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一章,柏林陷落2(下)

作品: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作者:最后的卫道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1-10 11:1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西方总是按照西方的观点去评判东方,尤其是中国人,在他们看来,不懂莎士比亚的人就是白痴,不懂得嬉皮士的人就是俗人。可他们却忽略了,作为西方人的他们恐怕也不懂得什么是黄梅戏,什么是红楼梦。实际上,这种西方中心论的思想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统治者全世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某些中国人都以此为标准去评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这种情况直到东方逐渐取代西方成为世界真正的中心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对这个忽然崛起的前霸主,是如此的不了解和陌生。于是激烈的沟通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战争。

在战争中了解对手是通常惯用的手法,如果是你胜利者,你可以挑选着去接收对方的优点,抛弃对方文化中的糟粕,如果你是失败者,那么你将被迫放弃自己的一切,接受对方的一切。这其实才是战争中最根本,也最值得争取的东西。

中国和美国,早在战争开始之前,就一直互相争夺着对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对于世界来说,他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西方式的,一种是东方式的。

当然,某种意义上选择权并不在世界,而是在双方的手里,简单直接地说,当军舰和大炮开到被选择对象的家门口,你能做的除了接受似乎就别无选择了。

如果此刻有人开发出一款APP,并且为世界各地的国家按派别进行染色,就会发现,整个世界正在代表东西方的红蓝色之间纠缠。

而在双方争夺激烈的地方,尤其是非洲,红色和蓝色已经紧紧纠缠在一起。

针对南非的打击活动,随着各个区域的游击队不断移动已经彻底展开。中国人的游击队和美国人的军援成为双方投入的主要力量。在这方面,殷勇和丁文彦的力量于敌人相比有着先天的弱势,美国人长期对世界的影响,让他们在兵力投掷和后勤补充上有着中国无法比拟的优势。相比之下,中国除了在远东铁路的修建上,勉强维持了可以补充张曙光所部的后勤补给的能力之外,对远在非洲,隔着一个欧洲战区的殷勇部,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有限补充。

这让殷勇和丁文彦他们仿佛重新回到了根据地时代,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力更生。不过值得殷勇庆幸的是,丁文彦似乎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整整一百台3D打印机,总参问你们要这个干什么?”当095潜艇编队通过内河将装备送到殷勇的驻地时,同时还带来了周思维的疑问。不过回答他提问的只是丁文彦的一个高深的笑容。

一直到所有货物都卸载完毕,潜艇艇长都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目送着对方重新下潜到水下,丁文彦看着身边的殷勇,做出一副无辜的表情。

“可以说说你的目的了吧?”殷勇回头看着丁文彦,后者点点头,缓步向车队的方向走去。

“我在战前曾经有机会参观过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因为当时我只是一个尉级军官,所以不经意间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你当时他们的训练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吗?”坐在车内,丁文彦没有回答殷勇的提问,而是反问对方。

“什么?”这种军事交流殷勇没有参与过,战前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刚入伍的新兵。

“游戏!”丁文彦缓缓吐出两个字,“美国海军陆战队所有的军事训练都是以游戏的模式进行的,无论是从训练,还是实弹射击,到最后的战术等等,都充满了强烈的游戏味道,所有士兵都仿佛在一部庞大的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教官不断用逼真情节一遍遍重复着,让他们品尝失败和胜利,也记住失败和胜利。”

“高明!”殷勇沉默良久,点了点头,作为一名指挥官,他很清楚这种训练方式的优越性,士兵在完成训练后,已经不满足于游戏内的模仿与互动,只有真正战场的冒险和杀人,才能让他们满足。

“我想你应该明白什么意思了吧?”看着陷入沉思的殷勇,丁文彦微笑着说道,“他们的训练让我忽然响起了主席的一句话,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两者之间虽然相隔六十年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是啊,我曾经专门研究过抗战史,游击队根据地的抗战有着不输于正面战场的激烈和波澜壮阔,单说几次反围剿,每一次都不比一次战役的规模小多少。”殷勇赞同道,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战争智慧,至今仍然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当然,我曾经清楚地记得,在根据地,民兵们扛着锄头下地,然后趁着岗楼哨兵疏忽的空挡,用暗杀的方式干掉敌人,这样的战损甚至一度超过日军在战斗中的减员。”丁文彦不由地感叹道。

