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〇章,完美碰撞(下)

作品: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作者:最后的卫道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1-10 11:1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几乎在一瞬间,战斗的节奏就被推到了决战的边缘。就仿佛一直被黑布盖着的魔法箱,忽然掀开布幔,所有的轨迹和手法都在这一瞬间暴露。

没人再去考虑空战的事情,按部就班的争夺制空权,一步步完成对舰队外围的清扫,那是刚出军事学院校园的毕业生才会干的事情,在对敌人战斗机编队完成伏击的刹那,所有人都清楚,决战的时刻到了。

补充战机?面对敌人的空中力量,补充之后的最大可能是被敌人顺势推倒,与其按照步骤去阻拦敌人,倒不如用进攻当做最好的防守。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对决一般的进攻拉开序幕。

J-20编队此刻已经全换上了反舰导弹,庞大的弹体让他们根本无法被收入到内置弹仓内,不过,幸好此刻他们的航线被确定在超低空的海平面上方,海面杂波的干扰和飞机出色的隐身技术,让他们可以不用过早的暴露在敌人的防空火力打击范围之内。

弹体内的雷达早已经被激活,此刻,机载雷达在远程预警机的指引下拼命的在预定的海域一圈圈扫描着,没人在意到是否被敌人发现,众人在意的只是在被发现之前,将导弹率先发射出去。

同样的事情在美军那里正在重复的进行着,所不同的是,美军显然选择了他们擅长的高空——F-35编队挂在着鱼叉导弹和有限的空空导弹在预警机的伴随下向中国舰队的所在方向飞去,天空中的战场已经陷入尾声,格斗双方在消耗和返航的命令下已经所剩不多。唯一存在的几架J-20看到出现的机群,正准备用所剩不多的武器阻挡对方,但是却在敌人的一轮齐射下,化作漫天碎片。

双方都在寻找着敌人舰队的位置,谁先找到意味着可以率先打响第一枪。

这个机会,让中国人先得到了。

在长机的命令下,机群忽然跃升高度,从原本距离海面只有几十米瞬间拉升到千米,地球的弧度在高度下失去了阻挡的作用,看着忽然因视野扩大而出现的敌舰队,长机在下达攻击命令的同时,率先发起攻击。

嘀嘀,一阵轻微的导弹回馈声响起,第一枚导弹脱离发射架,骤然减轻重量的战机因为导弹的离开发出轻微的震颤,飞行员努力调整了方向之后,再次开启第二枚导弹的雷达引导头。

一次壮观的齐射。

数十枚导弹几乎在间隔没几秒钟的时间里被先后发射出去,导弹的尾焰和所构成的烟尘一下子将整个机群覆盖其中,看着风挡上浓重的烟尘在飞机的作用下打着旋飞掠身后,长机再次开启雷达,寻找到自己的目标,按下发射钮。

第二次齐射!——

——中国人再次派出战机进行战场遮断,这既是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不过对于敌人投入的J-10,舰载机编队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重视。敌人的数量实在有限,他们能能拦截战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但是却无法拦截一天两天。所以,当面对扑上来的敌人战机时,美军战机技师迅速的放弃了空袭敌人的意图,转而与J-10机群纠缠起来。

对于这样的结果,陆战一师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上的反应,他们对于空军早失去了寄托和希望,对于那群拿自己当宝贝,不肯牺牲的家伙,陆战一师的师长认为,事情还是需要自己来解决。

在他的命令下,部队大踏步的前进,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趁着敌人度海的同时,将敌人击垮。海塞卜,一个海滨城市,通过这里的港口,可以进入伊朗,那里目前还是由中国人控制。

“加速前进!”命令声中,分布在广袤大地的陆战一师以让人无法忽视的速度向海塞卜高速接近着。

又是一船伤员被装上船,看着船头打出的准备起航的信号,殷勇将自己的目光收了回来,转而看向港口四周耐心等待着上船的伤员。

阿曼一战,让第一军的伤亡突破了历次战斗的最高值,用一个集团军的力量挡住敌人的舰队,挡住敌人的精锐陆军,丝毫不付出代价显然是痴心妄想。现在唯一期望的就是能尽快将他们撤出去,对于敌人下一步要采取什么行动,殷勇比谁都清楚,在这之前,脱离这个危险之地,也就成了他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军长,敌人的陆战一师正在接近,预计在半个小时候发生接触。”身后,一师长走过来对殷勇报告道——麾下三个师已经在殷勇的命令下集合在一起,罕见的密集让所有人都担心是否会遭到敌人的火力覆盖。

