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518章 大败李密,威望大增

作品: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作者:凤溪凰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3-08 14:26|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55txs.com)

一夜之后,次日天晓放明之际,洛阳城中到处是血迹斑斑,硝烟弥漫。

可想而知,在夜色之际,宫中是发生了多大的巨变。

这一夜,注定是不眠之夜,同样,王世充也正式夺取了大权,成为了洛阳城中名副其实的掌控者。

其间,其卢楚、元文都等支持天子杨侗,反对王氏的大臣皆在此次变故中被王世充一一铲除。

被各自罗织罪民,纷纷抄家灭族,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

此举,可谓是极大的震慑了城中反对王氏的一些官员,纷纷人人自危,闭门在家,不敢造次!

随即,天子杨侗在逼迫间不由加封王世充为尚书左仆射,总揽朝政。

一时间,王世充也正式搬迁洛阳,在城中大肆建造府邸,总揽着军政大权。

此时此刻,其朝堂之上的大臣纷纷被清洗,换上了忠于王世充的官员。

洛阳城,如今俨然成为了王氏的一言堂,天子杨侗成为了有名无实的主,形同傀儡。

在清洗洛阳之后,王世充每日出府巡视,稳固骚乱的人心,稳定城池。

在将近半月后,王世充命王莽等众继续稳定局势,其亲自在调集八万步骑向虎牢关疾驰而去!

这一次,乃是王世充夺权后的关键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胜了,那么从此西魏军便在不足为虑,败了,那么李密的军威便在上一层楼。

刚刚稳定的政局在将土崩瓦解,王氏覆灭便成定局!

······

虎牢关,又名金堤关,隋建立后,所命名的关名。

金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其关城位于荥阳汜水境内,自古以来便是扼守洛阳的交通要道之一,乃是洛阳东部的屏障。

自古以来,要想从中原进军洛阳,无不面对着这座千古雄关。

要不是汉末时期的董卓贪生怕死,焚烧洛阳,迁都长安,讨董联军能不能攻破这座雄关,还是两说。

如今,王彦章、郭士衡为主将,固守在金堤关上,防御着西魏军的进攻。

虽然西魏军在荥阳境内连战连捷,士气异常高涨,可在面对着犹如铁桶般的关城,却是无能为力!

西魏诸将轮番进攻,就连李密也亲自督战,可也对关城无甚大碍!

其实,这座雄关并不是能够依靠人力而能破城的。

金堤关下,其左右两边距离相隔不过数里地,每次可容纳攻城的军士不过一营,数百兵力。

更兼五王世充早在关上囤积了大量的守城物资,又有王彦章等大将固守,又如何会失陷?

时间飞速划过,西魏军距离出征时已有数月,单单在金堤关下便徘徊了一月。

此时此刻,王世充也已经稳定了洛阳政局,亲自领军抵达了关上,继续固守。

关上守军的倍增,使得攻城更没有了胜算!

一时,李密不由苦思冥想着,思索着破敌之策!

其实,李密内心所想的一直是想进军关中,以此为王霸之地。

这从当初辅助杨玄感造反时,便可看出,只是杨玄感却愚蠢至极,却是没有采纳。

在继位瓦岗后,李密也想过进军关陇的计划,只是却被麾下的兵将给搁浅。

毕竟,西魏的前身乃是瓦岗群匪,说白了就是绿林中人,他们所在乎乃是眼前实际的利益。

所以,又怎么会舍近求远,放弃洛阳这眼前的财富,而去赌博,夺取所谓的关陇呢?

说到底,李密也是有心无力,如果可能,李密绝不会在洛阳地带耗费时机,以至于白白让李渊一族捡的了大便宜。

其实,据《随书·李密传》记载,其中有一段非常深刻;柴孝和说密曰:“秦地阻山带河,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而争霸。”

“如愚意者,明公亲简精锐,西袭长安,百姓孰不交迎,必当有征无战。”

从这句记载便可得知,曾经其麾下谋臣便劝说过李密西进,占据关陇之地的。

可是,在李密的回复中却是深刻的体现出了李密的有心无力。

密曰:”君之所图,仆亦思之久矣,诚为上策。”

“我之所部,并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而入!”

“诸将出于群盗,留之各竞雌雄,若然者,殆将败矣。”

从李密的这句回复可以看出,李密对进军关陇,可谓是有心无力。

其麾下诸将皆是出于群盗,留在河南、山东之地,必将互相争斗。

这也是李密一直在对洛阳之地一直执着。

······

西魏军大洋,军帐之中

李密位居王坐上,其麾下谋臣柴孝和站出,拱手道:“魏王,金堤关自古以来便是洛阳的门户。”

“其关城之间地势狭窄,易守难攻,我军压根无法攻破关城。”

“此时此刻,王世充又亲自领军固守关城,在攻击下去,除了自损兵力外,无任何好处矣!”