“这和你需要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吗?”殷勇看着一脸唏嘘的丁文彦,话头一转询问道。

“当然,这正是我要我们的游击队做的事情,将战争彻底游戏化。”丁文彦说道这里,脸上充满了惯有的自信。

虽然不明白他到底做了怎样的安排,但殷勇很清楚,通常他露出这种表情的时候,也意味着敌人要倒霉了。

“这是我们将要用3D打印机制作的东西,所有原材料都可以在非洲本地购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让他们熟悉,然后使用,之后,敌人需要做的就是祷告了。”丁文彦看着殷勇没有继续卖关子,而是将一份电子设计图通过平板传给殷勇,后者低头只是看了一眼,就忽然明白了丁文彦的自信源自何处。

“虽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疯掉!”殷勇看完设计图以及相应的使用计划之后,不无感叹地说道,这种战术,在他看来在,最大的困扰就是不对称的消耗问题,这种手段在目前看来,近乎无解,他担心的不是丁文彦如何执行下去,他担心的是,如果他要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

不过幸好现在看来,他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丁文彦的缘故,考虑这个问题的是敌人。

在两人的交谈中,车队到达驻地,与以往不同的是,此刻空地上早已经准备好了数量巨大的塑料米——这种石油的副产品在非洲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只要有石油,生产它只是时间和设备的问题。

“开始工作吧!”丁文彦没有任何耽误时间的意思,在设备被搬下车之后,就第一时间下达命令道。

伴随着命令的下达,早已经等待多时的士兵们纷纷走到分排在自己面前的3D打印机身边,按照之前的教程熟练地操作起来。伴随着喷口的不断喷涂和塑造,很快的,一个个外形奇特的零件就被打印出来。

“组装!”随着零件的堆积,另外一队士兵在命令下迅速开始将零件组装起来。——

——班长是在第二天收到从总部发来的东西的,看着用破旧卡车拉来的由巨大的聚乙烯箱子装着的东西,班长在班副黄金圣衣的猜测中打开了箱子,可看到里面的东西之后,他却被弄的一愣。

“总部要卖玩具吗?”班长拿出其中的一样,仔细端详了一下后,很快分辨出这应该是一架无人机,但和部队曾经使用的那种军用无人机相比,这架无人机简直可以用粗糙来形容,甚至某些边界和组装的茬口都没有打磨,粗陋的仿佛小孩的手工作业。

箱子里,与无人机一起送来的还有遥控系统,以及无人机的使用说明,可当班长仔细看完使用说明之后,眼中原本的轻视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立刻给我找二十个人来,要精明的,能分清楚左右手的那种,告诉他们,每个人带两个,给我搞事去。”惊讶之后,是心中涌起的雄心壮志,班长在大声命令之后,第一个带着遥控器和无人机向藏身地之外跑去。

按照标准教程操作,无人机很快被投掷到半空中,由电池驱动的马达只能让它以每小时五十公里的速度在低空飞行,续航时间也只有三十分钟,不过对于操作者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无人机上的摄像头以照片模式将目标画面传递到操作终端,虽然不甚清晰,但却足以让人分辨出大概的情况。

班长第一次操纵这个东西,并不熟练,但却仍然可以躲开必要的障碍,而当无人机在他的操纵下进入到市区的时候,班长的表情也变得谨慎起来。

无人机在操纵下很快进入到预定的区域,在大略分辨清楚目标之后,班长操纵着无人机一头向目标扎了过去。

城市的上空,带着低沉嗡嗡声的无人机仿佛一个死士一般猛地从头顶落了下来,而在地面上,一名穿着美军军服却没有肩章领章的白人才刚刚反应过来,当他疑惑地抬头看向天空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大团黑影,黑影在接触到他的瞬间忽然裂开,然后是一片火光。

无人机的机头不为,被安置了一枚手雷,由电信号触发,在遭遇到目标的同时,班长按下了引爆键。

爆炸响起的同时,街道上一片混乱,而在混乱中,人们却没有发现,在不远处的天空中,数量更加庞大的无人机群正如同一群马蜂一样向城市逼近。

PS:明天阅兵式,小卫早早蹲到电视前去等待!

ps:小卫建的书友群,欢迎各位读者大大加入,群号:1836636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