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七章,兽性战争2(上)

作品: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作者:最后的卫道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1-10 11:1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第四七章,兽性战争2

和平是什么?和平就是,我说话你要听,如果你不听,总要打一下,来决定谁的声音更大。所以,和平从来都是靠战争赢得的。

所以,胜利者通常都是更聪明一点,这说起来或许有点武断,但看看自然界,凌驾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都要比那些站在食物链低端的动物进化的更完美更强大。

人类社会显然也是这样,从一个食草的草食社会,进化到一个食肉的猛兽社会,就是一个智慧升华的过程,你只有比你的猎物更聪明,才能吃的饱吃的好,否则就别自怨自艾,安心找个角落吃草。

综上所述,人类的战争归根结底就是宣泄心底兽性的一种行为活动,在这样的行为活动中,人性这个东西,并不占主导地位。

以上结论,其实是丁文彦在某次会议上的总结,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对于周思维来说,却如同一口热辣的白酒,在初入口时有点凛冽,但回味之后却总有种悠长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点,周思维才最终同意了彭铮和屈俊杰的作战计划,并且直接命令地中海的潜艇部队给予支援。

但周思维也很清楚,这个计划的危险性,这种在核战爆发的边缘游走的游戏一旦暴露,迎接他们的必然是互相毁灭的核火。但周思维也自问,如果当事人换做中国,美国人会否采取相同的选择?结果肯定是必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思维认为自己的命令下达的并不过分。

根据作战推演,美国人占领欧盟只是时间问题,而无论此刻中国人选择用何种方式插手,都无法从根本改变这种结果。既然结果无可改变,那么给对方制造麻烦,拖延一下,也未尝不可。

屈俊杰那边只是第一步,实际上,张曙光那边已经在总参的命令下,开始集结兵力,并且准备在适当的时机行动,影响一下欧盟与美国的战争。彭铮和屈俊杰也注定了他们不能成为战争的关键,而张曙光至少在战争的中后期,将会承担巨大的责任。

针对张曙光的增援计划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在哈尔滨通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已经装满了各种准备运送到前线的弹药和武器,不仅仅如此,原俄罗斯境内的工厂也已经得到注资,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大量生产维持战争的物资。

在张曙光所在的前线,大量的水泥预制件已经将他前线的每一个角落堆满,在规划图中,他们将作为建筑主体,构筑成防御阵地的基础,不但如此,阵地的纵深将从乌克兰边境延伸到莫斯科外围,并最终依托莫斯科构筑成第三道也是最强大的一道防线。

三道防线构筑的防御体系,将会彻底隔绝欧盟被占领后,美军队亚洲的威胁。在丁文彦看来,就算不能隔绝,至少也可以延迟敌人的进攻。

在总参的内部通讯上,这个防御计划被称为新长城计划。

当然,历史上曾经数次证明过,坚固的防线有的时候却总是被敌人突破,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没有发挥出他所应该发挥出的作用,所以,在新长城计划之外,张曙光还将执行由总参直接赋予的进攻任务,秦计划。

这两个计划构成了对欧盟时间影响和作用的主体,而与在非洲的丁文彦等人的配合将会最大限度地延长美国对欧盟的占领时间。

站在指挥中心的外围,遥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莫斯科城,张曙光仍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曾经庞大帝国遗留下的那种威严和气度,但可惜的是,这位横跨欧拉大陆的庞大国家,却因为始终无法统一他们对欧亚两种文化的认识,无法融合,最终造成他们在混乱中土崩瓦解。

前车之鉴让张曙光深知,真正维系一个国家的,就是亘古不变的精神文化的移植与繁衍,而战争就是这种文化移植的最好办法。

身边,由高速公里开辟而成的野战机场上,运20组成的机群已经在信号中被拉入跑道,发动机也随之轰鸣起来,看着不断滑行,由慢变快的运20,张曙光仿佛能透视到对方庞大机腹内装载的物资。

是的,没错,全是武器,因为他们的任务也和武器有关——在张曙光的要求下,空军将会向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空投十万件单兵武器,包括AK系列的突击步枪,以及相配套的榴弹与手雷。

张曙光的庞大手笔,几乎买空了周边军工企业的库存,当然更重要的是,也为当地人民币的结算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当然这并不是张曙光心血来潮的大放送,实际上这是写在秦计划中的第一步任务——尽可能多的武装欧洲平民。

