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23章 涉足文坛建学院(四)下为三眼天狼再加一更

作品: 大明祥瑞 |作者:花谢才得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28 10:5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由于解淳在延安府境内威望深重,解氏职业学院的生员很快招满,也有一些富裕人家看不起杂学,认为是微末小道,没有让子弟前来报招。

解淳等学院走上正轨后,几经考虑之后,又放出一个大招,他设法说服家族长辈们,又取得父叔们的同意后。

在同年将拼音识字和八股文写作技巧等,所谓‘解氏祖传密学’有偿的公布于世,并且刊印成书,交由宜川县文兴书店,和延安府文轩书店同步大力发行。

因为是祥瑞候解淳亲自编写的书藉,在陕西布政使司成为热销书籍,使得合作三方都赚得个盆满坛足。

并且很快便有各地书商和解淳洽谈,在仅仅三年之内便遍及大明各地,可以说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便有解淳的书籍存在。

并且书店又相继出版,解淳和王承裕等人合编的拼音汉字字典和词典,很快又普及到大明各地。

等到了弘治三十六年春闱之时,陕西布政使司的举子们独占会试北榜录取名单的五分之四,其他各省的举子不服输,差点儿酿成科举舞弊案。

此时年已五十五岁的弘治皇帝大为震怒,如今国泰民安怎能出现科举舞弊案,命令锦衣卫和内阁学士联合调查此案。

数天后,年已古稀的牟斌和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联合呈送上解淳的专著《制艺文章破译之密法》一书。

弘治皇帝看完后大吃一惊:“这是子厚的著作,他既然有这种密法,不留作传家秘笈,怎么就公布于世?这种书发行的多吗?”

杨廷和眉头紧皱,他对于解淳此举也是疑惑甚深,刚刚阅读之后,他忍不住冷汗淋漓。

有此书流行于世,中等人才也能写出极不错的八股文章,以后朝廷再依靠八股文取士,恐怕难上加难矣。

他料定解淳不是为了区区一些银两,才去著书换钱财,其中一定大有文章,但他无论如何也参不透其中的原因。

杨廷和暗中略微计算一下,思忖许久后才予以回应:“圣上,此书在弘治三十四年冬季初次出现在宜川县,这两年在陕西和山西等邻近县府各发行几万卷。”

“只因陕西学子比邻近几省多学一年半载,有许多考生已经精通制艺的诀窍,才出现今年春闱的异常情况。”

“但主考官和各位考官并无舞弊现象,微臣和牟指挥使己经调查清楚,所录文章皆是上上之作,请圣上御览。”

弘治皇帝看完几份试卷,忍不住大声喝彩:“好文章,这几篇文章即便选为前十名也不为过,怎么其他省份的举子们还大鸣不公?”

杨廷和与牟斌对视一眼,苦笑数声回答:“圣上,这是二百名之后所录取的文章,而且这些试卷为陕西布政使的举子所作。”

“若说鸣不公之人,应该是被黜落的陕西举子,他们的文章比中会试的其他省分举子强多了。”

“后来考官们见前五十份都是陕西举子,才去掉陕西举子们的名额,换上其他省份的举子,否则陕西布政使司可独自霸占北榜,实在可惜可叹。”

杨廷和又呈上几份中会试的其他省份举子试卷,弘治皇帝看了几份试卷后,便皱起眉头,这些试卷比起陕西举子的试卷差太多了。

长期这样下去,将来若传扬出去,大明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便成为一场笑柄。

牟斌见弘治皇帝的脸色铁青,就上前启禀:“圣上不必心急,以免伤了身体。三安驸马既然公开发表制艺写作密法,想必子厚会有另一套说法,或另有替换制艺之法。”

“圣上何不下发一道旨意,让三安驸马进京陈辩,微臣相信子厚必会另有说辞,而且还有好的方法解决此事。”

弘治皇帝这时才想起罪魁祸首解淳,咬牙切齿怒骂道:“子厚,这个浑小子又给朕惹下事端,看朕到时候不好好收拾他一下。”

“再说自从皇外孙出生后,朕也没有见到他的模样,颖儿也离开朕和皇后数年未见,正好让他们母子一块来京师和朕相见。”

“传旨:‘让三安驸马、祥瑞侯解淳连同安康公主及皇外孙解鼎,一起进京觐见。’。”

“牟爱卿派出得力人手前去传旨,回来时沿途保护好子厚一家人的安全。若有任何失误之处,令他们提头来见朕。”,弘治皇帝又特意叮嘱牟斌。

牟斌听完之后暗自叹息:‘陛下刚才还咬牙切齿怒骂解淳,要和子厚算后帐。现在又特意下此等旨意,可见子厚还是简在帝心,我得好生安排妥当。’

等牟斌回到锦衣卫衙门,坐在椅子上思虑许久,才叫人请来副指挥使叶成,让他亲自带人去宜川县解家庄一趟,恭迎解淳和朱颖母子进京觐见。

等叶成到达解家宣读完圣旨后,解淳哈哈大笑着,为叶成等人安置好住处歇息。

解淳和这些日子里,一直吓得坐卧不安的长辈们商议事情,他向父叔深施一礼,不好意思的道歉:“都是孩儿的错,让各位长辈们受尽惊吓。”

“不过看来此事有八九成已经成功,皇上只是派人来护送我和颖儿母子去京师,可见事情必能成功。”

解淳看到父叔们一副释然的神情,心中感到一阵歉意,他们都是普通农户之人,哪里能想到朝堂中的凶险之处,自己这次不该把他们牵涉其中。

“各位长辈们自我走后,抽出各种优秀学子重点培养,并对剩余的学子们许下诺言,让他们好好学习,也许用不了一年半载,他们便会成为有品级的官府教授。”

“并且招收第二批学员,至于如何具体安排第一批学员,等我从京师传来消息,父叔们再加以仔细甄别任用。孩儿走后,就多劳累各位长辈们费心操劳。”

解淳满怀信心,压低声音为父叔们打气鼓舞士气:“若此行一切顺利,我们解家将再无后顾之忧,会和那些大儒学者一样受人尊崇。”

“即使将来皇帝有心对付我解家,他也要好好惦量一番,是要我解氏满门的性命重要,还是他朱家的江山社稷重要!”

解氏三兄弟瞪大眼睛,惊讶地望着解淳,淳儿是不是疯癫啦?竟然连皇帝也不放在眼中,还说解家能和大明江山一样重要,轻易不敢为难解家。

但看到解淳仍然一脸清醒睿智的模样,都一齐点头应允下来,现在解淳已经是解氏一族的首领,他们虽然是长辈身份,仍然以解淳马首是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祥瑞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