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章

作品: [红楼]权臣之妻 |作者:故筝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1-09 18:4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第五章

岸边, 几顶软轿实在有些引人瞩目。

不为旁的, 实在是这软轿旁站了婆子仆从, 瞧着实在气派极了。

后头有人打这边经过, 方才说起。

那一顶乃是打荣国府出来的。

后头两顶, 却是打某位大人宅中出来的。这位大人正是皇帝跟前的红人, 谁也不敢小瞧了去。

也不知这几顶软轿都是来接谁的。

旁人也就艳羡一番, 便离去了。

不多时,有船靠了岸。

几个婆子走了出来,那荣国府的轿子旁站着的仆妇立刻就动了, 迎了上去。

随后那船上才出来了两个小姑娘,年纪都不大,五官还未长开, 透着一团稚气。

其中一个穿着嫩黄襦裙, 梳着朝云髻,身上别无其它钗环配饰, 干净雪白的小姑娘尤为打眼。

旁边跟着小丫头, 虽然也生得俏丽, 但到底没得可比, 一瞧便知道那是个小丫鬟。

下来的这二人, 正是黛玉同雪雁。

黛玉攥了攥手中的帕子, 视线并不胡乱打量四周。

早听闻京里的繁华,她若肆意打量,倒是堕了姑苏林家的脸面, 怕是要被他人耻笑的。

雪雁就紧张多了, 她紧挨着黛玉,扶着黛玉的那只手都微微抖了起来。

那迎上来的仆妇瞧见了,心下立时便轻贱了这个小丫头。脸上也未免显出了一分懒怠来。

雪雁心一紧,更惊慌了。

倒是黛玉此时更稳得住些,她瞧了一眼那仆妇,目光清澈剔透,反倒叫那仆妇一个激灵,忙不敢再看,微微低着头,便要邀请黛玉上轿去。

这时黛玉才发觉,岸边还有别的轿子,瞧着也是权贵人家出来的。

而那轿子前头,还站了个年纪大的男子,那男子竟然在往这边瞧。

黛玉心一惊,蹙了蹙眉,将视线转了回去。

而雪雁却是突然浑身一震,揪了下黛玉的袖子,怯怯地道:“姑娘,那,那是之前来姑苏寻我的……我、我爹。”

“别怕,日后还能见的,兴许今日就是知晓你来了,就等在这边瞧你一眼。”黛玉低低地说了声。

一旁的仆妇伸长了脖子,想听她们议论些什么。

突然间,一道冰冷的目光落到了她们的身上,仆妇们都是靠瞧主子眼色得以生存的,自然再敏感不过,她们心一惊,悚然地转头看去。

——那是之前停在一旁的轿子。

那其中一顶轿子掀起了轿帘,里头坐着个少年正在瞧她们,目光冰冷慑人,叫人害怕不已。

仆妇们齐齐颤抖了下,也不敢再随意瞧了。

她们只是荣国府的三等仆妇,瞧着风光,但真到了贵人跟前,却是连地上的草芥也不如,自该小心些。

这头黛玉已经在搀扶下进了轿子,雪雁便跟在了一旁。

仆妇们不敢再多留,忙喊了声:“起轿。”

几个年轻力壮的轿夫抬着软轿便走入了人群中。

这时黛玉似有所感,不自觉地小幅度掀起轿帘,回头看了一眼。

也是怪了。

她对四周的繁华景象无甚兴趣,但却对那两顶软轿起了兴趣。

那两顶软轿还在等人吗?

……

和珅始终目送着荣国府一行人的身影走远,视线没有偏移半分。

刘管家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一早便被带着往这边来了,公子说是要接个人。

待那雪雁走下来的时候,刘管家便明白了。

这是要接雪雁同她的主子吧!

但紧跟着,刘管家却见雪雁,同她扶着的小姑娘,走上了荣国府的轿子。而公子一句话也没说……

刘管家都急了:“公子,咱们不是来接那位姑娘的吗?”

“嗯。”

“可这人……都,都走了。”刘管家干巴巴地说道。

“她是要去她外祖家,我怎么能拦下?”和珅淡淡道:“远远瞧一眼,没什么事,我也就放下心了。”

刘管家微微傻眼。

这可不是公子的作风啊。

直到彻底瞧不见荣国府一行人的身影了。

和珅这才道:“回去吧。”

刘管家也只得点头,立刻吩咐轿夫起轿。

轿子穿梭在热闹的街市之上,和珅掀起轿帘,看着外面。

黛玉在荣国府的轿子上,也是这样一路瞧过去的吗?

