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一章,成为历史(下)

作品: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作者:最后的卫道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1-10 11:1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当飞机再次降落在首尔国际机场时,战争早已经结束,三八线上,那绵延的防线此刻已经土崩瓦解。虽然无法否认坚守在防线上的韩国士兵们有相当一部分人英勇善战,爱国爱民族,可惜,当透露被砍掉的时候,身躯至多也只能随着神经跳跃几下,随后彻底死亡。

防线对面,朝鲜人则摆出了龟缩防御的态势,内线显示,金永南被金正日秘密逮捕,并且软禁起来,至于何时能放出来,恐怕吉普赛人也无法预言。不过对于朝鲜由谁统治,没人特别在意,至少陈于边界线的雄兵不在意他们叫朝鲜还是叫其他的什么劳什子的。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对于刚刚走下舷梯的中央特派的韩境内政问题总顾问来说,眼前最重要的是怎么样稳定韩国的局势。

舷梯下,巨大的条幅上书写着标准的汉字,口气如同中国新闻里常常使用的官方语言一般,毫无感情可言,在条幅下,数十个无精打采,可偏又衣冠楚楚的韩国官员堆着一脸的笑容等待着顾问的到来。

顾问知道一会将是自己最难捱的时刻了,虚伪的表演恐怕将是今天一整天要做的事情。

“中韩亲善,中韩亲善。”顾问如同鼓励自己一般的在心里念叨了两句,随后挂上一脸笑容,向对面那群人走去。

似乎如同被教育过的小学生一般,见到顾问的到来,众多欢迎的韩国人纷纷举着花有节奏的摇动着,并且冒出几句生疏的汉语,眼前的仪式看起来更像少先队的入队仪式一般。顾问忍住笑,走到人群中,满怀真诚的与这些傀儡们握了握手。

“中韩亲善,中国和韩国一衣带水,自古共荣共辱,我们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信仰,既然为了一个目标,我们自然要走到一起,曾经的朝鲜民族领袖,为了能更好的将我们融合在一起,尊重孔子,尊重屈原,将端午节申请为韩国的节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行为,我要说,孔子,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不,应该说,是我们的,我们有共同的值得尊敬的人,有共同的节日,我们之间,不分彼此,中韩亲善!”放弃之前写的演讲稿,顾问即兴演讲道,虽然听着不伦不类,不过对于下面这些人来说,能否听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怎么鼓掌。

于是,掌声如雷。

虚伪的慰问也仅此而已,在经过简单介绍后,顾问正是履行起他的职责。

所有的职能机关再次被启用,但是相比于之前,各个政府首脑多出一位副职,而担任这些副职的,则都是随同顾问而来的中国人。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副职显然要比正职拥有更大的否决权,而至于那个名义上的顾问……——

——张勇涛走进人群,既没有如他所想般得到鄙夷的目光,也没有如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在一群友好的军人簇拥下,变成一个英雄的典范,对于他的到来,众人仅仅是礼貌的点了点头,随即完全忽略了他的存在。礼貌的忽视显然要比憎恨等等来的更可怕。不过对于张勇涛来说,对于他所要执行的任务来说,这些都可以省略。

中东战争,由于多了欧洲的参与,显然多出很多变数,虽然此刻看来,欧洲人还在犹豫和等待,不过源源不断的装备以及人员则毫无顾忌的从欧洲进入到中东,无数的军事观察员已经纷纷进入各个指挥部门,承担起相应的指挥任务,显然,所欠缺的,似乎只有欧洲人随时可以派遣的地面作战部队了。

张勇涛用自己的勇敢为在谋取了参谋的职务,虽然,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为了将眼前唯一的中国人,调离指挥部门的借口而已。欧洲人是不会允许中国人在他们的既得利益上分一杯羹的,即便仅仅只是一名军官也不行,对于欧洲人来说,中东是咬在美国和欧洲嘴巴里的奶酪。他们可以允许美国人多吃一点,但是却绝不允许两者之外的其他人染指。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一直奉行的都是从中世纪就传承下来的使命,东征,征服异教徒,虽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曾经奉行的宗教早已经失去了统治的权柄,但是这目标却如同刻进骨子里一般,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俄罗斯倒下,不过仅仅是这目标的开始,此后是中东,中亚,最后则是那神秘的远东。一直以来,世界的中心,白种人梦寐以求的,希望能踩在脚下的民族。所有人都知道,其实,民族的矛盾是最不可调和的。

