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十七章

作品: [红楼]权臣之妻 |作者:故筝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1-09 18:4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第四十七章

迎春之前是见过和珅的, 但那时站得没这样近, 这会儿骤然见了一俊美男子在跟前, 迎春慌得往后退了两步。

她身边的丫鬟绣桔也慌了神, 只胡乱挥舞着手臂, 好歹将迎春扶住了。

黛玉原本还有一丝紧张, 倒是叫迎春这样一番动作弄得全消了。

她忙也伸出手将迎春扶住了。

迎春垂着头, 大气也不敢喘。

她同别的姑娘不同。

别的姑娘见了和珅,第一面或许是先将和珅的俊美之姿看在眼中,纵使再知晓他定亲, 脸红也是本能。

而迎春此刻却只觉得畏惧。

她只觉得这和侍郎身上的气势,压得人浑身都绷紧了,生怕闹出半点错处来。

“林妹妹, 我……我先去瞧瞧三妹妹她们……”

迎春虽然似个木头人, 但她却并不愚蠢。她见了和珅后,便知晓, 这位和侍郎出现在这里, 应当是为见林妹妹来的。她再杵在这里, 自己害怕不说, 还妨碍了他们二人相处。

说罢, 迎春也不等黛玉应声, 携着绣桔,扭头便跑了。

倒还健步如飞。

转眼林间便剩下了和珅、刘全,黛玉及她身后的雪雁。

刘全何等上道, 忙笑着将雪雁引到一旁去了。雪雁本也没那么多心眼儿, 刘全一喊她,她便跟着走了。

于是这下,就剩下了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地站着。

除却上次送走马灯时,黛玉还没有离他这样近过。

而那次全沉浸在了走马灯的美轮美奂中。

这时她才发觉,对方原来这样高。

站在她的面前,便盖去了她面前的大半光影。

和珅这时也在瞧她。

这时再见面,与从前的心情又有了大不同。

单是垂下目光,凝视着黛玉的面庞。哪怕明明和从前也是一样的,五官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两蹙罥烟眉,一双含情目,美得不可方物。

只从前会觉得不负红楼绛珠仙子之名。

如今却会一眼惊艳。

越瞧,胸中越鼓噪不安,像是那颗心都要跟着跳出来了。

黛玉偏也站在那儿,大方地任由地和珅打量。

只是她始终没有开口,还是有一丝羞意在的。

和珅倒也并未打量太久,他不想唐突了黛玉。

于是微敛了目光,不疾不徐地道:“一直不曾见面,倒也不曾问过,你可愿嫁我。”

黛玉微歪下了头,她脸颊已经浮起了浅浅的红,但嘴上却自如道:“父亲不曾转告你吗?我是点了头的。”

和珅抿下了唇,眼底神色更见柔和,他低声道:“转告的话语,哪里抵得上亲眼所见。”

他口气平稳,没有半点挑.逗之意。

黛玉见识过宝玉的油嘴滑舌之后,这样的口气正得她心。

黛玉微微仰起头,好将和珅脸上的神色看得更清楚。

这时她动了下脑袋。

小脑袋点了点,问:“这下亲眼瞧见了吗?”

和珅心中像是被谁挠了一下,对方却又很快收了手似的。

意犹未尽。

他的目光变得更深一些,定定地看着黛玉道:“瞧见了。”

黛玉这才心下一转,反应过来,对方莫不是怕她不愿嫁他吧?

“聘礼可都瞧过了?”

“不曾。”黛玉摇头。哪有人会急着去瞧自己的聘礼都有什么。

“若有什么想要的,待改日我差人一并送来。”

“好。”应完声,黛玉才忍不住问:“您为何……为何会想要娶我?”