她身边仅带了个雪雁,雪雁又过于怯弱,不知事,她连半个倚靠都没有,可会觉得害怕,无所依?

和珅不由想起了红楼原文。

黛玉的心思过于通透细腻,从她弃舟上岸,见到荣国府来接人的仆妇时,便已经存了小心翼翼的心思。

正是因为处处思量,小心行事,才致使黛玉在荣国府过得并不开心。难得有个不合礼教的贾宝玉,能让她获得片刻的放纵轻松,但贾宝玉却又是个没用的。

想到这里,和珅狠狠拧了拧眉。

若说在未重见到黛玉之前,他心底的担忧有五分,此刻已经被挑到了十分。

黛玉长大了许多。

他从前见她时,她才六岁。如今身量却已经长了一大截,嫩黄的襦裙套在身上,隐隐也有了几分大姑娘的味道。

她的眉眼也长开了些。

正如书中写的那样。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难怪说是绛珠仙子转世。

和珅也觉得,若天上真有仙子,便正应当是黛玉的模样。

“公子,可是直接回宅子?”刘管家在外头扣轿低声问。

“嗯。”

和珅也是冲动了。

他从接到准信儿开始,便令人留意码头了。

之后确定了黛玉到的日子,他便特地告了假,亲自带了顶软轿,等在了岸边。

等荣国府的人到了之后,和珅才骤然想起来。哪怕他再想要照拂黛玉,再想要将黛玉接到宅子里去,小心看顾。他与黛玉也是没有关系的。

而荣国府却是黛玉的外祖家。

论起礼教,黛玉自当先往外祖家去。

可这一旦去了,日后哪里还有见面的时候?

和珅感觉自己一颗心,就像是被扔进了炸锅里,翻来覆去,不管如何放置都难受得紧。

她会吃亏,会吃苦。

荣国府不是个好地方。

和珅闭了闭眼。

那该如何是好呢?

和珅在脑中将荣国府上下关系过了一遍。

他与荣国府从无来往,但只怕从今日起就要有所来往了。

乾隆并不喜欢荣宁两府,盖因这两府行事越来越荒唐,连府中奴仆走出去,竟然都自觉比旁人高了一等。

乾隆是个小心眼儿,非常不喜欢谁人越过了他去。荣宁两府的奴仆就这样放肆,如何叫乾隆不多想?

和珅要与荣国府来往,那就必须得经过乾隆的眼皮子,还得是光明正大,藉口十足。

这对于和珅来说并不难。

他花了这么久的功夫,就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之下,让乾隆深信,自己是一心为乾隆办事的,不管好坏,麻烦的、轻松的,脏的臭的……

在这样的档口,和珅若是为了乾隆而去接近荣国府,那只会在乾隆跟前落个好,而不是被怀疑,是否想与荣国府结交,上荣国府的这条船。

心中有了决断,和珅便很快予以了实施。

乾隆果然对和珅夸赞不已。

乾隆不喜荣宁两府,但身边却又少心腹臣子。朝中得力的大臣也都多与各方攀连,如何能随意使用?

唯有和珅,父母皆早亡,只剩下些后母。无人能做得了和珅的主,而和珅的老师又是不起眼的,往上看也没有裙带关系的攀扯。

实在再合心意不过了。

乾隆高兴地将此事交给了和珅去办。

而出于爱惜之心,乾隆还有嘱咐了几句:“爱卿也不必时时为此事烦忧,若有得,那是好事。但若无所得,也没甚么大碍。”

说到后头,乾隆的口吻更亲切了些:“你为我安心办差,已是大善。”

打那天结束以后,和珅就又升了个职。

乾隆将其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

这就真真是皇帝跟前的人了!

且说这头。

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花门,过了抄手游廊,转过紫檀架子大理石的插屏,过了三间厅,来到正房大院儿前。

石矶上几个穿红戴绿的丫头忙站起了身。

“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说着便打起帘笼。

黛玉走进去,还未拜见,便被贾母一把搂入怀中,哭了一会儿后,又被引着见了几个舅母、表姊妹、嫂子……

之后才又分别去了大舅舅和二舅舅的院中拜见。

舅舅们都不在,只有舅母邢夫人、王夫人先后与她说了会儿话。

然后便听王夫人说起了那位衔玉而生的表兄。

这个表兄,黛玉早前便听母亲说起过,但却对此人印象浅淡。

毕竟论起兄长,黛玉细细回想下,还是那个幼年时来府中,陪着她玩了几日的哥哥,更像是她的兄长。

更别说,之后几年黛玉都未曾同他断了书信。

那感情自是要比一个从未见过面的表兄要来得亲厚的。

不过心头如此想,嘴上却是要夸的。

黛玉顺着王夫人夸了几句那位名叫“宝玉”的表兄,王夫人却是笑着道:“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说罢,王夫人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还浅浅叹了口气。