张勇涛也知道,他更知道,自己负担的使命绝非简单的学习和刺探,熟悉敌人,要从敌人的习惯开始,无论是生活还是战斗,作为军人,张勇涛知道,自己最终的使命,是让所有的敌人倒下——

——金正日再次回到平壤,虽然,此刻的平壤已经到了兵临城下的地步,中国人陈兵三八线,随时都可能跨过那条根本不存在的线,出现在朝鲜任何一个角落。不过,金正日却不得不回到平壤,因为,按照约定,他至少需要坚持一年的时间,对于兵微将寡的朝鲜来说,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人,依靠几千万朝鲜人民,让中国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

要想达到这一步,那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鼓动,当金正日爬上高高的主席台时,当他面对已经沸腾的民众时,他心中已经对能守卫一年抱有绝对的信心。在这些狂热的平民面前,中国人将要尝到他们屡次让日本人尝到的苦果。

喊声一阵阵从广场上传来,即便仅仅是看到这些狂热的拥护者,和这巨大的喊声,就足以让任何统治者位置着迷,可是对于金正日来说,统治者并仅仅为能统治自己的人民而满足,真正高明的统治者,是需要依靠自己高明的手段,去影响和统治其他的民族和国家。这样的手段,并不会因为所控制国家的大小而有所改变,相反,当这个统治者足够高明时,他甚至可以以弱国小国来讲大国强国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现在,就是个机会,中国人,美国人,终于重新重视起朝鲜来,或许,美国人仅仅是为了拖延中国而故意虚与委蛇,或许,中国则是为了一口吞并朝鲜,但是,只要有觊觎,那么,就一定会因为利益的得失而交换。

想到这点,金正日忽然有种胜利感,一种,小国操纵大国的胜利感。他甚至幻想着,此刻中国人正在为应对绝对会出现的游击战争而努力做着安排吧。——

——“调动十一军进驻中朝边界,调动第二,第四,第六空军师在A区执行战前军事演习,同时命令二十二军侧重执行对朝作战任务演习,转总参命令,命令殷勇的第一军,退出釜山进行修正,电告韩国驻军,按计划进行正常换防与演习任务。”丁文彦一口气下达的命令,足以让整个边境线上彻底沸腾起来。

“你想干什么?总参现在还在研究打与不打的问题,你现在调动起来,不是要打草惊蛇吗?”张曙光听到丁文彦的命令,立刻惊讶的问道。

“无论打还是不大,都要动,因为,我不动,敌人也不会动,战事还未开启,必须要让敌人动起来,至于打不打,主动权永远在我们手里,如果我们高兴,可以一年,十年,不打,不过恐怕对面的人未必能坚持十年吧?”丁文彦微微一笑。

“你的意思是,用拖的,将朝鲜拖死?可是,你想过没有,这在无形中,仍然是牵制着我们,一天朝鲜不灭,我们就一天不能脱离,那与和他们胶着有什么区别吗?”张曙光奇怪的问道。

“有区别,不需要消耗,不需要伤亡。”丁文彦直勾勾的看着张曙光说道。

“可是,我们需要的不是胜利吗?不是借助朝鲜这块跳板……”张曙光话还没说完,就被丁文彦不耐烦的打断了。

“朝鲜人会为他们的愚蠢人付出代价的。不过恐怕不是现在,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调动,至少,要让朝鲜人时刻警惕,警惕到他们为此而疲惫不堪。”丁文彦说道这里,再次整理着狭隘的任务。

“渤海舰队负责封锁黄海地区,日本海舰队,负责封锁日本海主航道……”随着丁文彦的命令,原本狭小的朝鲜,彻底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恍惚中,张曙光似乎明白了丁文彦的安排,可是,又不太看得透,不过他有都是时间请教对方,至于朝鲜人是否有时间,就不得而知了。

PS:很多读者大大都在批评小卫的跳跃性思维,其实,我只是想要通过齐头并进的方式,为大家展现一个全景的战场,不过,显然看起来不太成功,小卫汗颜,尽量努力将这一毛病纠正。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