若是从前,黛玉定然不会这样问。因为旁人会说这样是不合规矩的。而黛玉自己也不大敢问。

但如今不同了。

不过一夕之间,她就已然脱下了所有的负累,再不用去计较旁人如何看待她,如何看待林家。

而且有了宝玉在前。

瞧过了宝玉对那些丫头们的暧昧亲昵,却与谁都没个准话儿。黛玉便希望有个人,至少能同她清晰点明的,而不是含含糊糊便带了过去。

和珅瞧出了黛玉的心思。

他也不喜宝玉那般对待感情轻率冲动,又含糊不清的方式。

和珅低声道:“幼弟和琳曾问我,每日望着门外,是在等什么。”

黛玉微微疑惑,不明白和珅怎么突然说起了这样的小事。

但她还是微微歪头,耐心地听和珅往下说。

和珅的目光扫过黛玉的模样,心底不自觉地又一软,他接着道:“那时我也不知晓是在等什么。后头过上了一阵子。有人来同我说,临安伯府的长子请了媒人上荣国府提亲。我觉得惊讶,震怒。惊他临安伯府怎么敢有这样的胆子,怒他临安伯公子哪里来的底气,觉得他能为你的良配。”

黛玉隐约听出了些什么,但她依旧没有开口,还是听着和珅往下说。

“那日我胸中多觉不快,甚至想趁着夜色也要到荣国府上,问贾政与你父亲,可有应下这门亲事。若应了,我也要叫他们拒了才好。但后头想想,若此时上门,岂不闹得荣国府上下都跟着乱起来,反倒给你带来麻烦。”

黛玉心下一暖。

嘴角的弧度软了软。

这便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不似宝玉那样只管自己畅快,他总会为她先考量三分。

“我便想着,那等天明吧,等天明便可上荣国府来了。”

和珅捏紧了手指。

如今再忆起那日得知有人向黛玉求亲,他胸中都依旧觉得沉甸甸的。

“谁知晓我在书房里枯坐便是一夜。手边公文,翻也未曾翻开过。连食物吃在口中也没有滋味儿。”

黛玉微微瞪大眼,心跳快了些。

恐怕谁也不会如她这样,听自己的未婚夫低声道来,是如何被她牵动着一颗心的。

士大夫都讲究谦逊内敛。

更将如此剖心之言视作女子才爱作的姿态。

黛玉惊在那里,一时更说不出话来了。

只是心底好像有一把火,渐渐融掉了外头裹着的那层薄冰。

“很快天亮,我非但没有打消上荣国府的念头,反而愈加热切了。”和珅说到这里,这才又笑了起来,冷淡的面孔再次因之变得柔和起来:“那时我便认定,这一切异状,不过是因为我心中倾慕你。”

“原来我总在等着的,是你从荣国府递来的信儿。”

待他话音落下。

黛玉已经呆住了。

他说得不错。

纵使旁人再如何转告,也到底不比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来得更动人心。

“我……”黛玉张了张口,却又觉得好像什么话都显得有些匮乏。

她的耳根更红了,直蔓延到了两颊。

和珅抬起手,为她拂去了头上的树叶。

“于是那时我便想,既我心中也倾慕你,为何还要瞧着别人求娶你呢?何不以我之全力,来护你一辈子呢?”

黛玉的呼吸微微变了变。

但她定定地站稳了,没有摇晃,更没有后退。

这个人比她幼年记忆中的模样,要冷酷得多,但那是对旁人。同时他又比记忆中要温柔得多,那似乎仅仅只是对她。

“我向你父亲提起时,还心中忐忑。”和珅面上笑容更浓了些,“幸而,你点头了。”

说罢。

黛玉察觉到自己头上发髻一沉,像是有根什么簪子,由他的手轻轻插了上去。

“这是前两日我在铺子里瞧见的,匠人新做出来的,京中只有这样一支簪,我想着便也只有你可配了。只是不好见你,便揣在身边,想着哪日见了,便能给你了……”

“今日巧了。”黛玉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容中带了一分羞涩,但更多的却是发自内心的,明烈的笑意。

与书中一样。

她喜欢了便是喜欢了。

便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容。

也唯有贾宝玉那样的,才舍得叫黛玉整日泡在醋里,瞧着他与旁人亲昵而伤心了。

“正巧,我也还有一事欲与你说。”

“何事?”黛玉问。

许是经历了刚才那一遭剖心直言,眼下黛玉已然自在了不少,两人倒像是自打幼年时见过后,便不曾分隔多年似的。

“过两日我要往两淮去处理一件公务,兴许要留上两三月。”

黛玉抿了下唇,心底多少有了些失落。

方才尚在欢喜中,这会儿便有些无所适从了。

原来牵挂一人,是这样的滋味儿么。光只是听一听他要远行,便觉得不痛快了。

“我自会安排好一切,不会有任何人胆敢欺侮了你去。若实在有不长眼的,你便写信给我。自有人送信来与我。”

“嗯。”这种滋味儿对于黛玉来说,实在新奇又难得。

林如海虽然疼爱他,但却不会同黛玉说这样的话,尤其贾敏去后,黛玉从林如海那里得来的护佑关怀便更少了。

林如海是个好官,但却终究对女儿的爱护不及。

黛玉不禁又想起来,曾经她还想,老太太心底排在头等的是宝玉。

那和珅心中,她排在哪儿的了?