闻言,青衫文士魏征也缓缓劝诫道:“威望,柴尚书之言甚是,在行强攻,也是徒劳无功矣。”

“倒不如见好就收,先安心经营夺取的荥阳之地,等时机成熟时,在伺机攻取洛阳,方为上策。”

一席话出口,倒是获得了诸将的极大认可,纷纷建议撤军。

经过此战,西魏诸将也见识金堤关的厉害之处,无论使出任何手段,都已然无法动摇其根基。

所以,诸将本就起于草莽之间,当然不愿意将身家性命都堵在这一场战役中。

由此之见,西魏军归心似箭之心,昭然若揭!

不过,李密却是不甘心,他却是不想放弃此次大好的机会。

毕竟,此次己方出征洛阳,可是占了极大的名分的,那就是奉天子旨意,清除叛逆。

可是,要是己方撤军,下次便没有如此好的机会了。

李密心在洛阳,当然在洛阳之地也安插了众多的密探,他们也将天子形同傀儡,王世充总揽大权的情报密报而来。

由此,李密不想失去如今这天赐的良机。

正是因苦思无果,李密才十分懊恼,后悔没有让徐世绩随军而来。

此次,李密亲自出征,至于后方则是交给了翟让固守。

但后方关乎着全军安危,不容所失,为了安全起见,李密便留守了徐世绩,让其辅助翟让固守。

“咦,还有一支生力军,差点忘了。”

随即,李密转念一想,便忽然之间,想到了另外一策。

“突袭回洛仓!”

对,突袭洛阳粮仓,乃是如今李密所想出的唯一方案。

兴洛仓、回洛仓,洛口仓,这是供应洛阳的三大粮仓之一。

只是,兴洛、洛口早在之前便被李密给纵兵抢占,将其粮食都给掏空。

如今的洛阳,几乎是靠回洛仓在支撑着,可想而知,要是回洛仓在出现任何闪失,洛阳的局势定会雪上加霜!

届时,就算金堤关在如何无坚不摧,因为粮草供应不足的原因,也只有败退一余。

可以说,这如今是西魏军的唯一打破洛阳的方案,也是王世充所部的生存之所。

随即,李密却并没有告知诸将事实,只是下令让诸将继续整军备战,在次进行强攻。

毕竟,这计划乃是如今突破的唯一机会,李密不得不慎重。

谁知道军中有没有王世充所安插的细作呢,要是贸然提出,保不准会泄露消息。

接下来的时日里,西魏军继续在李密的亲自督促下猛攻着关城。

之所以猛攻关城,乃是制造一种假象,迷惑王世充。

让其得知,己方如今已经在无退路,唯有强攻一途!

如此,也能分散其军的注意力,给裴仁基创造出大胜的把握。

一时间,金堤关前的争斗还在继续如火如荼的激烈进行着,李密表面上在十分注重着关前的战斗。

实际上却是在心忧裴仁基方面的局势,其究竟能否成功突袭夺取回洛仓。

······

数日之后,突袭回洛仓的裴仁基所部却是传回了消息。

只不过,却不是喜讯,而是败讯,战报中称:“回洛仓,早有密集的重兵埋伏着。”

“己方才抵达回洛仓,正准备进攻时,便遭到了敌军的四面围攻。”

“在一番交战下,西魏军损失惨重,裴仁基、裴行俨父子领数千残部仓惶出逃。”

原来,其实王世充早在领军时,便猜测到西魏军在久攻不下时,李密会前去袭取己方命脉。

洛阳的命脉是什么,当之无愧地便是唯一的一座粮仓,洛口仓。

故此,其实前来增援的却并不是主力,在半道之上,王世充便使用掉包之计,领大军夜间疾驰,早就赶到回洛仓伏击。

至于增援关城,所营造而出的大举军士的规模,那只不过是王世充所召集的民夫而已。

在遭受回洛仓大败之后,李密心知此战不能在继续进行下去,立即召集诸将,商议全军后撤。

只是,此次王世充明显有备而来,就在西魏军撤军的同时,王世充却是忽然领得胜之军渡过洛水,直插西魏军身后。

不仅如此,此时王彦章等将也从关内杀出,分三路追击。

一时,两相在原野上厮杀而起,只是王世充此次所动用的乃是起家劲旅,江淮军。

这支军队战力十足,压根不是西魏军的群盗所组成的军队所比拟的。

持续了数日的野战,最终以西魏军大败告终,出征时的十万大军,却是锐减到四万兵力。

一时,李密不由仓惶出逃,领四万残军苍茫逃离。

并且,王世充所部也在随后而来时,收复了荥阳诸城。

······

这一番战斗,王世充可谓是一雪前耻,在总揽大权之后的首次大胜。

这一刻,王世充的威望空前的上涨,其在洛阳的统治也越发的稳固。

相反,李密却因这一战,而导致威望直线下降,境内也顿时人心惶惶起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55txs.com)”查找最新章节!