黛玉心中隐约明白。

从前她就听闻这位表兄不爱读书,只爱与姐姐妹妹们玩儿,因而常被二舅舅教训。

说是顽憨好处,那都是夸了他。

实际上,应当是顽劣才是。

黛玉的心思不由偏了偏。

也不知晓那位幼年时遇见的哥哥,如今长成什么模样了?该不会也同表兄这般吧?

不不。

黛玉随即又在心中否定了。

那个哥哥同父亲常通往来书信,与她也写过书信的。

父亲常说言谈举止便可瞧出一人的品性来,瞧那位哥哥的文字间,应是磊落大方的。

必然是不同的吧。

黛玉在思考的时候,王夫人也在打量她。

黛玉有所觉,她小心地瞧了王夫人一眼,霎地明白过来。

王夫人这样与她说,可是要她不要像其他姊妹那样,整日陪着那位表兄憨顽?

黛玉能明白王夫人的心思,但心底却多少有些难过。

虽说是外祖家,但到底不比自家,还要多费这样的心思。罢了,以后记在心头,多小心就是。

此时丫鬟来回说是老太太那里传饭了。

黛玉便又被带去了贾母的后院,一进房门,便见已有许多人伺候在侧了。

架势大得很,同旁的人家是有大不同的。

饭毕。

有丫鬟端了茶盘上来。

黛玉一怔,不得又想起来,早年那位哥哥离府时,曾嘱咐了她不少话。

那时她年纪小,后头许多都记不清了,但父亲却会与她转述。

其中便说过,饭后务必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黛玉知晓自己身体不好,叫许多人牵挂。因此这个规矩一守便是好几年。但这里已不是家中,身边也没有那位哥哥在。

此时围着她的虽都是亲人,但却都叫她陌生得很。

黛玉不愿叫人耻笑,更不愿添了乱子,只能暗暗下决心,要将从前在家中养下的习惯改过来,随外祖家一致才好。

黛玉瞧着别人如何做,便也跟着做。

她漱了口,盥手毕,才从丫鬟手中接过吃的茶来,跟着抿了几口。

贾母同黛玉说了几句话,又问她读过什么书,正说着呢,就听见一阵脚步响。

丫鬟道:“宝玉来了!”

黛玉却并不大想见这位表兄。

读的书未见得有她多,又是个顽劣的。

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但丫鬟话音刚落,便见一个年轻公子进来了。

这年轻公子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难怪家中那些姊妹爱同他玩儿,原来生得倒是讨喜的模样。

但黛玉也只是感叹一声,便没再放在心上。

比宝玉生得更好看的公子,她是见过的。

虽然如今已记忆模糊,但黛玉总记得,年幼时遇见的那位哥哥,生得更要好。

清风霁月一样的人物。

不似宝玉这样,瞧着便是娇宠大的,男孩子生成这般模样,叫人喜欢不起来。

那宝玉果然爱与姊妹玩闹,进门来,便将目光落在了黛玉的身上,开口就与黛玉攀起了话来。

黛玉心中不喜他,但当着一干贾府众人的面,她心中又知晓宝玉乃是贾府上下捧着的宝贝。嘴上便也一一答了。

贾宝玉见状却是来了劲,在问过她的名字后,竟是要给她起个表字。

“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三表姐探春在一旁笑了:“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也跟着笑:“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眼瞧着二人笑闹起来,黛玉不知为何,心底涌起一阵不适。

也是怪,黛玉脑子里不自觉地又想——

若是那个哥哥,怕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时,宝玉突地又问:“妹妹可也有玉没有?”

“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突然脸色一变,扯下玉就狠狠往地上一摔,竟是发起了痴狂病来:“什么罕物……”

房中登时乱作一团,全部人都涌上去捡那块玉。

黛玉脸色也变了。她被挤得歪了歪,还险些摔倒下去。

这人真是不能惹的。

黛玉站在那里,有些无措,又有些想落泪。

宝玉是外祖家中的稀罕宝贝,众人都捧着他。自己来时一路小心,但却偏惹得他摔了玉,早听说那玉是他的命根子……想也知道,该有人要怨她了。

那头一众人围着哄宝玉。

黛玉站在一旁,瞧着瞧着,心底却是有些泛起了凉意,越发不想再理会这位表兄了。

日后要更远着才是!