“让你们三团去阻挡一下吧,不要硬顶,不行就撤下来。”殷勇回头看了对方一眼,或许是因为长期在无线电网里交流,让他对对方的声音比对面孔更加熟悉。

“是!”师长敬礼,随后转身离开。听着对方的脚步逐渐远去,殷勇的目光再次聚集到港口,就在刚刚又有一艘货轮返航,受伤的伤员正在口令声中,缓慢有序的走进船舱。

“问问,张曙光那边准备好了吗?”殷勇目送着一个只有一条腿的士兵,对方费力的走过跳板,却执拗的拒绝了别人的搀扶,独自走进船舱,随后仿佛胜利般的向身后的战友打了一个成功的手势,然后才缓慢的走进船舱。

船舱的黑暗吞噬了对方残缺的身影,殷勇一直到对方彻底看不见了,才终于转过头看向身后正向自己走来的参谋。

“首长,张军长说他那里准备就绪,只等待命令了。”参谋看着殷勇,迅速报告道。

“好吧,让对面码头所有的运输船全部停止工作,等待命令,告诉他们开始吧。”殷勇点点头,转而看向作战大屏幕,与之前的略带伤感的眼神相比,此刻他的眼神则充满了锐利。

早已经等待多时的众人听到命令,第一时间转身在操作台上熟练的敲打起来,随着电波的传送,命令同时覆盖在所有部队的头顶。

一师长觉得有点小得意,就在刚刚,他的先头部队轻松击溃了阻击自己的一部敌人,敌人的规模大概在一个团左右,而自己投入的兵力只有两个连。他曾经听人说过,中国人的一个集团军的战斗力堪堪相比与美军的一个主战师,而中国人也期望他们的集团军能正面对抗美军的一个师,不过显然现在看来,这样的设想恐怕很难实现,即便处在进攻的位置,自己能然以较少的兵力轻松击败敌人。

“发起进攻吧,击溃他们。”一师长觉得没必要再试探了,直接击败敌人是最好的证明,敌人正在撤退,他们组织不了足够的反击力量,殷勇或许可怕,但是他也有打盹的时候。

他的命令在下达之后,被迅速的贯彻,原本松散的陈列与左右的侧翼部队纷纷向自己前方的目标发起攻击,海塞卜周围顿时陷入一片战争的轰鸣声中。——

——标准三导弹被电流激活,随着舱盖打开,修长庞大的导弹被推力推入半空随后点火向目标飞去,他的目标早已经被锁定,就是前方不断飞来的导弹,他的任务就是一头撞上去,然后引爆自己。

导弹飞入半空之后,忠实的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就一如中国舰队中的海红旗9一样。

相比于中国人的先发制人,美国人并没有落后多少,卫星图片早已经将目标锁定,剩下的之后确定最后目标的分配,在F-35击落阻拦的战斗机之后,鱼叉导弹已经捕捉到了敌人舰队的坐标,在机载火控雷达的引导下,鱼叉导弹从机身下飞出,向目标飞去。

剩下的工作是电脑和电脑的对决,当鱼叉导弹还在努力降低自己高度的时候,海红旗已经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激活,在火控电脑的命令下一发发被射入天空。6米长的弹体,超过120公里的拦截距离,将双方的遭遇地点被锁定在两者之间。

在电脑的驱动下,双方迅速拉近距离,之后在一片爆炸和火光中互相湮灭。

电脑之间的作战少了些许的残酷,多了一些冰冷。爆炸之后,则是剩余的导弹继续自己的旅程,而拦截方则进行着第二次拦截。

爆炸之后,舰载机与舰队的距离再次拉近。或许对于导弹来说,他们在发射之后,结局已经注定,可是对于战斗机来说,才刚刚开始。

“狐狸二号,发射!”喊声中,F-35再次激活第二枚反舰导弹,一次密集的齐射再次上演,而这次,他们所有的目标都锁定在舰队的同一艘战舰上。

那是一艘处于最外围的驱逐舰,它承担着航母编队角落的防空任务,它一旦被击沉,侧翼的支援舰艇将彻底暴露在敌人的打击火力之下。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个道理,美国人也清楚,并且也奉为经典。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