黛玉对上和珅的眼眸,见他眼眸深邃,其中裹含着深深的情意,不知该有何等的重量。

……她在他心中,该是头等的吧?

和珅忍了忍,还是又道了一声:“若是……想我,也可写信来。”

黛玉愣了下,随即笑出声来,道:“嗯。”

话已经说完,但和珅却有些不大想就这样离去。

这一转身,便不知晓要多久才能见到了。

黛玉也并不提。

有人原来真将她放在心尖儿上,这种滋味儿,还叫她沉溺在其中,有些回不过神来呢。

和珅又抬起手,将她身上的风帽拢得更紧一些:“林中走走?”

“嗯。”黛玉低低地应了。

两人便并肩在林中慢慢走了起来。

那些花儿草儿再入不得黛玉的眼了。

两人都不自觉地盯住了脚边的影子。

日光落下来,将影子拉得那样长,影影绰绰间像是重叠纠缠在了一起。

此时连春风拂面,也不觉得带着寒意了,只觉得满是花里的香气,是那样叫人迷醉。

哪怕林中安静,他们谁也不曾再开口说上一句话。

如此走了不知道多久,和珅怕黛玉累了,便驻了足。

“回去吧,我的马车便停在不远处。我会看着你的。”

黛玉脸颊上的绯色本来已经褪干净了,这会儿听和珅这样一说,便又全部涌了回来。

和珅看得神色一动,有些想要抬手抚过她的面颊。

但到底还是忍不住了。

如何能这样唐突?

再等等罢。

黛玉的身量才及他胸膛。

瞧着实在娇小,和珅反倒怕下手,总觉得会碰碎了她。

“我送你出林子。”和珅低声道。

“好。”尽管黛玉开口不多,但却能听出来她的语调也是微微上扬的。

可见心情是不错的。

那便好了。

今日他这一行,便算是达成目的了。

但和珅还得生生扼住心头窜动的那股飞扬的心绪,将步履放缓些,放得再缓些。

待快要走到林子边上了。

刘全也带着雪雁归来了。

雪雁刚与刘全说了些话,有些念家,两眼便红红的。但等见了黛玉,又瞧见她头上陡然多出来的那根簪子,簪子上头缀了只蝴蝶。

蝴蝶两翅镶着红色玉石。

黛玉行走间,那蝶翅便轻轻扇动,使得那红色玉石间像是有光华流转一样。

实在巧夺天工。

雪雁便又笑出了声:“姑娘可摘着好看的花儿了?”

黛玉抿下了唇角,却没能压住唇角的笑意,她斜了雪雁一眼,道:“摘到了。”

“那咱们便回吧。”

“回吧。”

黛玉说完,又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和珅。

随即又朝和珅微微扬起下巴,然后轻点了下头,随后便脸上发烧,带着雪雁匆匆头也不回地走了。

和珅目送着她的背影远去,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先是低低的笑。

但慢慢的却是再压不住心头的喜意,笑出了声来。

刘全见状有些摸不着头脑。

“主子可好?”

“好,好得很。”和珅这才收敛了笑意,“走吧,回去。”

他们的身影也慢慢自林中消失了。

不多时,探春同宝钗才也走了出来。

探春满面呆滞之色,半晌她才拍了拍胸口道:“你说,方才和侍郎瞧见我们了吗?”