待终于将宝玉哄住了,贾母便将她叫到跟前去,吩咐奶娘,将宝玉住的地方挪出来,让给黛玉住。等过了残冬,再另做安排。

黛玉面上没显露半分神色,但心底那点儿温情已然被抹了个干净。

既是表兄的住处,怎能又让她去住呢?

早便去了信,让她来荣国府。却没早早安置出她的居所吗?

黛玉只觉得舌尖泛着苦意。

这便是寄人篱下的滋味儿么?

黛玉至小体弱,但也未曾吃过这样的苦,心底不由阵阵思念涌起,脑子里一会儿是父亲,一会儿是母亲去时的模样,一会儿又是那个模糊的,属于那个哥哥的残影……

酸楚抵着心肺。

黛玉揪了揪帕子,垂下眼眸,一言不发。

贾母哄了宝玉好生半天,才说动得他将碧纱橱将让出来给妹妹住。

但就算是如此,宝玉却还满心惦记着:“好祖宗,怎敢搅扰了您,从旁收拾个屋子出来便是……”

贾母喝他:“说的甚么胡话!”

但面上却不见半点厉色。

黛玉绞紧了帕子,手上再不动作了。

但内心却半点也不平静。

她没见过外祖母,但心中却是怀着孺慕的。只是到了此时,黛玉却有些茫然。

来时,一干外祖家的亲人,将她搂住哄着心肝儿,又说着受苦了之类的话……

怎的,却又安排不出个妥善的地方来呢,竟是让她和表兄挤在一处。纵使再如何收拾,再将宝玉挪到贾母院中去,但那也总是不像话的。

但纵使黛玉心中再如何想,那决定也是下了。

贾母说她带来的人,老的老,小的小,没几个能得力伺候的,便将身边的丫鬟鹦哥给了她,然后才叫鹦哥陪着她住进碧纱橱去了。

转眼,便是入了夜。

黛玉辗转反侧却是有些难以入睡。

一是床铺陌生得紧;二是想着贾府里头有个混世魔王宝玉,总叫她觉得心里梗得慌;三则是初来便是如此,一时间,黛玉竟是望不见前路如何……

她要在贾府待上多久,她不知晓。

将来如何,她更不知晓。

正是因为不知晓,所以才更叫她不安。

尤其今日宝玉一番举动,会叫二舅母对她心生不快吗?

黛玉想着便觉胸闷了许多。

此时有个丫鬟进来了,黛玉认得她,知晓她叫袭人。说是宝玉跟前很得力的丫头。

袭人笑了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

鹦哥道:“林姑娘正在伤心呢,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便觉是自己的过呢……”

黛玉低声道:“不知道那玉究竟是个什么来历?听说上头还有字?若是因我摔坏了,怕是大过。”

袭人笑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中掏出来的。等我拿来你看便知。”

黛玉忙制止了。

但心底却有了点异样。

袭人说起这玉时,竟透着一股别样的亲昵味道,像是同宝玉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主子如命根子一样的玉,也能说“等我拿来你看便知”。

袭人很快走了。

鹦哥也轻手轻脚地灭了灯。

黛玉躺在床上依旧没有睡着。

她总觉得,这荣国府大得很,规矩也大得很。主子仆从与别人家都不一样。

看上去规矩甚为严密。

但她来这里的头一天,却又觉得处处都透着荒唐,并不严密。

就好像,好像仅仅只是在个看起来规整的壳子里,套入了个分崩离析的内里。

黛玉翻了个身。

罢了,莫要想那么多了。

黛玉闭上眼,总算睡了过去。

只是这一夜睡得并不清净。许是白日里思虑重了些,夜里竟是做了个梦。

第二日黛玉醒了,鹦哥服侍着她起了身洗漱。

瞧她呆呆的,鹦哥还笑问道:“姑娘可是没有睡醒?”

黛玉摇了摇头,脸上总算有了点清明色。

其实这时,黛玉正在回忆那梦里的情景。

她梦见了什么呢。

她梦见自己变回了五六岁时。

她站在自己的院子里头,突然听见外头传来脚步声。

父亲先进来了,而后是老师,再来是一个模样生得格外好的小哥哥。

那小哥哥径直走到了她的身旁,口中唤了声“玉儿”,然后把她抱了起来。

只是下一刻,黛玉便被叫醒了。

梦境戛然而止,这才迟迟没有回过神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权臣之妻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