数量庞大的武器空投只是第一步,大量互联网上战术训练的视频也被针对性地投入到北欧网络之中,剩下的就是善意的引导和必要的帮助。张曙光相信,武装起来的北欧平民,会给美国人一个记忆深刻的印象。——

——欧盟的部队已经彻底撤入了巴黎市区,并且摆出一副顽固死守的态度,对此,美军登陆部队指挥官只能用一个中指表示了他对对方的鄙视。实际上,若非那枚失去控制的核弹的爆炸,此刻的欧盟部队已经全军覆灭。

已经过去的事情不是指挥官想要讨论的关键,在他看来,下一步的任务是如何拿下巴黎,作为法国的中枢和枢纽,占领巴黎意味着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法国的每一个角落——巴黎丰富发达的交通设施,在战时成为所有占领者的首选。

在这个目的的驱使下,美英联军部队很快出现在巴黎城外围,从远处看,他们松散的队形看起来仿佛一群被毒死的蚂蚁,扑在草地和公路上一动不动。仿佛是在对巴黎守军做出无声的嘲笑。

甚至连美军指挥官都放弃了躲在指挥车中的生活,出现在营地中,神态轻松地与周围的士兵攀谈着。

头顶上,无人机正一瞬不瞬的注视着目标,他虽然携带着一枚制导炸弹,但实际上,面对敌人完备的防空体系,炸弹等于扎不中加浪费。

敌人松散傲慢的态度就这样顺着无人机传送回巴黎市内,看到这一幕,几乎所有与会将领都表示想要实施偷袭的计划。对于这样的计划,指挥官表现出不置可否地态度,但却也没有表新出想要支持偷袭的意思。

可是他不阻止不代表没人去做,在夜幕刚刚降临,一波波士兵就在互相的招呼声中,离开巴黎,向敌人所在的方向走去。

片刻之后,一阵阵枪声传来。大屏幕上,战斗被实时反映在上面,可看到奔跑中的士兵兴奋地向前追击着什么,欧盟指挥官就忽然觉得一阵极其不自在的感觉扑面而来。

敌人摆出的姿态恐怕绝非简单的自大,更多的是有一种诱敌的方式,这个念头刚一从指挥官的脑子里冒出来,就再也无法抹去。

战斗的场面表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士兵的偷袭下,美国人的慌乱和紧张充斥在屏幕的每一个角落,指挥中心内,除了指挥官之外的所有人脸上都挂着兴奋,似乎胜利已经被囊括在手中。

但这种兴奋只持续了一瞬间,就在连串的爆炸中土崩瓦解。

刚刚还慌作一团的美国人,忽然天翻地覆地转变了,有序而猛烈的攻击一波波从远处发动,原本在突击下深入到敌境内的士兵们,一下子陷入到包围圈之中。

频道里,刚刚还在炫耀胜利的士兵们此刻正哀求着火力支援,但欧盟指挥官只是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没有丝毫想要下达命令的意思。

屏幕上,敌人的火力逐渐猛烈起来,攻击从空中,地面,远处,近处交替地射来,在猛烈的爆炸中,代表着士兵的信号一个个消失不见。最终,当最后一个信号在挣扎中闪烁了几下之后,暗淡下去,也代表着士兵们偷袭部队彻底全军覆没。

自始至终,欧盟指挥官都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既不批评也不肯定,就仿佛一个旁观者一样,在一切结束后,他也随即离席返回自己的休息室。而指挥中心则被安静彻底笼罩,虽然,此刻在室内仍然有众多的参谋和值班人员。

没人感叹指挥官的冷酷,虽然没人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

但在城外某处,一直到战斗结束良久,一处伪装阵地上,数十辆导弹发射车才悄无声息地在牵引车的帮助下撤出了阵地,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在敌人暴露远程打击火力之后,迅速给予反击。

可让美国人意外的是,欧盟部队竟然表现的如此冷静,甚至到了冷酷的地步。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要营救的意思。

“或许他是个自私鬼,或许,他是个高明的指挥者,但我倾向于后者。”美军指挥官感叹了一声之后,最终断言道,“明天,发动第一次攻击!”在下达命令之后,他也转身离开了指挥中心。

ps:小卫建的书友群,欢迎各位读者大大加入,群号:1836636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