宝钗摇头:“许是没有吧,若是瞧见了,便该要呵斥我们了。”

探春吐出一口气,面上神色渐渐恢复如常。

“和侍郎对林姐姐也真是上了心。”探春眼底闪过艳羡之色,“光是这样远处瞧一瞧,我都觉得想要嫁人了。”

宝钗反倒要冷静得多了:“却是要分嫁给谁的。”

探春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宝姐姐说的也是,却不是谁人都能同和侍郎一样的,若是嫁了旁的人,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细心了。”

宝钗早没了那等小女儿心态,因而听过探春的话,便也只是笑了笑。

“走吧,太太该等急了。”

“嗯。”

前头黛玉已经先一步到了。

王夫人一眼便瞧出来她头上多了根簪子,模样精巧。

又见她面颊微粉,模样说不出的绝色动人,应当是已经同和侍郎说过话了。

王夫人立刻便放了心。

想来和侍郎也能记得她的功劳了。

宝玉做的那些浑事,也总能让和侍郎不去计较了。

这时,杨家太太也瞧见了,立时惊道:“可是荣宝轩的簪子?”

黛玉也不知晓。

但从前和珅便送了许多荣宝轩的首饰来,她还分了两件给其他姊妹。

这便应该也是荣宝轩的吧。

杨家太太不等她答话,便已经盯着她头上的簪子,啧啧道:“上月在荣宝轩的册子里,瞧见了这个样式,说是这月才要出的新式样,独一份儿呢。荣国府倒是疼姑娘,这么快便给府里姑娘戴上了。”

王夫人哪里敢揽这个功劳,她忙道:“这是玉儿的未婚夫送来的。”

定了亲的男女,送些小礼物,也是常事。

那杨家太太知晓黛玉定亲的事,当即便掩唇道:“和侍郎待林姑娘可真是好呢。”说罢,她还看向了自己的女儿,道:“我这两个丫头顽劣,不知日后能配个什么样的夫婿呢。”

言语间虽是忧虑,但她的目光却是朝和琳马车那边扫去了。

原本她也不至如此。

奈何和珅求娶黛玉,弄得实在阵仗太大。

又是赐婚,又是钦天监合八字,什么大雁,什么全鹿,什么茶饼,那都是沾了御字的东西……

又有乾清门侍卫抬礼,镶黄旗的士兵开道,内务府的来唱礼单。

谁家听了不羡慕?

哪家有女儿,不盼望着自己女儿也嫁个这样的人家?

多大的脸面啊。

杨太太都已为妇人了,但想着都还觉得心中嫉妒呢。

王夫人虽然也叫和珅的手笔震住了,更曾经想着嫁个贾家女儿到侍郎府中去。

但如今她更瞧不上杨家太太那番小家子气做派。

便只淡淡一笑,也不同她接话。

杨家太太这会儿见了黛玉,正被她脑袋上那根簪子弄得心下痒痒,恨不得自己女儿也过上这样的富贵生活呢,哪里肯就此住嘴?

她便又看向了迎春、惜春,道:“你们府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也都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巧了,林姑娘正与和侍郎结了亲,不若便亲上加亲,再嫁个姑娘到那侍郎府上去。”

杨家太太捂嘴一笑:“和侍郎有一幼弟,也生得俊美非常,如今正在官学里读书呢,说不得过两年便也同他兄长一样,中了举人,再封了官儿呢。”

王夫人心下也痒痒,但她晓得这时候不能得罪和珅。

她便淡淡道:“总该要情投意合才有这样的事。哪有一头热的道理。”

这便是在讥讽杨家太太了。

杨家太太恍若未闻一般,指着远远的那头马车道:“瞧瞧,那便是和侍郎的弟弟了。”

迎春、惜春本能地朝那边看了过去。

只隐约瞥见个身影,修长,身量高,清俊,有几分和侍郎的风采。

但仅仅是这样,也足够叫人心下一动,本能地脸红了。

黛玉许久没见过这样不懂得瞧眼色的人了。

她抬头瞧了瞧那杨家太太,道:“太太若是想将女儿许给和琳,何必攀扯荣国府里的姑娘?”

三春中,迎春、惜春胆小。

尤其惜春,因着宁国府的原因,便总畏惧旁人拿她打趣,说了什么闲话。

此时听了杨家太太的话,黛玉都觉得烦闷,何况惜春?

既听不得她的话。

不知为何,黛玉脑中霎时闪过了方才在林子里时,和珅同她说:“若实在有不长眼的,你便写信给我……”

黛玉心下一松,便就这样说出来了。

她又并非可怜巴巴的孤女。

何必委屈自己闷着这样的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权臣之妻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