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5章 【026】府上日常(4)

作品: 群芳赋 |作者:红豆八宝饭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1-01 08: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冬至承认,见到二小姐之前,原以为她和太师府其他小姐不一样。

因为府上纷传她是北魏军中的女武官,和府上的几位少爷仿佛,麾下还有一支娘子军。

指挥若定。

还帮朝廷抓了贼。

洛阳,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洛水分城而过。

城外河道交织。芦苇水荡,四通八达,说是水上盗贼猖獗,平日里瞧着就是撑着船的渔民装束。

附近村子的渔民又多。

只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真的尸沉水底。谋了财还害命,叫打渔的人给打捞了起来。

天网恢恢。

附近村子报了官。

直到最近才从外院传来确凿消息,说是押送粮草的,不用指挥吧。

只是走的水路押送粮草而已。

更像是凑巧撞上了。他们再一次见财起意,路见不平事,总不能见死不救。

二小姐也就在自家军中挂个名。她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就像是。

“娘子军,就是军中押送粮草的,是长乐冯氏驻洛阳的那一支冯家军麾下的。是挂在二小姐名下。”

“二小姐,怎么可能在夜行的船上,太师府的少爷小姐了。你是不是没有见过他们出门有多少人跟着。”

“会打出长乐冯氏的旗号,就算是夜里行船,那些水寇莫不是个傻的。见到官家的船,还敢行凶——”

可不就是傻的。

出身市井的冬至知道,街巷鸡鸣狗盗之辈,间或有之。

他们也不讳谈,敢惹上人命官司的,就是他们眼里傻得见官也要一头撞上去。

全然不能以常情推断。

这里的盗贼,盗亦有道。那一种,他们也不要……“自古以来,绿林称豪杰,可不要和做贼的混为一谈。”

那虬髯客轻轻哼了一声,“夜黑风高,沉尸河底。欺善怕恶,敢做不敢当,也配称绿林!”

也就是说,这一种,落草为寇的也不要。

虽然都可看作是贼,外人眼里他们并无不同,但他们其实也有不同的。

简单来说,被官府招安的其实是绿林,而非贼。

“蠢得可不是飞蛾扑火,见到致仕还乡的员外郎也敢……只是这等人家,若无官差一路相送,也请了镖局的。”

这件事一早在街头巷尾有了风声。关于那致仕的员外郎,到底是什么身份,各有各的说法。

但有一件事情,他们都承认,“蝇头小利就迷了眼,还自以为聪明……”

这里,他们提到了江左书圣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为会稽太守时,抵御卢循、孙恩之乱,城破被抓。王凝之殉国。

轮到其妻谢道韫时,孙恩赦免了她……他们言谈之间提到,就算是弃城逃跑的官员,就算被朝廷抓到追究责任:

也只罪责他一人。

很少有问罪至死,多是贬官,谈不上牵连家人。

古代刑法上有株九族,实际颁布就只有株三族,具体实施大概还要酌情递减。

一般都是只诛首恶,罪不及妻小。所以,这片土地上盗亦有道,断不至于此。

也是这个道理。

“那员外郎,是不是姓王。”

据他们所说,江左过来的名士,尤其是一些自重气节的“书呆子”,就是这等打家劫舍的人眼里的“肥羊”。

“江左的官家,可管不到这边来。话是不假。就跟那游学的书呆子一样……到死只怕都是个糊涂鬼。”

又有人说,“敢做下这等事的,也是活够了。大概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说是,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说书的都知道。

不可能不管的……他们说,“就算遇不到官家的船,一般的渔民,不知就里,也不会见死不救。可不是活够了。”

官府刑名重典,是判了秋后问斩吧。

而太师府里确是因为洛阳府替二小姐麾下的娘子军请功,才有所耳闻。

他们张榜缉凶,现在拿了贼,就视同有人揭榜。不论是请功,还是请赏,洛阳官署都是要上报的。

或者说,因为府上搜书,一头撞进了二小姐的院子,也跟飞蛾扑火似的。

一时昏了头。

说是跟府上少爷仿佛,二小姐也是以军法治家,至少她的二等丫鬟腊梅,是这么说的。

“瞧着眼生,亏得你那一嗓子,没有明火执仗打将出去——”

说是府上只去了还在进学的少爷的院子里。

惹来是非的大少爷就不说,乐安公主都是隔日才晓得,尽挑了脸皮薄的未出阁的小姐们和还在学礼学规矩的少爷们,柿子捡软的捏呵。

结果一开始就去错了地方,闹得灰头土脸。

次日,府上未出阁的小姐们和正进学的少爷们风闻,也不干了。

在五小姐的鼓噪率领下,他们自寻了大嫂乐安公主说道,直闹了个阖府皆知。

外院都有风闻。说是罢课,不给个说法,女学也不上了,都惊动了冯太师。

冬至听守着侧门的魏婆子和人私下里交谈,说是太师府里现在也能拉出一支“娘子军”来,府上的小姐们可不比少爷们逊色。

端的是巾帼不逊须眉了。

魏婆子压低了声音,“可不能让府外排着队的官媒知道。府上是礼佛人家,少爷小姐如金珠宝玉般,都生得好,谈吐高雅,素日里皆是有书香盈袖。”

时年北地,风气尚武。纵然这等清贵人家,府上少爷就不说了,舞刀弄枪的多。平日里出门在外,规矩讲,该动手时也动手。

如今天下承平,至少京都这地方,小姐还是要一个赛一个的贤良淑德。

尤其是这等五朝外戚,三代魏天子都出了中宫之宠的清贵人家。是万万不能露出一丝口风的。

冬至迎着魏婆子看过来的视线,微微垂下眼睫。

听她和人说,“嫡母博陵长公主是不在了。府上小姐现在常跟随在长嫂乐安公主左右,禀太清之秀气,生道德之家,长礼仪之室……当年说亲,是这么替大小姐润色。大小姐现在可是王妃了,阖府小姐那还能不一样么。”

不管京都城里的清贵人家,府上如何斗智斗勇,少爷小姐和自家老爷夫人,博弈了一出又一出。

这厢北郊营地里魏天子的兄弟诸王,还真以一出勇冠三军的“冠军侯”,来朝贺天子:

诚如府上所说,魏天子还真的拿出一枚五铢钱的彩头来赏赐,以百步外一箭穿铜钱钱孔决胜负。

府上的五少爷去了先锋营。那么,赢了那一枚五铢钱的冠军侯。

花落谁家呢。

太师府的内院,因此都有了些风声,勇冠三军。

三军前,夺祭天金钱,斩获旗鼓,封狼居胥。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后,积土为坛于狼居胥山,祭天以告成功。

后以“封狼居胥“指建立显赫功绩。

这里就当做是这些年轻将领相争的一个彩头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群芳赋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