

在斯塔克眼里,所有的装备,人员都完全被数字化,在电脑统计数据的整理下变成一条条的信息存放在他的脑子里,而眼前如同战略棋游戏的大屏幕,则是他的战场,看着屏幕上一个个闪烁的光电,看着不断从各个战位传来的图像,斯塔克迅速的做出判断,协调着各支小队完成对敌人小队的全方位封锁和作战。

屏幕上,伴随着命令的不断下达,各个小队很快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包围圈,而在这个圈子里,则有着斯塔克估算的敌人至少三个小队的作战力量。

“转换到E小队!”凝视了一会,斯塔克下达命令道。伴随着他的命令,屏幕上,一面模糊的黑暗中,隐约的显现出一处房舍,伴随着镜头主人的呼吸,房舍的图像有节奏的摇晃着。

约翰趴在房顶上,仔细寻找着敌人的踪影,虽然他知道,依靠手里的红外线夜视仪,想要找到对面的那群欧盟士兵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让两眼摸黑的看着前面。随手打开战场记录仪,冷光屏上,代表队长和黑头的信息已经被打上醒目的黄色,如果约翰没有记错的话,在部队的教材里,这种黄色代表着三重含义,进入敌人通讯屏蔽区,无线电静默状态,或者是死亡。

眼前肯定不是屏蔽区,更不会有人无聊到静默下来。可是,是死亡吗?约翰不敢想象,因为他根本没有听到任何可疑的响动和提醒,难道说敌人已经悄无声息的潜入到村中?然后无声的干掉了队长和黑头?

约翰想到这里,不由的心头一颤,握着M249机枪的手心也不由的渗出汗水来。就在他犹豫着自己是不是要继续待在这里的时候,耳机中那个讨厌的男人声音再次传来。

“对前方进行三十秒火力压制。”对方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刻板的如同机械声音一般。

“SHIT,前面刚刚进行了火力覆盖,那里不可能有人了。”黑暗中开枪意味着什么,约翰比任何人都了解,听到对方的命令,他立刻低声咆哮道。

“士兵,执行命令。”声音冷冷的提醒了一句后,切断了通讯,听到耳机里传来的一阵阵杂音,约翰气恼无比,拉动了一下枪栓,对准黑黢黢的接到空地,打出一连窜急促的长点射。黑暗中,子弹摇曳的光芒醒目异常,伴随着清晰而响亮的枪声,围拢在四周的敌人纷纷如苍蝇一般小心的凑了过来。

接下来要干什么?约翰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弹链箱内的弹药被打空一半后,他忙不迭的爬起身,抓着步枪逃也似的跳下一直让他忐忑不安的房顶,躲藏到附近的角落之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他妈也不知道,约翰只知道他还不想死,他还想继续自己的WOW生涯,还想找个女人好好的过把瘾,在这之前,他觉得,自己还是老实的躲起来的好。

虽然预料枪声一定会响起,但是当枪声真的传来时,仍然吓的约翰一阵颤动。黑夜虽然是最好的掩护,但同时也是最让人无可琢磨的环境,谁也不知道敌人会在什么时候忽然出现在他身边,用刀子轻松地割开他的喉咙,将他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约翰忐忑的等待着,既希望有同伴发来信息,又恐惧他们发来信息,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时间度日如年。而身边,枪声越发的密集起来,时不时的,一发子弹会调皮的从远处跳跃着冲来,在身边滑过一道光芒之后消失不见。

虽然战斗异常短暂,但是身历其境的人却感觉的要漫长很多,当枪声终于逐渐稀疏并消失后,约翰已经将自己吓了个半死。耳机里,重新又响起了队长的声音,熟悉的暗语似乎是在召集大家集合。约翰迟疑着打开战场记录仪,队长的位置变为靓丽的白色。按照指示,约翰端起枪快速向目标移动过去。

集合地点上,人比预想的要多很多,除了E队,F,G小队也出现在那里,显然,之前的枪声是他们与敌人进行的交锋。

“鳟鱼,你怎么才过来?好了,大家准备撤退吧。”看到约翰,队长不满的质问了一句,随后向众人吩咐道。

“关闭接收器!”当看到鳟鱼的视频信息终于从村里转到村外,斯塔克简短的下达了命令后,转过身看向身后众人。一阵掌声随即从身后爆发,斯塔克之前所表现出的冷静足以让身后的与会者记忆深刻。

“战损比,1:7。消灭敌人7名,重创4名,己方损失一人。陆地勇士系统遭到入侵十九次,成功阻挡十九次。”电脑的机械声音单调的从身后传来,看着大屏幕上的数字,斯塔克平静的面孔上显露出一丝微笑。

“好了先生们,我想,再没有什么比实战更能说明问题的了,我觉得,只有为我们的士兵装备上这些新装备,我们才有可能在中东战场上占据足够的优势。”看到众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着,国防部长随即用更大的充满自信的声音向众人说道。

“先生,我曾经听说过,数字化师在组建之初,曾经与常规机械化部队进行过一次模拟作战,结果令人很失望。虽然眼前的战例让我们很兴奋,但是怎样能保证这样的情况在大规模作战中仍然可以持续呢?”一名与会的议员在听完助手的介绍后,大声询问道。

“阁下,之前的模拟对抗我不得不说,失败的原因并不在装备,而是指挥系统,大量的数据让我们的指挥系统根本无法实时处理完成,这也是大规模作战条件下的缺欠,但是,我想,现在的战况您很了解,大兵团的作战恐怕只能在摧毁敌人的核力量之后才能实现,在此之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漫长的战线上,投入数百,甚至上千这样的小分队进行侦查与反侦察,渗透与反渗透的作战。”国防部长微笑了一下,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说辞向对方解答道。

“您确定?”议员看了看左右,似乎没有人想要附和自己的说法。

“是的,我确定。”国防部长点点头,微笑的表情消失不见。

“好吧,我没有问题了。”议员仿佛被说服了一般,点了点头,沉默下来。

“那既然这样,我想我们的决议已经算通过了,首批,海军将采购十万件陆地勇士作战系统,陆军将采购五万,另外,我们将协助雷声系统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完成陆地勇士的简化版研发和生产任务,以便能装备我们的盟友。”见众人没有再提出异议,国防部长清了清嗓子,说出自己的决议。

PS:国产数字单兵系统的名字没淘来,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瞎说,不过想想,就算知道了也不能写进来。至于网络上那个胳膊上挂键盘的,我想,大家就不要在意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